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社会公正取向下我国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对教育资源在地区分配的不平等、教育投入在学校间的不公正导致了在分配学习资源时的不公正,相应地导致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不平等,并最终导致了社会的不公正。通过教育主体的选择影响教育资源配置与供给、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完善教育资源的配置与供给、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激活教育资源的配置与供给来实现教育资源配置与供给的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2.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深化改革的目标。在政府主导下,社会组织协助治理社会。社会组织与政府和市场形成良性互动,推进社会公平。社会组织汇聚社会力量扶持教育,优化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趋向,实现全社会成员的起点公平。慈善公益组织关心公益事业和弱势群体,参与收入再分配过程,弥补贫富差距,扩大公平基础。政府购买服务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增加社会成员收入,实现收入分配起点公平。  相似文献   

3.
我国适龄学生享有高等教育资源机会的不平等性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机会均等是高等教育公平的题中应有之义,是高等教育公平的基础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教育顶层的高等教育,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原因,教育资源有限,并不能使每一个适龄青年都接受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资源,是指高等教育机构所提供的教育、科研、社会服务等活动以及它们的硬件设施创造的显性利益和文化精神品质带来的潜在效益。至于享用高等教育资源,却受到经济发展水平,不完善的高等教育体制及教育资源缺乏等因素的限制。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教育资源短缺,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权衡利弊,以达到一种合理而现实的平衡。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在商品交易方面的问题层出不穷,需要带有强制力的法律来对其进行调整和规范,以便更好的实现市场经济的流动,促进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并调整好不同方面的市场经济关系,民商法就是其中的代表.在我国社会现阶段经济条件下,民商法能够有效调整我国相关商品经济发展形势,同时促进我国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发展水平,由此可见我国社会市场经济中,民商法的价值体现.本文依据我国民商法在现阶段经济条件下发展的理论基础,深入分析了民商法的价值根本、核心以及理念,最终提出了现代民商法对我国经济的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5.
城乡教育差别的制度归因与缩小差别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社会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体制是使城乡教育产生严重差别的社会制度原因.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教育制度的种种设置与安排存有突出的"城市取向",这自然构成城乡教育的严重差别.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及二元教育结构已内化成城乡人口不同的教育意识与教育观念,这种意识与观念的不同又会反作用于城乡教育差别的存在.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实际上仍存在着较严重的城乡分野,存在着教育机会的认可与教育资源配置上的某种不平等的倾向,缩小城乡教育差别,更应加强教育制度与教育政策自身的改革.当代中国的教育制度与教育政策,需要按照促进社会公平的原则进行更深刻的解构与建构.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社会,单纯靠政府或市场难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因为政府不是万能的,市场存在缺陷。在政治学意义上,政治资源是社会资源的一部分。在现代化进程中,应充分重视政治资源的保护和开发,这对弥补市场缺陷,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促进经济繁荣和政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环境问题 市场经济是一种借助于市场交换关系,依靠供求、竞争、价格机制,调节社会资源配置和人们利益,组织社会经济运行的经济。市场经济是当代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趋势,我国也历史地选择了市场经济。从对环境保护影响的角度看,与计划经济相比,其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环境行为的主体化、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市场管理的法制化和宏观管理的间接化。 市场和政府是配置资源的两种主要途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但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并非万能,也有其弱点和不足,对环境保护来说,…  相似文献   

8.
教育公平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价值取向,又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强大支撑,还是和谐社会的实现途径和重要标志,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效保证。为了解决教育发展的地区不平衡、城乡差距不断拉大、资源配置失衡、性别差距等一系列问题,加强教育的宏观调控,深化教育的改革力度,建立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发展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成了推进教育公平发展,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众所周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社会经济资源都必须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从而实现优化组合与高效运作.那么,把人才作为一种“资源”来对待,就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利用市场优势,运用市场经济规律,使其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实现优化配置和高效运作.  相似文献   

10.
按照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经济职能,应在三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必须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由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是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手段,这就决定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是不相同的.市场经济需要国家宏观干预和计划介入,以便大大减少市场经济的盲目性、降低经济周期波动的幅度和程度.但是,国家宏观调控不是以计划经济代替市场经济来配置资源,而是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来矫正市场经济运行轨迹的偏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是做市场做不到的事.对市场配置资源的不足进行补充、干预和调节,自觉地按市场经济规律组织和管理经济.在管理内容上,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加强对经济活动的宏观调控职能,逐步建立健全科学的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宏观管理体系和方法,主要是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依法行政、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  相似文献   

11.
刘贤 《时代法学》2010,8(1):114-120
基础教育,涉及到每个公民的基本素养和生活品质,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命运。基础教育的盛衰,取决于教育资源配置的状况。教育资源既包括教育资金、设施等硬件部分,也包括教育政策、师资、校园文化等软件部分。一般来说,物质决定精神,硬件资源决定软件资源。而教育资源则不然,教育政策决定着资金的投向、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的配置。教育政策的不当,导致教育资源配置的不正当竞争,造成了地域之间、城乡之间教育资源配置的巨大差异。严重影响了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要实现教育的公平,必须强化国家对基础教育投资的责任、加大投资力度、创立公平公正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改革教育模式、规范资源配置行为、杜绝教育腐败,建立科学、和谐的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新体系。  相似文献   

