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论警察执法公信力的构建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少为人民服务理念、执法信息公开程度不高、法定职责与实际工作内容不对应、执法缺乏规范性、人民对警察的监督权不能充分行使等是当前影响警察执法公信力建设的主要因素。以警察执法公信力的内涵为基点着力提升警察执法的公信力,一是要规范执法主体并提高执法主体的素质;二是要严格依法定程序执法,使警察执法真正做到公平和负责;三是要提高警察执法的透明度,树立良好的警察形象;四是要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以增强人民对警察的信任感、依赖感和认同感。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及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环境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在我国大力倡导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作为行使国家公权力之一的公安机关,其执法行为也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公安机关如何提升执法活动的公信力已成为依法治国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从当代社会发展引发的执法环境变化入手,结合执法公信力的现实意义,对树立正确执法理念、保障执法程序正义、提升执法人员素质、明确严格执法的工作准则、完善执法工作的监督机制五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在理论及实践层面对提升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的途径做出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翟金鹏 《公安教育》2021,(10):44-48
警察视觉执法权威既是警察执法权威的外显,也是公安机关执法形象与执法公信力的一种典型标志。群众之所以选择报警,是因为相信公安机关的执法权威与公信力;绝大多数不法行为人之所以在警察面前不敢放肆,是因为对警察天然的执法权威心存畏惧;个别不法行为人之所以敢于藐视或暴力抗法,部分原因在于现场警察外显执法威慑力不强。  相似文献   

4.
警务执法规范化视域下执法权力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15年2月,中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对新时期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发展布局,在完善执法权力运行机制方面提出了从执法办案到人权保障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以规范警察执法权力运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警察执法规范化建设隶属于公安队伍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目标"四化"之一。厘清警务执法规范化视域下执法权力运行的范围和界限,对于提升警务工作效率,服务公安法治进程,优化执法环境,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警察执法公信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转型期社会的公信力问题关系重大。就当前我国现状而言,社会大环境处于高速转型之中,特别是近期各种自然和人为突发事件的大规模集中式爆发,各种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不断增加,社会公共安全问题突出,"风险社会"的到来已经成为政界、学界以及民众的共识。在社会对安全需求的种类和数量快速增长的新形势下,警察能否适时转变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有效应对风险社会出现的各种新型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也影响到警察执法公信力的巩固与提升。本文以酒驾、醉驾执法为例,具体分析风险社会背景下警察机关提升执法公信力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社会心态视角下警察网络公信力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民众社会心态是有效解读警察网络公信力的重要出发点和立足点。当前,民众社会需求满足感基本能够实现,民众负面社会认知和评价仍是警察网络公信力的阻力,公众积极的社会情感有利于提升警民合作,民众社会价值观会影响警察公信力水平。调查结果表明,民众社会需求满足感、民众社会情感、民众社会价值观显著正向影响警察网络公信力,而民众负面社会认知显著负向影响警察网络公信力。应提高民众需求满足感,提升警察网络公信力;强化公安监督,破解民众负面社会认知;培养公共精神,凝聚社会共识。  相似文献   

7.
<正>信任是执法的基本条件,也是检验执法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利益矛盾凸显,公安执法活动本身处在社会矛盾的最前沿,在复杂敏感的社会环境下,稍有不慎极易引起社会不满,从而削弱公众对公安执法的公信力。近些年来,一些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公安执法负面新闻,如北京"雷洋"事件、兰州警察"打屁股"事件、深圳警察传唤俩女孩等负面报道,将公安执法工作推至全民舆论的风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执法公信力?“公”是公众,“信”是信赖。警察的执法公信力,就是社会公众对公安机关行使警察权的过程和结果所持有的信任程度。这种信任不是一种简单的个体认同,而是社会公众的普遍认同。因此,提升警察执法公信力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既需要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人民警察在群众中公信力下降,在群体性事件中成为攻击对象,袭警事件也时有发生。个别公安民警执法不严、执法不公、行为不文明不规范,甚至违法违纪,严重损害了公安队伍的形象,导致人民群众的不满。文中试图探索新时期警察应如何转变执法理念以提升警察公信力。提出公安机关要坚持走人民路线,在严格执法的同时人性化执法,通过行政公开、队伍廉洁建设、便民服务等方式不断维护和加强警民之间的理解和支持,提升公信力,为维护新时期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新东方》2019,(6)
警察公信力,反映了社会公众对公安机关执法办案工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警察公信力过低,影响和谐警民关系,对正常执法办案工作造成阻碍。当下,由于部分警察职业素养不高、网络舆论的复杂性等等因素,对警民关系、警察公信力等问题提出挑战。提高警察的公信力,要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意识,同时规范执法行为、加强警察队伍的建设;还应当加强与民众的沟通联系,妥善处理警民冲突,善用媒体、提高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盛丰 《公安研究》2011,(10):37-41,78
警察执法公信力是警察执法与公众信任相互作用的关系。警察执法规范,公众信任度高,是警察执法与公众信任相互作用关系中理想的关系:出于公心,依于公理,求于公正,示于公开和终于公认。当前影响警察执法公信力的主要因素是警察执法公心之偏私、公理之偏差、公正之偏颇、公开之偏缺以及公认之偏失等。树立公心,依据公理,确保公正,尽力公开和...  相似文献   

