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屈建业 《证据科学》2002,9(2):105-107
医疗单位对损伤的救治会产生最直接的影响,特别是一部分今后可能涉及法律诉讼的损伤.笔者从近二年306例伤残鉴定案件中筛选出14例脊柱损伤的案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机体 损伤后,由于处置不当,致使伤者在原有的损伤基础上,形成新的损伤.在隐性损伤中,医 源性原因所致的隐性损伤为主要原因之一.它对评残有直接的影响,应当引起同仁和医疗单位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损伤程度评定是临床法医学鉴定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法学和医学角度,探讨了损伤程度评定的基本原则、损伤程度因果关系的判定、损伤程度评定时机、多部位损伤的损伤程度评定,以及损伤程度与法律责任关系等。  相似文献   

3.
一种实用的人脑干损伤检查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脑干损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损伤。脑损伤并不一定致命,无论是原发性或是继发性,都必须是损害了脑干使其功能障碍才会致死。在原发性脑干损伤(包括合并大脑损伤和单纯性脑干损伤两种),特别是因头、面部受击后在短时间内死亡者,尸体解剖检验(包括心脏传导系统)脑外其它脏器无致死性病变时,若随意切取脑干组织检查,则难以获得对脑干损伤致死有诊断意义的病变。由于原发性单纯性脑干损伤多系在镜下才能见到的微型损伤,为了用最少的组织切块获得最多的损伤信息,达到最好的观察效果,需要建立一种准确的、可供常规使用的脑干损伤取材法。我们在20…  相似文献   

4.
医疗单位对损伤的救治会产生最直接的影响 ,特别是一部分今后可能涉及法律诉讼的损伤。笔者从近二年 30 6例伤残鉴定案件中筛选出 14例脊柱损伤的案件进行回顾性分析 ,发现机体损伤后 ,由于处置不当 ,致使伤者在原有的损伤基础上 ,形成新的损伤。在隐性损伤中 ,医源性原因所致的隐性损伤为主要原因之一。它对评残有直接的影响 ,应当引起同仁和医疗单位的重视。一般资料笔者以 1999年 1月~ 2 0 0 0年 11月在我院进行伤残鉴定的 30 6例案件为基础 ,采用《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和《江苏省人体损…  相似文献   

5.
试论精神损害与精神损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哲 《法医学杂志》2001,17(4):229-230
精神损害的实质就是精神利益的损害,对自然人而言,损害结果表现为内心的痛苦;对法人而言,损害结果表现为社会心理评价的降低,精神损害是一个法学概念,而精神损伤是一个医学概念。如何从法学角度去评价医学中的精神损伤,从医学角度去定位法学中的精神损害,对确定合理赔偿是有意义的。作者认为,精神损害不包含精神损伤,前者仅指内心痛苦局限于正常心理范围内,未达到精神障碍的程度犤1犦;后者则达到了属于精神病学范畴的精神障碍的程度。正因为两者在精神反应的程度上有着质的区别,其特征和意义是不同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6.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是法医临床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我国的法医临床学而言,其内容是该学科的骨架和脊梁。目前,我国法医学领域对此理论研究较滞后,指导思想和鉴定原则没有统一确立,造成鉴定实践中一定程度上的混乱。本文试图从鉴定标准的角度论述损伤程度鉴定的原则,同时兼与伤残程度评定进行比较。1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人体损伤程度存在社会学、医学和法律上不同的理解和界定。社会日常生活中基于一般的常识,人们通常有损伤重、损伤轻之分。医学主要依据生命体征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等,而且各系统有不同的划分标准,为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38例单纯型脑干损伤法医学尸检的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报道38例原发性单纯型脑干损伤致死案例法医学尸检所见的脑干损伤、致伤方式和致伤物等特点,并探讨在法医学鉴定中的意义。方法从208例脑干损伤死亡法医学尸检案例中,挑选出38例符合单纯型脑干损伤的案例,分析单纯型脑干损伤发生的案情、损伤的部位和类型等特点。结果38例中男性占绝大多数,农民明显多于其它人员;大多发生于纠纷斗殴中;头部拳击伤18例(47.4%);头皮挫伤19例(50.0%);头皮挫裂创9例(23.7%);未见头皮损伤7例(18.4%);受伤当时昏迷并很快死亡者34例(89.5%);其损伤为局灶性挫伤出血,有32例(84.2%)肉眼未能辨认出,镜检见小灶性出血:其中,桥脑18例(47.4%)、延脑10例(26.3%)、中脑4例(10.5%)、桥脑和延脑均有出血6例(15.8%)。结论原发性单纯型脑干损伤不仅存在,而且能致人死亡;应引起同行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实施三年以来,鉴定实践中对于部分条款的理解与适用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对本标准中涉及女性性器官损伤的相关条款进行分类,再分别从损伤基础、标准条款的释义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损伤基础是伤残评定的基础,从解剖、病理生理及临床治疗等方面对损伤基础进行全面介绍,为原发损伤及其后遗症的认定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准确分析伤病关系是人体损伤程度鉴定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损伤与疾病的关系是法医临床鉴定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在人体损伤程度的鉴定中往往直接关乎鉴定意见,值得高度重视。最新发布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对伤病关系处理原则做出了规定,是法医学的一大进步。准确分析伤病关系,要掌握损伤、疾病、损伤性疾病及损伤后疾病、病理基础、潜在性疾病及既往伤病等概念,对损伤与疾病的因果关系进行恰当的分析,并将分析结果运用到损伤程度的鉴定中。在伤病关系分析时,应当遵循事实因果关系的认定原则,从时间上的先后关系、解剖部位上的吻合性以及逻辑上的关联等角度加以论证。损伤程度的鉴定须遵循刑事证据的证明原则.排除合理怀疑。故鉴定人应注意采用恰当的分析方法,尽可能从更高的标准证明伤病关系是否存在。病理学、病因学、临床学上的因果关系,其证明价值要显著高于流行病学、案例报道及实验医学上的因果关系,在实际应用中应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碰撞公共汽车所致损伤的机理及特点。方法对34例于1990-2004年间在华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鉴定的案例进行回顾性的调查,所有研究对象均为乘非碰撞公共汽车时所受损伤患者。结果伤者以女性老年人为主,受伤时多处于座位,其损伤分布依次为脊柱、头部、四肢,损伤机理以减速或加速居多。结论根据其受伤特征,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常林 《证据科学》2013,(6):701-708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明确了损伤程度鉴定的标准和原则。等级分明的鉴定标准和充分考虑人体损伤程度鉴定的法律属性、与-瞄床诊疗的关系及实践经验的鉴定原则为司法鉴定活动提供了新的技术类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12.
损伤程度鉴定是法医临床学司法鉴定的主要内容。近年来,法医学司法鉴定工作人员不断呼吁对1990年与1996年发布实施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相关标准进行修订。将于2014年1月1日施行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在条款内容和结构设计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备受司法鉴定工作人员的广泛关注。眼外伤是比较常见的损伤类型,(《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对眼外伤的条款规定较以往变化明显。本文从眼外伤的条款设计出发,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探讨和总结新标准的修订思路。  相似文献   

