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职务犯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它不仅侵害国家的管理职能,影响正常的工作秩序,而且严重破坏党纪国法,损害政府形象、司法权威和公众利益。随着职务犯罪态势高发,手段日趋智能化,案件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稳扎稳打、波澜不惊的传统追诉思维方式已不能适应新时期侦查工作的发展。引进"风险立案"机制,对初查线索进行评估,当出现立案不确定、不立案又存在明显可以预见的危害时,经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而作出"风险立案"的决策,以解决检察机关在办理职务犯罪案件时立案难、突破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检察机关将职务犯罪"主观立案条件"错解为"客观立案条件"。为满足"客观立案条件"的要求,最高人民检察院将职务犯罪初查定位为立案前的审查和调查。这实际上属于越权立法。而初查中有局限性的调查手段,导致变相地放纵了职务犯罪。职务犯罪初查的本质是侦查,是初步侦查,有必须于立案之后先开展初步侦查,待获取一定证据之后再开展正式侦查。  相似文献   

3.
卢乐云 《求索》2010,(2):144-145,14
在深入推进法治建设中职务犯罪立案制度是否具有生命力、域外随机性启动侦查程序是否符合我国职务犯罪侦查规则、立案以前进行必要性调查即初查是否会使立案程序虚置是我国职务犯罪立案制度困惑的三个问题。本文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对有关质疑我国职务犯罪立案制度的观点进行了回应。  相似文献   

4.
在司法实践中,由于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立案条件过高,使得一些有线索的案件达不到立案的"合法"要求,这不仅限制了侦查主体在程序启动上的主动性,而且严重制约了对相当一部分犯罪的预防与打击。文章借鉴域外随机型侦查启动模式,提出了以"犯罪线索"为起点启动侦查的"立线侦查"模式,并对其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实施要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人民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行使侦查监督权。对人民法院行使审判监督权,对监狱等执行机关行使刑罚监督权。那么,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人民检察院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过程中发生的职务犯罪嫌疑人不服逮捕决定、拟撤销案件、拟不起诉案件(简称“三类案件”)以及应当立案而不立案或者不应当立案而立案、超期羁押、违法搜查、扣押、冻结、不依法确认刑事赔偿、检察人员在办案中徇私舞弊、贪赃枉法、刑讯逼供、暴力取证等违法违纪行为(简称“五种情形”),又由谁来监督呢?法律没有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6.
目前,商业贿赂犯罪在我国经济活动中十分猖獗,立案是刑事打击商业贿赂犯罪的第一步。由于商业贿赂案件主客体的复杂性,解析商业贿赂案件的立案管辖,有利于实务部门各司其职,快速、准确地对其打击。侦查人员应掌握好初查的方法,提高初查效率,为后续侦查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技术侦查是应用现代科技的各种侦查手段的总称。职务犯罪是高智能型、高隐秘型犯罪,犯罪嫌疑人高度敏感,反侦查能力较强。在查办职务犯罪时,一般的侦查措施难以奏效,采用技术侦查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我国刑事诉讼法对技术侦查的运用作出的规定过于原则,需要进一步细化。技术侦查法制化,并将其引入职务犯罪侦查,可以提高办案效率。但必须对其严格规制,既发挥其打击犯罪的作用,又能保障人权,实现正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刑事犯罪数量不断增长。网络科技、人工智能的发展使犯罪手段科技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面对复杂严峻的犯罪形势,传统的侦查手段已显得力不从心。秘密侦查手段的使用,在打击犯罪,破获一些隐蔽性、复杂性较强的案件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学界对"秘密侦查"的界定比较模糊,在法治实践中,秘密侦查手段如何进行程序规制,秘密侦查的合法性标准是什么?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确立了我国逮捕案件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职务犯罪案件由于从侦查到起诉的程序具有封闭性、内部监督性,以及省级以下职务犯罪案件审查逮捕权均由上级检察机关行使,这决定了职务犯罪案件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应当有别于普通刑事案件。从职务犯罪案件侦查阶段羁押存在的问题出发,在分析职务犯罪案件侦查阶段羁押必要性审查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确立了我国逮捕案件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职务犯罪案件由于从侦查到起诉的程序具有封闭性、内部监督性,以及省级以下职务犯罪案件审查逮捕权均由上级检察机关行使,这决定了职务犯罪案件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应当有别于普通刑事案件。从职务犯罪案件侦查阶段羁押存在的问题出发,在分析职务犯罪案件侦查阶段羁押必要性审查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电脑量刑”是一种借助电脑来量刑的方式,“电脑量刑”有利于公正断案、抑制司法腐败,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具有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但是,根治司法腐败主要是靠制度完善和法官素质的提高,电脑只能作为法官量刑的一种辅助手段。电脑不能替代法官而成为量刑主体,需要正确处理好电脑量刑和法官自由裁量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1998年加入联合国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是否应该给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刑事诉讼上的沉默权,各种观点聚讼一时。考察沉默权的历史发展轨迹和其运行机制,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法制发展状况的实际,我国现阶段对犯罪嫌疑人赋予沉默权还为时尚早,应予缓行。  相似文献   

