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MMP-11鉴定月经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Yao YN  Lu HL  Chen S  Zheng J  Zhang YQ 《法医学杂志》2008,24(1):32-33,F0003
目的建立用自制兔抗人基质金属蛋白酶-1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1,MMP-11)多克隆抗体鉴定月经血的免疫组化方法,探讨MMP-11蛋白酶的细胞定位。方法运用链霉卵白素-碱性磷酸酶(SAP)免疫组化法检测人月经血及外周静脉血涂片、阴道液涂片、子宫内膜石蜡切片和陈旧月经血痕涂片中的MMP-11。结果MMP-11存在于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内;外周静脉血和阴道液涂片未见有MMP-11染色;陈旧月经血痕涂片罕见完整子宫内膜细胞,但能检测到微弱特异信号。结论用自制抗MMP-11多克隆抗体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能有效地检测MMP-11,区分月经血和静脉血。  相似文献   

2.
基质金属蛋白酶3研究进展及其法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质金属蛋白酶3是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的重要成员,能够降解多种细胞外基质成分,参与组织形态发生、损伤修复、炎症反应等一系列生理、病理过程,并在风湿性关节炎、动脉粥样硬化、乳腺癌等疾病和肿瘤的发生及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新近的研究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3可能是凋亡神经元与小胶质细胞间一种重要的信号传导分子,它通过激活小胶质细胞加剧阿耳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中神经元变性。此外基质金属蛋白酶3基因启动子区域5A/6A多态性与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相关,且血浆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的浓度在心肌梗死前后存在差异,有望成为法医学鉴定中诊断心肌梗死的辅助指标。脑损伤后基质金属蛋白酶3的表达发生改变,提示其在神经组织修复、突触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阐明脑损伤后基质金属蛋白酶3表达变化规律,可能提供一种推断脑损伤时间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大鼠撞击性肝挫伤后不同时间肝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规律。方法选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平均分入对照组和伤后1 h、3 h、6 h、12 h、18 h、24 h、3 d、5 d、7 d组。采用自由落体撞击法建立大鼠肝挫伤模型,在相应时间点处死大鼠,提取挫伤的肝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SP法)和Western印迹法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内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肝挫伤后,阳性细胞表达和蛋白半定量结果显示:MMP-2在伤后6 h表达开始增强,24 h达到峰值,3~5 d逐渐下降,7 d时接近正常水平,损伤6 h后各组(除18 h组)与相邻上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9在伤后1 h即明显上升,18 h达到高峰,3~7 d时逐渐下调,但仍高于对照组,伤后各组(除12 h、24 h组)与相邻上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在撞击性肝挫伤组织中有较好的时序性,有望作为肝挫伤的时间推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主动脉夹层破裂与非破裂管壁的病理学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炎性细胞和金属基质蛋白酶(MMPs)与主动脉夹层病变的关系。方法对本教研室1999年~2001年尸检14例主动脉夹层破裂致死(破裂组)和8例主动脉夹层因其它疾病死亡(未破裂组)的尸检案例资料,应用W e igert弹性纤维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对两组主动脉夹层的动脉壁结构,CD68着色及MMP-9活性进行对比观察,并对免疫组化阳性染色进行图像分析。结果W e igert染色显示,两组管壁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均有较明显的分离、断裂或消失,但破裂组病变程度比未破裂组更重。免疫组化与图像分析结果显示,CD68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值在破裂组为0.933±0.750,未破裂组为0.617±0.674;MMP-9活性的平均光密度值在破裂组为0.924±0.541,未破裂组为(0.651±0.988);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和MMP-9活性与主动脉夹层动脉管壁的病变程度及破裂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鉴别月经血和外周血的一种新方法。