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切实加强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监管,提高案件质量,近年,我国各地法律援助管理机关和法律援助机构强化了对法律援助人员的教育培训,严肃了工作纪律;明确援助人员的权利义务,完善援助案件指派手续;对重大案件进行研究讨论,定期和不定期对援助案件质量进行跟踪与检查,在援助案件办结后对当事人及时进行回访;等等。由于采取了上述一系列案件质量监管措施,有效地保障了法律援助案件质量,产生了良好的法律与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2.
刑事辩护法律援助制度是刑事司法体制的重要内容,对人权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十八大以来刑事辩护法律援助有新发展,正在进行的刑事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具有一定突破性,但仍感力度不足,有待进一步加以完善。应当考虑将刑事辩护援助扩大至适用简易程序审理中可能判处3年有期徒刑以上的案件;加强法律援助的资金保障、创新刑事辩护法律援助模式并完善援助质量监督体系。同时,鉴于人命关天,在死刑复核程序中必须为被告人提供全覆盖的刑事辩护法律援助,而且必须保证援助律师高质量的有效介入。  相似文献   

3.
《中国司法》2008,(3):105-106
一是加强工作规范,建立了法律援助受理工作质量跟踪制度、“权利义务告知”制度,强化了监管力度,使法律援助受理、指派工作进一步规范。二是加强机构规范,在全市所有镇(街道)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基础上,开展了法律援助网络规范化建设工作,所有的法律援助工作站均实现了有组织机构、有办公场所、有援助人员、有援助职责、有工作台账的“五有”目标。  相似文献   

4.
新刑事诉讼法的再次修订对法律援助制度给予了进一步的完善与修正,使法律援助制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此同时法律援助制度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以下就对新刑事诉讼法下法律援助制度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和进步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下刑事诉讼法下法律援助制度所面临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将大幅增长、法律援助所需经费投入增大、刑事法律援助专业人才需求量增大、需加大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监督力度以及援助机构与公检法之间的衔接有待完善等挑战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促进法律援助工作公平、公正、正确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司法》2012,(9):111-111
今年以来,湖南省法律援助机构将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作为提升为民服务创先争优能力的抓手之一,加大援助服务力度,创新援助服务方式,有效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一是扩大覆盖面,让更多农民工受惠法律援助。拓展受案范围,认真贯彻《关于扩大法律援助事项范围和调整经济困难标准的意见》的规定,将劳动就业、土地承包、坑农纠纷、环境污染造成损害和其他人身损害以及家庭暴力等涉及农民工基本民生权利的事项列入法律援助事项范围,  相似文献   

6.
建立城际间法律援助维权联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彤 《中国司法》2008,(3):82-84
建立城际间法律援助维权联动机制,形成输出输入相互呼应、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城际间维权联盟,有利于城际间法律援助机构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一体化的法律援助。是法律援助工作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标志着法律援助受援范围由区域性、局部性向整体性、全局性展开。由此,外来务工人员等困难群体可以在城际间得到更有效的维权援助,对构建和谐社会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潘金贵 《法学杂志》2022,43(2):83-94
《法律援助法》的施行,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了符合现实国情的法律援助制度体系。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历程对于《法律援助法》的施行有启示意义。《法律援助法》在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设计中既有突破性的亮点,也存在一些缺憾。在《法律援助法》实施以后,仍然应当加强对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研究,并从立法推进和配套机制建设两个方面继续对其加以完善。必须加强法律援助的国家保障,确保《法律援助法》发挥功效。  相似文献   

8.
英国刑事法律援助质量控制体系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几百年刑事法律援助的传统和巨额的政府财政支持,培育了很多先进的法律援助质量控制理念和方法,值得我们在刑事法律援助工作中加以学习和借鉴。本文认为,确立刑事及死刑辩护法律援助的优先地位,提高刑事法律援助律师办案的意愿和积极性,保证刑事及死刑辩护法律援助律师胜任办案的必要能力,建立刑事法律援助早期介入机制,细化工作程序和完善质量保证措施,建立系统化的质量保证体系,将刑事辩护法律援助办案费用支出纳入财政预算,等等,都是建立中国刑事法律援助质量控制体系需要参考借鉴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资讯     
《中国律师》2013,(3):88-88
全国司法行政机关去年积极扩大农民工法律援助同比增近三成 2012年,全国法律援助机构共组织办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40多万件,同比增长28.3%。其中,刑事法律援助农民工近2.2万名。民事法律援助农民工近38万名。全国法律援助机构去年为100多万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  相似文献   

10.
自我国建立法律援助制度以来,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一直是我国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的重点,对加强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起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审查标准不一致,导致法院指定辩护案件成为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的主要来源,而处在侦查阶段和审查起诉阶段的未成年人较少获得法律援助。  相似文献   