13.
综观古今中外的腐败现象,它们的共性有哪些?找到了共性,也就找到了最普遍的原因。首先,他们都是社会的管理者,都掌握着公共权力。其次,他们都生活在现实生活中,都有自己的切身利益和有着自私自利的人格,简言之就是人的一种私欲。如果二者有机地统一于某个人身上,那么,腐败堕落便是他的结局。任何国家都只能相对地防止腐败,办法就是严格地界定权力的界限,制约权力,防止权力和私欲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侦查人员"口供情结"之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讯逼供存在于刑事诉讼之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体侦查水平相对滞后、个别侦查人员素质较低、监督制约机制欠缺和惩处不力。然而从深层次而言,司法人员特别是侦查人员头脑中存在的"口供情结"是产生刑讯逼供的主要原因;"口供情结"也是我国封建诉讼观念和侦查工作现状的必然产物。根治它,仅靠各类"加强"、"提高"措施不行。沉默权的提出,为根治、消除"口供情结"提出了一个全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鉴于制度、法律的刚性制约作用,在涉及以权利、道德、权力制衡权力的选择时,法治资源较德治资源具有优先意义,尤其是在由垄断型权力体制向竞争型权力体制转型的失范时期。权利意识是确立以德治警方略的核心要素,对个人尊严、民主权利、物质待遇等方面的重视对于激励民警认真行使执法、管理权力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在传统道德资源中,做官先做人、官德为先的思想有着不可或缺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了消费者的获知权,它是基于对消费者弱势地位而给予的特别保护,是消费者享有的九项权利之一.消费者获知权与消费者知情权仅一字之差,但二者法律涵义不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已成为时代潮流,消费者获知权的实现需要国家及其各种舆论工具、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本人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7.
优先购买权的性质是指导优先购买权的立法和司法实践的重要理论问题,本文分析了关于优先购买权性质的几种学说,比较了各种学说的优缺点并得出了优先购买权是形成权的结论,以此指导其在民法典中的定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 ,我国市场经济中诸如证券市场上违规违法操作黑幕、企业利用虚假广告欺诈消费者等问题相当突出 ,严重损害了市场经济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践踏了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呼吁要回归宪法所赋于的本位 :“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向人民提供人民应拥有的“国民待遇”。  相似文献   

19.
西方自然法学派主要权利理论解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征汉年  章群 《思想战线》2005,31(6):37-44
社会法学派是现代西方法学派的主要派别之一,其本质是现实主义法学。权利理论来源于庞德的社会学法学,其基本理论主张表现为对过去法律权利制度的批判,重视“实际的法”而排斥“书本的法”。对其主要代表人物庞德、塞尔兹尼克和卢曼的权利理论进行解读,明确法律的任务或作用并不是创造利益,而只是承认、确定、实现和保障利益或权利,从而使法律成为调整和控制社会经济的有力工具,追求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和社会秩序的条理化。  相似文献   

20.
向忠诚 《桂海论丛》2007,23(6):49-52
行政审判权是国家宪政制度在政治、社会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多种因素决定了行政审判权具有有限性,对此进行探讨,有利于正确处理行政审判权与行政权的关系,有利于行政审判权的正确行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