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自首的认定与处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首制度是我国刑罚适用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制度,是“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刑事政策的具体化、法律化。在司法实践中准确认定自首,对于分化瓦解犯罪分子,打击犯罪,提高办案效率,实现刑罚目的有着重大的意义。为了准确理解掌握和正确适用我国刑法中的自首制度,本文拟围绕自首的本质、构成、认定和处罚四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自首制度的本质 正确理解自首的本质,为正确认定自首提供了客观尺度,也便于从根本上把握对自首的犯罪分子予以从宽处罚的精神实质。那么何谓自首,根据新刑法第67条的规定,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  相似文献   

2.
论自首和立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自首和立功莫洪宪自首和立功是我国刑罚裁量中的两项从宽处罚制度,也是两个重要的从宽处罚情节,它们是党和国家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基本刑事政策的具体化、法律化,它对于分化瓦解犯罪分子、打击少数、争取多数、教育改造罪犯、预防犯罪具有重要意义。自首篇一、自首的...  相似文献   

3.
自首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项重要刑罚制度,是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刑事政策的具体化、法律化。古今中外法律大都对自首有所规定,自首从宽逐渐成为各国刑事政策的一种共识,并不同程度地贯彻到刑事立法与司法之中。从宽的理论根据在于自首犯的人身危险性较小,并能节约司法资源,提高诉讼效益。现行刑法典规定自首为"可以型"从宽处罚情节比较恰当,但对自首犯有重大立功表现时"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规定的合理性,值得怀疑。  相似文献   

4.
谈对自首、坦白认罪如何适用死刑的问题林阳自首和坦白可以从宽处罚,是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在量刑方面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由干情况的千差万别,对自首与坦白的认定和适用刑罚上也存在不同认识。为此,笔者就自首与...  相似文献   

5.
(七)增设了若干具体的量刑制度 量刑制度是指刑法规定的对犯罪分子裁量决定刑罚时,从严从宽处罚和数罪合并处罚的制度。之所以称之为制度,就是说人民法院在对犯罪分子量刑时,凡是行为人及其行为具备适用某项量刑制度的条件时,就应按照法定制度的规定办理。从严从宽处罚制度,本身也是一种法定量刑情节,但它比其他量刑情节具有更深刻和更广泛的政策意义,对于惩治和预防犯罪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刑法》对量刑制度,只规定自首、累犯和数罪并罚。为了完善量刑制度,以适应对各种不同犯罪洽当裁量刑罚的需要,单行刑法作了下列补充龚:  相似文献   

6.
(一)正确理解对自首者的从宽处罚 《刑法》第67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这一规定,充分体现了对自首者从宽处罚的原则。在司法实践中,正确理解怎样对自首者从宽处罚,是贯彻执行自首制度的关键所在,也就是说,怎样理解对自首的从宽处罚是相对于何种情况下的从宽处罚。本人认为,对自首者的从宽处罚应该相对于同种情  相似文献   

7.
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是我国刑法中规定的对犯罪分子从宽处罚的制度,它体现了我国刑法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基本刑事政策,有利于分化瓦解犯罪分子,预防犯罪。但是该条款概念规定模糊,司法实践中易造成歧义,且现行刑法对之采取绝对从宽处罚,确实有其不足之处,有待立法的近一步完善与修改。  相似文献   

8.
自首认定中的若干疑难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研究如何正确认定自首情节及其处理等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若干疑难问题。自首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项重要的刑罚制度,由于实践中认定标准不一,从宽处罚幅度掌握不一,已影响到该项制度的正确贯彻落实。本文通过分析案例,对实践中存在自首认定的某些复杂问题,从理论角度澄清模糊认识,立足解决司法实践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刑法规定,犯罪以后自首的,可以从宽处罚。它是我国法律惩治和改造并举的直观体现。在自首量刑问题上,对自首者的自首行为应全面综舍分析,以事实为依据给予自首者从宽处罚。目前社会上对自首从宽原则的理解,有不同的声音。本文讨论了自首在实践操作申如何正确理解及适用自首从宽原则,以使其发挥更大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赵锋  宋岚 《山东审判》2005,21(4):109-110
在犯罪自首制度中,单位能否自首,理论界有两种不同的主张。否定论者认为,法律上规定自首的主体是“罪犯”,故自首很难直接适用于犯罪的单位;我国目前相关立法与司法解释都未提及单位犯罪的自首问题,现有的自首制度都是针对自然人犯罪而言,要确立单位自首于法无据,单位无所谓自首。肯定论者则认为,刑法并无明文规定单位犯罪不可以成立自首,因而自首制度的有关规定应对所有犯罪具有普遍的适用效力;单位犯罪作为一种法定犯罪,应承担刑事责任,接受刑罚处罚,同样也应享有自首并得到从宽处罚的机会;单位自首体现了刑法罪刑相适应的原则。笔者认为,既然单位已经成为与自然人并列的法定犯罪主体之一,我们对自首制度的理解就不应拘泥于自然人自首,而应将单位亦视为自首的法定主体之一。  相似文献   

