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黄钊 《学习与实践》2008,(8):144-150
“问津书院”是一座文化内涵相当丰富的我国古代书院。它是先贤以先秦故籍所载为依据确定下来的,有过相当辉煌的历史。但是,由于《史记》错简,导致有人将问津之地定为“许州叶县”,铸成大错。本文对《史记》错简情况作了系统论证,并对书院的文化价值作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对书院复建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佚名 《广东民政》2008,(3):50-50
“姓氏书院”是广州的特色,清代的广州城内大马站、小马站、德政路、大塘街、榨粉街等一带云集了数百家的姓氏书院,这些个书院都不是“举人的课艺之所”,没有院长,也没有讲课的制度和上课的设备,所以被称为“姓氏书院”。  相似文献   

3.
卢鸿福 《人大研究》2014,(11):45-45
<正>"大小马站书院群复建,当年政府给我们答复是8年完成,但是现在已经15年过去了,仍然没有完成。"在2014年7月22日《羊城论坛》上,广州市人大代表王则楚说起关于大小马站复建的"陈年往事"。据其回忆,关于大小马站复建列入了当年大会主席团的议案,能够列入这个级别的议案一年只有三四  相似文献   

4.
《今日海南》2013,(12):I0004-I0004
这里,先后造就了16名进士,107位举人,30位武举人;这里,历经明、清两朝,走过了自“玉阳书院”“至公书院”“蔚文书院”到1908年的文昌县立中学的400多年历史;这里就是“中国名校”文昌中学。  相似文献   

5.
胡迌 《台声》2008,(6):70-73
书院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独特的教育机构,有别于一般学校(官学)。最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自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商丘应天府书院和河南登封嵩阳书院。书院萌芽于唐,兴盛于宋,延续于元,全面普及于明清,延绵1000余年,起到社会教化(“正人心,存天理”)、知识传播(“虞山会讲,来者不拒”),学术传承(“求道问学,非书院不可”)的作用,对文化教育,学术思想的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冷静 《世纪行》2007,(12):39-40
清末,武昌城区内书院甚多,其中最有名的是两湖书院、江汉书院、经心书院,时称“湖北三大书院”。兹将三大书院的有关情况,分述于后:  相似文献   

7.
合浦东坡亭位于合浦师范学校内东坡湖的小洲之上,与不远处的一口“东坡井”遥遥相对。湖中有水,水面有荷,有燕子斜斜剪过,有蜻蜓东点西点,很容易就让人想起“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在上头”的著名诗句。亭子不大,并不雄伟峻拔,但正应了那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相似文献   

8.
宋朝著名文学家苏轼,自号东坡居士。他为什么自号“东坡”?人们历来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公元820年,自居易任忠州(今四川忠县)刺史时,公务之余,常率童仆于忠州城的东坡植树,“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东坡春向暮,草木今如何?”“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步;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白居易的这些诗充分反映了他对东坡一草一木的深厚感情。而苏轼的一生,由于与白  相似文献   

9.
本刊记者 《群众》2012,(7):12-13
城市要有活力,就要充满创意。常州人用创意的“金点子”,创新性地书写一篇篇精美片段,刷新了常州经济社会生活的每一个篇章。近日,本刊记者走进常州,专访中共常州市委书记阎立,探寻“创意常州”的印记。  相似文献   

10.
范燕青 《群众》2011,(1):58-58
经历了“十五”夯实基础、“十一五”局部加速,常州站在了“十二五”转型发展的新起点上。 面对区域竞争、产业竞争、人才竞争“干帆竞发”的新挑战,500万常州人民使命在肩,豪情满怀。  相似文献   

11.
陈康  薛志清 《前沿》2013,(14):12-14
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提升公民道德素质的关键在于实践。常州以“道德讲堂”为载体,通过强化价值观导向、构建“七类”讲堂主阵地、采取多样化的宣传方式及建立系统化的保障措施进行了实践探索。分析常州“道德讲堂”建设的实践模式,总结常州“道德讲堂”建设的实践特点与经验,对于新时期更好地推进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有着重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朱江峰 《春秋》2012,(3):61-62
一、未名书院 新泰设立书院在康熙朝以前,已经缈无可考,但《新泰县志》中载:“国家设学官,各省、府、州、县复置书院,培养人才致详致备。新邑(新泰)设两斋教士,志载,元以来皆有书院,山长一人。”可见新泰设立书院的历史也由来已久。  相似文献   

