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1 毫秒
1.
试论票据内容的确定性王春婕票据作为一种要式、文义证券,其内容的确定性显得尤为重要。按照票据内容确定性的要求,票据上应记载的重要事项,即金额、时间和当事人应当确定,如果这些事项不予记载或记载不完整,那么或导致票据自始无效,或导致票据权利、责任无法确定,...  相似文献   

2.
<正> 确定原则,是英美国家票据法中普遍采用的一项原则,这项原则要求票据上所记载的重要事项,即金额、时间和当事人,应当确定。确定的依据在于票据记载内容的本身,需要借助于票据记载以外的资料或证据加以补充、印证或计算的,不构成票据记载的确定。这项确定,在适用上不求绝对,但求合理。一项记载内容,是否已合理的确定,属于事实问题,由法官在诉讼过程中,根据个案原则,分别认定。 票据上记载的金额、时间或当事人不确定,将对票据的基本属性即流通性构成破坏,从而使票据从根本上丧失其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3.
票据作为一种特殊的权利载体,要求其本身必须符合票据法的规定,不存在瑕疵,才能准确地表明票据上的一定票据权利义务的存在,并且据此对票据上的权利进行行使和保全。然而在票据实务中,由于票据上的记载事项是通过票据当事人的行为所实现的,因此,票据当事人因各种各样的原因,使票据上的记载事项出现与票据法规定的记载事项不相符合的情况,这样就使票据关系的法律效力受到影响。票据的伪造、变造就是影响票据法律关系的原因之一。本文仅就票据的伪造、变造作一初步的探讨。一、票据的伪边、史迪的法律性质票据法第14条第1款规定:票…  相似文献   

4.
票据瑕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票据瑕疵是指有影响票据权利效力的因素存在,致使持票人在实现票据权利的过程中受到妨碍或影响。本文所讲票据瑕疵,是从广义角度而言,凡有影响或妨碍票据权利实现的因素存在便可认为是票据瑕疵。现在一般论述票据法理论的书籍中,将票据的伪造、变造、涂消等问题归纳为“票据的瑕疵”或“瑕疵票据”,但这仅仅是狭义上的票据瑕疵。事实上,这类瑕疵从其后果性角度理解,也应当属于广义票据瑕疵中的一部分。另外,从票据瑕疵的广义角度讲,票据瑕疵不仅包括票据的外观瑕疵,如票据记载的内容或方式不符合票据法的规定,而且包括那些尽…  相似文献   

5.
票据瑕疵是由于票据当事人或其他人进行了这些行为致使票据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实现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它不同于票据形式上的欠缺。票据形式上的欠缺是指票据在形式上不完备,欠缺法定必须记载的事项,依照我国《票据法》的规定,就是欠缺表示票据种类的字  相似文献   

6.
徐金余 《人民司法》2012,(24):85-88
【裁判要旨】票据系文义证券,产生票据权利的票据行为应当以书面方式作出。票据法律关系当事人只能依据票据记载文义享有票据权利、承担票据义务。失票人未加入背书,也不持有涉案汇票,不能享有票据权利。正当持票人的权利优于失票人的权利,失票人丧失票据后,一旦被第三人善意取得,其即丧失了票据上的权利。善意第三人通过前手合法取得票据,在票据被背书人栏内记载自己名称与背书人记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7.
潘攀 《法学研究》1998,(6):104-116
票据行为能力是票据行为的实质要件,它是指票据当事人独立承担票据权利和义务的资格。对于保护第三者而言,作为无因证券,票据有效性并不因当事人的行为能力欠缺而受影响。在直接当事人之间,行为能力问题将影响票据有效性,并成为持票人能否获得票据法保护〔1〕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票据操作是进行票据活动的具体票据行为。进行票据操作,应注意票据行为遵循的原则、票据记载事项、金额填写、签章、使用支票、持票人行使票据权利的场所和时间要求及票据代理活动等七个问题。一、票据行为遵循的基本原则:在票据设立、取得、转让过程中。票据当事人必须遵循以下三条原则:1.诚实信用的原则。诚实信用是市场经济的通行原则,也是票据关系  相似文献   

9.
试论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的法律特征及其成立要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票据作为一种财产权利的凭证,谁持有票据,即享有向出票人或承兑人(即票据债务人)请求支付票据金额的权利,票据债务人负有向持票人支付票据金额的义务。因此,《票据法》对票据行为规定了严格的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并明确规定了票据权利时效。如果持票人所持的票据记载事项欠缺(即要件不完备)或者在行使票据权利时已超过票据权利时效,就可能丧失其票据权利,而票据债务人则可因此免除其票据债务,获得与其应支付的票据金额相当的利益。为救济持票人的利益,均衡票据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我国《票据法》第18条又专门为持票人…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票据纠纷案件作为一种新类型经济案件增长幅度日益加大。票据纠纷的实质性内容主要表现在票据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而债务人则以各种理由拒绝履行,其中票据债务人根据票据法规定对票据债权人拒绝履行义务的行为,称为票掘抗辩。因此,正确把握票据抗辩制度是做好票据纠伏案件代理工作的关键所在。本义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为基础,结合票据实务,对票据抗辩制度作一分析,以求教于各位读者。一、票据抗辩概念和种类、概念票据法的核心内容是保护票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已强调保护…  相似文献   

