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贾小东 《山西政报》2010,(23):54-54
企业文化是现代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最新成果,以尊重人在企业的主体地位为中心原则,激发员工的内在活力.提高员工的全面素质,实现员工的全面发展。在榆次供电支公司,我们非常注重企业文化管理这一企业管理的“人文”力最.创造企业的活力与合力.最大限度地使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得到最佳组合,推动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经济竞争激励的今天,安全生产管理显得越来越摘要。企业在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过程中,单纯的物质激励机制已经不能满足不同职位的职工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因此,企业需要通过各种激励机制来激励员工进行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劳动法律法规逐渐完善,国内的用工背景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如何更加有效、规范地处理与员工的劳动关系就显得格外关键。2010年7月,在上海举行的“2010中国企业员工管理管理高层论坛”上,本刊记者围绕企业在这方面遇到的一些问题,对劳达集团/劳动法世界laboroot.com创始人魏浩征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4.
上海尚铭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有色金属贸易企业,2011年建立党组织。随着业务扩大,公司从60多名员工迅速增加至100多人,在业务拓展、日常管理、文化建设等方面迫切需要进一步规范、提升和加强。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一直强调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却对员工的忠诚管理有所忽略。实际上,员工忠诚度问题与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并不矛盾。在微观(企业内部管理)层次上,如何提高国有企业员工忠诚度与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角度。换句话说,依靠工人阶级是立场、观念问题,提高员工忠诚度是手段、操作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已成为国有企业在竞争中取胜、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要成功经营一个企业,使其得到持续发展壮大,在企业管理的诸多因素中,对员工的管盘是一个重要因素。而在企业科学、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抓住企业员工管理的关键点又是企业共同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黄钦贵 《湖湘论坛》2004,17(5):63-64
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人。人既是管理的主体 ,又是管理的客体。一个企业不仅要满足市场、顾客的需要 ,而且还要满足企业内部员工的需要。因此 ,我们说 ,人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中心。那么 ,如何才能做到“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策略呢 ?笔者就此问题做出一些探讨 ,以期抛砖引玉。  一、“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以人为本”管理与传统的“以人为中心”管理的观点截然不同 ,它认为人是活生生的 ,不是企业的物化资源 ,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是以人的发展为前提 ,决定了企业管理必须以人为中心来展开。“以…  相似文献   

8.
把管理比作放羊,听起来有些荒唐。但是熟知放羊的人都知道,放好羊可是有大学问的。它有许多与管理相同的理念,如果把企业员工比作羊群的话,那么企业管理者就是放羊的羊倌,企业管理者管理员工能达到像羊倌放羊一样形散而神不散的境界.就是管理大师了。  相似文献   

9.
企业管理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从不同角度分类,企业管理的内容可有不同的叫法和名称.但一般来讲,它包括了计划、生产、技术、采购、仓储、销售、质量、财务、安全、人力资源等方面。企业管理内容看似复杂,如加以简单归类,不外乎企业人的管理和企业事的管理两大方面。其中,人的管理居于支配和首要地位。这是由企业内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所决定的,人构成了企业生产力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居于从属和次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与交流》2001,(6):37-38
在优秀的企业中,通过总裁与部属之间的默契配合、不同人员之间的能力互补,使他们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最佳水平。我们将这种企业称为拥有“组织智商”的企业。组织智商建设围绕着知识的积累和提高组织学习的能力,主要由知识管理、知识型员工开发、  相似文献   

11.
论人本管理     
"人本管理"是指在管理活动中把"人"作为管理的核心,在满足人、理解人、尊重人的基础上,通过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组织和个人的目的,达到组织和员工的效益"双赢"。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如下几层涵义:(1)依靠人——全新的管理理念。(2)开发人的潜能——最主要的管理任务。(3)尊重每一个人——企业最高的经营宗旨。(4)塑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组织成功的基础。(5)人的全面发展——管理的终极目标。(6)凝聚人的合力——组织有效运营的  相似文献   

12.
陈东平 《求索》2008,(3):76-78
在e时代,网络为不同人群之间的沟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也引发了网络沟通中的文化冲突问题。文章分析了网络技术对文化的影响以及文化价值观差异对网络沟通的影响,认为通过采取整合个人主义价值观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差异化,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修正错误的文化路线,缓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交流者在网络沟通中的对立心理,改进员工工作中的情感结果、认知结果和行为结果,从而促进员工的工作绩效。  相似文献   

13.
李岩 《中国保安》2012,(18):16-18
企业内刊,是企业的一张文化名片。 那么,什么是企业内刊?笔者的理解是:以企业为依托,凭借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借助新闻、文学等鲜活表达方式,突出表现一个企业的精神内涵,并以企业信息服务于企业员工和客户。对内鼓励和支持企业,有效促进员工、部门、公司之间以及员工与领导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了解,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  相似文献   

