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对”是庭审中的诉辩用语,对于公诉人而言是指在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过程中针对辩护人违反诉讼活动规则和要求的发问和发言,向审判长提出要求予以制止的语言表示。1997年刑事诉讼法确立了控辩式庭审方式,“反对”在庭审中的恰当运用不仅可以增强庭审的抗辩性,也可以实现控诉犯罪的目的。有效地运用并得到审判长支持的“反对”具有如下意义:一是可以反对无理辩护,打断和干扰辩方为进行无理辩护而建构的逻辑思维体系;二是可以成为公诉人控制驾驭庭审的一个有利手段;三是可以维护被害人、证人合法权益,维护检察机关既作为公诉机关又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形象;四是在控辩力量对比中,凸显控方上峰优势,树立公诉人良好的庭审形象。  相似文献   

2.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九条规定,法庭审理过程中,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有权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由上述规定可知,辩护人在庭审中有权申请补充新的证据,而担负控诉犯罪职责的公诉人在庭审中应否有权申请补充新的证据呢?刑事诉讼法没有明确规定。笔者认为,公诉人在庭审中也应有权申请补充新的证据。主要理由是:  相似文献   

3.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条规定:“经审判长许可,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对证据和案件情况发表意见并且可以互相辩论”。从这一规定看,法庭辩论不只局限于公诉人和辩护人之间,而且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相互之间都可以对证据和案件情况进行辩论。本文拟就庭审中的诉讼代理人与公诉人之间可能发生的辩论作一探讨。通常情况下,被害方与公诉方是不会发生辩论的。但在有些情况下又必然会发生辩论。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诉讼代理人对起诉书指控犯罪的性质有异议的,即被告人的行为性质在此罪与被…  相似文献   

4.
法庭笔录是由书记员制作的记载法庭审判活动的诉讼文书。刑诉法第一百六十七条分别规定了审判长、证人及当事人有权阅览法庭笔录,并应在法庭笔录上签名或盖章,但未规定公诉人的阅览权及确认权(在法庭笔录上签名)。笔者认为,立法应尽快对此予以完善。  一、公诉人的阅览权和确认权有诉讼法学上的理论依据。刑事审判活动是在审判长的主持下,由公诉人、被告人、被害人以及证人、辩护人等诉讼参与人共同参加的,确定被告人是否构成犯罪和如何处以刑罚的活动。它是一种多方法律行为。法庭笔录作为记载各个诉讼主体诉讼行为的凭证,理应让…  相似文献   

5.
自1997年庭审制度改革以来,新的庭审方式对检察机关公诉人抗辩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审判长控制诉讼进行的能力要求也与日俱增。抗辩的激烈程度伴随法治化进程中律师地位的提高,导致庭审节奏迭宕起伏、庭审时间不断延长。而大量刑事案件约大多数积压在基层一审法庭,基层法院的审判压力较大。对此,一些审判长在审理一审刑事案件时,为节省庭审时间,对被告人认罪案情比较清楚、内容重复、犯罪起数较多的案件,要求公诉人概括举证的现象比较普遍。审判长这种做法常常打乱公诉人的举证次序,不利于公诉人,法庭应慎用。其理由是:一、概括举证不…  相似文献   

6.
王亮  胡秋妍 《中国律师》2010,(10):72-74
“量刑辩论”是指人民法院审判刑事案件,应当在法庭审理过程中设立相对独立的量刑审理程序。在法庭审理过程中由审判长引导公诉人、被告人及辩护人针对影响量刑的法定或酌定量刑情节进行举证、质证,使法庭全面掌握相关量刑情节。公诉机关在庭审中可以对量刑提出建议.细化量刑幅度:被告人及辩护人针对量刑建议作出相应答辩。双方对量刑情况展开的辩论供合议庭量刑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公诉人在新的审判方式条件下出庭公诉,与过去相比将面临更多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完成好出庭任务,必须处理好与辩护人、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合议庭、被告人、证人、鉴定人等的关系,在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上,寻求相互协调的方法,以便推动法庭审判的顺利进行,完成公诉任务。一、正确处理与辩护人的关系尽管在新的审判方式条件下,公诉人与辩护人在法庭上的抗辩性增强了,但两行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并没有改变。公诉人作为国家的代表,是站在追诉犯罪的立场上的,这是由检察机关承担的诉讼职能决定的。与此相对的,辩护人作为被告…  相似文献   