13.
人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地,但苏东坡定居常州却是他自己的选择。故常州堪称是苏东坡的第二故乡。认识东坡苏东坡逝世九百年后,正是21世纪的开始。法国《世界报》于2000年向全世界介绍了在过去的一千年历史里,世界涌现出来的12位英雄。其中不乏一些西方的皇帝、政治英才,12位英雄里面只有一位中国人,他就是苏东坡。《世界报》用整整两个版面介绍了苏东坡的生平,在世界精英中独树一帜。我们认识苏东坡是从文学开始的。可以说,东坡是与屈原、李白、杜甫同样辉煌的超级文化名人,共创作诗词2700多首。词至东坡,浩荡磊落,开豪放一派,达历史之巅峰。…  相似文献   

14.
徐缨 《时事报告》2012,(5):41-43
江苏常州,史称“龙城”,素有“季子故里,诚信常州”的美誉,是一座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文化古城,也是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工业城市。3000年吴文化的绵延发展,造就了常州人尚德守义、崇文重教的优良品格。近年来,常州市广泛建设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主要形式的“道德讲堂”,  相似文献   

15.
范燕青 《群众》2007,(7):44-45
常州是一座充满爱心的城市,“携手慈善,共创和谐”已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截至去年底,常州慈善基金总额突破10亿元,江苏第一,全国领先,被誉为“慈善常州模式”。省委书记李源潮近日来常调研时指出:“常州慈善事业蓬勃发展。既有党委政府鼓励引导的功劳,更有企业家倾情奉献的功劳。”  相似文献   

16.
<正>《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拓展教学路径,提升教育效果。书院资源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积淀着深厚的人文底蕴,予人以良好的文化滋养。我校与著名的枣庄兰陵书院颇有渊源,内涵丰富的书院文化、德行高古的书院先贤、求真务实的书院精神、经世致用的书院哲思等,  相似文献   

17.
朱火金 《台声》2001,(3):43-43
朱熹( 1130- 1200),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作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朱熹一生除任 9年地方官和 46天宁宗皇帝侍诏兼侍讲外,均从事教育。他生前曾竭力推行书院教育,亲手创办兴复福建武夷、考亭、庐山白鹿洞、湖南岳麓书院等书院,在书院讲学和著述终其一生,时间长达半个多世纪。在长期的实践中,对我国古代教育和书院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与厦门隔海相望的金门,是朱熹最早办学的地点之一,岛内的“朱熹燕南书院”是朱熹最早的授课之所。宋神宗熙宁年间( 1068- 1077),金门始立都图,归统于…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政》2014,(1):53-53
2013年12月18日,网友“落魄书生周筱赘”微博举报李亚鹏负责的北京市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存在违规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此消息被多家网络媒体纷纷转载,舆论很快将书院中国文化发展慕金会推到了风口浪尖,“书院中闻”让中国公益再度迎接社会犬考。南方郜市报撰文归纳了“落魄书生”周筱淤阴点质疑:一是违规担任法定代表;  相似文献   

19.
胡迌 《台声》2008,(7):82-85
台北树人书院 台北树人书院最初建在保安宫内。清嘉庆年间,大龙峒人在保安宫兴办义学,道光三十年(1850年),供奉一尊文昌帝君。以后,陈维英于咸丰三年(1853年)在保安宫内成立“树人书院”,从此春弦夏诵,蔚为文风。清代台北的其它书院,都由官方主导,只有树人书院是完全由民间创办的教育机构。  相似文献   

20.
向华 《求索》2013,(6):121-123
本文对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理念及人文精神进行研究.旨在通过弘扬古代书院的教育理念及人文精神补益当今存在割裂知识弊端的“学科教育”或“专门教育”,通过充分挖掘中国古代书院的教育理念及人文精神.并将其转换为大学“道德个人”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来推进为我国大学的人文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