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民对党的政治认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的政治认同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基础。对新农村建设而言,提高农民对党的认同程度是其重要的政治起点和有效的政治保证。但是,目前农民生存状况、村民自治和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自身状况仍然制约和影响农民对党的认同,认识并下气力解决这些问题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论党的执政能力评价机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永宗  钱雄 《前进》2005,(5):24-25
党的执政能力评价机制包括执政成本与执政收益对比的有效机制、民众认同的合法机制和执政资源的生成机制。一、构建执政成本与执政收益对比的有效机制执政成本与执政资源相关联,是执政党为维持执政地位和政治运行,实施和实现政治主张而耗费的各种经济的、政治的和思想意识等执政资源的总和。执政资源是保证和巩固执政党占据执政地位,顺利实施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维护政治稳定的角度论述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性。政治稳定的内涵包括政权稳固和政治合法性。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力量,在国家权力中处于核心地位,所以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就是国家政权巩固的关键,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就是政治合法性的标志,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目的就是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历史使命,因此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将有助于实现和维护我国的政治稳定。  相似文献   

4.
政治整合统一战线执政地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社会进行政治整合是执政党的基本职能之一和主要的政治使命.从执政党完成这一主要政治使命,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这一执政党执政规律角度看,爱国统一战线对于我们党完成对中国社会进行新的政治整合任务,巩固自己 的执政地位,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统一战线不仅是革命党的一大法宝,更是执政党的一大法宝.  相似文献   

5.
政党政治中的合法性,是指民众对执政党的认同和支持:现代政党关注合法性,是因为它对执政党巩固执政地位和实现政治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进一步凸现了我们党增强合法性基础的紧迫性。根据现代政党制度的实践,我们党构建合法性基础应当关注下列要素。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意识形态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意识形态功能是其主导功能,这一功能的发挥对维护阶级统治,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具有重要作用。在当前信息网络化条件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引导社会民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追求和信仰认同,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动政治文明建设,抵御西方文化侵蚀,确保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余思新 《理论月刊》2012,(4):166-170
政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状况体现了民众对政党的认同,体现着一个政党在社会政治体系中的地位、影响力和凝聚力。我党的历史是一部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合法到最后执政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巩固和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获得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的历史。农民工的双重"身份"决定他们既是党广泛的群众基础,也是党不可或缺的阶级基础。农民工市民化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与我党的使命和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它有助于满足农民工的意愿和诉求,有助于对党执政意识形态、方式及能力的认同。  相似文献   

8.
两岸政治互信与台湾民众的政治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互信,就是双方在政治上的相互信任.台湾民众的政治认同才是影响两岸政治互信的基础因素.台湾社会绝大多数民众认同"台湾化的中华民国".在相互对立的政治体系之上重构新的政治认同对象,是巩固两岸政治互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李绍环 《人民论坛》2012,(26):188-189
中国共产党的三个"30年",从"应运而生"到成功领导民主革命,从艰辛探索执政方略到不断实践科学执政,折射着其政治成长的过程和历史方位的转变。新形势下,不断适应世情、党情和国情的新变化,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对于中国共产党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执政50多年来的历史早已证明,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既要有物质文化基础,也要有坚实的政治基础,只有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政治制度,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强化党执政的合法性,才能使党始终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一、巩固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十分必要第一,巩固党执政的政治基础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我国实行的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等,这些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从根本上讲,它们都是符合社会主义制…  相似文献   

11.
徐彬 《桂海论丛》2010,26(3):1-6
一个政党要维持和增强人民的认同,巩固自身执掌政权的地位,就必须不断地提高执政能力。中国共产党作为居于领导地位的执政党,必须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主线贯穿于伟大工程与伟大事业二者之中。文章立足于政治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依据政治体制改革渐次展开的逻辑,把中国共产党置身于国家、社会、党自身三大政治系统之中,着力研究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这些领域中所面临的挑战及其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2.
陈燕 《桂海论丛》2010,26(6):49-52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者、宣传者和执行者。但是,在公民社会兴起的大潮中特别是村民民主自治进程的不断推进,使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提升执政能力,巩固党在农村公民社会发育中的领导地位;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拓展党在农村公民社会发育中的领导空间;明确村级党组织的功能定位,创新党在农村公民社会发育中的领导方式,是公民社会兴起下村级党组织实现领导方式创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社会稳定是当代中国面临的重大问题,维护社会稳定是当代中国需要解决的重要任务.中国政党制度以"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为基本特征,以合作协商为基本愿则.既体现了民主,又实现了集中,具有强大的社会稳定功能.必须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稳定功能.  相似文献   

