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律性与人性会有一定冲突,冲突源于道德与法律互动的历史进程。法和德之间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在现实社会中它们也有不同的功能领域,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分清法律与道德的功能范畴,厘定其关系,实现德治与法治的互补与良性循环,也就廓清了法治理想主义的迷雾,把握了法治国的理想与现实。  相似文献   

2.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是事关治国模式选择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国古代法哲学和西方法哲学(本文主要指自然法学和分析法学)虽然对此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但由于它们的根本出发点是错误的,因而根本不可能科学地揭示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当今中国的治国模式正经历着从德治向法治的重大转型,这必然要求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基本立场和方法的同时,重新审视和构建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法律的宗教性及其缺失对法律信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德、宗教和法律是支撑人类秩序大厦的三大坚强柱石。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 ,它们各自作用于社会的程度是不同的。现代社会 ,法律意识空前提高的同时 ,法律被当成万能的工具 ,道德退化 ,宗教淡出 ,且不论法律一柱擎天的状况是否合理 ,是否能支撑得住秩序大厦 ,本文想讨论的是法律的宗教性 ,分析作为法律内部元素的宗教性的缺失会如何导致法律信仰的剥落 ,就像营养不良的大树开始脱皮 ,最终法律之柱折断 ,秩序大厦崩塌  相似文献   

4.
法律制定、法律实施、法律监督 ,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 ,它们的完成离不开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因此 ,以德治国思想的提出 ,顺应了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 ,以德治国方略的实现必将促进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法纪与道德     
在讲述公民的基本职业道德时,首要的内容就是遵纪守法;在讲述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时,强调偷税、漏税、欠税、抗税等行为,不仅是违法的,更是不讲道德的。有的学生难免要问:法纪与道德究竟是什么关系?所以在教学中,探明法纪与道德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人类历史发展至今所创造出来的行为规范主要是法律、纪律与道德。法律、纪律与道德之间既有区别,又相互依存、相互交叉、相互影响。一、法律、纪律与道德的区别从生成性来说,它们都是依赖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但是,法律、纪律主要是一种制度形态的上层建筑,道德主要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上层…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的]通过讲解法律和道德,特别是社会主义法律与共产主义道德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法律的阶级本质的认识,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和自觉遵守维护社会主义法律的优秀品质。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重点和难点]社会主义法律与共产主义道德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8.
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一方面,道德使法律更善,增加了法律的德性;另一方面,法律使人们对待社会道德问题更加客观,增加了道德的理性。我们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权力制约是权力监督和权力制衡的逻辑统一。以分权制度为基础的权力制约权力,在政治发展史上虽起到了一定的遏制权力滥用、防治权力腐败的作用,但总体来看,以权力为基本元素的权力制约仍有待尽善之处。法律只有将权力、权利和道德三种元素进行历史性的统合,把它们共同汇聚于法律框架的整体结构中,才能发挥它们制约权力的作用和形成制约权力的合力。  相似文献   

10.
试论道德与法律的内在统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金霞  张艳慧 《前沿》2002,(4):47-50
道德与法律的内在统一性 ,是一个理论问题 ,也是一个实践问题 ,研究这一课题不仅对改进德育课教学 ,而且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三个方面简要阐述了道德与法律的内在统一性 :一是道德与法律具有同质性 ;二是道德与法律相互作用 ;三是道德与法律相互生成和转化。  相似文献   

11.
如果按人们自觉的程度来划分 ,道德与法律可以分为道德自律———道德他律———法律他律由高到低三个层次。从人们遵守规范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来看 ,道德自律是最高境界 ,道德他律和法律他律都必须转换为人们内心的道德自律才能发挥最大功能 ,三个层次是社会精神文明的三种实现形式。道德自律、道德他律、法律他律三种形式整合的实现是衡量精神文明的重要尺度。  相似文献   

12.
对法律与道德关系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强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由于立法工作的不断加强,我国法律所调整的范围越来越广泛,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对人们的行为日益起到有效的规范作用。对于法律这种行为规范的形式和规范作用,人们产生了一种崇拜的心理,似乎任何问题都可以由法律来解决,试图把法律变成控制社会这架机器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可以机械地发挥作用。而社会发展的现实告诉人们,法律不是万能的,在强调法律作用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道德的作用,最典型的就是社会诚信的培养,法律可以制裁不诚信行为,但诚信风气的形成更多地要靠长期的道德培养。第一,道德是立法内容的重要渊源,在立法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道德因素和道德标准。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道德都要规定在法律中。应当看到,法律和道德的调整范围不完全相同,道德的调整范围几乎涉及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法  相似文献   

13.
论道德的法律化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在人们的观念中,道德和法律是两个不同的东西。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本文所要阐明的是,法律正是道德进化的产物,是一种完善的道德,从历史的发展趋势看,道德都可以实现法律化的转变,而且必将实现这一转变,最终使法律包容道德。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就其内容而言,法律与...  相似文献   

14.
"虐猫事件"显示了网络强大的道德强制功能,更引发了法律人对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这一经久问题的深度思考,特别是道德的法律强制实施的关注.法律对道德的承担不仅可能而且必要,但必须注意合理性限度.法律对道德的过多承担会造成法律对道德的取代,也会戕害法律本身.  相似文献   

15.
在黑格尔的法哲学体系中,自由意志是法的出发点和主体,法是自由意志的定在.作为法的不同发展阶段的抽象法、道德和伦理,是自由意志由低到高、由自在到自为的发展过程.因此,道德、法律、伦理都是自由意志定在的不同形态和不同阶段,它们的辩证运动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和辩证过程.由自由意志与法的精神的内在关联以及法与德的有机整体性可知,社会治理的合理性,不是抽象的德治或抽象的法治的合理性,而是道德-法律、德治-法治的生态整合.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主义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对立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的统一。本文在论证哲学思维下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律的对立统一哲学观基础上,就市场经济状态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道德和法律存在着共同的社会认识基点,这就决定着实施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有助于社会主义道德法律统一观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保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完善道德立法,完善道德立法最主要的是要完善社会家庭生活领域中的道德立法;完善职业道德立法;完善社会公德立法。完善道德立法,并不是混淆道德和法律的界限,更不是用法律代替道德,只是在社会转型期,通过法律的强制性去调整道德无法调整的范围,以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法律的概念,了解法律和道德的关系,知道我国现行法律的概况,为以后各课教学打好基础,树立共产主义道德,维护社会主义法制。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的重点:法律的概念、社会主义法律和共产主义道德的关系。难点是法律的概念。三、教学时间: 5课时。  相似文献   

19.
刘畅 《人民论坛》2012,(36):110-111
司法裁判中经常出现法官运用道德话语来说服或谴责当事人,这既体现了法律实际运行的需要,也体现了法律和道德共同调整社会生活的需要;但道德话语是一把双刃剑,在司法中,将道德话语作为法律话语的辅助性工具来使用,把握好道德话语使用的度,不走极端,才能使裁判获得较好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20.
李文涛  任兆妮 《传承》2011,(31):84-85,87
富勒作为新自然法的主要代表人物,提出了法律的道德性以及"恶法非法"的主张。分析和整理《法律的道德性》一书,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和了解富勒的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