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6 毫秒
1.
正新《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公诉人、当事人和辨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法庭通知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就鉴定人作出的鉴定意见提出意见"。对于一个专家型法医来说,可以作为"具有专门知识的人"被申请出庭,对其他法医鉴定意见提出意见,这就是通常所谓的"专家证人出庭制度"。但是非专家型法医是否也可以出庭对其他法医鉴定意见提出意见呢?在《刑事诉讼法》修订前这个  相似文献   

2.
“专家”参与诉讼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刑事诉讼法》将原法第159条调整为第192条,并新增了第2款和第4款内容,增加规定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法庭通知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就鉴定人作出的鉴定意见提出意见,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适用鉴定人的有关规定。这里"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通常被理解为某一领域的专家(鉴定人以外)参与诉讼。新《刑事诉讼法》自  相似文献   

3.
专家出庭制度若干问题探讨——以刑事诉讼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新修正的《刑事诉讼法》第192条第2款、第4款规定: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就鉴定人作出的鉴定意见提出意见;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适用鉴定人的有关规定。笔者认为,这里"有专门知识的人"在一般意义上应当被理解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专家"②。因此,该条规定也就标志着具有我国特色的专家出庭制度在刑事诉讼中正式确立。诚然,专家出庭制度业已创设,但是专家出庭是以何种身份?依照什么程序?享有哪些权利和履行哪些业务?从修改后刑诉法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司法解释来看,相关制度规定尚付阙如,需要法学理论界与司法实务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4.
新实施的《刑事诉讼法》~([1])把法定证据之一的鉴定结论修改为鉴定意见,并且规定用作证据使用的鉴定意见须经过法庭质证,同时规定:"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法庭通知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就鉴定人作出的鉴定意见提出意见。"《刑事诉讼法》~([1])的上述规定,对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运用鉴定意见,特别是如何通过庭审的诉讼活动,保障鉴定意见正确地得以采信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为此出具鉴定意见的鉴定人员出庭作证并对鉴定意见进行相应的表达,是鉴定人接受质证必须要面对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5.
以审判为中心的庭审模式是当今诉讼改革的主要方向,案件庭审实质化是诉讼改革的主要目标,在此背景下,法医鉴定人出庭质证将会实质化、常态化。为此,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门出台了保障鉴定人出庭的相关规定、规则。法医鉴定意见质证实质化要求法医鉴定人在出庭时履行相关义务:尊重法庭、如实回答提问、释明鉴定意见。当前法医参加庭审质证中存在法医鉴定人出庭率低、鉴定意见的法律性质不明确、鉴定人出庭的具体要求不明确、与包括专家辅助人在内的其他专家证据形式的冲突等问题。为此,笔者向法医鉴定人提出三点建议:不断学习,提升专业技能;加强修炼,提高法律知识;注重实践,强化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6.
论专家辅助人出庭质证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质证在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中已有规定,但如何正确适用,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关于专门知识的人的称谓、诉讼地位、权利和义务以及质证意见的法律效力等需要厘清;关于专门知识的人的管理问题,通过构建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制度,用统一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作指导,减少适用上的分歧,保证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制度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刑事诉讼法》的实施 ,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入 ,法医学鉴定人在刑事诉讼时出庭质证的案件逐渐增多 ,法医工作者从幕后走到台前 ,法医工作又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笔者就近两年来在刑事诉讼出庭质证时所遇到的情况,就法医出庭质证的法律依据、法医在质证时的主要内容、原则及对策进行探讨。1法医出庭质证的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 :“......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经审判长许可 ,可以对证人、鉴定人发问。......审判人员可以询问证人、鉴定人。”此条规定保证了刑事审判对公正、效率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鉴定人出庭作证,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后果,以及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等进行了一系列规定,对鉴定意见的证据资格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刑事诉讼中鉴定人的出庭率一直较低,也是人民检察院鉴定人的弱项。人民检察院鉴定人出庭作证,除了依法接受当事人、辩护人、有专门知识的人等质证外,对人民检察院的公诉工作还将产生重要影响。为尽快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对人民检察院鉴定人出庭前的工作机制,出庭作证的应答规范,以及应对专家辅助人等问题进行初步研究,以期对实际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在司法实践中,鉴定意见的质证常常流于形式,失之于浅,困之于难.为破解该难题,《刑事诉讼法》规定了鉴定人、有专门知识人出庭制度.但并非所有案件均用到这些制度,而且实证研究表明,这些制度并未完全达到预期效果.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是没有从理论上剖析鉴定意见质证所面临的特殊性,也就是质证客体、质证主体、质证方法的特殊性.与普通意见相比,鉴定意见属于“二次生成的专业意见”.这就要求对鉴定意见采取“线性分段质证法”,即围绕“案件情况——检材——专业意见”这一线性过程展开质证.其中,普通人可胜任“案件情况”到“检材”的第一阶段质证任务,而“检材”到“专业意见”的第二阶段质证任务只能由专业同行才能胜任,为此,应实施鉴定人、有专门知识人同时出庭制度.  相似文献   

