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刑事判例制度初论笔者认为,应当积极主动地对刑事判例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作用重新进行一番审思、评价,这对确立判例在整个中国法制建设中的应有地位,并进而建立起科学的、符合我国实际的刑事判例制度,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目前采用的是划一的制定法模式,在经...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了判例和判例制度的含义及判例的作用,并对我国建立判例制度的有利之处进行分析,最后对我国建立判例制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从司法现状看判例在我国司法过程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文雁 《法学论坛》2006,21(6):120-125
在我国,有关判例制度的讨论已经有近20年的历史了,但是,对于判例在整个司法过程中处于什么地位、如何借鉴英美和大陆法系国家的判例制度,使之结合我国司法传统更好地发挥作用,还有很多可待讨论的问题。本文结合我国判例在司法过程中的现状与问题,归结出判例对于司法过程的价值贡献和实践意义,从理论上总结出在我国加强判例作用是法治原则的必然要求,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关于借鉴判例制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随着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给我国的法律调整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国内法学界有人提出借鉴判例制度。然而,在一个制定法国家借鉴判例制度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试就建立我国判例制度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借鉴判例制度的必要性借鉴判例制度,首先要了解判例的特点和长处。笔者认为,判例具有如下主要优点: (一)判例法规范的稳定性。法律的稳定性是法治原则的一个基本要求。但是,长期以来,有人对判例有种种误解。有一种观点认为,既然判例是法官创制的,那么法官的判决就  相似文献   

5.
《判例与研究》2008,(4):10-20
2008车9月28日下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北航”)法学院以“大陆法系的剖例制度”为主题举办了第十二期北航法学沙龙,沙龙分为上、下两场,上半场主题为“中国之判例制度”,高全喜教授主持,朱芒教授通过两则行政法实例作了关于中国法中判例之存在和作用的报告,黄卉副教授通过对我国一系列已决新闻板与名人名誉权案的整理,试图找出从个案裁判发展出判例的途径,傅郁林副教授我分析了我国建设判例制度亟待解决的法律又书方面的问题下半场主题为“外国判例制度”,葛云松教授主持,刘飞副教授、解亘副教授、薛军副教授和林彦博士结合备自的留学背景,分别对德国、日本、意大利和美国的判例制度作了介绍,其他与会者分别为张骐教授、申卫星教授、王洪亮副教投、崔春明教投、萧瀚副教报、谢立斌副教授、郑春燕教授、刘保玉教授、孙新强教授以及王锴博士,在自由讨论阶段,与会者就中国未来之判例制度(案例指导制度)应当借鉴其他大陆法系国家经验,学者必须关注和介入判例制度建设以及如何进行判例研究等问题达成了共识,但在判例形成、既判力内容、判决要旨制怍等问题上存在意见分歧,可靠的解决方案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判例制度在弥补制定法的不足,维护司法公正,体现法律至上的理念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本文基于我国的司法实务对判例的迫切需求,通过分析判例与判例法的不同,结合我国的司法实践,探讨了我国建立判例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传统的两大法系的互相融合以及"混合法"的发展,许多学者乃至司法实践着呼吁建立我国的刑事判例制度,与成文法互补。本文通过分析刑事判例制度的含义、价值、局限性和我国建立刑事判例制度之可行性,探讨了我国建立该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判例的法律地位存在着遵循先例原则和成文法优先适用原则,但这两个原则都不是绝对的。判例具有创立新规则和增强法律的灵活性等作用。我国判例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判例解释制度、判例公布制度、判例参照制度、判例统一制度。  相似文献   

