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试论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模式、原因及其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群体性事件的一种新的特殊形式。它是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形成的网民群体为了共同的利益或其他相关目的,利用网络进行串联、组织,并在现实中非正常聚集,扰乱社会正常秩序,乃至可能或已经产生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群体性非正常事件。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模式主要有四种:网络舆论引发模式、由网络谣言而恶化或失控模式、利益受损群体网络发动模式以及境内外敌对分子发起模式。当前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生成原因主要有社会利益表达机制不健全、网民民主参与意识增强、网络规制不完善、少数地方政府损害民众利益以及处理网络群体性事件方法不科学等。防范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应采取建立健全防范协作机制、加强网络真情引导、及时掌控事件的发起人和组织者、构建利益整合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的日益发展,网民民主意识的增强,近年来,网络上"百万级点击率"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屡见不鲜,网络群体性事件不仅对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是各方交相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3.
网络群体性事件频发有深刻的社会心理根源,众多网民通过虚拟的网络沟通平台,从自己的经历感受和价值评判标准出发,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关注和点评,并最终演变为现实社会所关注的网络群体性事件。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效应主要包括不满心理、不信任心理、无助心理、宣泄心理、责任分散心理、盲从心理、道德权威心理和仇视心理。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4.
在群体性事件的网络传播过程中,网民作为传播主体,是信息生产、分配、交换的基础,也是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有关群体性事件的治理策略,必须在结合信息网络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注重对事件主体结构特征的把握,从而在工具性与实体性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频发,已成为当前关注的焦点。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参与主体虚拟化、发生场域网络化等特征,网络群体性事件利害兼具,其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对社会政治和经济还存在诸多的消极影响,社会主体活动及客观环境易诱发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应加强防治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法制化建设,推进防治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民主化建设,形成并完善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应对体系,促进社会稳定并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日渐普及和网民人数的激增,网络在群体性事件中所起的作用日益凸显,利用网络传播迅速形成重大网络舆情,对群体性事件的发展起到聚焦放大作用,已成为当今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共性特征,给政府预防与处置群体性事件带来极大挑战。本文深入分析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聚散效应的表征,研究网络介入群体性事件的进程及其影响,从实战角度提出网络情势下有效应对群体性事件的策略,为网络时代政府应急管理决策和实战部门应急处置提供积极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为人们交流信息、传播舆情带来极大便捷。每个网民的即时发声、自由表达对政治领域的渗透和影响越来越大,网络民主监督的作用也日益突显;然而,互联网也随之带来了诸如网络炒作、网络谣言和网络暴力等问题,这些都有可能被利用从而引发网络群体性事件。本文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入手,指出网络群体性事件对地方政府治理的挑战,并分析挑战的成因,最后提出地方政府治理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产生有复杂的经济和政治原因,包括社会经济、政治的不和谐、人民群众认识水平差异、敌对势力的鼓动、政府在应对事件过程中方式方法欠妥等.与传统群体性事件相比,网络群体性事件有规模巨大、破坏力强等显著特征.网络属于新生事物,网络群体性事件也是我国面临的非传统安全之一.能不能做好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管理,已经成为政府管理能力的试金石.只有不断地加强政府管理的效率,加强网络立法,加强网络监管,区分事件性质,打击网上敌对分子,网络才能成为一片净土,成为广大网民的“美丽世界”.  相似文献   

9.
论网络与群体性事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网络信息传播的广泛性、多样性,网络信息交流的开放性、互动性,网民身份的匿名性、虚拟性,网络言论的非理性化、情绪化,群体性事件预防和处置面临许多新挑战。由于网络信息的难于控制,网络有时直接引发了群体性事件,有时间接推动了群体性事件的恶性发展。党政部门在群体性事件预防与处置中,应加强网络管理,实现有效控制;重视网络信息收集,关注网络舆情动态;积极正面疏导,控制和引导网络舆情走向。  相似文献   

10.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社会不满情绪与网络选择策略共同作用的结果,借助网络选择过程,即网络推手通过对特定社会事件的策略性动员和宣传,在网络社区聚集网民共同的不满,确定明确的行动目标和行动方案,进而对特定事件造成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涉案网络舆论的研究视角,是从网络热点案件的公共属性展开的讨论。涉案网络舆论是网络技术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从而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网民议论有着监督执法和公共参与初级阶段的性质。沟通引导,是以互动的方式、以增加信息量的方法说服网民,并把网民从情绪化引向理性。  相似文献   