11.
正确处理票据纠纷与票据基础关系纠纷孙宗颢票据制度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随着商业交往的发展和为了支付和结算方便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制度。凡是依法成立有效的票据,可以在商品流转的当事人之间依法转让,在当事人之间作为支付和结算的工具流转,方便了交易和结算,因而...  相似文献   

12.
空白支票的法律责任曾聆人们在经贸往来中,常常需要发出一份票据,但签发人在发票时又无法确定某些应记载的事项,例如金额、收款人等等,空白票据便应运而生。空白票据,又称空白授权票据,是指票据行为人仅在票据上签章,而将票据上其他应记载事项全部或一部分授权他人...  相似文献   

13.
票据是以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为目的的有价证券。生产企业为了工业生产购买设备和原材料,商品经营单位为进行购销贸易等各种经营活动,其办理结算一般都离不开票据,只有极少数的情况下使用现金,因为票据携带方便,结算迅速,所以被广泛地使用。但是由于我国尚未制定《票据法》,票据活动缺乏严格规范的法律调整,使得票据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纠纷。认识票据行为和票据纠纷的特点,研究、分析票据纠分产生的原因,正确认定票据纠纷当事人的责任,协助法院公正处理票据纠纷案件.维护票据纠纷当事人的合法利益,这是律师民事代理的…  相似文献   

14.
论空白支票补记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空白支票补记权●张家勇贾纯空白支票是指将金额等票据必要记载事项空缺,留待持票人日后补充而签发的一种未完成支票。依据票据的形式证券性,票据必须记载票据法所规定的必要记载事项方为有效,故空白支票依此而言当为无效票据。然而,空白支票对于融通资金、便利交易...  相似文献   

15.
一、票据质押合同的法律特征票据的质押,是指票据债权人(即持票人)在票据尚未到期以前,与债权人签订质押合同,将该票据设定质权,用于担保自己或自身以外的其他债务人偿还债务,并在约定时间内保留赎回票据权利的行为。所谓票据质押合同,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与债权人达成的以票据权利设质作为债权担保的协议。它可以是单独订立的书面合同,包括当事人之间的具有担保性质的信函,传真等,也可以是主合同的担保条款。票据质押合同的当事人是出质人和质权人。我国担保法根据质押标的不同,将质押分为动产质押与权利质押两种。权利质押是…  相似文献   

16.
论票据法的调整对象与立法体例●刘颖一、票据法的调整对象票据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票据与广义的证券是同义词①。从广义上说,票据是记载一定权利并代表一定权利的书据。首先,票据记载一定的权利,是权利的证明和载体。其次,这种权利存在于票据之上,票据与权利结...  相似文献   

17.
董惠江 《中国法学》2007,(5):96-106
尽管票据行为适用表见代理的规定,是根据票据法与民法之间是特别法与一般法的关系,但因为票据法的个性,仍然会出现票据行为在适用表见代理时,没有民法上预设规定的问题。比如依据什么来谋求对直接相对人以外的第三取得人和票据伪造的受让人加以保护等。对此,历来的主流观点是适用和类推适用表见代理,但从法解释学的原理,利用权利外观理论使上述票据当事人获得保护,更清晰、也更科学。  相似文献   

18.
谈我国涉外票据关系的法律适用王瑞洲票据关系是基于票据行为而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涉外票据关系,是含有涉外因素的票据关系。由于涉外票据关系涉及不同国家的法律,容易产生法律冲突,因而需要确定涉外票据关系的法律适用。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我国票据法实行签名归责原则。票据法第4条规定:“票据出票人制作票据,应当按照法定条件在票据上签章,并按照所记载的事项承担票据责任……。其他票据债务人在票据上签章的,按照票据所记载的事项承担票据责任。”这条规定表明:第一,票据行为人成为票...  相似文献   

20.
"时效制度,基于维持社会秩序之公益上之理由而设,故关于时效之规定为强行法",具有法定性。诉讼时效的法定性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不允许当事人对诉讼时效期间做出缩短或者延长的约定:二是不允许义务人预先放弃诉讼时效利益。一、诉讼时效法定性的法理分析(一)关于诉讼时效能否由当事人约定延长或缩短的问题当事人可否约定延长或缩短诉讼时效期间,学说及各法域立法例并不一致,主要有三种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