9.
杨成 《行政与法》2007,(6):81-84
法国具有成文法传统,普通法院法官断案原则上以成文法为依据,判例没有当然的拘束力。唯独在行政法领域,法国很早就建立了行政判例制度,最高行政法院的判例具有当然的拘束力。行政判例在法国行政诉讼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极大地提升了行政法院的公信力,法国行政诉讼制度至今亦为世界所尊崇。就我国行政立法与行政审判的现状而言,迫切需要建立行政判例制度,法国行政判例制度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何美欢 《中国法律》2010,(5):12-13,68,69
英美法判例制度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参考作用,一是约束作用。参考作用,是指如果法院认为一个判例的判决原则或法律理念是正确的,法官在审判时可以适用这个案例。而约束作用,是指如果法院认为一个判例是错误的,但按照法律的规定,该判例对法院有约束力,那么,法院即使认为这个判例是错误的,仍要遵从这个案例。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法律史上,判例制度并非陌生之物。但是,近代以降,它曾被人们忽视了。改革开放以后,法学界开始注意判例制度的价值。而实践领域正悄悄地发挥着它的作用。我们高兴地看到,判例意识的觉醒终于变成了判例机制的初步确立。我们有理由期待,判例制度在未来法院改革中将发挥突破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方建伟  王勇 《行政与法》2006,23(1):125-127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的法治建设中,判例制度引起了法学界的关注。尤其伴随着最高人民法院以《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发布案例,以及对于成文法局限性的认识,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于判例制度的作用、中国是否需要和需要什么样的判例制度有了诸多争议。本文从一则案例出发,讨论了成文法的局限性,就判例制度在我国存在的必要性发表了笔者的看法,并就判例制度的设立作了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台湾地区继承了大理院时期的传统,编纂并公布了大量的判例。判例具有相当大的社会统制作用。判例的材料来源是最高法院各庭及最高行政法院所审理的案件,形成的程序较为严格,对以后审判具有拘束力,均附有"要旨"并且公开。在结合台湾地区的判例制度的经验,构建大陆地区判例制度时应注意:改"案例指导制度"为"判例制度",明确赋予判例以拘束力,判例创制主体的唯一确定性,改革判决书的制作方式,完善从判例形成到适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阮防  邵培樟  李唐 《法学评论》2005,23(4):84-89
在我国,判例并不是一种正式法律渊源,更谈不上判例法制度。然而,不承认判例的法律效力和判例法制度的缺位却使我国的法律制度及其适用深陷于诸多困境之中。本文从理论层面和实证角度对建立我国判例法制度的客观诉求进行分析,指出应当适时地建立我国的判例法制度,即在以制定法为主要法律渊源的前提下,由最高法院形成作为正式法律渊源的判例,最高法院和其他法院根据“同案同判”的原则,受这些判例的约束并且在判决书中加以引用,最终形成以制定法为主要法律渊源,以判例法补充制定法、解释制定法的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同时,进一步对建立我国判例法制度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并对如何建立我国的判例法制度提出了具体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魏胜强 《法律科学》2011,(3):182-192
我国当前并无明确的判例制度,但实际上存在着"近似判例制度",如案件请示批复制度是有实无名的判例制度,案例选编公告制度是心照不宣的判例制度,案例指导制度是欲言又止的判例制度,这些制度有诸多不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司法实践的需要,我国应当建立判例制度。建立判例制度有利于维护法律的稳定性,树立法律的权威;有利于矫正我国的近似判例制度,树立司法的权威;有利于提高我国个案审判和判决书的质量,树立法官的威望。我国构建判例制度的基本思路应当是,使判例制度与法律方法相结合,使判例制度与司法解释制度相结合。我国应当构建一个由最高人民法院和审案的人民法院共同制作判例、由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判例的判例制度,这是构建我国判例制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入世以来,如何在W TO视野下构建我国民事判例制度,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问题。从W TO适用中引入民事判例制度的根据、民事判例制度的内涵、发挥民事判例对司法审判的促进和规制功能等三个方面足以说明在我国民法典积极制定的同时,应引入民事判例制度,从而构建我国新的民事判例制度。  相似文献   

17.
卡多佐在《司法过程的性质》中对判例制度下法官思维过程细致严谨的分析为人们剖析法律的运行路径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本文从法官的思维方式出发,分别分析了在有成文法及无成文法的情况下,判例制度的法律运行模式及法官的思维在当中的作用。并试图结合我国法律制度现状,提炼出判例制度下法律的运行模式对我国法律制度的构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当前的历史背景及行政法自身特点决定了建立行政判例制度是发展我国行政法的必要途径,法国行政法两百多年来的历史实际上也是行政判例制度的发展史,因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参照法国行政判例制度,对建立我国行政判例制度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9.
论对我国台湾地区判例制度的借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台湾地区判例制度概论我国台湾地区法律制度属大陆法系。在认识到大陆法系成文法传统之局限性的基础上 ,现在台湾学者大部分承认判例之拘束力 ,这与台湾地区在法律之中对判例的确认是不无关系的。台湾“宪法”中并无判例的规定。在台湾 ,判例是判决先例之简称 ,依照其“司法院变更判例会议规则”第2条第2项之解释 ,是指 :“经采为判例编入判例要旨 ,呈奉司法院核定者而言。”由此可见 ,能被采为判例之判决是指“最高法院”各庭审理案件时所做的判决 ,而且还仅仅限于“呈奉司法院核定者”范围之内。台湾“法院组织法”第25条规定 :“…  相似文献   

20.
论刑事判例在我国司法体系中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界曾经围绕我国能否实行或确立刑事判例制度展开过不小的争论 ,且至今意见尚未统一。作者认为 ,争论的根源和焦点仍在于我国究竟适合建立怎样的刑事判例制度。为此 ,文章围绕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事判例制度理论 ,积极探讨了刑事判例在我国司法体系中的定位问题。提出了在概念定位上刑事判例是一种刑事判决范例 ,在性质定位上刑事判例是一种刑事司法解释 ,在创制定位上必须由特定主体和程序来完成 ,在效力定位上应当具有普遍约束力 ,在监督定位上必须确立制约制衡机制等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