14.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乘坐的是“诺亚方舟”,可于长风骇浪之上弄潮。诚如每一个员工都期望所在的企业能无坚不摧,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然而,在激烈的市场暗战中,支撑任何一家企业岿然不动的根本因素则是管理。一个管理良善的企业,在时间的积淀下,名誉、效益自然接踵而至。那么,如何成就一个管理得好的企业呢?  相似文献   

15.
冯作文 《人大研究》2005,(8):F0004-F0004
今年年初,国家郑重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兰州石化公司作为西部最大的石油化工企业,在保障西北、西南市场油品供应,维护地区社会稳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公司在加快发展的同时,满足员工愿望,帮助未上市企业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增长,促进企业内外的和谐。经过不懈努力,企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为255.26亿元,与2001年企业重组之初相比增长83%,今年1-5月份实现销售收入114亿元,同比增长21%。 一、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努力促进企业内部的和谐。 文化对于人,就像土壤对于树木一样重要,没有好的上壤长不成参天大树,没有好的文化培养不出优秀员工。要通过先进的文化培养优秀的员工,还要借助文化的力量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尊重、诚信,在企业内部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企业才能成为高效组织,立于不败之地。 1.帮助员工实现愿望,促进员工与企业的和谐。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才智的发挥,而员工才智的发挥义取决于自身愿望的满足程度。按照“尊重人的价值、实现人的愿望、满足人的需求、促进人的发展”和“给人以利益、给人以前途”的理念,公司提高了高素质人才的工资标准和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津贴,建立了重奖科技人才的机制,畅通了学习深造、职务晋升、职称评审的渠道。去年152名新进厂的高学历员工获得了安家费,55名员工获得了高级职称。在管理和技术岗位的调整中,推行公开招聘,竞聘上岗,547人参加了竞聘,73人选择到了理想的岗位。在机构改革和业务整合中,思达公司、化纤厂撤销,“三硝”、西区炼油等装置停产,800余名员工通过双向选择,竞争上岗,走上了新的岗位。通过与兰州大学、天津大学等院校联合办学,选送96名学历高、有深造愿望的员工攻读博(硕士)学位。举办了企业文化、道德礼仪、技术业务等各种培训班130期,培训员工8600人,充分满足了员工自我发展的愿望。  相似文献   

16.
申永红 《前进》2002,(10):44-45
民主管理因素在企业中的出现,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趋势,反映了经济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在工业经济时代,管理的对象主要是蓝领阶层,而管理的方式主要是标准化管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管理的对象主要是金领阶层和白领阶层,也即所谓知识型员工,因而在管理方式上更多地强调人性化管理。民主管理虽然不能替代其他管理思想和管理技术,然而它在企业管理中注入人性化的特征,要求管理直接关注人的需要和地位,并给予每个人发展的平等机会。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一切管理思想对人性的假设和要求,从而能够充分挖掘和利用人的创造力和再创造的潜能,以人的因素为主导来组合其他资源,更有效地提高企业各方面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一个没有优秀文化的民族,难以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样,一个没有优秀文化的企业,也很难自强于市场竞争之中,可见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企业健康成长的基石。企业文化是一个团队在完成一项事业的长期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通过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把员工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文化是由企业员工共同培育和塑造的,作为员工的人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因此,一个企业要培育和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以人为本;而一个企业也只有以人为本,才能培育和塑造出优秀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8.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实践领域,与一系列的人力资源效果变量都有着紧密的关系,这些效果变量主要有员工承诺、工作投入、离职意向、工作满意度、职业满意度等等。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对员工的心理和行为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员工职业生涯管理与员工工作积极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是联系企业与员工的有效途径,是企业留住人才、实现个人和企业双赢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9.
新语     
《小康》2010,(9):24-24
中国近两成的公司对员工的网聊记录、电子邮件内容进行监控,而通过QQ、MSN在公司聊天的员工达到90%以上。针对监控行为,员工和公司各执一词,但调查表明,九成员工因此没有了安全感。一家民营企业采取监控信息化后台管理,所有员工在工作时间内的一切行动,皆被跟踪关注,人就像一个透明人。这种无缝隙全方位的管理方式,在企业领导人看来,“可以回避人性中的弱点”,但在部分员工那里却成了不能承受之重,如同新包身工。  相似文献   

20.
如果公司向其所有员工都开放账目,让他们在想看的时候就能看到,并同时教会员工更好地理解这幅巨大的财务图画,那么企业将会更有效率。这种想法现在还不太合常规,一般来说,只有少数几个高级行政管理人员才对生意是否赚钱负责。开卷式管理试图把这种责任感传递给组织中的每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