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液样品中乙醇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在不同存放条件下含乙醇的血液样品中乙醇浓度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以异丙醇为内标,对存放条件不同的血液样品中乙醇进行检测。结果冷冻(-10℃)条件存放1至30天,血液样品中乙醇含量无显著变化;冷藏(4℃)条件存放1至30天,血液样品中乙醇含量变化不显著;室温(28℃~33℃)条件存放1至30天,血液样品中乙醇含量显著改变。结论含有乙醇的血液样品,在冷冻、冷藏条件下可较稳定的存放30天;在室温条件下存放30天血液样品中乙醇浓度发生显著变化,不可在此条件下存放。  相似文献   

2.
<正> 人类葡萄糖磷酸变位酶1(phosphoglucomutase1,PGM1)是具有高多态性的蛋白质,由4个常见等位基因1+、1-、2+、2-编码产生10种表型,在远东地区一些人群中,等位基因3+、3-、7+、7-也达到多态性水平。上述8种等位基因由位于外显子4、8、1A中的3处点突变及基因内重组形  相似文献   

3.
探讨人唾液中ABH血型抗原不同时限的分泌量,以及保存温度对血型抗原活性的影响。应用时间决定性荧光免疫测定法(TR.FIA)对O型分泌型10例和非分泌型5例人在不同条件下唾液中H抗原量进行检测。唾液血型抗原的分泌量随时间而波动,进餐后降低明显,但不干扰分泌型的判定。37℃保存48h抗原活性完全丧失,6℃保存1周抗原活性几乎没有变化。结果表明,唾液分泌时段不影响分泌型判定,将唾液制成斑痕可长期保存样品。  相似文献   

4.
根据模拟的法医样品作DNA中D1S80的分型[刊,英]/Baechtel,F.S.;Presley,K.W.//法庭科学杂志.-1995,40(4),-536-545 DIS80分型程序的可靠性用模拟的法医样品进行了评价。取自曝露于阳光下达20周的血斑中的DNA内的D1S80等位基因是可测定的。然而,曝露于阳光下6周后的精斑中的D1S80等位基因无法测定。对保存于各种基质的血和精液的分析以及20多周内的反复检验揭示,基质地确定D1S80型的能力没有分类上的影响。一项将体液放置于诸如漂白剂、酸、石油和汽油等普通化学物质的研究表明,仅有HCI和漂白剂对D1S80型的分型能力有不利影响。另外,令人关注的化学产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AmpFlSTR(R) Identifiler(R) Plus Kit PCR Reagents混合液使用时间和温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试剂盒PCR混合液依次在4℃、室温、-20℃下保存l周、2周至15周不等,用于样品STR分型检验.结果 4℃保存的PCR混合液在15周之内可以检验出标准品9947A的STR分型;室温保存在6周之内可以检出;-20℃保存至少在15周内可以检出.结论 由AmpFlSTR(R) Identifiler(R)Plus Kit PCR Reagents试剂盒各组分组成的试剂盒PCR混合液在一定的保存条件下使用是可行的,符合法庭科学人类荧光标记STR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6.
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免疫固定法,调查了成都地区汉族群体 C_3表型频率的分布。在400例无关健康献血员中发现三种 C_3表型,SS 型397例,FS 型2例,SS_(var)型1例,其基因频率是 C_3~S=0.9963,C_3~F=0.0025,C_3~(Svar)=0.0013。表现型观察值与期望值吻合(p>0.95)。37℃和室温中放置2天的血痕,4℃中放置23天的血纱布和放置35天的玻璃上血痕,-20℃中放置至少87天血液的 C_3表型,可全部检出。人血清在室温中放3天,4℃中放13天,-20℃中至少放106天,可以全部检出 C_3表型。5例亲子鉴定案中检查了 C_3系统。  相似文献   

7.
本次实验采用聚丙烯酰胺阶段梯度凝胶电泳方法,对武汉地区135名无关男性精液γ—GT进行了遗传多态性调查,根据γ—GT的电泳差异,分为1型、2型、2—1型三种常见表现型,1型为靠近正极的单一带,2型为靠近负极的单一带,2—1型为1型带和2型带组成的杂合双带。表现型频率分别为0.156,0.356,0.488,基因频率为γ—GT~1=0.400,γ—GT~2=0.600(P>0.5)。室温下保存8周的精斑,也能检测出较清晰的谱带。本次实验还探讨了单纯阴道分泌物及精液、阴道分泌物混合斑进行γ—GT分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人类Y染色体3个SNP基因座及其单倍型的遗传多态性和群体差异。方法 应用PCR-RFLPs结合DNA序列分析技术,对140例来自中国藏族、日本、南非黑人及南非白人男性的Y染色体M4、M9和M122基因座的等位基因进行分析。结果 全部样品M4基因座的等位基因均为野生型M4A,未发现多态性。共检出3种单倍型,黑人个体均为野生型单倍型M4A/M9C/M122T。白人个体有8例单倍型为M4A/M9G/M122T,未检出等位基因M122C。日本及中国藏族群体以单倍型M4A/M9C/M122T为主,频率分别为0.50和0.65,未检出单倍型M4A/M9C/M122C,个人识别机率与父权排除率分别为0.6191和0.4994。单倍型频率分布在中国藏族和日本群体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单倍型M4A/M9G/M122C为亚洲人特征,M9和M122基因座在中国藏族和日本群体中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并显示出明显的人种和群体差异。  相似文献   