方法采集月经血和外周血样本,试剂盒提取样本RNA,反转录试剂盒反转录后得到cDNA,利用挑选的引物进行PCR扩增,检测若干个特定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在外周血中可检测到SPTB(β-血影蛋白)、PBGD(卟胆原脱氨酶)基因mRNA,但检测不到MMP-7(基质金属蛋白酶-7)基因mRNA;而在月经血中三种基因mRNA都可以检测到。结论检测SPTB mRNA、PBGD mRNA、MMP-7 mRNA的表达有可能鉴别外周血和月经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兔抗人基质金属蛋白酶-11(MMP-11)多克隆抗体,建立用MMP-11抗体检测月经血的可行方法,探讨其法医学意义。方法将用基因工程制备的人MMP-11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白兔,饱和硫酸铵法进行抗体纯化。运用蛋白印迹法检测月经血痕、外周血痕、阴道液斑、精液斑、唾液斑和尿液斑,盲测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结果高效价的兔抗人MMP-11多克隆抗体检测月经血MMP-11蛋白的阳性率为90.48%(93/105),而外周血痕、精液斑、唾液斑、尿液斑和阴道液斑均未检出MMP-11。结论用自制的抗MMP-11多克隆抗体所建立的蛋白印迹法检测月经血中的MMP-11特异性好,灵敏有效,可用于月经血及外周血的鉴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病毒性心肌炎心肌MMP-9、TGF-β1表达与心肌纤维化的关系,探讨其在病毒性心肌炎猝死鉴定中的作用。方法筛选30例病毒性心肌炎作为实验组(18例为明确性心肌炎组,12例为界限性心肌炎组),另选10例非病毒性心肌炎作为对照组。Masson染色观察病毒性心肌炎心肌胶原增生的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MMP-9、TGF-β1的蛋白表达和组织定位,并用图像分析系统及统计学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病毒性心肌炎组心肌胶原纤维较对照组明显增多;MMP-9、TGF-β1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MMP-9、TGF-β1的表达与心肌胶原纤维增生呈正相关。结论MMP-9、TGF-β1可能在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纤维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以作为病毒性心肌炎猝死的辅助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心血管疾病及其法医学意义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在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大分子,对于心脏性猝死的发生及确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一类锌依赖的金属内肽酶的总称,是降解心肌细胞外基质最重要的蛋白水解酶类。本文就基质金属蛋白酶生物学特性、功能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在法医病理学中的意义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9.
月经血鉴定与基质金属蛋白酶-1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eng J  Lu HL  Chen S 《法医学杂志》2006,22(1):I0001-I0003
月经血鉴定是法医血痕检验的内容之一。本文就月经血鉴定的几种经典方法进行回顾,并分析其应用局限性。基质金属蛋白酶-11是一种能降解细胞外基质的水解蛋白酶,有研究提示基质金属蛋白酶-11以其在月经血中表达的特异性和检测方法的灵敏性有可能成为对月经血鉴定的新一代标志物。本文对基质金属蛋白酶-11的结构、功能、在月经血鉴定中的应用及展望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大鼠脑外伤后脑组织MMP-9的表达规律,探讨其在损伤时间推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健康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损伤组、假损伤组和正常对照组。损伤组采用自由落体方法建立脑损伤模型;致脑损伤后分10个时间点,采用HE染色观察损伤区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时间点阳性细胞的种类和比值,并与假损伤组和对照组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损伤组伤后1h可见中性粒细胞阳性着色,6h后可见神经细胞阳性染色并逐渐增强,伤后5d阳性细胞数达到峰值,而后开始减弱,14d基本消失。假损伤组和正常对照组未见阳性表达。将实验组中2h~7d阳性细胞比值与其它各时间点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各时间点与假损伤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结论损伤后MMP-9阳性表达的规律性,有望成为脑损伤时间判定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载脂蛋白E与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 in E,apo E)在脑损伤愈后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损伤后不同时段,apo E含量及出现部位均呈现一定的波动性,而这些问题对探讨脑损伤的治疗及在法医学中推断脑损伤时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现就这些问题的相关研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2.