14.
高广景 《桂海论丛》2010,26(4):36-40
新中国成立头七年既是新中国社会急剧变革的时期,也是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不断调整的时期。党的中心工作的不断变化是其政策调整的直接原因,党和政府关于知识分子阶级属性和政治归属的二重性判断是其政策不断变化的根源所在。党在与知识分子的互动中实现了社会的有效整合与意识形态的重构。在这一过程中,知识分子积极性的发挥至关重要,它既关涉到现代化的实现,也是衡量党的领导水平和领导艺术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5.
刘序明 《桂海论丛》2010,26(5):21-24
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思想大众化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需要,是总结苏联共产党失败经验得出的结论。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思想大众化有其固有的内涵、对象、内容与方式。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思想的大众化,要以普通党员和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村党员和农民为重点,要与科学性和时代性相结合起来,要面向解决重大现实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6.
当代利益群体多元化与优化我国政党制度的整合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社会是否能够良性运转和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是否能够获得协调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的政党制度。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呈现出利益分化加剧,利益群体多元化。随着改革的深入,利益群体间的利益矛盾又空前复杂、社会冲突增多、政治资源的弥散性分布加大。这种变化将不可避免地对我国政党制度的整合机制带来诸多挑战。为此,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必须在坚持自身整合机制优势的前提下,强化中国共产党在社会整合中的核心作用,优化其整合政治资源的功能以及适应社会变迁的结构功能。  相似文献   

17.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为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做贡献,既是人民政协的内在要求与优势所在,又是人民政协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与历史使命.在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下,人民政协应当找准工作的角色定位,当好科学发展的促进者、制度建设的推动者、民生幸福的守护者、社情民意的代言者,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促进科学发展、推进民...  相似文献   

18.
ALEX CHAN 《当代中国》2007,16(53):547-559
Guidance of public opinion (yulun daoxiang) became the buzzword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media policy from the 1990s. I illustrate this idea through borrowing the concept of agenda-setting from media studies. Partly, its introduction was a response to the crisis of the propaganda model in the mid-1980s. Recognizing its declining ability to control what people think, the party state shifted its focus from political ideology to social agenda. The guidance of public opinion is indirect, flexible and subtle in nature. It allows the state-controlled media to address people's daily concerns. Also, it realizes that responsiveness to public opinion is the key to guiding that opinion effectively. The media need to guide public opinion ‘correctly’, so as to promote political unity, social stability, and boost morale. An argument is advanced that the party state seeks to accomplish attention management through agenda-setting.  相似文献   

19.
网络社会在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过程中,也给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权威带来深层次的挑战。主要表现为:网络社会容易导致无政府主义;导致民众价值观念的多样化,造成主流意识形态的弱化;网络政治参与的"膨胀"易引发民众对现行政治体系的认同危机;网络在加大监督的同时也消蚀着党的形象和威信。要在网络社会中维护和提升党的政治权威需要做到:规范网络秩序,营造网络自律环境;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和网上理论阵地建设;畅通网络民意渠道,尊重民意;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Suping Lu 《当代中国》1999,8(22):517-533
In NBC's coverage of the 1996 Summer Olympic Games Opening Ceremony, Bob Costas’ remarks about Team China invited furious and persistent protests from the overseas Chinese. The protests, which were chiefly based on situational ethics, garnered an extensive grassroots support and continued for weeks after the Atlanta Olympics had finished. Under pressure from the protestors, NBC made a public apology. In response to the protests and NBC's apology, the US media expressed strong discontent. The arguments were basically supported by political correctness. Thus, situational ethics collided with political correctness. Although the protest against NBC appeared to be an accidental incident, a careful review of the incident and the opinions voiced by both sides reveals that the anger of the overseas Chinese with NBC, which justified itself in a number of ways, bears a variety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implications, and that the US media's position has also been justified by the norms that have been formed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and accepted by the media and the majority of the American public alike. An explanation for the causes of the protest incident beg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broad social and political fact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