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德育环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军 《青年论坛》2003,(1):80-81
德育环境是个体品德建构的客观条件与外在前提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德育环境的主导要素及个体品德建构的基本空间。加强德育环境建设 ,优化德育环境必须做到兴利除弊、形成各要素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
大学新生人际适应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际适应是大学新生适应的重要内容之一,解决好大学新生的人际适应问题对学生自身和高校都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新生中存在的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多和普遍缺乏交往主动性的现象,高校应建立经常性的教育引导措施,使新生加强人际适应的修养和锻炼,尽快适应大学人际环境。  相似文献   

3.
良好的人际环境是激发社会成员创造活力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为了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激发社会成员的创造活力,必须不断改善人际环境,努力构建民主团结、平等友爱、政治和谐的良好人际环境。这既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一项长期任务,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德育模式,是新时期大学德育改革和发展的价值取向.交互主体性理论是大学德育必须具备的哲学理念,基于交互主体性理论研究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的构建问题是新时期大学德育教育观念变革的重要课题.经由交互主体性的理论视域对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进行理性诠释,探析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的交互主体性理论基础,构建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的德育理念成为增强大学德育实效性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校园人际环境是在学校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在共同的交往、活动中创设和形成的,它具有动态性、渗透性和可塑性特征,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情绪和情感的培养、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心理健康以及社会承认度都具有重要影响.优化校园人际环境不仅需要强化学校育人功能,也需要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6.
统观当前我国大、中、小学的德育现状,会发现在德育教育的诸种问题中,德育衔接一直是人们热切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德育衔接中不仅德育目标、德育要求、德育内容等方面存在着错位或断层,而且缺少整合与统领德育的理想价值目标.改变这一现状的着力点在于小学、中学、大学的德育教育都要培育公共精神并以此为价值目标,并从教育理念、教育实践层面、以及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上培育公共精神,为德育衔接创设良好的客观环境.  相似文献   

7.
环境具有教育的功效。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冲击和挑战,解决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从施教和受教育环境的优化入手。优化施教环境主要调整教育时间、地点和方法。优化大学生接受环境主要从受教育者主体情感、接受定势、接受方法等方面进行调整。优化大学人际环境主要考察大学生之间以及学校社会两方面,即考虑大学生之间人际交往的影响,考虑教学管理环境对大学生心智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德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德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从现状看,我国大学德育活动在某些方面仍然不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此,必须从高等教育规律和整体出发探讨大学德育发展问题,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探讨大学德育活动中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考核和德育环境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关于深入和细化改革的有关认识和具体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青年干部都处在多维的、双向的、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中.他们的工作是否得心应手,实绩是否理想,不仅取决于自身技术技能(业务方面)和概念技能(宏观战略方面)的高低,还取决于能否熟练掌握人际技能,有无融洽的人际环境.  相似文献   

11.
谭泽明  ;戴永恒 《传承》2014,(5):62-64
人际传播是指人们相互之间面对面的亲身传播,是知识、意见、情感、愿望、观念等信息的交流与互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传播工程,而人际传播是最直接、最普遍的一种传播方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际传播有普遍、易控、真实等具体特征。深入考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际传播特点,研究新媒介环境下人际传播的规律,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2.
论高校网络德育环境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构建良好的高校网络德育环境,已成为新形势下德育工作者的紧迫任务。为此,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其一,建立德育网络系统;其二,开发网络德育软件;其三,加强对网络的管理与控制;其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五,建设高校网络德育队伍。  相似文献   

13.
德育美学寻回德育的原貌与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学德育教育效度和信度有所下降的今天,德育美学的提出和发展成为一种必然。德育美学是将道德理念化为美的形象或在美的形象中寓含道德理念、让教育双方愉快沟通自觉接受的教学模式,强调美感是德育美学的属性,用形象诠释道德理念是德育美学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刑事案件是由诸多要素构成的一个系统。现有的侦查学理论主要有“五要素论”、“七要素论”、“纵向动态和横向静态要素论”、“信息化侦查要素论”。这些要素理论存在着不够全面、过于粗略、缺乏层次等情况。构建刑事案件要素,不仅要考虑刑事犯罪活动的规律和特点,还要考虑侦查活动的规律和特点以及信息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刑事案件应当由人、事、物、时、空、痕等六大要素构成。当前形势下,刑事案件的构成要素必须全面、精细、规范。  相似文献   

15.
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内在之义,其重要性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实际的贯彻执行中,德育建设的任务却任重道远。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建设在观念、方法、内容、配套环境及德育队伍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来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战斗力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催生战斗力必须营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7.
实现中学与大学德育衔接是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增强大中学阶段德育针对性和完整性,促进学生道德价值观养成和德性生成。在论述中学德育与大学德育衔接客观必要性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分析当前学校德育内容衔接的基本现状与主要问题及根源,并就如何走出中学与大学德育衔接困境提出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8.
<论语>中,仁爱是实现人际和谐的最高理想,知义是实现人际和谐的第一要义,礼让是实现人际和谐的处事方式,明知是实现人际和谐的重要原则,笃信是实现人际和谐的根本方法,内省是实现人际和谐的现实要求.学习<论语>中这些人际和谐思想时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试论互联网时代的大学德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互联网已经影响到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大学德育也不例外。互联网对大学生的政治观、道德观、心理、行为方式都带来了冲击,对大学德育的影响利、弊并存。如何面对挑战 ?封闭和抑制互联网的做法行不通,听之任之也是错误的。要构建新的道德教育模式,使德育从内容到手段现代化;积极建设网络主流文化 ,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把课堂传授和网上引导结合起来;建设一支适应新形势的大学德育工作队伍;尽快开设网络道德课程;政府应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和控制,为大学德育创造良好的网上环境。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消费呈上升趋势,而其中尤以人际消费上升最快.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某高校大学生的人际消费观念和人际消费现状,从个人、家庭、社会等方面来分析影响大学生人际消费观念和人际消费行为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正确引导大学生人际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