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李震山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2月版 自由民主宪政秩序之价值体系中,人权保障应属其根本。人性尊严既属各项人权的核心理念,其这不可侵犯几已成为宪法价值体系的基础原则。本论文集即系从人性尊严之宪法意义出发,探讨生命权、身体不受伤害权、人身自由、资讯自决权、隐私权、集会自由权,以及外国人之宪法权利,并以台湾人权六十年回顾与前瞻作为结尾。  相似文献   

2.
宣示人权、保障人权构成了现代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功能,人权应当被作为宪法的核心价值而备受推崇。人权作为现代宪法的核心价值,它首先是宪法生成的价值追求,并且,人权理念是贯穿宪法(学)基本范畴的核心要素,宪法保障自由、维护秩序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人权,宪法实践活动的终极目的也在于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与我国宪法保障人权的根本宗旨是一致的。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现行宪法完成了从革命宪法到人权保障宪法的转变。但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观的要求,我国宪法的人权保障还存在内容结构、实效发挥和履行国际人权公约方面的局限性。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宪法应该通过修改集中梳理、完善宪法人权保障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人性尊严是现代宪政理念的价值内核。警察权力是国家行政权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警务活动时依法采取权威性措施和手段的权力,体现着公共行政权力。警察权力的行使极其容易侵犯公民的基本权利。公安机关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警察权力的行使不能背离人性尊严保障的核心价值追求。警察权力究其内容与精神,应当以保障人性尊严为主轴,其手段与目的之间仍然是以具有暴力性质的强制性措施为必然。是以,民主法治国家中警察权力的运行,应当受到一定的规范与检验,以彰显保障人性尊严的宪法意旨。  相似文献   

5.
试论人权法的体系——以理论法学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将是“人权”的世纪。与之相适应,人权法在整个法学体系中的地位亦将变得日益重要。人权法体系至少应包括人权的基本理论、人权的基本分类、人权的保障及国际人权交流等问题。人权分为应有人权、法定人权和实有人权。从严格意义来讲,集体人权包括一般社会群体权利和民族自由权。人权作为权利也需要实现,需要完善的保障机制,在目前的世界范围内,都通过“法律的人权”来保障人权的实现。使“应有的人权”通过“法律的人权”来达到“实在的人权”。而宪法作为最重要的法律历来就是人权的保障书,人权的保障和实现离不开宪法。人权保障又是宪法的核心,离开人权保障,宪法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人权价值是宪法的重要价值之一,我国宪法保障公民人权。未成年人是特殊的公民,因此其人权受到宪法的特殊保障。我国现有的未成年人保障体系初具规模,但未成年人权益侵害事件多发,这是社会对宪法人权价值认识缺失的表现。为进一步维护未成年人权利,国家和社会应当注重宪法人权价值的普及。同时,宪法解释的激活,立法机关、执法机关和监督机关的相互制衡与促进都是未成年人保护问题中宪法人权价值实现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7.
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是宪政的首要价值。本文在总结中国宪法对基本人权保护的现状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宪法对公民基本人权保障不足的原因,并从三个方面提出完善我国公民基本人权宪法保护、实现宪政价值的现实之途。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国家,人权要得到伸张,宪法监督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宪法监督通过矫正多数暴力行为,保障少数人的权益;维护公民既定的宪法权益;阐释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以及纠正政府的侵权行为来彰显人权价值.  相似文献   

9.
宪法司法化是指宪法规范由法院适用的过程,它是宪法法律性、宪法至上及违宪审查的价值目标的根本要求,对宪法和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宪法司法化的总体思路应当是:赋予法院违宪(合宪)审查权和宪法的具体司法适用权,建立以违宪(合宪)审查和人权保障为核心的宪法审判制度,使宪法的原则和精神得到认真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10.
浅析人权概念入宪的历程及价值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权是现代政治统治最深刻的合法性基础和最高价值追求。宪法是人权和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是人权保障的总章程。 2 0 0 4年我国宪法修改首次将人权概念写入宪法 ,有着重大的意义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重大突破 ,实现了宪法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 ,同时促进了我国政治文明建设 ,也将扩大我国国际人权保护合作与对话。人权概念入宪同时也彰显了中国人权事业的远大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财产权是人类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权利,也是维系人类自由与尊严的根基。从人权法学角度来看,财产权同时又具有人权意义上的价值。因此,财产权制度在注重实现财产的经济功能的同时,也要关注社会的自由、平等与正义价值。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私有财产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始终都伴随着其对财产权利的发展,因而,要注重加强对私有财产权的保障力度。  相似文献   

