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兼顾公私益的“双服务”理念下 ,既有行政观念及其制度暴露出诸多欠缺。为适应既要服务于公益又要服务于私益的现实需要 ,现代行政观念应当是服务观念、公私益兼顾观念和行政能动性观念的整合 ;在制度建构上 ,行政目标立体化、行政手段科技化、权力行使分散化、行政活动民主化和行政方式多样化应当成为制度的转型趋向  相似文献   

2.
2000年是世纪交替之年,是实现“九五”计划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第2步战略目标的最后1年;同时,也是我们总结经、制定规划,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世纪的关键一年。全面安排和认真做好今年的司法行政工作有着承前启后的特殊重要意义。湖北省司法行政系统要紧密联系实际,更加深入扎实地学习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通过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八破八立”为主要内容更新观念,即:一是破除“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中游思想,树立敢想敢干、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不断深化改革,开创司法行政工作大发展的新局面;二是破除监狱…  相似文献   

3.
行政许可法的条文不难理解,但切实实现其立法宗旨却非易事,因此,树立正确的观念十分重要。贯彻行政许可法应树立“有限政府”的观念;树立“裁判政府”观念;树立“透明政府”观念;树立“诚信政府”观念;树立“亲民政府”观念;树立“责任政府”观念。  相似文献   

4.
刑事法律观念的转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刑事法律观念是一种高层次的刑法意识 ,它是人们对于刑法的思想认识、心理态度和价值取向等观念态文化的总和。刑法观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和民众的刑事法律意识。因而 ,确立正确的刑法观是建立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刑法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是中国刑法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确定正确的刑法观首先要具备批判的精神和创新的意识。即着力批判“阶级斗争为纲”和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刑法工具主义 ,彻底破除中国封建社会延续的刑法万能主义和重刑主义的观念 ,树立起符合现代法治精神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人权保障观、刑法谦抑…  相似文献   

5.
如何发挥审判职能,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一、进一步端正执法指导思想,牢固树立依法治国观念牢固树立与依法治国相适应的执法观念。为此,要在全体审判干部中,破除重打击、轻保护意识,树立打击与保护并重观念;破除重调节、轻规范意识,树立市场公平竞争观念,运用法律手段调整和确定处于争议中的经济关系,不仅制裁违法行为,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而且发挥法律对市场活动、市场秩序的规范、引导、制约、保障和服务作用;破除重国企、轻民营意识,树立市场主体平等观念;破除重义务、轻权利意识,树立权利…  相似文献   

6.
依法行政是现代行政管理的一个重大问题,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大力。推进依法行政,需要行政机关在观念,组织、职能和制度建设等各方面都做出重大调整,采取一系列相应的对策。那么,应当采取哪些对策呢?针对我省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至少应该抓好以下几个问题:一、要进一步肃清旧观念的影响,树立新的法治观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新的法治观念是依法行政的思想基础。大力推进依法行政,领导干部必须进一步肃清旧观念,树立新的法治观。一是肃清法律虚无的旧观念,树立宪法和法律具有极大权威的新观念。美国人伯…  相似文献   

7.
瑞羊传捷,金猴送春。值此新春之际,祝司法行政事业不断加快发展,再创佳绩。 新的一年,我省司法行政工作要紧紧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围绕落实司法部“四个服务的职能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牢固树立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政治观、提供优质服务和可靠保障的发展观,为创造“两个环境”服务的大局观,奋发有为、有所作为的责任观。二要稳步推进监狱体制改革试点和公职、公司律师工作改革试点,为司法行政工作发展提供持  相似文献   

8.
当前,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面临着许多新的任务和要求,需要重点解决依法行政的观念更新、制度推进与实践创新等问题.在观念上应当从“管制行政”转向“服务行政”,切实树立起“有限”、“有效”与“有责”等新型法治理念,并确立行政法定、行政均衡和行政正当等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在制度建设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立法,并制定事关法治政府建设全局的重要法律,通过立法有效地规范政府行政权力,全面构建起依法行政的制度基础.在执法实践创新方面,重点推进对行政裁量权的规范,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进一步建立健全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畅通公民诉求渠道,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9.
依法治国的实施必须具备相应的法治基础,其关键在于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提高法律实施者和公众的法律意识,坚持依法行政。具体而言,这就是:执法者坚决贯彻"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司法者(法官)完全独立,唯法为上,将法律视为自己的唯一上级,只服从法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依法治国。本文主要阐述什么是法律至上观;为什么要树立法律至上观;如何培养法律至上观:以及如何合理配置行政权力,有效规范行政权力的运作,从而为公民权利的行使提供充分保障,建立和谐的法律生态关系和秩序。  相似文献   

10.
福利行政法观的经济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轶 《政法论丛》2002,(2):20-23
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决定了警察行政法观的产生。到了二十世纪,非“正统”经济学的兴起促进了行政权的扩大和“公务说”的产生,经济自由主义的复兴又导致了“控权论”的延续。而“凯恩斯革命”及政府干预主义带给人们的“公共福利”、“公共利益”等观念又使得两大法系的行政法治理论在逻辑基础、人文精神以及价值取向等方面取得了一致。这一时期行政法治理论的中心思想是:只有不断地缩小市场机制作用的领域,而扩大行政权力作用的范围,才能为相对人提供更为广泛的服务,公共利益才能实现最大化。因而,我们称之为“福利行政法观”。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是服务型政府构建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在政府服务的实践中,应具体化为纳税人观念、法律至上观念、民主监督观念、诚信与求实观念等来体现。确立这些观念,就要走出官本位、万能政府、片面政绩观等误区,从教育、制度、监督评判三个方面加以培育和实现。  相似文献   

