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起诉书中不宜阐述辩护人的基本情况任兴宝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刑事诉讼法律文书的制作要求,起诉书中应当阐述辩护人的基本情况,在实际工作中,不少起诉书也是按照这一要求制作的,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是极不合适的。一、从司法实践看,在审查起诉阶段,辩护人尚未最终确...  相似文献   

2.
1998年,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了《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法律文书格式》以适应修改了的《刑事诉讼法》,虽然这些法律文书样式较过去更加规范、完备、精细、准确,但仍然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现就起诉书的制作(样式八十)提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刑事诉讼法》第145条规定:对于有被害人的案件,决定不起诉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害人。而对于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的公诉案件,《刑事诉讼法》第151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对于被告人未委托辩护人的,告知被告人可以委托辩护人,或者在必要的时候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这项规定对维护被告人权利有着积极作用,但却忽视了当事人的另一方——被害人的诉讼权利。笔者认为,《刑事诉讼法》应规定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害人制度。一是体现我国《刑事诉讼法》对…  相似文献   

4.
刑事裁判文书的简写是指法官对于没有争议或争议不大的简单案件,在制作裁判文书时采用省略或简略部分内容的方法,使之简约化,从而达到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审判效率的目的。刑事裁判文书的简写有三层含义:其一,是指法官对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一审公诉案件(下称简易审案件),在制作裁判文书时通过省略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的辩护意见、经审理查明和证据的具体内容等部分使裁判文书简练化;其二,是指法官对于一审公诉案件适用普通程序审理被告人认罪案件(下称简化审案件),在制作裁判文书时通过省略起诉书指控事实、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的辩护意见和证据的具体内容等部分使裁判文书简练化;其  相似文献   

5.
起诉书是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的犯罪行为 ,决定将被告人交付人民法院进行审判时所制作的法律文书。它不仅是检察机关代表国家将被告人交付人民法院审判的重要法律凭证 ,也是公诉人出庭支持公诉 ,参加法庭调查 ,对证据和案件事实的具体情况发表意见 ,并且进行辩论的重要基础。因此 ,如何科学地制作起诉书 ,就成为十分值得研究的课题。对此 ,笔者就以下若干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被告人的昵称是否要写明实践中 ,大部分起诉书都写明了被告人姓名、又名或别名、化名、外号或绰号 ,却很少写明被告人的昵称、小名、乳名等。笔者认为 ,无论什么…  相似文献   

6.
庭审中公诉人对被告人的“讯问”探析杜玉存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155条规定,公诉人在法庭上宣读起诉书后,被告人、被害人可以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公诉人可以讯问被告人。这一规定,是我国庭审方式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使公诉人、辩护人、合议庭的作用得...  相似文献   

7.
公诉案件的起诉书应重视写明辩护人孙光吴玉松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辩护人的时间从原来的至迟在法院开庭七日前告知被告人可以委托辩护人,提前到被告人在案件移送到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之日起就可以委托辩护人行使辩护权。使辩护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刑事案件,按起诉主体不同,可分为公诉案件与自诉案件两种。由于自诉案件不存在侦查阶段,所以,本文全部内容仪就公诉案件而言。1 被告人在侦查阶段能否委托辩护人?对此,我国《刑事诉讼法》未作明确的表态。但是,从有关的条款来看,它是否定“被告人在侦查阶段可以委托辩护人”这一命题的。笔者得出这一结论的根据在于: 第一,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10条规定,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理后,应当“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七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并且告知被告人可以委托辩护人,或者  相似文献   

9.
审判长、审判员:被告人刘健涉嫌辩护人妨害作证一案,因其是在律师执业过程中的犯罪,引起了省内外司法界、新闻界和群众的广泛关注。我们分别受江苏省律师协会和南京市律师协会的委托,并征得被告人刘健本人的同意,担任被告人刘健的辩护人。接受委托以后,我们认真分析了滨海县人民检察院滨检诉(199)第181号起诉书对被告人刘健构成辩护人妨害作证罪的指控,查阅了控方为支持起诉而移送的部分证据材料,会见了被告。辩护人认为,起诉书对被告人刘健构成辩护人妨害作证罪的指控是不能成立的。现根据事实与法律,就被告人刘健不构成所指控…  相似文献   

10.
析公诉文书制作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起诉书和公诉词是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和出庭支持公诉阶段最重要的法律文书 ,起诉书的制作、公诉词的发表 ,并不仅仅是文书写作的技巧性问题 ,它直接体现了检察机关公诉职能的范围等基础性理论问题。当前关于起诉书和公诉词如何制作尚存争议 ,笔者试就文书制作中的几个问题作一探讨 ,以利于检察机关更有效、合理地行使自己的公诉职能。一、关于起诉书的制作提起公诉 ,是检察机关对被告人提出正式的犯罪指控 ,并要求法院对其进行审判的法律行为。这一行为需具备一定格式 ,即以书面为之。表达公诉理由和主张的法律文书 ,就是起诉书。从公诉实践看…  相似文献   

