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社会工作人才孵化是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基础,本文以S市实证资料为例,采取制度理论视角,利用“制度性嵌人”与“制度性创新”概念内容进行分析。社会工作人才孵化的制度性嵌入不仅表现在社会工作人才孵化开启之初,而且表现在社会工作人才孵化过程之中,既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制度密切相关,又与社会工作人才评价、使用和激励等制度密切相关。社会工作人才孵化需要深层的、自主的、积极的制度性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壮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更好地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
《浙江人事》2009,(3):F0003-F0003
2008年,温州市人事局围绕省委“两创”总战略和温州市委“三次跨越”总目标,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人才人事工作创新发展的先导,把务实有效作为开展人才人事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把合心合力合拍作为推进人才人事工作的基础,把构建“和谐人事”作为人才人事工作的目标,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创新人才政策机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强化人才人事公共服务,有力促进了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人才人事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相似文献   

3.
王奋平 《前进》2004,(9):36-3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营造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体制环境。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培养、吸引和用好各类人才”。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尽快建立适合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机制。古人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资治通鉴》)。这里的“德”即思想品德,“才”即能力本领。“德”与“才”是人才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在一般意义上,我们指的人才就是具备某种能力和才干的人。在社会实践中,能以自己创造性的劳动,做出突出的贡献。人才具有创造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而人才机制是一个系统,它包括人才管理机制、评价机…  相似文献   

4.
2009年桐乡市人才人事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健全体制机制、推动转型升级、服务科学发展、打造和谐人事”为载体,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推动人才人事工作创新发展,努力为“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项目攻坚年”活动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5.
孙艳 《群众》2022,(23):66-67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当前,苏州正以“环太湖科创圈”和“吴淞江科创带”建设加速打造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吴中区作为“一圈一带”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产业创新集群发展的战略布局中,越发显现出独特的竞争优势。面对新使命和新机遇,吴中区坚持以人才驱动“产业强区创新引领”发展战略,围绕“3+3+3”产业体系建设总布局,做优环境、做强生态,大力建设高素质“东吴人才”队伍,为“天堂苏州最美吴中”发展愿景提供强大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相似文献   

6.
素有“教育之乡”美誉的东阳市,在国内外人才济济。为加快经济发展,东阳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积极探索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才工作机制,努力营造和谐的人才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蕲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人才强县”战略,牢固树立“把人才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本”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教授县”、“文昌之乡”的人文优势,不断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整合力度、培育力度和交流力度,注重在找准开发人才与发展经济的最佳结合点上狠下功夫,初步实现了人才队伍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创建“人才特区” 构筑创新人才高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永贤 《群众》2006,(6):26-27
在经济日趋全球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如何为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是我省人才工作的当务之急。因此,我省从去年初起开展“人才特区”试点工作,探索不同条件下人才工作的最佳模式、政策体系、环境建设和运行机制。在实践中,我们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启示。一、建立“人才特区”是推进“人才强省”战略、实现“两个率先”的必然选择“人才特区”是指人才工作的特殊区域,即在特定的区域内,人才工作的政策保障、体制建设、机制运行、资金投入、环境营造和工作内…  相似文献   

9.
杨平璋 《前沿》2014,(3):127-130
东兴试验区人才扶贫行动是东兴“人才特区”建设的具体行动,区域治理是治理理论在公共事务治理中的具体应用。东兴试验区人才区域治理扶贫行动,要突出以区域治理理论为导向,围绕重点领域人才发展战略需求,创新开展区域人才连片、产业人才联合、行业人才联动等区域治理战略扶贫,加快推进区域人才扶贫平台搭建、环境优化、基地打造等项目工程,强化协同发展、合作共赢等人才区域治理扶贫行动机制。  相似文献   

10.
正十年来,在民政部正确领导下,北京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北京城市发展功能定位,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作用,服务首都社会治理,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具有首都特色、北京特点的社会工作发展模式。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体制机制,夯实社会工作发展及人才队伍建设基础一是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工作发展,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纳入全市人才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雅安市位于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的过度地带,也是汉民族与藏、羌、彝民族的人文交融的走廊,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民族走廊”之称,辖一区七县。近年来,雅安市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入推进“人才富民强市”战略,开拓人才工作思路,大力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不断激发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热情,使全市人才工作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魅力新雅安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2.
和谐大业,人才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民政工作是我国社会工作的重要领域。民政领域和民政范围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摆在各级民政部门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主要标志在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以主要矛盾的转化为视角,分析当代青年社会工作人才发展的现状,面对服务对象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与社会工作者均衡、充分提供专业服务之间的矛盾,迫切需要加强青年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创新青年社会工作人才机制,注重发挥学历教育与社会服务双向平台和高等院校与实践基地双联动作用,推动青年社会工作人才机制的顶层设计,以层级清晰的薪酬福利及职业晋升体系来保障青年社工人才机制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4.
杨菁 《就业与保障》2024,(1):196-198
人才是核心竞争力,也是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石。2022年,吉林省推出人才政策3.0版,为落实人才政策,围绕全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和吉林市“四六四五”发展战略,吉林市出台“一个意见、六个办法”人才新政,全力打造吉林省人才高地和全国一流人才生态模范城市。基于此背景,文章从人才引进政策制定、执行力度、效能反馈等方面入手,对吉林市人才引进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了吉林市人才引进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建议,旨在进一步完善吉林市人才引进机制,提升吉林市人才新政执行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义乌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的发展战略要求,深入实施现代化人才工程,实现了市场与产业、城市与人才联动发展的良性态势,形成了独特的人才资源集聚、开发、培养与提升的特殊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区域人才发展特色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加快“非公”人才队伍建设对新建市而言,具有特殊的意义。崇左市作为桂西南边境中心城市,如何依托自身区位优势,加快“非公”人才建设呢?认清崇左市“非公”人才建设形势,增强抓好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目前,崇左市在发展“非公”经济上面临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人才缺乏、结构不合理、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型科技人才。没有一支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作支撑,要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小康大业,人才为本,自主创新,人才先行。“十五”期间,我市人才人事工作围绕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创新发展,从体制机制入手,不断探索新思想、实践新方法,给各类人才特别是为创新型人才提供“想干事的机会,能干事的平台,干成事的回报”。  相似文献   

18.
吴淑元 《湖湘论坛》2008,21(3):28-29
长株潭城市群的建设与发展,首要问题是人才问题。而要制定适合长株潭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人才政策,必须首先解决以下五个问题:人才地位要明确;人才政策要独特;人才结构要合理;人才机制要科学;人才环境要和谐。只有解决了这五个问题,制定的人才政策才能有效地促进长株潭城市群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吴绍山  周士荣 《群众》2018,(24):45-46
社科人才是智库人才的重要源头和“蓄水池”。推动社科人才向智库人才转型,是夯实智库人才支撑、充实智库人才储备,实现“到2020年,造就一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德才兼备、富于创新精神的公共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队伍”的重要保障。社科人才参与智库研究的现状新型智库快速发展为社科人才提供了广阔的“思想转化渠道”和“知识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20.
宁波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和“两会”提出,要加快宁波创新型城市建设。发展创新,人才为本,建设创新型城市,关键在人才,重点在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