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云南普洱茶及其在世界茶史上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是世界上最好的饮料之一。除饮用功能外,它还有防病健身的效用,因而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和重视。全世界计有四十多个国家种植茶叶,但主要产区在亚洲,其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我国是亚洲的主要产茶区之一,云南又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作为云南茶叶的主要代表普洱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饮茶文化。茶在古代又名檟、莈、茗、荈、臯、芦等。相传四千多年前我国就用茶叶来治病,并将其视为祭祀的珍品。然而,我国的茶叶最早又源于哪里?世界茶树的原产地在什么地方?这是一个重要的学  相似文献   

2.
思茅市更名为普洱市,是全市政治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众望所归,符合全市的发展要求.镇沅作为"世界野生茶树王之乡"、世界茶叶的原产地之一,全县20余万各族人民对更名欢欣鼓舞,对更名致以最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3.
普洱茶发展中急需解决的三大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丽芳 《创造》2003,(5):28-29
对世界来说,普洱茶是世界上有相当影响的名茶;对中国来说,它是中国的十大传统名茶之一;对云南来说,普洱茶是我省历史上的一个最有代表性的、首屈一指的名牌。还有前些年有关专家对普洱茶累积的无形资产作过评估:认定普洱茶是一个有着300多亿无形资产的品牌。实际的情形是,普洱茶还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资源优势,而没有形成经济优势。基于此,笔者以为,普洱茶发展到现在,发展中急需解决的有三大问题……  相似文献   

4.
娴子 《今日民族》2013,(1):32-33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世界公认的茶树原产地,植茶、用茶、贸茶的历史始于东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距今已达两千年。这里的六大古茶山是中国历史名茶——普洱茶的发祥地、原产地,滇藏茶马古道的源头,清朝普洱贡茶的采制、采办中心,底蕴深厚的普洱茶文化,源远流长。攸乐古茶山攸乐山位于景洪市辖区内,现名基诺山。东西长  相似文献   

5.
思茅茶树良种场是一九八五年由农业部,云南省农业厅、思茅行署联合投资建立的云南省第一个茶树良种繁育推广基地。以选育和推广良种为主要任务。面向全省茶区提供原种种植,并进行良种繁殖、栽培的技术指导。八年来,他们──推广良种良法,带动各族群众致富茶树良种是茶叶优质、高产的基础。云南虽然有悠久的茶叶技培历史,但无性系良种茶园起步较晚。针对此清况,思等茶树良种场到九三年底,共繁殖良种苗木58.65万株(袋)。向社会提供418.41万株(袋);向社会提供良种使茶3.8万公斤。苗圃也从小到大建立起来,年生产苗木能力已超过2…  相似文献   

6.
在北方人眼中视为稀罕的茶园,江南有很多,而且多是上千亩的大茶园。郁郁葱葱的茶树一层层地顺着山坡延展厂来,有如绿色的波涛翻滚着。中国绝大多数名茶都产自江南菜园,有的已有一千多年的生产历史。茶多以产地来命名,像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江西婆源的姿绿等等。云南也是中国盛产茶叶的地方,又是茶叶种植的发源地,云南的普洱茶就是中国名茶的一种。因而,在世博园里也有了一个茶的展园。酒馆有酒旗,茶店有条幡。离茶园老远便能看到茶幡在空中飘扬。茶园位于世博国中部主游路一侧的山坡上,这里果真种着几亩绿茶。茶园的环境要求极为…  相似文献   

7.
宝鼎茶闲烟尚绿──《红楼梦》的茶文化氛围胡晓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利用茶叶和栽培茶园的国家。茶早已成为我国人民生活的一部分,并形成了以名茶、茶水、茶具、茶俗、茶诗文等为代表的茶文化体系。这些丰富多彩的茶文化内容,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临沧蕴藏着独特而丰富的旅游资源,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发展特色旅游,不论是当前还是长远,都是临沧地区除糖、茶、水电三大产业外,最具发展潜力的一个产业,也是面向新世纪加快临沧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一、临沧旅游产业发展的前景及条件(一)既丰富又独特的旅游资源,是发展临沧旅游产业的前提和条件。临沧旅游资源丰富,特点鲜明。一是滇茶文化,历史悠久。临沧是全国有名的茶乡,是“滇红”的原产地。国内外旅游者到临沧,可登茶山、听茶歌、习茶道、品名茶,享乐茶乡的独特风情。二是古迹丰富,密林幽境。临沧有重…  相似文献   