11.
当前农村弱势群体法律援助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丽飞  贾舒琪 《河北法学》2020,38(5):117-125
近年来,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针对农村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明显滞后。究其原因主要有:现有法律规定不完善、法律援助适用标准模糊、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法律援助队伍不健全、法律援助的实施缺乏有效监督。有鉴于此,应该以坚持基本权利保障、尊重个人发展权和公平正义原则为指导思想,细化农村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适用标准,加强法律援助队伍的建设与监管,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弱势群体法律援助制度。  相似文献   

12.
试论我国高等法学教育与法律援助之整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伍浩鹏 《河北法学》2006,24(7):136-139
高等法学教育与法律援助的有机整合,是法律援助自身发展的要求,又是法学教育改革之必然.西方国家所采用的诊所式法学教育为我国高等法学教育与法律援助的整合提供了有益借鉴.然而,在我国的制度整合实践中还存在着难点,应从以下四个方面予以完善:通过相关立法完善法学学生参与法律援助的权利保障、各地法律援助机构应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法学教育管理体制的相应改革、完善法学学生提供法律援助的服务质量监控机制.  相似文献   

13.
农村法治建设若干基本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本文的基本框架是在准备为中共中央第九次法制讲座的过程中形成的。它着重从依法保障和促进农村的改革、发展与稳定的重要意义、国外农业和农村法治建设的经验和启示以及依法保障和促进农村的改革、发展与稳定的若干重要环节等三个方面,对加强农村法治建设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我国法律援助制度自20世纪90年代初建立以来,得到了长足发展,各地不但设立了法律援助机构,而且还拥有了一批素质较高的法律援助队伍。本文以地方建设法治化政府的实践为例,分析了苏州市法律援助的特点,认为地方政府应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不断加强和改进法律援助这一政府职能,为社会提供积极有效的法律服务。  相似文献   

15.
刘兰秋 《河北法学》2012,30(11):140-149
如何有效化解日益增长的医疗纠纷,维系医患关系的良性运转,是域外许多国家和地区普遍面临的重要问题.美国、德国、法国和日本等国家都建立了颇具特色的医疗纠纷第三方调处机制,并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高度重视行业性、专业性组织的作用,以完善的法律与制度保障医疗纠纷第三方调处机制的顺利运行,通过健全的医疗责任保险制度确保第三方调处效果的最终实现是上述国家的一致做法.  相似文献   

16.
刘东华 《时代法学》2013,11(3):35-42
法律援助作为制度福利的一种,对其有着多种不同声音的评价。丹宁勋爵对法律援助的批评具有代表性。只有将具体的法律援助行为纳入公益法律进程中去才能对回应各种批评意见。文章从社会保障思潮的演变、法律职业主义理论与律师职业伦理的张力三个方面理性分析了公益法律援助的价值、根源与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The objective of this article is to examine the unexplored role of public defenders who provide legal aid services to immigrants within the debate on the migration control and rescue industries. Although these services are provided by bar associations, public organizations that group private professionals, they are paid for with government funds due to regulations guaranteeing the right to legal defence. The main argument and conclusion of this article is that although lawyers working in these services receive public compensation for the legal aid they provide, they generally become public defenders due to personal beliefs, such as a commitment to protecting the rights of foreigners.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司法鉴定救助制度运作虽时日不久,但却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实践中的典型案例和一些鉴定机构、法律援助部门的统计数据表明:目前规模性的鉴定救助兴起于2006年,并主要发生于民诉领域;同时,司法鉴定救助的对象大多是因交通事故、工伤等引发伤残鉴定的农民或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毋庸置疑,鉴定机构与法律援助部门在推动我国司法鉴定救助方面起了重要作用。鉴定救助的现状是与当前司法鉴定制度改革背景、法律援助的多年经验,以及其它特殊条件共同促动的,虽然存在不少问题,但其探索启示了进一步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法律援助制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国法律援助经历了从 1 994年初起发展到今天的过程。法律援助的概念有广、狭二义之分 ;其性质是法律之助 ,即援助公民个人或者人民法院不向受援人收费或者少收、缓收从而在法律方面提供帮助以维护其合法权益的行为。法律援助的特别包括 :具有国家、社会承担援助的公助性 ;受援人享受法律援助的无偿性和优惠性 ;律师、公证员等提供帮助的法律专业性。法律援助的理论基础有四 :权利保障之要求 ;实现控、辩双方力度平衡之条件 ;司法公正之所需和扶贫助弱法制化发展之必然  相似文献   

20.
The government-funded legal aid system in Bangladesh has been undergoing development. Bangladesh has guaranteed the right to legal assistance in different laws and particularly in the Legal Aid Services Act (LASA) with specific and greater detail. Moreover, it acceded to the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 (ICCPR) in 2000. In this context,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examine the current practice of the country with respect to the granting of early access to legal aid in criminal proceedings in light of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standards. The article indicates that the prevailing problem of arbitrary arrest and pre-trial detention of those who are living in poverty is a matter of grave concern in Bangladesh. The author, therefore, recommends a mechanism to ensure early access to legal aid in the government-operated legal aid framework, as a fundamental aspect of a comprehensive system,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interests of those who have been arrested or detained prior to being interviewed and formally charged of a criminal offe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