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骨骼个体识别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洪彬  张继宗 《刑事技术》2004,(5):27-27,35
儿童骨骼的个体识别研究报道较少 ,在法医人类学实践中 ,如何对儿童骨骼进行性别、年龄鉴定 ,难度较大。 2 0 0 3年在山东省某地枯井内 ,发现一具儿童尸骨 ,要求作性别、年龄鉴定 ,现报告如下。1 性别判定儿童骨骼的性别鉴定 ,在现有可查专著中[1] ,均没有提供实用的方法 ,仅提示儿童骨盆存在着性别差异。通过对送检儿童的耻骨观察可见 ,耻骨体呈三角形 ,测量左、右耻骨的缘枝角均为 14 0°。同时 ,根据Mittler的儿童骨骼性别判定的方法发现 ,送检骨骼耳状面的边缘凸起的部分小于 1/ 2 ,其余部分均不高出髂骨骨面[2 ] 。上述骨骼特征提示…  相似文献   

2.
根据骨骼进行身高推断、性别判定、年龄判定以及同一认定等是法医人类学个体识别的重要内容。肋骨是骨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性别和年龄的判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就肋骨在性别和年龄判定两个方面的国内外研究做一概要回顾,为肋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腰椎的个体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是人体躯干骨中的主要承重骨,其形态受多种因素影响。腰椎的研究对白骨、碎尸等类型案件尸源的寻找和古人类的体征复原均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从身高推算、性别判定和年龄判定三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腰椎在法医人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正> 根据骨骼判定死者的性别是法医人类学和考古学的一个极重要的内容。在法医检验工作中,常遇及高度腐败的尸体,肢解尸体的片断以及灾害事故中被焚或已白骨化的尸骨残骸,常需要根据遗留的骨骼,判定死者的性别,然后再做进一步的个人识别。(personalidentification)。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计算骨骼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三维重建图像判定性别和推断年龄的准确率,评价利用骨骼CT三维重建图像判定性别和推断年龄的可行性。方法将法医人类学教材中性别判定和年龄推断的方法应用于539例骨骼CT三维重建图像样本,判定245例骨盆的性别,推断100例男性耻骨联合、100例男性胸骨和94例男性锁骨的年龄,计算准确率。结果骨盆性别判定准确率为98.4%,耻骨下角和坐骨大切迹是区分性别最好的两项指标。男性耻骨联合、胸骨、锁骨的年龄推断准确率在45%以上,其中锁骨双侧方程准确率最高为77%。结论利用骨骼CT三维重建图像判定性别和推断年龄具有可行性。使用大体标本建立的骨盆形态学性别判定方法可直接应用于骨骼CT三维重建图像。使用大体标本建立的男性耻骨联合、胸骨、锁骨形态学年龄推断指标、分级和评分标准以及方程需要修改和补充。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测量中国汉族第12胸椎判定性别的效果,探索CT技术在法医人类学人体骨骼测量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确定11项径线指标测量第12胸椎多层面重组(MPR)三维重建图像,剔除不稳定指标后计算四项比值指标,统计各项指标的数据考察CT测量第12胸椎判定性别的效果。结果剔除两次测量结果不稳定的三项指标后的12项指标性别差异显著,建立了7个性别判定方程,综合判别率在80.0%~91.6%,仅含椎体指标的方程性别判别率最高达91.6%。结论中国汉族人第12胸椎形态学测量指标具有性别差异,CT技术可以准确测量骨骼,对法医人类学人体骨骼测量研究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通过测量人体骨骼进行个体识别是法医人类学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技术能提供高分辨率骨骼图像,后处理工作站中的软件可以对骨骼图像进行重组,测量软件可在骨骼断层图像和重组图像上对径线、角度、面积、体积等不同体制人类学骨骼测量指标进行测量,测量较少受到人为因素干扰。本文分别从性别判定、身高推断、面部软组织厚度测量及年龄推断四个方面,对国内外CT测量骨骼在法医人类学骨骼个体识别的研究中应用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并讨论和比较了CT主要技术及CT在法医人类学相关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烧骨组织形态变化及DNA技术在个体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u GC  Ren F  Hou XW  Yuan LB 《法医学杂志》2007,23(5):370-372,379
烧骨在火灾、焚尸、交通、爆炸等案件和事故的检材中具有特殊的地位。通过对不同条件焚烧下烧骨组织形态及DNA变化规律的研究,可为法医实践中烧骨的种属鉴定、性别及年龄判定提供准确的依据和标准,同时可利用残存的基因位点对烧骨残块进行个体识别和同一认定。烧骨DNA的提取方法及检测技术也在不断探索和改进。本文对烧骨在形态学、组织学和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进展以及烧骨评测的方法、技术进行概述,旨在为法医实践及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根据手籽骨判定青少年年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年龄推断是法医人类学研究的一项重要的内容。目前,在法医人类学中有关青少年年龄判定的方法不是很多,已有的方法应用较为复杂。本文作者通过对青少年右手的X线片观察,根据手拇指内侧掌指关节处籽骨的出现与形态变化,推导出判定青少年年龄的多元回归方程,期望为法医人类学的年龄判定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术具有分辨率高、成像清晰、可进行三维重建等优点,对骨骼和牙齿的成像效果较好。近十年来,国外有学者将其用于推断年龄和身高,判定种族和性别,在相关文献中介绍了有关的研究方法和数据,并对这些方法和数据在法医人类学个体识别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客观的评估。笔者对近几年发表的部分文献进行综述,希望能够为法医人类学科研和办案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利用尸体骨骼影像学资料进行身份鉴别是实现法医学个体识别的重要途径.为减少人工因素影响,借助计算机实现半自动或自动化个体识别已经成为法医影像学骨骼个体识别的研究方向之一.基于此,本文主要对计算机辅助法医影像学骨骼特征推断年龄与性别等人类学信息,以及利用骨骼影像学特征进行个体识别的研究进行回顾总结,为拓展法医影像学骨骼个体...  相似文献   