9.
<正>一、我国西南地区薪柴制茶现状茶叶产业是我国西南部分地区的特色优势产业,然而传统的薪柴制茶方式对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以云南西双版纳为例:西双版纳地区热带雨林是我国保存完好、连片面积最大的热带森林,西双版纳同时又是普洱茶的主要产地之一,茶叶的高产导致每年因炒制茶叶消耗森林资源74万立方米,折合幼林面积约12?5万亩。目前全州森林面积约2000万亩,按此计算,西双版纳州  相似文献   

10.
李保林  可顺祥  马黎 《创造》2016,(8):44-49
勐海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原产地和集散地,普洱茶产量居全国第一,有“普洱茶故乡”之称.又因生态环境良好、气候湿润温和,素有“西双版纳春城”的美誉.勐海地处云南省西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部,东接景洪市,东北和西北与普洱市思茅区和澜沧县相邻,西部和南部与缅甸接壤,距省会昆明599公里,距州府景洪市45公里.全县国土面积5368平方公里,辖6镇5乡1个农场,聚居着傣、哈尼、拉祜、布朗、彝、回、汉、佤等民族,常住人口32.5万人.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永德县总面积3208平方公里,大部分在海拔800-1200米的山区和半山区,土类呈红壤和黄壤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3.8%-6.5%,森林植被较好,生态条件优越,是适宜茶叶成片发展的土地资源。野生采集和栽培并举永德地处茶叶原产地中心之一,茶叶野生资源较为丰富。1962年,省茶叶公司派人由县茶叶站技术员陪同到该县明朗、勐板、后山实地考察,并要求各茶叶收购组对辖区茶资源加以调查。1982年,省茶树品种考察组又到勐板、明朗作了考察,证实永德野生茶资源丰富,分布较广,全县11个乡镇都曾经有野生茶树生长,至今保留较多的有明朗、勐板、乌木龙、亚…  相似文献   

12.
茶,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是中国物质文化的一块瑰宝。而茶所承载的文化涵义则远不止于此,中国的茶文化是中国人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世界各国无论是茶物质文化还是茶精神文化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中国。一、茶是中国浓茶起源于中国,历史悠久,“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在陆羽的《茶经》出现之后。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的《茶经》可以看做是茶的发展的成熟阶段的标志,它的问世标志着我国的茶文化在唐代进入了繁荣  相似文献   

13.
伊航   《人大论坛》2020,(2):56-57
贵州是全国唯一兼具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无污染的全境高原茶区。截至目前,贵州省茶园面积达700万亩,连续七年位列全国第一。世界茶源于中国,中国茶源于贵州。4980年在贵州省晴隆县境内发现目前为止世界唯一、迄今164万年以上的茶籽化石,证明贵州是茶树的原产地。贵州坚持“林中有茶、茶中有林”的生态建园模式,茶区森林覆盖率在65%以上;采用绿色生物防控技术,在全国率先禁止水溶性农药,禁限农药在国家标准60种的基础上,增加至勺28种。贵州茶叶在国家农业农村部质量安全抽检均为100%合格。  相似文献   