8.
司莉 《中国司法》2008,(4):46-48
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的重大成果之一就是实现了纠问式庭审方式向控辩式庭审方式的转变。按照《刑事诉讼法》第156条的规定,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对证人、鉴定人发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34条、第145条又对发问的顺序进行了规定,即向证人、鉴定人发问,应当由提请传唤的一方进行;发问完毕后,对方经审判长准许,也可以发问。  相似文献   

9.
论庭审改革后的出庭公诉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即将实行的类似控辩式的新庭审方式对人民检察院的公诉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检察官出席一审法庭的工作内容及方式将发生较大变化。根据新的庭审方式的特点,作者提出,庭前准备要增加确定举证方式、作好法庭询问证人的准备等新的内容。对于法庭调查阶段,公诉人进行调查的顺序、方法、需注意的规则等,作者均进行了具体探讨,并提出,检察官有权对合议庭、审判长或诉讼参与人的不合法或不恰当的诉讼行为提出异议,要求法庭对此作出适当处理。  相似文献   

10.
我国刑事诉讼法力图强化对当事人权利的保护,明确公诉人举证的职责,赋予诉辩双方更多更合理的诉讼权利;抗辩力量的均衡对立,让法官以“独立公断人”的身份出席法庭等等。但目前因各种原因造成控辩双方力量实际上的失衡,使法官无法真正居中断案。为此,笔者撰写此文,意在对刑事诉讼的进一步改革有所裨益。一、目前我国刑事诉讼由于控辩失衡,对抗制庭审尚未真正形成对抗制(控辩式)的庭审方式,是指在法庭审理过程中,作为代表国家指控被告人有罪的公诉人和作为被告人委托辩护人的律师或其他人,处在平等地位上进行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庭审制度改革,法庭调查阶段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是弄清案情,了解事实的重要途径,从而为法庭辩论提供事实基础。本文是作者在公诉实践中的总结,一方面它有助于律师对公诉人在法庭中的谋略进行进一步的了解,让律师做到知己知彼;另一方面此文总结的一些讯问方法,也可以作为律师在庭审活动中的参考。此文值得一读。公诉人通过讯问,清晰地揭示犯罪事实,使被告人认罪服法,是出庭支持公诉的一项艰巨而又至关重要的任务。刑诉法规定讯问采取公诉人与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以及审判人员交叉讯问。公诉…  相似文献   

12.
提问是公诉人当庭揭露犯罪、证实犯罪的重要手段,在庭审过程中,被告人、被害人、证人以及鉴定人要对公诉人、辩护人等所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也就是说,证人当庭出证,被告人供述与辩解,被害人陈述以及鉴定人向法庭所作的口头陈述等都是通过回答公诉人和辩护人的提问的形式向法庭展示的c所以,提出什么问题以及发问的方式、技巧直接影响这些言词证据的形成,并进而影响法庭对案件事实的判断。因此,公诉人必须重视发问的方式和技巧,以免因发问不受而导致举证失败。具体说在庭审操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注意围绕证据相关性进行发问,…  相似文献   

13.
公诉人和辩护人应审阅法庭笔录方工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七条规定:“法庭审判的全部活动,应当由书记员写成笔录,经审判长审阅后,由审判长和书记员签名。法庭笔录中的证人证言部分,应当当庭宣读或者交给证人阅读。证人在承认没有错误后,应...  相似文献   