12.
笔者多年从事法医临床鉴定工作,现就损伤分析在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与同行探讨。1损伤形态与鉴定在法医临床鉴定中常见的损伤形态是皮肤的创口形态和骨骼骨折的形态。1.1皮肤创口形态创是致伤物或外力作用于皮肤组织造成皮肤及以下组织解剖学结构完整性破坏的结果,其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3.
正笔者多年从事法医临床鉴定工作,现就损伤分析在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与同行探讨。1损伤形态与鉴定在法医临床鉴定中常见的损伤形态是皮肤的创口形态和骨骼骨折的形态。1.1皮肤创口形态创是致伤物或外力作用于皮肤组织造成皮肤及以下组织解剖学结构完整性破坏的结果,其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4.
在法医实践中,利用耻骨联合推断年龄的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和不断发展.根据耻骨联合推断年龄,理论上要求年龄在14岁~30岁期间,误差仅±1岁;在30岁~50岁期间,误差为±2岁.但南于骨骼的年龄变化受多因素影响,可产生形态变异,影响年龄判断,利用耻骨联合推断年龄也难免出现较大偏差.笔者在实际工作中遇见两例利用耻骨联合面推断年龄时,结果出现较大偏差,且偏差都在10岁以上.本文结合法医工作者的法医实践,参考相关文献,对造成此偏差的原因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5.
法医骨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际检案中 ,当现场发现的骨骼残片体积较小时 ,用解剖学观察无法进行骨骼残片的法医鉴定 ,需使用骨组织学的方法进行骨骼残片的个体识别。目前 ,这是法医人类学中一门较活跃的领域 ,即法医骨组织学。法医骨组织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骨骼残片是否属于人类骨骼 ,或属于何种动物骨骼。这方面的研究包括人类骨骼的组织学特征研究及不同动物的组织学特征研究。 (2 )人类骨骼个体识别的组织学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 ,人类骨骼的组织学特征的年龄判断 ,例如股骨、胫骨、肱骨、锁骨等 ,以及使用骨组织学方法 ,进行人类骨骼的年龄评价的准确性研究。本文对上述内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人类胸骨的形态特征与性别具有密切关系,各项研究普遍认为,胸骨具有显著性别差异,其指标有:胸骨总长、胸骨体长、柄宽、柄厚、体宽、体厚、胸骨面积。但指标胸骨柄长、胸骨指数的性别差异仍然存在争议。合理联用性别差异显著的相关指标,建立性别判别方程式,确定相应的临界判别值,判定性别即可获得较高的正确率。现有数据显示,国内外研究胸骨判定性别结果的精度可高达90%以上。目前国内的研究方法主要为通过手工测量长度指标获取测量值,计算有关指数,此类方法对骨骼的处理费时费力且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有望简化处理该过程,使得研究结果更为科学精确,特别是多层螺旋CT在法医人类学检查、测量及同一认定中具有实用价值。借鉴国外一些利用X线摄影、CT扫描技术进行有关研究的方法,采用多层面重组结合三维重建图像的测量方法有望获得更为准确的测量数据,为胸骨的性别判定提供1种快捷、准确的新途径。本文对国内外胸骨性别差异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尤其关注了法医学个体识别方面的数据,这些资料为研究胸骨三维重建影像的形态特征奠定了基础,将有力促进胸骨个体识别方法的突破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建立骨骼及牙齿DNA自动化提取的新方法。方法将33份骨骼及15份牙齿样本分别用冷冻研磨和手工处理两种方法研磨成粉,采用AutoMate ExpressTM自动化法医DNA提取系统提取DNA并定量。结果 AutoMate ExpressTM自动化法医DNA提取系统能够在3h左右完成骨骼、牙齿DNA的提取,两种方法处理的骨骼样本所得DNA质量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冷冻研磨处理的骨骼和牙齿样本均获得了较好的STR分型结果,且牙齿样本所得DNA质量浓度高于手工提取所得。结论应用AutoMate ExpressTM自动化法医DNA提取系统是自动化提取骨骼、牙齿DNA的一种新方法,可应用于法医实际案件检验。  相似文献   

18.
68例长管状骨不规则骨折法医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管状骨骨折在法医损伤鉴定中是一种较常见的肢体损伤。本文报告的不规则骨折类型主要是指斜形、横斜形、蝶形、螺旋形和粉碎形骨折。不同的骨折形态与致伤原因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通过对68例长管状骨骨折的统计分析,着力从法医力学角度探讨损伤因素与骨折类型产生之间的关系等,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1新旧骨折的总体影像学特点人体骨骼,按照骨质的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又叫异形骨)[1]。按照骨质自身的结构特点,又分为骨膜、骨密质(皮质)、骨松质、骨髓腔。因人体各部位骨质构造不同,愈合时间长短不一(甚至有的部位骨折长期不愈)以及因人体骨骼正常变异或先天畸形等因素的存在,判断人体不同部位是否存在骨折,是否为新鲜骨折有时存在一定的难度。笔者根据多年的法医临床鉴定工作经验,总结新旧骨折总体  相似文献   

20.
Xu ZB 《法医学杂志》2006,22(4):307-308
模拟画像技术在近年来刑事案件侦破中常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法医人类学与之关系密切。本文通过种族、地域、体型、骨骼形态与相貌之间的关系,分析讨论了法医人类学知识在模拟画像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