13.
人体损伤鉴定标准的变化与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鑫 《证据科学》2013,(6):709-723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是在实施了二十多年的重伤标准、轻伤标准、轻微伤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标准科学、临床医学、法医临床学的最新理论成果,在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研制而成。标准在形式上完全按照标准的格式进行编排,将损伤程度分为3等5级,增加了大量的鉴定操作性的技术规范。标准在内容上解决了实践中部分疑难复杂问题,增加了判定损失程度的损伤类型,明确了一些有争议的损伤鉴定情况。笔者同时也指出了其中存在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比如标准的法律性质不明,标准不能穷尽所有损伤类型,标准涉及的专业知识发生变更,标准内容有争议的处理原则等。  相似文献   

14.
杨天潼 《证据科学》2013,(6):740-759
本文以中国知网为网络搜索平台,综述了2012年法医临床学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主要包括伤残鉴定、损伤程度鉴定和医疗纠纷鉴定等。上述内容代表了法医临床学研究领域的最高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5.
根据鉴定结论的法律属性。就法医轻、重伤鉴定的分析论证进行探讨,提出其分析论证至少应包括损伤事实的认定、因果关系的判断和“标准”条款的适用三个部分的内容,同时就各部分所应遵循的原则进行论述,使这类鉴定真正达到以损伤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标准”为准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颈椎外伤合并颈椎退行性病变的法医学鉴定案件特点,探讨如何利用临床资料,法医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对损伤和病变参与程度进行认定等问题。方法收集17例颈椎外伤合并颈椎退行性病变的法医学鉴定案例,对其年龄分布、损伤方式、损伤程度、影像学表现等进行分析,综合评定伤病关系。结果 17例案件以中老年为主。所有案例均存在椎间盘突出,损伤以过伸性损伤为主。按照影像学表现,将损伤程度和脊椎退变程度进行分级,综合计算伤病参与程度。结论颈椎外伤合并颈椎退行性病变的法医学鉴定案件应综合运用临床资料、法医学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评定。  相似文献   

17.
病历是创伤病人进行司法鉴定的重要客观资料,病历书写中相关缺陷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司法鉴定活动的正常进行。分析创伤科病历书写中的一些常见缺陷对司法鉴定带来影响,强调提高创伤科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及病历书写质量是保证司法鉴定结论客观公正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2020年1月爆发新型冠状病毒,由疫情引发的各种问题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疫情过后,相关法律争议会有出现。本文针对疫情可能带来的法医临床鉴定相关问题予以思考,给出了法医临床学鉴定流程管理以及鉴定机构法律风险防控的基本思路。关于人身损害赔偿及工伤补偿中的伤残评定问题,作者具体梳理了7个可能相关的鉴定标准,并指出,肺功能障碍的条款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面对因疫情爆发而引发的医疗损害鉴定问题,作者认为,针对特殊时期的医患纠纷,鉴定人在评价医方的专家注意义务时,应充分考量各种影响因素,提倡对医疗行为相对宽松的处理原则,宜适用合理医师标准(即Bolam标准),来体现对医疗行业的尊重。本文针对新冠疾病疫情可能带来的法医学鉴定问题给予了建议和解决路径,旨在为疫情过后鉴定工作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交通事故致颈椎损伤后伤残等级和休息、护理、营养时限的法医学鉴定,以及颈部损伤、原有疾患与后遗症之间因果关系法医学鉴定的原则与方法。方法收集64例颈椎损伤的伤残等级鉴定案例,对相关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收集交警部门反馈的涉及伤病关系案件的处理结果,了解案件双方当事人对鉴定结论的认可程度。结果随着对颈椎损伤后伤残评定案件中原发病的认识逐渐增加,相应颈椎损伤涉及伤病关系鉴定的案件也日益增多;在受理的颈椎损伤伤病关系案件中,均按照伤病关系理论进行鉴定,案件处理机关(交通警察)以及双方当事人对鉴定结论均表示满意。结论对于各种颈椎损伤进行伤残等级和“三期”鉴定的案例,由于损伤机制不同,自身原有颈椎健康程度不同,所造成的后果也不尽相同,鉴定中应考虑原有疾病对伤残等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