14.
刑事审判程序是整个刑事诉讼的中心。这一程序将对起诉案件的所有材料进行全面、彻底、深入的验证,并从实体上裁决被告人的刑事责任问题。刑诉法对庭审方式作了重大改革,明确规定了公诉人、辩护人应当向法庭出示物证;公诉人、辩护律师可以向证人、鉴定人发问;可以讯问质证和进行对抗性的辩论等。笔者以为,作为辩护律师,适应庭审方式的改革,注重庭审讯问质证,是提高刑事辩护质量的重要一环。一、质证对象质证就是以讯问的方式,对言词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提出质疑,从而确认其证明作用的诉讼活动。正确进行讯问质证,首先应当明确质…  相似文献   

15.
要求法官严格遵循庭审程序,平等保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第24条) 规定着法袍的,应当在进入法庭前更换好并保持整洁序重;法官应当在当事 人、代理人、辩护人、公诉人等入庭后进入法庭;不得与诉讼中的任何一方有亲 近的表示。(第27条) 根据案情和审理需要,公平合理地分配诉讼各方在庭审中的陈述及辩论时 间。(第29条) 关注要点2规范裁判文书 加强法官对文书质量的责任 严格遵守格式和规范,不断提高裁判文书制作能力,确保裁判文书质量,维 护裁判文书严肃性和权威性。(第44条) 合议庭成…  相似文献   

16.
新实施的《刑事诉讼法》~([1])把法定证据之一的鉴定结论修改为鉴定意见,并且规定用作证据使用的鉴定意见须经过法庭质证,同时规定:"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法庭通知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就鉴定人作出的鉴定意见提出意见。"《刑事诉讼法》~([1])的上述规定,对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运用鉴定意见,特别是如何通过庭审的诉讼活动,保障鉴定意见正确地得以采信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为此出具鉴定意见的鉴定人员出庭作证并对鉴定意见进行相应的表达,是鉴定人接受质证必须要面对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某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一起重大投机倒把、贪污案。庭审过程中,公诉人鉴于案情复杂,为便于进一步统一认识,曾建议法庭暂时休庭。不料,审判长当即公开答复说:“法庭上一切听从审判长的指挥。”台下群众议论纷纷。我认为,审判长的这种答复是不够慎重的。其理由是: 一、公诉人是代表国家出席法庭,支持公诉,并且监督审判活动是否合法。公诉人认为确有延期审理  相似文献   

18.
我国刑事诉讼由职权主义向当事人主义转化,在诉讼中引进控辩式审判模式,交叉询问自然也成为法庭调查的一项制度,《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公诉人在法庭上宣读起诉书后,“公诉人可以讯问被告人。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向被告人发问”。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对证人、鉴定人发问。”以上讯问、发问,虽未明确界定为“交叉询问”,但从讯问或发问的顺序、目的以及控辩式审判方式的诉讼构件,属于“交叉询问”。   交叉…  相似文献   

19.
公诉人法庭地位探讨杨矿生在我国刑事诉讼中,法律对于公诉人在法庭上的地位与作用作了明确规定。但如何正确认识公诉人的地位与作用,处理公诉人与诉讼各方的关系,理论上和司法实践中尚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探讨。一、公诉人在法庭中与审判员的关系关于公诉人与审判员在法庭...  相似文献   

20.
资讯     
《方圆》2023,(5):78-80
<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模拟法庭进社区为进一步提升居民群众的法治思维和学法用法水平,近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检察分院与五一农场兴业街社区联合开展模拟法庭进社区活动。社区工作人员、辖区居民、青少年等纷纷参加,近距离感受法庭审判现场。模拟法庭以未成年人实施的盗窃案件为庭审素材,由十二师检察分院、社区工作人员、社区警务室辅警分别模拟担任审判长、公诉人、书记员、辩护人、法警、被告人。庭审严格依照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评议和宣判等程序,展示了司法程序的公开、公平、公正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