14.
1938年,为振兴中华茶产业,受当时中国茶叶总公司委派,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的范和钧先生与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张石城先生带领90多位来自祖国各地的茶叶技术工作者前往热带雨林深处的勐海县筹建茶厂。在总结吸收传统普洱茶产制工艺基础上,引入了机械制茶技术和设备。1940年,勐海茶厂(原名佛海茶厂)正式建成投产,从而揭开了中国普洱茶历史的新篇章。六十六年的不懈努力,勐海茶厂已成为当今首屈一指的普洱茶生产企业,大益普洱茶也因此成为茶叶行业中的著名品牌。云南七子饼茶和现代普洱茶人工后发酵陈化工艺的巨大成功,无不体现了勐海茶厂对普洱茶行业发展的卓越贡献。今天勐海茶厂已经步入了规模发展时期,拥有占地380亩的普洱茶综合加工厂,遍布各乡镇的茶叶收购组和茶叶初制所,以及重要原料保证的巴达、布朗山两个万亩绿色生态茶叶种植基地。大益普洱茶作为普洱茶顶尖产品,其大益七子饼茶(7572、7542、7262、7592、8582、8592、7672、7562等)、勐海沱茶、普洱沱茶、普洱砖茶、女儿贡茶、宫廷普洱等,几十年来一直被业内推崇为经典普洱茶的代表,成为无数茶人竞相收藏的普洱茶珍品。一心只为做好茶,大益茶人专注于现代普洱茶的科学研究与发展,为追求自然健康的更高生活品质,将继续创造更多的云南普洱茶经典。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茶的故乡,对茶的利用和栽培已有几千年历史。世界各国种茶技术和饮茶习惯均传自中国。国内茶树约12O多种,其中名茶有10种,狮峰龙井为我国十大名茶之首。1988年9月在第27届世界优质食品评选会上,狮峰龙井获得最高荣誉的金棕榈奖,国外报刊誉为世界名茶王国中的“绿色皇后”。  相似文献   

16.
苏枫 《小康》2023,(1):28-29
<正>以申遗成功为契机,安溪将继续健全管理保护机制,保护茶园生态系统,加强农遗宣传推介,并加快推动“三茶”即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促进安溪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福建省安溪县是中国乌龙茶之乡、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2016年以来,安溪铁观音连续四次位居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价值茶叶类第一,荣获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由安溪铁观音衍生出来的生态系统、生产系统、文化系统,更是成为中国茶产业的突出代表和符号。  相似文献   

17.
300多年前,马帮驮着普洱贡茶进京,从位于云南西南部的思茅出发,途经四川、陕西、山西、河北等省,历经数月行程4000多公里,到达京城时只剩下70人。300年后的今天,也就是在4个月前,一队由120匹骡马组成的马帮同样将一驮驮生茶从思茅出发,沿原路线将于9月份抵达北京。届时,这些原生态的普洱茶将在北京拍卖。他们重温当年生茶途经不同地域和气温下自然发酵成地道普洱茶的历程,是为了让世界更加了解普洱茶,让普洱茶名扬天下。  相似文献   

18.
普洱茶的历史,开始于明代 今日民族:请您给我们定义一下普洱茶,这个是外界比较模糊的概念.在茶叶的分类体系中,它属于什么类型? 吴疆:在六大茶类里面,普洱茶划归为黑茶类.准确的定义应该是:云南大叶种,晒青,加上后发酵,以这三个指标为准.  相似文献   

19.
杨桂红 《今日民族》2001,(11):44-46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云南中甸有了运茶的马帮,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从中甸与拉萨间的险山恶水间走出了一条路。据史书上记载,唐朝时西藏人就有了饮茶的习惯,到了宋代,茶马互市已成为藏汉间的一件大事,明清两代茶叶更是内地运往西藏的主要产品。茶马古道有川滇两叉,一是四川雅安产的砖茶(茯茶),以康定为集散中心,马帮从此上路,经甘孜、昌都到拉萨,转运西藏各地;另一是云南版纳、思茅产的砣茶(碗茶),以大理为集散中心,商队由此上路,经丽江、中甸、德钦到西藏的邦达、日喀则、阿里等地。但因版纳、思茅的暖湿气候与青藏高原的…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三江侗族自治县茶叶产业取得如此辉煌成绩凝聚着他的一份心血和汗水,他引领群众种茶叶、育茶苗、找销路、创品牌,让百里侗乡茶绿大地,香飘万里,名扬神州!他就是三江农业局茶叶办技术员陆小璋。现年59岁的陆小璋出生在三江县八江乡布央村。20多年前,布央村还是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当时村里没有什么产业,群众收入微薄,连温饱都难以解决。因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