大鼠脑外伤后溶酶体酶Cathepsin—B和D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ang YB  Chen XP  Tao LY  Qin ZH  Li SX  Yang L  Yang J  Zhang YG  Liu R 《法医学杂志》2006,22(6):404-406,410,F0002
目的研究大鼠脑外伤后溶酶体酶cathepsin-B和-D是否被激活及其不同时段表达变化,阐述其与凋亡执行因子caspase-3表达的关系,并探讨对脑外伤诊断及形成时间的意义。方法采用自由落体打击法建立脑外伤动物模型,并对模型及对照样本进行免疫荧光、双标和激光共聚焦检测,结果用SPSS10.0软件处理。结果脑外伤后1hcathepsin-B表达即增加,4~8d达高峰,脑外伤后32d仍处于高表达水平;cathepsin-D的表达于脑外伤后12h增加,4~8d达高峰,32d的表达仍然高于12h的表达水平。脑外伤初期,cathepsin-B和-D阳性细胞与caspase-3阳性细胞重叠较少,脑外伤后6h开始增加,32d仍然有很多阳性细胞重叠。结论脑外伤后cathepsin-B和-D被激活,其激活在脑外伤早期可能抑制细胞凋亡执行因子caspase-3的激活,之后(6h后)则与caspase-3起协同作用,共同促进细胞死亡;cathepsin-B和-D表达的时程变化对于脑外伤的法医学诊断和中晚期的时间推断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人脑挫伤后HSP70和iNOS表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人脑挫伤后不同时间内HSP70和iNOS表达的变化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35例人脑挫伤组织HSP70和iNOS表达的变化规律。结果HSP70阳性细胞在即刻死亡组表达强度最大,伤后急剧下降,至24h达最低,以后逐渐恢复。iNOS阳性细胞表达强度在伤后48h升高至最大,以后逐渐下降,在伤后11d仍有弱表达。结论HSP70和iNOS免疫组化染色可以作为推断人脑挫伤经过时间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4.
大鼠脑损伤后COX-2表达变化的时间规律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u X  Wang BJ  Zhang GH 《法医学杂志》2004,20(1):4-6,8
目的探讨大鼠脑损伤后环氧合酶2(COX-2)在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中表达变化的时间规律性。方法以冲击应力σd为355.09kPa致大鼠脑损伤后,于不同时间段分别应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免疫组化双染色技术检测COX-2mRNA和蛋白的表达强度,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阳性反应物平均灰度,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正常对照组COX-2mRNA和蛋白弱表达,伤后15min开始表达呈增强趋势,分别于伤后1,2d,表达达到峰值,平均灰度值分别为126.38±1.36、124.77±3.20,与对照组、邻近上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于伤后3,4d,表达达到另一峰值,平均灰度值分别为127.18±1.96、120.14±3.52,并维持高水平表达分别至伤后7,15d,平均灰度值分别为110.03±2.61、111.27±2.83,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阳性细胞多为神经元。结论脑损伤后COX-2mRNA及蛋白的表达具有时间规律性,可作为法医学推断脑损伤形成时间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创伤性脑损伤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hi WD  Wang KB  Qin QS 《法医学杂志》2003,19(1):54-56
综述了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发生的证据、特点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研究资料表明:创伤性脑损伤后存在有细胞凋亡,它与坏死的时序空间分布不同,创伤性脑损伤后的神经细胞凋亡可通过多种不同的途径发生,受多种基因的调控。同时,本文还探讨了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研究在法医学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实验性脑挫伤后caspase—1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Tao LY  Chen XP  Ding M 《法医学杂志》2003,19(1):4-7,F003
目的阐明不同程度及不同时间脑挫伤后caspase-1表达的变化。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blotting和RT-PCR方法对48例实验性脑挫伤大鼠的脑组织进行了检验,同时以3例非脑挫伤和3例假手术的脑组织做对照。结果脑挫伤后1h caspase-1即有表达,24-48h达高峰,挫伤后两周caspase-1阳性细胞仍维持较高水平。阳性细胞多集中于挫伤区及周围带皮质和脑实质内海马区,不同程度脑挫伤各组之间阳性细胞面积存在差异;损伤组caspase-1酶原裂解增加;损伤组caspase-1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不同程度脑挫伤组之间于各个时间段caspase-1mRNA表达未见差异。 结论 Caspase-1表达增加,可辅助诊断1h-14d的脑挫伤,并可根据caspase-1阳性细胞面积的变化来确定脑挫伤程度,同时对判断挫伤时间方面也有一定的价值。caspase-1参与脑挫伤后的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