9.
红细胞酯酶D(EsD)型的分布及血痕EsD型的检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应用高压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对沈阳地区汉族221例随机献血者的红细胞酯酶D(EsD)型进行了检测,其基因频率为 EsD~1=0.629,EsD~2=0.371。结合文献资料分析了EsD 型分布的种族差异,发现黄种人的 EsD~1频率最低,白种人及黑人最高。用本法对红细胞溶血液的最小检出量为1μl;以1μl 溶血液作成的血痕检样,室温保存2周仍可分型。以5μl 溶血液作成的血痕检样可分型时间为3周;37℃保存的溶血液可分型时间为7~8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氯胺酮在大鼠体内的死后再分布变化规律及温度对再分布的影响。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个实验组(室温组24只、冷藏组18只)和1个对照组(6只),实验组大鼠以氯胺酮290mg/kg灌胃,45min后缺氧处死,分别置于室温(24℃)和冷藏(4℃)条件下,于死后不同时间(0、12、24、48h)取心血、外周血、肝、肺、肾、心肌、大脑,检测其中氯胺酮含量;对照组大鼠以生理盐水灌胃,各对应组织器官样品为空白对照。血和组织样品中加入内标物SKF。。后碱化,乙酸乙酯萃取,GC/MS全扫描定性,内标法、工作曲线法气相色谱定量分析。结果室温条件下,大鼠死后48h内随着死亡时间延长,心血、肺、肝中氯胺酮的浓度呈升高趋势(P〈0.05),肾脏中氯胺酮的浓度先升高后下降(P〈0.05),外周血、心肌和脑中氯胺酮的浓度无显著性变化(P〉0.05)。冷藏条件下,血液及组织中氯胺酮浓度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除心肌外,各样本浓度均低于相应时段室温条件保存的样本。结论氯胺酮在大鼠体内存在死后再分布现象。温度对大鼠死后血液及组织中氯胺酮浓度变化有较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不同保存条件对血中CN-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在各种温度贮存条件下血液中CN-浓度与保存时间的关系。方法用氯胺T衍生GC/ECD分析。结果在室温下存放的阳性血,在30天~50天中,CN-浓度有所增加,以后浓度下降很快,80天后则检不出。在4℃及-20℃下贮存的血液CN-浓度,在一定的时间段中,有所增加,以后则逐渐下降,至8个月仍可检出CN-。结论不同条件下存放的血液CN-其浓度的变化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豚鼠过敏性猝死后血清Ig E随死亡时间(PMI)的变化规律,探讨冷藏尸体血清Ig E在过敏性猝死法医学鉴定中的价值。方法建立过敏性猝死的豚鼠模型,置室温(20℃)保存6 h后,于4℃冷藏,于死后6、12、24、36和48 h取血清,同时设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豚鼠血清Ig E的含量。结果过敏性猝死豚鼠与对照组豚鼠血清Ig E含量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后6、12、24、36和48 h之间血清Ig E含量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性猝死6 h后将尸体置于4℃冷藏条件下保存,48 h内进行血清Ig E检测对过敏性猝死的法医学鉴定仍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和时间条件保存时生物样品中氯胺酮的稳定性。方法家兔以氯胺酮150mg/kg灌胃,30min后处死,取其血、肝、肾、脑,分别在室温(18~24℃)和冷冻(-20℃)条件下保存,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定性分析、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法测定不同时间各样品中氯胺酮含量。结果血、肝、肾、脑冷冻保存至第30天氯胺酮含量均降低(P〈0.05);室温条件下各样品中氯胺酮含量自第5天起均升高(P〈0.05)。结论生物样品在冷冻条件下保存时氯胺酮稳定性较好,怀疑氯胺酮中毒或死亡的检材应冷冻保存,尽快检测。  相似文献   