12.
中国法官任用机制:基于理念的初步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30年来中国法官任用机制日益呈现出从干部理念向司法理念演变的趋势,当然迄今为止司法理念也未完全取代干部理念。当下,两种理念在演进、发展中微妙互动着,呈现出既各行其道又竞争互动的格局,使中国形成了一种任用标准国际化与任用程序本土化的独特的、二律背反的法官任用模式。对此,也许一种现代式的专业化与政治化兼顾且协调化的中国式理念与机制值得追寻,当然,其具体内容当有待通过实践来探索。  相似文献   

13.
论公益行政诉讼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彦  廖斌 《现代法学》2002,24(6):85-89
公益行政诉讼是为了排除传统的原告适格理论的阻却而在无传统诉权人的情况下 ,为公益目地而设定的一项救济制度 ,应通过纳入法律援助制度 ,设立前置程序 ,放宽原告起诉条件的审查标准及防止滥诉来保障公益行政诉讼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14.
我国非诉讼行政执行制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诉讼行政执行作为我国行政强制执行制度的主导形式 ,主要以阻止违法具体行政行为进入强制执行过程为其制度内涵和精神。我国非诉讼行政执行制度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形成的 ,其形成和存在有认识上的原因 ,也有现实需要的原因。我国非诉讼行政执行制度存在缺乏统一指导原则、司法权与行政权混同等弊端。建议将法院承担的审查和执行职能分开 ,审查职能继续由法院承担 ,执行职能回归行政机关 ;建立和完善法院的审查程序和行政机关执行法院裁定的程序。  相似文献   

15.
刘毅 《政法论坛》2021,(2):155-164
近年来国际范围内的比较法学研究,开始尝试在传统的"法系"范式之外,以"法律文化"和"法律传统"作为新的研究概念与范畴,但是究其实质,仍未摆脱西方中心主义的窠臼,并未形成比较法学研究的范式突破,同时还存在缺乏历史性的维度和全球化的视野之问题。在这个去西方中心主义和全球文明转型的时代,应当将轴心文明的概念和思想嵌入比较法学,形成比较法研究的新视野,中国的法律文明可以同其他轴心文明一道,参与到建构多元现代性的历史进程之中。  相似文献   

16.
韩凤然 《河北法学》2005,23(12):137-139
无效行政行为是瑕疵行政行为的一种,研究并建立无效行政行为制度对于推行行政法治有重要意义。分析了无效行政行为产生的原因,并针对我国目前无效行政行为的立法现状,提出了建立无效行政行为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17.
公共行政组织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行政组织在当今中国的兴起与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但同时也涌现出众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对公共行政组织加以有效的法律规制,不仅是确保行政分权、实现行政民主化的必要途径,也是控制国家行政权力、保护相对人合法权益和实现法治的必然要求。具体思路是:借鉴域外经验,增强“准行政组织”性事业单位的独立性和社会自治组织的“自治”程度,以建立独立自治的公共行政组织;在规制的路径选择上,实行加强规制与放松规制并举,并从加强立法、拓宽行政法的适用范围、扩展司法审查范围以及扩大公众参与等方面实现对公共行政组织规制的相关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18.
论建立市场取向的行政许可制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行政许可制度改革如何坚持市场取向 ,实现根本性的制度突破 ,这是当前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制定《行政许可法》的一个重大方向性问题。本文尝试提出建立我国新型行政许可制度的建设性方案和创新思路。文章论述了上海浦东新区试行的告知承诺制的价值、存在的法律问题及其完善建议 ,提出并论证了实行一个部门许可是解决当前多头许可的根本性出路问题 ,探讨了创建政务服务局、实行后置许可、进行网络化许可和采用默示许可等其他制度创新措施。  相似文献   

19.
习惯法为当代中国正式的法律渊源,当代中国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区域自治法规、政府部门规章、中国缔结和参加的国际条约中都对习惯进行了认可,赋予习惯以法律地位,确认了习惯法在我国正式法律渊源中次要、补充的法律渊源地位。我国法律、法规认可的习惯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民族习惯、地方习惯、物权习惯、商事习惯、婚姻习惯、家庭习惯、继承习惯、丧葬习惯、生活习惯、宗教习惯、国际惯例等。当代中国法律对习惯认可的变化代表了一种“为生活而立法”的新的立法理念。  相似文献   

20.
姜敏 《行政与法》2012,(2):92-99
在现代社会,许可证制度是防范环境风险最主要的法律制度。目前,学界对行政许可的一般立法原则(法律保留原则、便民效率原则、信赖保护原则、公开公平原则等)探讨甚多,而对环境行政许可具有自身特色的立法原则探讨较少。环境行政许可具有风险品性、科技背景、利益权衡、代际平衡、国际关联等五个特征,因此,环境行政许可的立法,除了须遵循行政许可的一般立法原则外,还须遵循预防、谨慎行事、合理开发利用、污染者负担、科技促进、公众参与、协同合作、国家环境资源主权与不损害国外环境等八个立法原则。这八个原则对具体制度的建构均有明确的要求,并在特定情况下使许可举证责任发生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