11.
3、在对抗中走向正义数年前的中国刑事诉讼庭审过程中,人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镜头: 法官和检察官威风凛凛,律师或辩护人无精打采,被告人则搭拉着脑袋。检察官照本宣科,念完起诉书、公诉词后,就基本上万事大吉、“退居二线”了。真正的“主角”——法官则开始大显身手,一边翻着案宗,厉声向被  相似文献   

12.
最近,我们抽查了全市检察机关审查起诉部门一至三月执行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的起诉书新样式(简称新样式)所制作的起诉书101份,发规格式相当混乱。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豆、组号的格式问题。起诉书编号的写法有6种:()某检刑诉11997]第某号,(2)检刑起[1997]第某号,(3)某检刑诉字[1997]第某号,(4)某检刑起字[1997]第某号,(5)某极刑诉[1997]某号,(6)某检刑起11997]某号。2'被告人基本情况部分的格式问题。主要反映在年龄、出生年月日、出生地以及逮捕的年月日、在押被告人的羁押处所等。对年龄、出生…  相似文献   

13.
起诉书是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指控被告人犯罪并要求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律文书。它既是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对被告人进行审判的合法依据也是庭审中的控辩双方举证、质证及法庭辩论的核心。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8条的规定,起诉书的主要内容包括:被告人的基本情况,案由和案件来源,案件事实和起诉的根据和理由四个方面。司法实践中,只在案件事实部分对被害人的姓名有所提及,没有被害人的其他方面信息。笔者认为,为了体现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保护被害人利益的精神,检察机关在制作起诉书时,应载明被害人(包括被害单位…  相似文献   

14.
大家谈     
公诉人当庭撤回起诉书对被告人自首的认定不妥起诉书中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茅亿起诉书作为刑事诉讼过程中的重要法律文书,应当语言规范,逻辑严密。但是由于广大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习惯性地使用过去的计量单位,一些检察人员在制作起诉书时也按照惯用计量单位来书写,...  相似文献   

15.
起诉书是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指控被告人犯罪并要求追究其刑事责任的重要法律文书。“起诉书”这一名称,自人民检察院建立以来一直延用至今。随着检察机关公诉体制改革和司法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起诉书”这一称谓已暴露出了其自身不可避免的缺欠。将“起诉书”更名为“公诉书”,无论在法理上还是在司法实践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一,它能够使检察机关制作的公诉书与普通公民、法人制作的民事起诉状、刑事自诉状在名称上形成鲜明区别,避免混淆。在现行司法文书中,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时制作的文书,称为起诉…  相似文献   

16.
毒品,使他们以及他们的爱都进了监狱…… 一 “法官,请你转告 第一被告,我爱她!” 江西省南昌市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陈木丰(第一被告)、丁赣南、刘志伟、万丽娜、许武惠犯贩卖毒品罪案,向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后,审判长王萍到南昌市公安局东湖分局看守所提审室将市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分别送达各被告。王萍审判长把起诉书副本送达第五被告万丽娜,告诉她7天后便要开庭审理,问她是否要委托辩护人?万丽娜竟说出使审判长大为意外的话:“法官请你转告第一被告,我爱他!”  相似文献   

17.
起诉书是检察机关代表国家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要求给被告人以刑罚处罚的重要法律文书。检察机关决定提起公诉的案件,都要制作起诉书。刑诉法第四十一条明确规定,提起公诉的案件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被告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二是证据确实充分,三是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特别是在第三个条件中,除提起公诉的理由和法律依据外,还应包括犯罪行为的性质,确切地说就是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触犯了刑法规定的何种罪名,要在起诉书中明确体现出来,让人一目了然,看到了起诉书,就概览了案件的全貌。…  相似文献   

18.
1997年3月,我院搞了一次笔录测验,结果发现了诸多问题,有的词不达意,有的错字连篇。再查看一下法律文书,模糊不清者有之,字迹潦草者有之;更甚者因起诉书制作不严谨,不规范,被法院连连退查,案件迟迟不能判决。这使我感到震惊。起诉书是检察机关代表国家提交人民法院的重要法律文书,每个字、每句话、每个标点符号都关系到公诉权的正确行使,关系到人民法院的正确裁判,关系到被告人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来不得半点马虎。于是,我决定把点评法律文书特别是起诉书作为提高干警业务素质的突破口,下大力气抓紧、抓好、抓…  相似文献   

19.
换押是指公、检、法机关或部门,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需要将案件移送其他机关或部门,或者需要延长羁押期限时,依据有关法律的规定,制作、移送法律文书,并将有关手续及时送达羁押场所登记的一种制度。现行的换押制度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制作《换押证》、《延长羁押期...  相似文献   

20.
唐磊  吴常青  谢小剑 《河北法学》2004,22(11):62-66
预断排除规则是诉讼制度中保障公正审判的一个重要规则。为消除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中存在诸多导致法官预断的因素 ,需要实行起诉一本主义 ,建立庭前准备法官与审理案件的法官分离制度 ,规范法官的回避制度和起诉书的制作 ,将被告人自白的证据调查顺序后移 ,建立证据能力规则 ,并限制法官的庭外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