14.
在铁路公安工作实践中,常常遇到犯罪分子拆卸固定钢轨的配件,破坏列车运行安全和盗窃路材案件,从而在被拆卸的器材上留下擦划痕。由于这类案件现场多处于室外,受自然界环境和列车上的废水影响,在被拆卸器材的擦划痕的表面生成程度不同的锈蚀痕。研究锈蚀痕的生成过程,对于判定案发时间有决定性的意义。一、锈蚀痕的形成钢铁在常温和干燥的空气中长时间一般不会锈蚀,可是在高温和潮湿的空气中与空气的氧气、水共同作用下会发生锈蚀,而在钢铁表面产生赤褐色的铁锈。□温度47℃-52℃、相对湿度26%、遇水5分钟后发生锈蚀;5小时后产生略厚层土黄色锈蚀痕,用潮湿的纱手套(一般用力)擦拭数次后(以下简称擦拭后),痕底有较薄层土黄色斑痕。□温度26℃-36℃、相对湿度80%-90%、遇水5分钟后产生很薄层灰黄色锈蚀痕;擦拭后没有反应;一天后产生薄层土黄色锈蚀痕,擦拭后有较薄层灰黄色斑痕;3天后产生厚层红褐色锈蚀痕,擦拭后有略厚层红褐色斑痕;6天后产生很厚层红褐色或赤褐色锈蚀痕,锈蚀痕擦拭不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Orbitrap HRMS)测定血液斑痕中两种乙醇生物标志物乙基葡萄糖醛酸苷(EtG)和硫酸乙酯(EtS)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空白静脉血液加标后在载玻片上制备成血液斑痕,取样后用50%甲醇提取,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进行检测;色谱柱Synicronis C18(150mm×2.1mm×5.0μm)分离,流动相A为0.1%的甲酸水,流动相B为含0.1%甲酸的甲醇-乙腈(1∶1),梯度洗脱,离子源为加热电喷雾离子化源(HESI),扫描方式全扫描模式,负离子模式检测。结果该方法在EtG、EtS浓度为0.2~100ng/patch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R^(2)=0.9991、0.9994),样品回收率良好,日内与日间精密度小于15%,基质效应在85%~120%之间。结论利用该方法可有效测定血液斑痕中的乙醇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STR基因座中检出三带型等位基因5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正> 单个STR基因座的PCR扩增,其图谱一般是纯合子个体只有1条带或1个峰,杂合子个体2条带或2个峰,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3条带或3个峰。本文作者在2000例(共5500名个体)亲子鉴定或个人识别检案中,检出5例三带型等位基因(three-bandedallele patterns),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薄层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检测红细胞及血痕酸性磷酸酶表型,并对不同条件下的血痕标本进行检测,发现室温下(15~33℃)保存的110例纱布血痕7周内可全部正确分型,21例磁板血痕9周内均可正确分型;含血量≥5λl 的血痕可被正确检出 EAP 表型;日晒、水洗、发霉等因素可影响血痕 EAP 型的正确检出。同时调查了广东人群的 EAP 表型分布,基因频率为 p~a=0. 2338,p~b=0. 7662,发现 EAP 基因频率分布存在着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8.
红细胞酸性磷酸酶(EAP)型的分布及血痕EAP的检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对辽宁地区213例汉族随机献血员的红细胞酸性磷酸酶(EAP)型进行了检测,其基因频率为EAP~(?)=0.169,EAP~b-0.831。结合文献资料分析了EAP型分布的种族差异,指出了各人种EAP型分布的特点。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对红细胞溶血液EAP型的最小检出量为2μL(2×3mm滤纸条)及0.5μL(直接加样);对血痕EAP型的最小检出量为7.5μL血液制成的检样。本法在4℃保存4周以内的红细胞溶血液和室温保存25天的血痕均能正确判定EAP的型别。  相似文献   

19.
血液和尿液样品中海洛因代谢物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尿液和血液中海洛因代谢物3-β-D-葡萄糖醛酸吗啡(M3G),吗啡,O6-单乙酰吗啡(O6)在180d内的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准备空白添加血液、尿液、染毒动物(大白兔)血液、尿液和吸食海洛因者血液、尿液样本,分别置于20℃、4℃、-20℃下,分别于0、1、2、4、7、14、28、56、112、156、180d时间点测定样品中M3G、吗啡,O6相对含量。结果在3种不同温度下,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血液、尿液中的O6含量均逐渐下降至零;血液中吗啡含量升高(空白血液添加组)或下降(染毒动物组),在尿液则均升高;血液样中M3G含量均升高,尿样中则略有下降。下降和升高的幅度均随保存温度的下降而缩小。结论海洛因代谢物在-20℃时保存稳定性最佳。  相似文献   

20.
1 人Hb快速检验试剂盒1.1 实验原理本试剂盒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人Hb确证人血.用人Hb单克隆酶标抗体第二抗体.用抗人Hb血清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第一抗体.检测时将检材浸泡液一滴加入微孔中,室温反应10分钟后,倒掉微孔中的液体,用自来水冲洗两次甩干后,加入人Hb单克隆酶标抗体一滴,室温反应10分钟后,倒掉微孔中的液体,用自来水冲洗3次甩干,然后在微孔中加入显色液A、B各一滴,室温避光保存10分钟后观察结果,加入显色液后,阳性为蓝色,阴性不变色.1.2 试剂盒组成(1)微孔板48孔(12孔4条),用上海司法部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生产的抗人Hb血清稀释包被,2℃~8℃干燥保存,有效期内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