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0 毫秒
1.
在政企关系改革前,政府实质上是一个“弱政府”,它对社会资源的配置是低效的。中国政企关系改革是以政府放权为起点的,这也同时构成了培育“强政府”的生长点。但是由于放权本身的局限性,这一进程充满了曲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中国政企关系改革从放权范式向权利整合范式转变,从而为构建“强政府”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今日浙江》2008,(5):64-64,F0003
企业是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主体力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层细胞,也是展现和提升城市文明的重要领域。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看。企业走向和谐发展是一个必然趋势,但政府必须在其中起好一个引导推动作用。为此,慈溪市在近年来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基础上,于去年在全省率先开展和谐企业创建工作,并把它作为新时期政企互动、上下联动的渠道和载体,作为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建设效益和谐新慈溪的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作。目前创建成效已初步显现。  相似文献   

3.
劳动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关系和谐的重要内容.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一个社会的劳动关系,不仅反映出社会的生产关系性质、劳动者的利益和社会地位,而且关系着劳动的质量和效率只有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劳动的质量和效率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才能创造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政企关系改革前,政府实质上是一个“弱政府”,它对社会资源的配置是低效的。中国政企关系改革是以政府放权为起点的,这也同时构成了培育“强政府”的生长点。但是由于放权本身的局限性,这一进程充满了由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中国政企关系改革从放权范式向权利整合范式转变,从而为构建“强政府”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和谐政府的标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以及和谐管理理论,和谐政府的目标指向是构建政府自身的“组织和谐”、政府环境的“生态和谐”以及政府与环境交互的“关系和谐”的政府和谐圈。政府组织和谐是指政府作为一个系统自身的和谐,主要包括政府目标和谐、政府结构和谐、政府管理和谐、政府职能和谐、政府运行机制和谐、公务员心态和谐,它是构建和谐政府的核心;政府生态和谐包括政府营造的自然生态的和谐、社会生态的和谐、精神生态的和谐,它是构建和谐政府的基础;政府关系和谐包括政府与执政党关系和谐、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和谐、政府与公民关系和谐等,它是构建和谐政府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女性家庭角色和谐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性家庭关系的和谐是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的基础。在社会转型时期,应着力构建角色期望吻合条件下的和谐女性家庭关系;以及社会高度分化条件下满足资源互补和情感需求的和谐女性家庭关系。  相似文献   

7.
和谐的政党关系与坚持和发展多党合作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促进和谐的政党关系,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体现的就是一种和谐的政党关系。在中国,和谐的政党关系是通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表现出来的。构建和谐的政党关系,要在坚持的前提下,努力完善、丰富、发展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社会,目的就是要达到人与人之间、个人与政府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一致和共同发展。和谐社会的建立,要求人们必须依照既定的规则运行,形成一种和谐发展、秩序井然的状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和谐的宗教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和谐的政教关系是和谐的宗教关系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9.
梁秀健 《当代广西》2007,(20):45-45
构建和谐企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所谓和谐企业是指企业的内部和外部各个要素之间处于和谐、稳定、有序的状态,主要包括四个层面:一是企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二是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和谐;三是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和谐;四是企业员工内部之间的和谐:建立和谐的企业,是企业做强、做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0.
喻包庆 《理论月刊》2012,(8):112-118
从应然的层面看,构建政治合法性是维系政治系统稳定的前提和基础。而在实然层面,当代中国面临诸多政治合法性危机,如政府认同危机、执政党认同危机及理想信念危机等,这些危机会激化社会矛盾,甚至引发明显的社会冲突。解决当代中国政治合法性危机,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四维度加大建设力度,以构建起政治合法性的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1.
潘石  莫衍 《长白学刊》2005,(1):70-73
从政府自身的角度界定政府范畴,并在此基础上界定政府参与等基本概念,从而揭示出政府参与二重性及其外化的原理.政府参与具有二重性,即政府的公共利益性与自身利益性.政府参与的二重性作为政府参与的主要矛盾,总是通过具体的实践表现出来,表现在政府与微观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上,具体而言就是政企关系上.作为企业投资者的政府参与的二重性的外化过程就是政企关系特殊化的过程.政企关系从一般到特殊,再从特殊到复杂,正是作为企业投资者的政府参与二重性的不断外化的过程,国有企业政企关系问题的实质正是政府参与二重性的外化.  相似文献   

12.
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是观测社会矛盾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劳动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原则。新时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应着力于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广泛建立基层劳动关系调解组织;  相似文献   

13.
建立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实现劳资关系和谐是建立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经营者是建立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主要责任者,政府是实现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德清县通过"政府引导、部门配合、企业参与"政企联动的办法,积极引导企业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取得了良好成效。省委副书记夏宝龙批示认为:"德清县的经验可推广。这件事党委和政府要加强领导,各部门都要努力落实各项政策和措施,工会组织要积极牵头,组织推动,形成合力。企业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内容,德清县的这项工作广覆盖,有深度,要进一步挖掘其经验。"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是劳工权益保障的实体,其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是缓和劳资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劳动关系的必然要求。SA8000标准保障劳动者最基本的权益,工作生活质量侧重于劳动者全面的、高层次的需要,体面劳动从政府、企业、个体层面共同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实现;三者之间一脉相承,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  相似文献   

16.
简论政府对劳动关系的协调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重要的社会经济关系,劳动关系的和谐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基础性的地位。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我国劳动关系的特点和政府定位,建议加强政府的执法和监督力度,对劳动关系实施政府干预,支持组建强有力的工会组织并充分发挥其作用,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各类企事业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劳资利益关系是指劳动者与资本所有者之间的经济关系。影响劳资利益关系的主要因素有产权要素、工会要素和政府要素。在我国现时期劳资利益关系是最基本的利益关系,劳资利益关系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较好地协调我国现时期劳资利益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这其中,协调私营企业的劳资利益关系要注重在劳资政三方博弈中的政府作用,在协调股份制企业的劳资利益关系中要注意到劳动者持股对企业劳资利益关系协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政企关系:分合之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阳润平 《湖湘论坛》2003,16(4):47-48,51
政企关系是市场经济国家社会关系体系中最为要害的关系。我国的政企关系非常复杂 ,有要分可分之处 ,如职责、职能和激励方式 ;有要分难分之处 ,如产权 ;有不可分不能分之处 ,如资源责任、社会使命和文化精神。“政企分开”的根本目标是提高政府和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效能。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政府与企业关系的变化是各种变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变化,它是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一大标志。梳理政企关系演化过程可以看到,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在改革中正逐渐由权力纽带转变为权利和资本纽带;政企关系的演变体现了渐进式改革的明显特点。要客观理性地看待政企关系改革历程及其出现的各种问题,对政企关系的研究不能只注重所谓的逻辑严密性和理论自洽性而忽视了看待问题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相似文献   

20.
高旗燕  钟慧 《今日广西》2008,(14):26-29
企业和社会是密切联系、息息相关的,企业和谐与社会和谐是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社会责任是联结企业和社会的纽带,是构建和谐企业和和谐社会的基石。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的经营行为,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促进企业和谐发展,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