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个人在国际司法机构中地位的上升是国际法院与法庭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在传统的国际法上,国际司法机构是一个只有主权国家才具有诉讼权利的领域,但近几十年国际司法机构的快速发展使这种状况大为改观。现在,国际审判已经不再仅仅是由国家所垄断的事务,因为越来越多的国际法院与法庭允许非国家行为体尤其是个人的参与。在一些国际司法机构,与个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有关的案件占据了压倒性的地位。这既是国际法治的突出成就,也反映了国际法的新发展。本文拟对这一新的发展进行分析。概说:个人在国际司法机构中的地位的几种情形笔者认为,在广义上,目前世界上运行中的国际司法  相似文献   

2.
国际海洋法法庭是与国际法院、国际刑事法院等并列的国际司法机构,它是根据1982年通过、1994年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设立的专门处理海洋法争端的常设性国际司法机构。虽然国际海洋法法庭(以下简称海洋法庭)自1996年8月在德国汉堡成立至今,登记处理的案件只有13个,但与许多国际司法机构早期的运行轨迹相比,发展的势头尚可。海洋法庭既在诸多方面学习了国际法院和其他国际司法机构的经验,也在法官的更为广泛的代表性、当事人的范围、管辖权的强制性和法庭的工作效率等方面,与国际法院相比又有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国际法院--成就与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法院成立于1946年2月6日,它不但是联合国的主要司法机构,也是联合国的6个主要机构之一,同时还是国际社会中对国际争端惟一具有一般普遍管辖权的国际审判机构。在国际法院成立近60年、国际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法院的活动日益活跃、新的国际司法机构不断涌现之际,对国际法院的组织机构、司法运作、所发挥的作用和面临的挑战重新进行审视,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前,各国司法机构都为了提高审判效率,节约有限的资金与投入而在探索有效的解决途径。国内也有不少法院在高科技与审判工作的结合方面做了尝试,如网上立案、电子证据的使用等等。这些无疑都会大大促进审判效率的提高。但是如何处理好公正与效率的关系,电子高科技与法院审判管理之间还有许多问题值得关注和研究。最近,联合国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以下简称"前南国际刑庭")开始采用高科技电子法庭的审判方式审理案件。为此,记者采访了去年在联合国大会举行的前南国际刑庭法官选举中以高票连任的刘大群法官(以下简称刘法官)。请他介绍了前南国际刑庭电子法庭系统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5.
张卫彬 《当代法学》2011,(5):131-141
国际法院解决领土争端中,在证明标准方面,主要秉承了大陆法系传统,同时合理吸收了普通法系的传统。但是,基于当事国之间领土争端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且由于主要受到大陆法系的影响,国际法院在司法实践中通常将证据优势标准置于主导地位。不过,国际法院在适用该标准时存在唯证据而证据的逻辑混乱的现象,甚至有时陷入单纯比较相关证据分量的游戏。这引起了国际社会对国际法院司法权威的一定质疑。实际上,国际法院内部也存在不同的声音,其证据规则仍处于不断演进之中。鉴于证据优势标准确定性程度相对较低,而排除合理怀疑标准定位过高,因此,今后一阶段国际法院在解决领土争端方面的证据标准应界定为"清晰和令人信服的标准"。这也是国际法院证据标准倾向灵活性和当事国要求确定性的意志相互协调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石雷 《时代法学》2012,10(5):101-107
英国家事案件审判体制的变革顺应了社会发展,反映了民众呼声,从最初由宗教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发展到20世纪末建立完整的三级家事案件审判体制,即家事程序法院——治安法院中由家庭问题专家开庭审理案件;郡法院;高等法院家事法庭。英国家事案件审判体制变迁的司法理念包括建立专门的家事法庭;设立专门的保护儿童权利的机构;重视和解和调解工作。对我国未来司法体系变革的启示是:建立专门的家事合议庭;建立配套的儿童保护机构;完善家事纠纷中的法院调解。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化(Informationization)在全球范围内表现出其强劲的发展态势和社会影响力,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信息产业正在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支柱产业,甚至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人类已经站在了信息时代的门槛上,时代已经开始对法庭司法审判观念的方式提出挑战。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和国家司法审判制度发展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每一个时代都会经受新的社会生活方式对传统司法审判方式的挑战,并随之出现与之相适应的新的国家司法审判方式,以及这种司法审判方式赖以存在的新的审判平台。  相似文献   

8.
国际法院自一九四六年成立以来,到目前为止一共审理了50多种诉讼案,涉及领土主权、海洋法、条约的解释及效力等范围十分广泛的问题.国际法院的审判实践对国际争端的解决、国际法的发展以及国际和国内司法实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国际法院在审理案件时是适用哪些法律来进行裁判的呢?根据现行《国际法院规约》第三十八条的规定,法院对于陈诉各项争端,应依国际法裁判之,裁判时应适用:①不论普通或特别国际协约,确立诉讼当事  相似文献   

9.
所谓农村便民诉讼网络(下文简称诉讼网络),是以法庭为中心,在交通不便的乡镇设立巡回审判站,在法庭辖区内、驻地外的乡(镇)依托司法行政机构设立诉讼联系点,在村庄聘请诉讼联络员,形成庭、站、点、员四位一体的诉讼信息传输网络。诉讼网络是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成果,也是法院参与乡村治理的重要途径,其将对我国传统的司  相似文献   