12.
公安机关与社会层面长期接触和直接摩擦,决定了其执法行为极容易引发网络舆论危机。在公安机关网络舆论危机管理中,沟通是最重要的工具。公安机关应当梳理当前危机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不断疏通沟通渠道,才能保障危机沟通的有效性。实践表明,有效的危机沟通需要公安机关注重做好五个环节的工作:树立尊重网民的平等沟通理念;增强网络危机的沟通技能;加强网民教育,促使网络舆论从不理性到理性的回归;培植网络危机沟通的中介力量以及推进网络危机沟通的制度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网络是把双刃剑,它在传播现代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安定因素,对网民尤其是对于涉世不深的青少年,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甚至使得青少年违法乱纪。青少年犯罪是个社会问题,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由于网络而引发的犯罪,同样需要社会的关注和各个方面的密切配合,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14.
当前涉警案件的发生在网络上容易引起网民的非理性批判,如不及时对其正确引导,极易导致网络舆论混乱。网民舆论具有群体极化现象突出、传播速度极快、负面影响极大三个特点。为加强对网民舆论的引导,应当加强网络舆论监管,完善信息公开机制,加强对网民理性思考的引导,强化新闻媒体的正面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15.
关于当前我国网络群体事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群体性事件的一种新的特殊形式。它是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形成的网民群体为了共同的利益或其他相关目的,利用网络进行串联、组织,并在现实中非正常聚集,扰乱社会正常秩序,乃至可能或已经发生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群体暴力事件。我国网络群体事件发生模式主要有四种,分别是网络舆论引发模式、由网络谣言而恶化或失控模式、利益受损群体网络发动模式以及境内外敌对分子发起模式。防范网络群体事件的发生应采取建立健全防范协作机制、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及时掌控事件的发起人和组织者及构建利益整合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网络的发展使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走向信息社会,从而人们获取财富的手段表现为对信息的创造、占有、处理和分配上。网络文化也是虚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促进了虚拟经济的发展,给实体经济甚至整个经济发展带来了活力。在人们的交往方式上,网络使人与人之间实现了很大程度上的平等关系,打破了传统的等级尊卑、贫富贵贱的交往模式,这便进一步对传统的金字塔政治模式提出了挑战,要求平等对话、独立、自由、开放的新模式出现,进而,网络文化对传统道德的冲击也是很大的。在文化消费模式上,网络文化把工业和文化连接在一起,消解了传统的经典文化。然而,网络文化对人们生活的一系列影响不总是积极的,还有其消极甚至恶劣的一面,这要求我们从人的主体性出发,扬弃其有利和不利因素,超越网络文化的现状,使网络文化朝着网络文明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与现实社会的进一步紧密结合,网络论坛已经成为广大青年网民信息交流、观点交流、意识形态交锋的一个重要阵地,规范的网络论坛能够起到及时传播信息、弘扬民族正气、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无序的网络论坛会引发网络暴力、传播网络谣言、破坏社会的稳定。由于青年是网络活动的主体,因此政府应该有意识、有方法地管理网络论坛,青年工作既要面向现实中的青年,也应面向那些网络上虚拟社区的青年网民,主动引导网络舆论,维护网络道德。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随之而来的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繁多,各种群体性事件不断滋生,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依托网络进行策划、组织和联络的群体性事件在网络上也蔓延开来。自媒体时期网络的群体性事件,给社会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认真研究网络群体性事件,分析其生成机理,最终掌握其治理规律,对我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个体化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由工业社会而引发的现代性与传统社会的“断裂”,不仅导致了个体为自己而活的愿望日渐强烈,也引发了风险社会的到来,因为个体化一方面使个体成为权利和责任相对称的主体,但另一方面也将承担责任的风险推向了个体。为了应对个体化给我们的生活方式所带来的影响,我们需要在个体本位主义的基础上,激活公民权,促进公民社会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政府部门获得公共政策改革合理性的依据的来源,在聚焦网民行为结果的信息化数据表现之后,转向追溯网民参与行为背后的内源驱动力。行为是外显的,而思想是内在的,心理学科的动机研究体系为建立两者的联系提供了契机。群体的动机来源于需要和诱因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虚拟社会中场景因素的差异成为个体行为动力差异的根源,由此建立起风险防范和化解机制,从关注矛盾的主要方面、重塑参与主体的诱因环境的角度发现政府公共政策改革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