12.
执法正当性信念是指民众对警察执法行为的认知与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应该服从警察机关、法律政策以及警察执法权威等的心理感知。影响民众构建执法正当性信念的因素主要来自于心理、社会以及警察本身三方面。程序公平感、尊重和信任是影响执法正当性信念的心理因素;社会结构、社会资本、与警察接触的经验是影响执法正当性信念的社会因素,警察执法的行为风格也会影响民众对警察执法正当性的感知。建立良好的执法正当性信念,可以提升民众遵守法律的意愿以及与警察合作的倾向性。  相似文献   

13.
侵犯警察执法权益尤其是暴力袭警案事件频发,不仅直接危害警察的人格权、健康权乃至生命权,而且事关社会主义法治的权威和尊严。为了建构警察执法权威,政法机关特别是公安机关积极应对,在法律规章完善、警察执法规范建设、及时打击暴力袭警等方面主动作为,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基于警察执法权威是警察执法的外在强制和公众内心认同的统一,建构警察执法权威的制度需要注重与法治社会建设衔接,加强公众对法治的认同和公安机关公信力建设。  相似文献   

14.
论软警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安机关能力的高低、警力的强弱不仅仅取决于财政投入、警察人数、警用装备等硬实力,而且也取决于它拥有多大的对公众的吸引力,即软警力。软警力概念的合理性来源于公安机关权力的基本特征。软警力主要体现在警察执法的公信力、警察形象的感召力、警察文化的影响力以及警察制度的吸引力等方面。增强公安机关软警力,在当前应加强软警力研究,反对执法腐败,加强警察文化市场监管,不断提升警察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15.
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是公安机关广大民警通过正确运用法律赋予的职责、权力开展执法活动,使社会公众普遍对公安机关的执法权运行及运行结果具有信服和心理认同,从而尊重、信任和服从公安机关的执法过程,并自觉遵守执法运行结果的一种状态和社会现象。当前,公安民警的执法理念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法治社会的要求,执法素质与能力不能适应日益繁重的执法执勤任务,执法环境复杂,现行法律规范与执法实践不能完全相适应,是影响公安执法公信力的主要因素。公安机关要着力在提升民警执法素质上下工夫,在执法保障上下功夫,在营造和谐警民关系上下工夫,找准提高执法公信力的突破点、基础点和落脚点,努力提升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16.
当前影响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的消极因素主要有:公信意识缺乏,执法理念走歪跑偏;职责定位泛化,时常置身风口浪尖;规范执法欠佳,容易引起群众质疑;舆情处置不力,直接影响社会观感。为此,一要"眼睛向下"心系百姓,从依法履职上提升公信力;二要"眼睛向外"规范执法,从言行举止上提升公信力;三要"眼睛向上"注重沟通,引入"阳光执法",提升公信力;四要"眼睛向内"抓好建设,从队伍形象上提升公信力。  相似文献   

17.
执法规范化建设不仅关乎警察形象,而且关乎社会的公平正义。作为执法主体的公安民警,由于种种原因,在执法规范化建设过程中出现漠视心理、懈怠心理、畏惧执法心理、担忧心理等心理问题不容小觑。因此,基于执法实践的维度,从促进公平正义的高度,对执法规范化建设中民警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不仅是提高警察执法公信力之需,而且还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之要。  相似文献   

18.
黎慈 《公安研究》2014,(11):41-46
暴力袭警事件频发、警察形象遭受舆论恶意抹黑、警察执法权益没能获得充分保障等现象表明,警察执法的社会尊重面临缺失的风险,这将会危害社会的长治久安。为保障警察执法获得社会尊重,亟须采取以下主要措施:完善相关立法,依法保护警察执法尊严;增强领导干部的尊重意识,切实维护警察的合法权益;提升警察执法素质,密切警民关系;加强涉警舆论引导工作,营造浓厚的尊重氛围;培育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养成尊重警察的习惯,以尽快建立起一个统一、完善、科学、有效的维护警察执法尊严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9.
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的科学内涵,集中体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主要内容上。针对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的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杭州市公安局西湖风景名胜区分局在推行警务质量管理、提升基层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景区分局的做法主要有:一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着力打造优质、高效的公共产品;二是以"阳光警务"为目标,搭建公开、透明的信息化平台;三是以PDCA为核心,建立执法质量持续改进机制;四是以个体素质为抓手,锻造"旅游警察"品牌。  相似文献   

20.
警察执法权益保障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察执法是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危害警察执法权益将削弱政府的管治能力.近年来暴力袭警、群体抗法事件时有发生,这既是社会转型期执法环境变化引发的震荡,也是执法理念与执法机制更新经历的磨合.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完善警察执法权益保障法律体系、营造良好法治氛围的同时,继续推进警务改革,更新执法理念,巩固队伍建设取得的成就,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