10.
刘芳雄 《时代法学》2005,3(5):103-109
从常设国际法院到国际法院,其咨询管辖权和“司法性”之间的协调一直是一个难题。要想满意地解决法院当前面临的困境,不必急于扩大有权寻求咨询意见的机构的范围,而必须确保各机构在利用国际法院的咨询管辖权时,更多的是出于解决法律问题的目的而非政治目的。  相似文献   

11.
田力男 《中国司法》2011,(11):109-111
一、社区法庭概述 社区法庭是主要以社区邻里为关注焦点的法庭。它具有“问题解决型法庭”的特质,即开创性地将司法系统的权力恰当地用于解决当地的棘手问题。在实践运作中,其表现的形式可能不一而同,但创造性的合作关系和当地社区的问题解决被视为其永恒的主题。与法院相关的官方及非官方组织机构、甚至个人均被新兴的社区法庭纳入合作伙伴关系的创新范畴。具体而言,社区法庭从公权力系统内部及外部双重视角发掘与各方可以形成的良性互动的新型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2.
联合国国际法院作用之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国际法院作用之辨析徐杰国际法院是迄今为止国际社会适用法律方式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主要机构。50年来,国际法院通过其司法活动,在和平解决国际争端、适用和发展国际法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然而,作为联合国的主要司法机构,它所取得的成就与其担负的职责相比...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领土争端问题广泛存在,尤其以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欧洲等居多.国际法作为调整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法律,在解决领土争端领域正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国际法的主要司法机构--国际法院逐步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以国际法院懈决的领土争端案为依据,比较国际法院与其他政治谈判手段在解决领土争端问题上的不同之处;总结国际法院在审案过程中运用的基本法律原则,受理领土争端案的主要特征;分析在现实世界中国际法院解决领土争端所遭遇的困境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国际经济法是一个既含有国际法规范又含有国内法规范的综合的法律部门。国际司法判例是国际经济法的重要渊源。最重要的国际司法判例包括国际法院、国际仲裁庭和WTO争端解决机构的判例,它们都对后案具有很强的约束力。  相似文献   

15.
贾宇  宣炳昭  舒洪水 《法律科学》2007,25(6):162-165
2007年10月12日-15日,第18届国际刑法学大会第四专题会议在中国西安西北政法大学召开.国际刑法学协会(AIDP)的前身是国际刑法联盟,成立于1889年,1924年更名为国际刑法学协会,是现今国际刑事法学领域最重要的学术团体之一,在国际社会具有广泛的影响,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享有咨询地位,在国际法院、前南法庭、国际刑事法院等国际司法机构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立法缘由在司法实践中,违反法庭秩序,故意无理取闹,公然藐视法庭的情况时有发生,尤其在民事审判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一些当事人和案外人法制观念淡薄,认为民事纠纷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以为民事审判工作就是以说服教育为主要方法.因此,他们稍有不满,就哄闹、冲击法庭,撕毁案卷材料,或者侮辱、诽谤、甚至殴打审判人员,从而严重干扰了法庭审判秩序,影响了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这些扰乱法庭审判秩序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应受到严肃处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应该判处刑罚.我国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为解决地方保护主义、执行难、审判不公等问题,人民法院进行了人事制度、审判程序、机构设置和监督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并取得一定的效果。然而,司法公正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从各级人大代表反映司法不公的意见有增无减的现象,可以得到印证。  相似文献   

18.
王秀梅 《现代法学》2002,24(3):113-117
前南斯拉夫国际刑事法庭是联合国安理会针对前南斯拉夫武装冲突中严重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的行为而设立的国际特设法庭 ,该法庭不仅传承了纽伦堡和远东军事法庭的原则及审判精髓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延展了国际刑事审判的原则与理论 ,并未以后的国际刑事审判以及常设国际刑事审判机构的建构提供了可行性的先导模式  相似文献   

19.
关于驰名商标司法保护价值取向及制度设置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提示:驰名商标司法认定是当前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热点问题之一。为进一步研究驰名商标司法认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细化和统一司法标准,准确适用法律,最高人民法院2007年将驰名商标司法保护作为调研课题开展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将在条件成熟时出台有关驰名商标司法认定适用标准的司法解释。时值年末,本刊特别策划了对驰名商标司法保护若干问题的探讨文章。本期约请的作者,有的从驰名商标司法保护总体价值取向和制度设置的宏观视角出发,从制度的层面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驰名商标司法保护;有的立足于司法审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驰名商标司法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解决对策;还有的从学术理性出发,简洁明了地提出目前驰名商标司法认定中存在的异化问题,值得深思。而国际条约和国外有关国家在该问题上的规定和做法介绍,则是他山之石。希望本期策划文章,能引起读者思考,并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0.
江河 《当代法学》2023,(2):148-160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社会的组织化和联合国专门机构的专业功能使此类机构的争端解决司法化逐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国际组织在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这主要体现为通过法律和政治机制解决成员国之间的争端。国际组织的分类和组织基本宗旨的政治关联度共同决定了其争端解决实践中的政治化和司法化倾向。政府间国际组织的特征及其与联合国之间的合作安排则使联合国专门机构的争端解决功能定性存在差异。高政治专门机构的争端解决机制具有政治属性,而低政治专门机构的争端解决机制则具有较强的司法属性。当和平与发展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时,经济全球化将沿着新功能主义的“溢出”路径使联合国专门机构的国际合作从低政治向高政治领域拓展,其争端解决的司法属性将不断强化。联合国专门机构与联合国的合作关系为专门机构争端解决的司法化确立了现实的政治基础,国际法院的咨询管辖为这种司法化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