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审美认同并非在一个自为的纯粹空间中自行建构,在很大程度上,它往往是在"他者"的意识形态凝视中被形塑从而生成。亦即,"他者"是一种关于"什么是美"以及"如何审美"的意识形态凝视的主体。在某种意义上,自我的审美认同往往是自我与他者共谋的结果。于此,如何发掘这种"凝视"和共谋背后隐藏着的审美与权力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以及由此造成的审美和艺术现象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问题的社会根源,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审美人类学1以其田野工作和敏锐的洞察,将为此提供新鲜的观察视角和更为广阔的理论增长空间。  相似文献   

2.
沈从文的小说观照了两个世界:都市和湘西,对于沈从文来说,这两个世界都是"他者",是沈从文的自我主体意识的审美映照。正是在对"他者"的言说中,沈从文理想中的人性主体得以建构。都市和湘西不是纯粹的客体,它们互为"他者"。从整体上说,湘西世界是对都市世界的颠覆,但它的存在却是依赖于以都市世界为"他者"的审美观照,真正对沈从文的"湘西世界"起建构作用的正是现代都市世界。反之,同样如此。  相似文献   

3.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指生活的艺术化和艺术的生活化,文学语言是指文学作品中或生活中所使用的艺术性的、审美性的语言,是充满隐喻特质的语言。文学语言的审美追求成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日常生活审美语境下的文学语言表现出文学语言的泛化、日常生活化和图像化的特征。文学语言是人类精神的家园。  相似文献   

4.
人类学学科诞生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对人类心智同一性的认同,该认同中蕴涵着两层含义:人类与非人类的区隔;在"心智同一"的前提下关注同中之异。于是"我"与"他"的关系成为人类学研究"他者"的逻辑起点。如今"我"和"他"的关系随着时代发展进入了不同语境,反思"我"和"他"的关系,反思人类学理论,尤其是族群共同体知识的语境性显得愈发重要。讨论"自我的他性",可以反思"我"和"他"的关系以及相关理论在语境中的策略性表述。  相似文献   

5.
对于他者的理解和解释是哲学史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在西方哲学史上,面对这一课题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研究方法,即以意识问题为核心的认识论方法和以存在问题为核心的生存论方法。因为它们各自理论的偏颇,使这两种进路都不能够完成对于他者的理解和解释的任务。马克思所开启的唯物主义的实践观辩证地反思了认识论方法和生存论方法,它用实践的观点建构起他者的存在,同时为理解和解释他者提供了最基本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6.
赵亮 《理论月刊》2012,(8):51-54
施蒂纳是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唯我论、个人主义的先驱。"唯一者"是施蒂纳的核心理论观念。要想真正理解施蒂纳的"唯一者",就必须回到他所处的历史情境和思想境遇中去,因为施蒂纳的"唯一者"不是酣睡中发现的应然状态,而是当时德国资产阶级的思想反映和对当时历史发展惊掠的时代精神,是那个时代赋予了"唯一者"灵魂,是那个时代造就了施蒂纳。拨开马克思对施蒂纳的批判,为我们敞开的是"唯一者"对那个动荡年代和无数思想碰撞的精神抉择。  相似文献   

7.
"他者意识":社会主义和谐人际关系的伦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者意识"意味着把"他者"带入了"我"的道德视野之内,呈现的是"我"对"他者"的认同,这种认同表现为"团结互助",这是一种新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从这个意义上说,"他者意识"是社会主义和谐人际关系的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8.
何明 《思想战线》2011,37(4):7-12
人类学对艺术研究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参与者增多;同时,"多文化之文化"视角和"多点民族志"方法,与艺术理论和美学特别是从中派生出的"文化研究"形成了更明显的整体性把握人类建构艺术经验的"合流"态势。迈向艺术建构经验的艺术人类学,必须参与观察处于自然状态中的生活世界如何建构艺术与艺术如何表述生活世界,整体性分析艺术与日常生活、实用与非实用、审美因素与非审美因素等之间的关联。从实践出发的关系分析是艺术建构经验研究的关键工具。迈向艺术经验的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有两个主要维度:社会文化的艺术建构经验和艺术的社会文化建构经验。从这两个维度切入,会呈现包括艺术边界、艺术圈子、艺术生产、艺术变迁、艺术交流等在内的一系列重要研究论题。  相似文献   

9.
王静 《理论月刊》2012,(5):153-155
20世纪初,随着现代化交通方式的转变,城市移民打破空间的限制加入到与本地人的资源竞争中,并成为土著眼中的"他者"。一方面土著通过强化外来移民的异质性和他者性,用异质界限或者边缘来区分彼此;另一方面,城市移民遇到困难和遭到排斥的时候,其潜在的外乡"他者"意识不断强化,土著与移民从而表现出了一种区隔和竞争的关系。作为土著眼中的"他者",城市移民的异质性只能在公共空间中创造新的族群空间,即共同精神才能消解"他者"形象。  相似文献   

10.
语言交流使自我与他者时刻处于面对面的状态中。语言需求把他者强化为同一,促使语言发生变异,从而形成语言霸权和语言消亡。原初的语言应是伦理学语言,是"我"与他人的亲近,对他者的尊重,对诉求的回应、倾听及"和而不同"的对话。只有对他者负起伦理的责任,才能使他者走出语言困境,自我与他者才能自由地言说。  相似文献   