12.
从法哲学上看,古希腊学者普罗泰格拉斯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中世纪神学大师阿奎那主张神性决定人性;近代以来,洛克等经验理性主义者主张自私、贪欲是人的本性,因此每个人追逐自我利益的结果必然导致他人被工具化和商品化,康德从实践理性的角度提出了“人是目的不是手段”的命题,成为近代以来人性尊严的核心机理。在中国,自古就有“天地之间,莫贵于人”的人性观,孔子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提出了“四心说”和“富贵不能淫”的人性观;现代儒学者蒋庆主张“礼乐制度中的人性尊严”。故此,西方学者主张的是一种利己的权利论式的人性观或者个人主义人性观,中国儒家学者主张的是一种利他的义务论式的人性观或者团体主义人性观。从法释义学上看,个人主义的人性观极力彰显个人自由,尤其是契约自由,国家主义的人性观过分强调整体利益,忽视个人利益,二者均容易导致个人被工具化和商品化;人格主义的人性观介于二者之间,当为可取;“人性尊严”与“人格尊严”的区别在于:“人性”是相对于“神性”和“兽性”而言的,“人格”是指特定人的身份、资格和能力,是区别于他人的个性化权利。人性尊严是一项上位宪法原则,正如国际人权法条文规定的一样,是各项具体人权的本源和基础。人性尊严原则的功能表现为:确立了国家权力运行的人性基础,标定了基本权利保障的底线标准,设定了宪法未列举权利的推定原则。  相似文献   

13.
法学应当把科学地认识人权、认真对待人权、切实保障人权、持续发展人权作为终极关怀和研究重心。在社会转型时期,时代特点决定了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理论上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理论支持和法治理念,实践中以培养了解国情的高素质法律人才为目的。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必须弹性整合知识结构,将人权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纳入法学体系是本文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4.
人权条约和决议与关于解决国际争端和国家责任的一般国际法规则共同构成了人权保护国际程序的法律依据,联合国机构和人权条约机构为国际法程序提供了运作机制。人权保护的国际法程序可以概括为监督程序、控诉程序、调查程序、司法程序及其他程序。借口人道危机,西方大国未经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干涉,缺乏法律支持。以暴制暴不应成为人权国际保护程序的启动方式。  相似文献   

15.
人权最早是作为神权的对立物而出现的,资产阶级人权观以"天赋人权"唯心史观为理论依据,以个人主义为核心,以争取本阶级权利为本质,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特权的锐利武器,曾起过历史的进步作用.人权的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本世纪初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人权的性质有了根本变化,第三世界的崛起推动了人权标准的多样化,集体权、生存权、发展权正被广泛认同.西方国家为维护霸权需要,抛出"新人权观",鼓吹"人权高于主权",为侵略他国主权制造借口.邓小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提出了维护多数人权利的进步人权观,并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人权问题上的正确态度,应是承认差异,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人权是人基于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而产生的所有人共同的需求,人权是一种由法律、习惯所确认的社会关系。国家是保障人权的主体和责任者,人权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中有所不同,但基本人权应当得到保障。刑事司法权利不仅保护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而且对国家、社会和每个人都有保障作用。人权和刑事司法国际准则是有紧密联系的两个要领,文章对刑事司法国际准则的适用性等问题进行了开拓性研究  相似文献   

17.
人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渐被人们认识和提出来。从本质上讲 ,人权是人的本能在社会中的需求和表现。人权的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自然性和社会性是人权的基本属性。因此 ,人权既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特殊性 ,人权问题既是国际问题也是国内问题。人权的实现要靠国际国内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8.
人权的本质特征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要素,即自由和平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人权要素的内容会不断丰富。人权是以主体的人为其立足之本的。作为主体的个人为实现更多更高层次的利益诉求,结成各种不同组织体、甚至国家,赋予这些组织体享有和行使某些人权,是个体人权活动的延伸和能力的提高。"普世价值"是以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的人群共同的利益需求为指向的,其目的是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人的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本文通过三种人权主体形式及相互关系的分析,对尊重人权与普世价值的关系进行了论证。各种人权组织形式设置的目的是为个人人权服务的,民族国家是人权组织的高级形式,它应当由本民族来决定和行使,我们反对西方借人权干涉他国内政。  相似文献   

19.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成果和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人权教育的目标在于人权意识的提升和人权知识的普及。高校教育是将教育链接社会的一个转折点,大学生即将走向社会,成为公共权力的行使者,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人权保护教育是相当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人权是人类的共同价值,发展民主、保障人权的理念世界相通。在马克思主义视野中,人权具有权利性与义务性的统一、局限性与发展性的统一、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统一、现实性和价值性的统一四个基本特点。加强当代中国的政治认同,需要强化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坚持群众路线的基础路径,发展和改进协商民主与人民民主,并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