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鉴于卓越绩效教育和“三全育人”在理念上的契合,二者融合是高校思政育人的新思路新方向。因此,在大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实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过程中,融入卓越绩效教育理念,促进领导作用发挥、打造利益共同体、培育质量文化、完善评价机制,是高校思政教育守正创新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是新形势下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针对性和操作性。高校要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就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并且要贯穿始终。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培养青年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要全面、深入、创造性地抓好“两课”的课程建设,乘势而上,深化“两课”改革,充分发挥“两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3.
从2006级学生开始,全国普通高校将普遍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首先对高校一年级新生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绝不仅仅是简单地将大学“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合并在一起,而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支撑的,具有特定定位、特定内涵、特定任务的崭新课程,构建了一个以学生为本的创新的教材框架体系。教材改革必须与教育方法的改革相统一,才能真正落实党中央的精神,确保该门课程的实效性。因此,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课堂教学运用“课题研讨”式教学法是21世纪提出的新要求,更具恒常性和启发性;学生学习活动也更具主体性、实践性,对于高校实现培养人才目标具有独特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法治社会的建设对法律人才的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高校和法学学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心理健康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是卓越法律人才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和优秀品格形成的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要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改革和创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法学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和机构,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增强学生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5.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是公安院校法学教育的基础性课程,但目前其教学实践性环节的开展并不能满足公安人才培养的需要。具有鲜明实践性、针对性以及“自我学习”等特点的“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在普通法学教育中方兴未艾,为公安院校本课程实践性教学的拓展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把握“从实践中学习”,积极拓展实践性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将是公安院校本课程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文中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正在进行的“学生最喜欢的老师”投票评选活动为案例,分析挖掘学生最喜欢的老师背后的证据链,讨论了卓越教师和优秀教学的标准;并从学生的投票评选结果提炼出隐含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和实训室改造的命题,对学生民主意识的启蒙和发动及投票的数据结构也提出了一些需要进一步分析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法学本科课程的改革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法学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其主要表现是:对课程内涵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知识化”改革导致课程科目增多、人文精神缺失;“实践性”改革的实际运行效果不佳,且存在将教育等同于训练的倾向;校本课程的开拓存在“个人化”倾向,使课程被过分细化、深化,课程质量难以保证。揭示目前法学本科课程改革存在的偏误,目的在于解决这些问题,以期在今后的课程改革中进一步提高法学本科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高校“两课”教育增添了许多新内容新要求。高校“两课”教育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与时俱进,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环境等方面适时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9.
卢艳兰  张在喜  刘红 《工会论坛》2010,16(1):124-126
新加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计充分体现了既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又符合学生健康成长需要的原则。在课程类型上主要有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种。学科课程既包含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也包含寓于其他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寓于“核心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10.
历史课是在学校开始较早,也是开设时间较长的一门课程。通过中学历史与高校历史课程的对比分析,表明在不同阶段开设历史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有所侧重的,其指导意义是有所区别的。《中国近代史纲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一,结合“政治建警、政治建校”的理念,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阐述了开设此门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课程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开发适应企业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课程体系,然后,依据职业岗位及需求变化进行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文中着重探讨以职业为导向、专业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的思路,依据企业营销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开发高职市场营销专业“5+1”核心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2.
全面系统回顾21世纪以来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课程目标、教材编写以及“三自主”选课、高校体育俱乐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与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未来高校体育课程发展应继续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完善高校与高中体育课程目标的衔接体系;加强高校体育教材编写的监管;发展“三自主”选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深入开展高校体育俱乐部活动;注重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等.把学生体质健康工作作为未来一段时间内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切实发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监控、警示和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3.
与时俱进,创新"两课"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课”是高校向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针对“两课”教学现状,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对提高“两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从2011年9月开始.湖北各高校普遍开展了以“高校管理干部访谈所有教师,教师访谈所有学生;创基层党建工作先进、争做优秀党员,创教育事业发展先进、争做优秀教师”为内容的“两访两创”活动,活动架通了师生之间的“连心桥”,找到了推动高校改革发展的“加速器”,为高校创先争优提供了丰实的土壤和实践空间。  相似文献   

15.
由于普通高校的思想品德教学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还存在一些“滞后”现象,影响了思想品德的教学效果,不能充分发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指导作用。因此,探索新时期高校思想品德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校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积极转变教育思想,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思想品德的教学长期以来形成一种模式化,往往以“灌输式”、“填鸭式”或“单向式”的教学方法为主,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以教师为主体,上课满堂灌,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内容大都从概念到…  相似文献   

16.
从构建课程视角探讨对青年学生进行毒品预防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毒品预防教育课程是高校为社会禁毒事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符合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课程教育是实现毒品预防教育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有效途径之一;毒品预防教育课程的构建需要将多学科知识有机结合,以达到对青年学生的知识、能力、道德以及心理等各方面进行培育。  相似文献   

17.
<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大学生是“拔节孕穗”的青少年,如何把他们润化为由心而发求真理、探真知、怀大局、立大志的强国接班人?如何因时而进、因时而新,深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改革和创新,充分发挥其育人主渠道作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校由“双包”(包学费、包分配)向“双自”(自主学费、自主择业)的改革深化,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校的道德教育工作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从渗透性道德教育的角度对高校的德育的内涵、必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渗透性道德教育进行了探讨,以期对高校的思想教育工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9.
“省情教育”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因此,高校要不断加强该课程的教学研究,从课程的特点入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保证“省情教育”课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高校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国家的前途和未来,其教育模式的构建和创新直接关系教育的效果。将“红色文化”与“课程思政”、“实践活动”和“技能竞赛”相融合进行青年使命教育既符合高校教育教学特点,又坚定青年的文化自信,是全面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