12.
我国师范教育体制转换中的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师范教育由独立型、定向型的体制向非定向型、开放型的体制转换是一种必然趋向。在师范教育体制转换的过程中,存在着综合性高等学校如何参与师资培养与培训,现行的师范院校何去何从、如何重组师范教育资源及如何推进师范教育层级提升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综合性高校参与师资培养与培训要发挥其自身优势;要有重点地加强师范院校建设,促进师范教育健康发展,要加大师范教育资源重组力度,使之合理有效地得到利用,要重点促进中等师范教育向高等师专教育提升。  相似文献   

13.
构建大公安教育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首敏 《政法学刊》2001,18(5):82-85
实施“科教强警”战略,建设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公安教育体系,提高公安队伍的素质。走“联合、合并、调整、共建”之路,构建大公安教育体系,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潮流中,教育投资的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只有深刻理解在国际大市场背景下的教育投资内涵,才能真正把握好发展机遇.综观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教育投资状况,教育经费随着各国经济的不断增长而呈增长的趋势,即不仅教育投资绝对量在增长,而且教育投资的相对量也在增长.我国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的逐步接轨,对我国进一步拓宽教育投资的融资方式、拓宽教育投资的市场领域,解决我国当前教育投资经费总量性短缺问题非常有益.我们要充分利用加入WTO的国际平台,进一步加强和明确政府在国家教育投资主体中的核心地位,调整教育投资经费结构性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15.
高校因行使法律、法规授予的行政职权引起的行政争议,应当适用行政法予以解决,行政诉讼介入高等教育是大势所趋。教育专业性对大学自治的诉求,以及法院对司法成本激增的顾虑,是阻碍司法介入高等教育的双重难题。行政复议前置制度可以在保证解决教育争议的专业性和降低司法成本之间寻求平衡,能够为当事人权益提供有效救济,给教育系统内部纠错提供最后一次机会,使司法介入高等教育具有更大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The history of medical educat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1870 to 1926 is examined in the context of current issues confronting education in the forensic laboratory sciences. Medical education was radically altered during this period, changing from a rudimentary lecture/apprenticeship system into its modern form. Although the motivating forces had developed over some time, the actual change was quite rapid. By examining how this change occurred, we gain insight into how changes in our own profession might be initiated. Parallels between our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at in medical education 117 years ago include: (1) the primary burden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s borne outside the university in an apprenticeship system, (2) the apprenticeship system is overburdened by a dramatic expansion in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needed for professional practice, (3) there is no standardized curriculum or accreditation process for educational programs, and (4) there is no educational program that incorporates formal clinical education. Based on this historical analysis, three major goals are proposed: (1) active entreprenurial promotion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al programs by academics, (2) creation of a committee within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Forensic Sciences to critique and rate university programs, and (3) the development of a well-defined clinical education program. A model for formalized clinical education in the forensic laboratory sciences is proposed, incorporating clinical professors, student clerkships, and university control over instruction within an operational forensic science laboratory. Benefits from this arrangement include: efficient combination of physical plants, added personnel resources in the laboratory, rapid introduction of research into the laboratory, enhanced prestige for both academics and practitioners, and relief of the laboratory's in-house training burden.  相似文献   

17.
Uzbekistan’s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has undergone some dramatic changes in the past century, evolving from largely traditional religious colleges to fully state-funded communist-atheist institutions. Since the end of the communist administration and subsequent market-oriented reforms, th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IHEs) in Uzbekistan have had to reinvent and reform themselves again, as the demand for different kind of education increased. This paper puts the current changes and trends in IHEs into a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and highlights some important effects of the market reforms on the educational scene.  相似文献   

18.
张先贵 《北方法学》2017,11(2):110-119
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是当前研究的焦点和难点问题,亟须引入新的研究视角。从法理来看,立足于土地开发权视角,允许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实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的"同地、同权、同价",其本质是回归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之开发权的处分权能,以实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之开发权与国有建设用地之开发权的法律上平等。回到土地开发权制度平台层面,借鉴国有建设用地之开发权的法制资源,加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法律制度建设,乃是当下解决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法制需求的理性选择。此外,这亦是实现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19.
金融资源公平配置与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春雷 《法学杂志》2012,33(4):147-151
金融资源观的提出为法学研究提供了新视角。目前我国城市与农村之间、不同所有制经济体之间金融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已经影响了社会公平。赶超战略下的金融监管制度设计偏差是金融资源配置失衡的重要原因。为实现金融资源配置的公平,需要构建包容性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具体包括包容的金融市场准入制度和公平的金融市场退出制度。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