10.
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对与司法鉴定有关的人身安全保护问题、鉴定人出庭作证问题以及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等问题予以了规定。这不仅对司法鉴定管理工作具有积极意义,而且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据此,就新《刑事诉讼法》对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相关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时代发展和司法实践的需要,新修订的我国《刑事诉讼法》192条第2款规定:“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法庭通知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就鉴定人作出的鉴定意见提出意见。”这是此次刑诉法修改的一大亮点,意味着在今后我国的法庭上,人们将时时看到专家证人的身影,领略到专家证人有别于普通证人的独特风采。本文深入分析专家证人作证的范围以及专家证言与普通证言的区别,以期为司法实践中准确适用这一规定提供一些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就鉴定意见作为证据的名称、省政府指定医院、鉴定人出庭的法律后果、鉴定人人身保障以及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协助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就鉴定意见提出意见等方面作出了修改,其意义是不可低估的。同时,由于修改的内容在前瞻性上不明显,有些重要的问题,如鉴定启动权、强制鉴定等没有涉及,仍需要司法鉴定制度改革予以进一步完善与弥补。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现代刑事司法的演进,法医鉴定人的作用也日益凸显。新《刑事诉讼法》对司法鉴定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对于鉴定工作成果的称谓,由过去的"鉴定结论"变成了"鉴定意见",两个字的改动实际上是实质的变化。新《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对于法医鉴定人不仅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机遇,笔者将通过分析难点找出对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刑事司法的演进,法医鉴定人的作用也日益凸显。新《刑事诉讼法》对司法鉴定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对于鉴定工作成果的称谓,由过去的"鉴定结论"变成了"鉴定意见",两个字的改动实际上是实质的变化。新《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对于法医鉴定人不仅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机遇,笔者将通过分析难点找出对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化以及复杂化,一方面传统的鉴定制度已经无法满足部分类型纠纷的解决,另一方面法官也需要专业知识来辅佐其在审判中认清事实。因此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规定"有专门知识的人"可以出庭"就鉴定人作出的鉴定意见或者专业问题提出意见",然而条文除了原则性的规定外,对其具体的意见效力、资格等并未明确。本文试图为"有专门知识的人"分析其制度归属和职能,并对提出具体相关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1条规定,具有专门知识人员可以根据当事人申请出庭说明案件所涉专门性问题。但司法解释并没有明显具有专门知识人员的诉讼法称谓、诉讼地位、陈述效力等问题,引发了由来已久的争议。本文在通过比较国外相关制度的基础上,提出应当明确具有专门知识人员的专家辅助人称谓及其独立诉讼参与人地位,完善专家辅助人制度。  相似文献   

17.
正1专家辅助人的时代背景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民法院在进行各类诉讼中经常会遇到涉及各种专门知识需要解释说明的情况,法官受专业知识的限制很难区别真伪,只能倚重鉴定意见。如果案件当事人申请重新鉴定,且鉴定结论与第一份鉴定有出入,法官采信也难以抉择。因此,需要掌握这些专门知识的人,协助法官,并对相关技术问题进行解释。我国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刑事诉讼法》第192条第2款规定:"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法庭通知  相似文献   

18.
证据资格是证据能否进入诉讼程序,作为定案根据的前提。随着鉴定意见在诉讼制度、证据体系中地位越来越重要,鉴定意见的错误极有可能引发冤假错案,对此,新《刑事诉讼法》加强了对鉴定意见的审查。但是除鉴定人出庭作证、"专门知识的人"等讨论较多的措施以外,对于其他一些诸如鉴定意见告知、隐蔽作证等程序性措施都未明确。因此,有必要对这些能够保障鉴定意见证据资格的程序性措施予以研究并提出建议,以完善相应的制度。  相似文献   

19.
<正>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对专家辅助人做了明确规定,使专家辅助人制度在我国得以正式确立。尤其是2014年8月福建念斌投毒案辩方邀请外籍专家辅助人出庭,2014年10月上海复旦大学林森浩投毒案二审辩方邀请法医专家辅助人出庭,使法医专家辅助人得以为业界了解。法医专家辅助人制度是一项非常好的制度,是两大法系走向融合的大背景下诞生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制度,  相似文献   

20.
陈青  汪洋昉  王鹏 《法制与社会》2013,(23):118-119
本文简析"鉴定结论"修改为"鉴定意见",显现这种修改的立法本意,折射新刑事诉讼法的改革方向,再结合鉴定意见的属性,通过对新刑事诉讼法有关鉴定人出庭、鉴定意见审查判断的把握,理清鉴定人出庭保护、鉴定意见专家评议等配套措施,以便司法鉴定性证据在实践中能有效地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