11.
论立功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正确适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刑法中的立功制度关涉刑罚的裁量与执行两大环节 ,是一项重要的刑罚制度。在对立功的认定上 ,应划清坦白、自首与立功的界限。共同犯罪中犯罪分子只有揭发共同犯罪以外的他人的犯罪 ,经查证属实的才成立立功。对帮助立功应予认定 ,对司法工作人员犯罪后提供“利用职务之便得到的情报”不宜认定为立功 ,犯罪分子立功后又脱逃不影响先行立功的性质。立功者刑事责任上的从宽 ,对未决犯表现为刑罚裁量过程中的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已决犯表现为刑罚执行过程中的减刑或消除犯罪记录  相似文献   

12.
我国刑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犯罪以后自首的,可以从轻处罚。其中,犯罪比较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犯罪较重的,如果有立功表现,也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我国刑法的自首规定,是一种刑罚制度,是量刑的一个法定依据。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它对于打击犯罪,分化瓦解敌人,教育、挽救和改造罪犯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自首制度是我国刑法中一项重要制度.正确适用自首制度,对于分化瓦解犯罪分子,鼓励和引导犯罪分子自动投案,改过自新,进而有效地实现刑罚的目的.因此,本文将对我国刑法确立的自首制度的定义、价值、形式,以及司法实践中对自首的认定进行分析,阐述自首在我国刑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正确理解和认定一般自首和特殊自首,并对司法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如何完善自首制度提出笔者的看法和司法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刑法规定,犯罪以后自首的,可以从宽处罚。这是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刑事政策的具体体现。我国刑罚的目的是通过惩罚犯罪,以改造犯罪分子,教育群众,预防和减少犯罪。对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事实,依照法律,恰当地处以  相似文献   

15.
立功的认定及法律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上的立功,作为一种法律制度,它是我国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在刑法中的具体体现.多年来的实践表明,这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它有利于司法机关侦破刑事案件,有利于及时有力地打击刑事犯罪,有利于分化瓦解犯罪分子的队伍,有利于实现我国刑罚的惩罚犯罪和预防犯罪的目的.立功是构成从宽处罚的独立情节,还是必须依附于自首而存在,目前尚属有争议的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对于虽未自首,但有立功表现的,应参照刑法第63条规定的精神,并依照刑法第59条的规定,也可以视具体情节,分别从宽处理”的司法解释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第14条关于“犯本决定之罪,有检举、揭发其他毒品犯罪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  相似文献   

16.
1997年《刑法》第68条确立独立于自首的立功制度,起源于立功受奖思想,是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的具体化与制度化。作为从宽量刑的立功制度在我国具备其存在的历史渊源与现实需要,但我国的立功制度价值取向过于功利主义、刑事立法不够完备,应当弱化其功利色彩,完善刑事立法与司法实践,以发挥立功制度在刑罚裁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在司法实践中,一人犯一罪之后自首了,根据刑法规定和案件具体情况。决定是否从宽处罚或如何从宽处罚就是了。但是,一人犯数罪的自首却并非亦如此简单。其关键在于对数罪自首的认定。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第5条关于减轻处罚量刑规则的规定对于规范我国的减轻处罚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这一规定也存在适用范围狭窄以及对减轻处罚幅度的限制仍然不足等问题。该修正案第9条删除在自首和重大立功情节竞合情况下"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司法实践中判决结果偏离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同一案件中不同犯罪分子之间量刑失衡的问题,但其并非解决在自首和重大立功情节竞合情况下如何从宽处罚问题的最佳方案。对酌定减轻处罚制度本应加以修改,但该修正案并未修改。建议增补已是最轻的一个法定量刑幅度以及仅具有单一法定量刑幅度两种情形下减轻处罚的量刑规则,进一步明确限制减轻处罚的幅度,完善自首与重大立功情节竞合时从宽处罚的立法以及酌定减轻处罚的立法。  相似文献   

19.
杨阳  张芸 《法制与社会》2011,(29):254-255
减轻处罚是我国刑罚裁量中从宽处罚的一种情形。根据我国刑法第六十三条,减轻处罚是指犯罪分子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但在具体的适用中,在很多方面存在争议,例如减轻处罚的幅度究竞是依据刑法分则规定的法定刑幅度,还是根据我国刑罚中的格来减轻处罚;减轻处罚是否及于附加刑,是否能够减为附加刑,能否由刑罚处罚减轻至行政处罚等。本文拟从立法目的,可行性,刑法的体系解释等角度来分析减轻处罚,以期对这些问题有一个较为合理的解决。  相似文献   

20.
自首制度的适用乔军自首从宽是我国刑罚制度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我国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的法律化。正确理解和适用自首制度,对于及时侦破刑事案件、分化瓦解犯罪分子、维护安定团结、搞好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自首应当具备的法定条件犯罪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