11.
社会治理实践的伦理追问是指导社会治理的前提。社会治理他者所指为社会和社会多元主体,社会治理的他者伦理问题据此有两个面向:一是需要考虑他者的需求,从伦理角度考虑治理行为的正当性,省思复杂社会治理关系背后的伦理意蕴;二是确证社会治理中多元社会主体的他者地位,承认他者的存在,与他者合作共治,并能够在社会治理过程为他者负责。社会治理他者伦理的基础在于社会诚信,实现目标是社会公正,具体涉及社会治理过程中自我与他者的商谈伦理、责任伦理、制度伦理与发展伦理。社会治理的他者伦理问题在理论层面提供一种学科交叉的视角,实践层面为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了内在支撑。  相似文献   

12.
《新东方》2016,(3)
王阳明对"狂"的精神气质的认识,伴随着其格物工夫论的不断扩展与加深而逐步深化,并逐步提出"狂者胸次"的人格美学精神。"狂者胸次"的提出是王阳明格物工夫不断成熟的产物。"狂者胸次"坚持以"良知独知"作为理论基础,而阳明对于"致良知"是"必有事"的强调使得"狂者胸次"的人格美学精神具有了彻上彻下的意味。"狂者胸次"是独立的人格美学范畴,它的提出对整个民族人格的完善与提升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德胜 《思想战线》2005,31(2):80-86
当代艺术的大众化努力,标榜并正在不断实现着艺术与当代大众的广泛对话,其基本核心是艺术活动、艺术家、艺术作品与当代大众日常生活状态之间的相互趋近和认同,艺术、艺术家和大众由此获得了共同体验和表达对于当代生活/世界的情感与文化价值态度的新的可能性.这种艺术的大众化努力,在与大众对话进程中将成功地架设艺术自身与大众日常生活的文化通道,日渐改变艺术的传统职责,并在当代审美文化中实现现实生活方式向艺术活动、日常生活经验向艺术经验的"跨越".  相似文献   

14.
"日常生活"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是伴随着现代性而来的,其理论语境是西方哲学传统中形而上学本体论的没落,社会语境是现代化进程中时间和空间经验的转变。"日常生活转向"发生在上述语境之下,是西方思想-理论形态的重大转变。"日常生活批判"和英国文化研究的相关理论是西方思想和学术界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5.
陈雨前  马志伟 《人民论坛》2010,(10):182-183
"火铸史诗"经典世纪纪念瓷是采用景德镇陶瓷艺术反映和表现中国经典建筑的杰作。陶瓷艺术具有承载精神文化的功能,反映着时代的精神面貌。经典世纪纪念瓷的创作实践带给人们一个深刻的启示:陶瓷艺术既是能够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的艺术,同时,它也能够做到艺术性、审美性与使命指向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胡雅玲  夏弦 《求索》2014,(9):134-137
美籍华裔剧作家黄哲伦的著名戏剧《蝴蝶君》主要探讨了在东西方文化视域和同性恋亚文化形态下男女主人公力图建构主体身份的历程,男主人公伽里玛作为一个在西方社会里无论在事业上还是在爱情上都屡次受挫的弱者,企图在以西方文化为参照的东方亚文化中重建自己丢失的主体身份;而女主人公宋丽玲作为以异性恋为合法婚恋礼俗社会形态下的一名同性恋者,为了逃避被否定和被边缘化的尴尬处境,力图通过计谋挑战“他者”语境和身份来实现自己身份的认同.这两种以“他者”为主要观照语境的身份建构策略注定会导致身份更加迷失甚至会使人性扭曲,因而招致不可避免的悲剧发生.  相似文献   

17.
吴娜电影中的爱情关系暗含着文化认同的某种不确定性.与其他同类影像相比,这位生长于贵州、学习外语专业的年轻创作者并未将他者置于某种"语义"的概念框架内,她的爱情故事及文化体悟是含蓄、暧昧而私人的.我们尝试在这两部影片中找到她的文化抉择及爱情解释.  相似文献   

18.
审美人类学并非对于"美"的纯粹凝视,亦非流于对其文化事项的收集,而是关于审美和艺术的物质基础,及其"美"之规定性的同构性的系统性研究。在美学与人类学的交流互补中,审美文化这一聚合性对象根据其表现形态、场域性和心理机制等层面,主要形构为如下三个方面:(1)多元化的艺术形态,包括原始艺术抑或"艺术前的艺术"、日常生活中的艺术、仪式中的艺术,以及当代富于杂糅性和流动性的艺术形态;(2)地方性审美经验;(3)审美偏好。审美人类学是关于审美和艺术形构机制及其复杂性的探讨,在人类学与美学的契合与边界之处,审美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理念与方法都将呈现出新的气象,并由此开拓出当代美学新的研究格局与未来。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从生活世界理论入手,运用陌生人和返乡者这两个范畴,分析女性新生代农民工如何通过择偶来重建生活世界的意义脉络,构建出双重意义系统"混杂"的生活世界,从而在看似社会结构和社会性别再生产的背后凸显出女性新生代农民工作为能动者的主动选择与建构的一面。与此同时,研究也指出,作为返乡者的女性新生代农民工在面对乡村意义系统生产时,由于其可以运用的资源有限,其建构的双重意义系统的生活世界是不稳定的,从而陷入身份认同的困境。  相似文献   

20.
如果现代人在其心灵中开启道德空间,则应当容纳自我与他人的共在,通过他者的形构而置放信任、友善、责任一类价值。一个开放的道德空间,为自我主体判断与料理自我与善、正当与利益关系提供一种背景框架。责任是营建道德空间的重要资源,而现代异质性社会关系中的责任建立在差异之上。他者的相异性、脆弱性不能成为湮没他者的理由,惟有责任才能重铸他者。社会需要发展也需要责任。只有缓和效率与责任的紧张,使集体选择回归责任,以集体选择引导个人选择,才能在民众中塑造品格、尊重他者、建立诚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