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强镇扩权的核心内容是通过放权赋予试点镇与县级政府相同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但从其权力下放过程来看,县镇之间的权力配置和运作与现实需要、制度文本之间均存在着偏差。引发权力下放中县镇权力配置、运行偏差的原因不仅有放权的法律限度、更有其利益动机及其所契入的地方治理权力架构等。优化强镇扩权背景下县镇两级权力配置及其运行,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以完善的分权制度安排为主要手段,以必要的监督约束机制为补充,改善包括分权逻辑、放权原则、考核体制机制在内的整体性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2.
《求知》2017,(9)
<正>国务院国资委表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标应该放在增强活力方面,通过股权转让、资产重组、增资扩股和引进战略投资者等方式,积极引入社会资本。一、激发政府"放"的活力回顾改革历程,不论是在行政体制改革方面,还是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主题都是权力下放,都是权力从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转移和从政府向社会转移的过程,也就是纵向的政府间分权和横向的政府向社会分权。权力下放是行政体制改革的政治内核,也是简政放权的题中应有之意。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快中央行政权力下放的进程。早在2013年5月,李克强总理在  相似文献   

3.
西方国家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几种模式及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如何妥善地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重要课题。西方国家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联系十分广泛和密切的基础上,同时又以垄断资本和福利国家经济为其深刻的经济基础。西方国家中央与地方关系有联邦分权模式、单一集权模式、单一分权模式三种典型形式。每种模式都是其社会历史、民族精神、文化传统及其社会政治经济综合作用的产物,都有各自的特点。对此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我国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中央与地方权限划分的理论误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央与地方的权限划分,历来是国家政治管理和行政管理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在这一问题上存在着诸多理论上的误区。本文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阐述了权力下放的价值取向、地方自主权的科学含义、中央集权制与中央高度集权制的本质区别等几个基本理论问题,试图澄清在这些问题上的理论误解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十大趋势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政治发展进程呈现出如下主要趋势:一、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从高度一体化转向适度分离;二、政府权力从中央高度集权转向寻求中央与地方集权与分权相互协调;三、政治权威从神圣化转向世俗化;四、政治决策从注重经验转向注重科学;五、社会控制从以行政权力为主转向寻求以法律控制为主;六、对权力主体从强调总结自律转向注重制度约束;七、政治文化从群众文化开始转向全民文化;八、政治参与以动型转向自主型;九、政治发展道路的选择从追求激进转向寻求渐进;十、对外关系从实行闭关自守政策转向全面的、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6.
公共管理的市场模式——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新探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市场模式作为传统政府管理模式的一种替代形式 ,是对新时代、新环境的一种适应与回应 ,是西方国家摆脱管理危机的一种尝试 ;其指导理论主要是公共选择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 ;其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私有化、公共服务的付费制、竞争与合同制、内部市场、分权与权力下放、自由化与放松管制等。  相似文献   

7.
正一、问题的提出:"集权—分权"悖论及其两个维度当代中国"集权—分权"悖论背后实质上隐含着两个维度的问题。当人们呼吁集权时,更多地是从政府间关系这一维度出发,强调要处理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划分问题,要求中央政府在全国性的问题上加强对地方政府的控制;而当人们呼吁分权时,则是从更广泛意义上的国家社会关系这一维度出发,强调要处理好政府与非政府的权力划分问题,要求国家(包括中央政府  相似文献   

8.
农地非农化管理的分权取向改革及其情景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现行农地非农化“转一征一供”三位一体的中央集权制管理模式的基本规定性及可能的内在矛盾进行了制度分析,揭示了中央集权制管理框架虽然具有阶段必要性,但随着中国社会转型发展的不断进展,今后势必要引入基于地方利益独立性的分权取向改革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管住总量,放开市场”和“配额管理,市场调剂”两个可能的分权取向改革方案,对这两个方案与现行中央集权制管理框架进行社会福利差异比较分析和情景模拟,结果显示这两个改革方案都能实现高于现行中央集权制模式的社会总福利水平。“配额管理,市场调剂”方案能够更好地与现行中央集权制管理框架相衔接,可能成为今后中国农地非农化管理的分权取向改革的首选方案。在改革的逻辑路径设计上,提出应当紧紧抓住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分配机制这个枢纽,并沿着可转让配额管理这一方向推进现行中央集权制管理模式的改革,以取得“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体制改革创新的连锁效果。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突破口是县政改革。县政改革的方向应是建立在行政分权和政治分权基础上的民主自治。当前各地所进行的"强县扩权"或"扩县强县"式的行政分权在加强县级政府自主权的同时,也增加了权力滥用和公共利益被损害的风险。为此,需要进行真正意义的政治分权和司法分权,通过确立民众对执政者的制约,建立真正意义的责任政府;通过强化司法制衡来制约地方的政治行为,以保证国家的政治统一有效性,维护公共利益的制度底线。  相似文献   

10.
徐阳光 《团结》2008,(6):24-27
财政分权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的普遍趋势。纵观世界各国,既没有出现财政权力完全集中在中央政府层面的情况,也没有出现财政权力绝对分散在地方政府体系中的现象。因此,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也就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共同选择。财政分权不仅在发达国家得  相似文献   

11.
从文本的意义上说,人们对孟德斯鸠分权学说的认识仍存有一些根本性的分歧。对这些分歧进行学理的正本清源的梳理与辨析,犹为必要:(1)孟德斯鸠分权学说的真实本意是通过权力的分立与制衡使公民的政治自由免受国家权力的侵害而得到法律的庇护。权力滥用的被制止只是分权制度达致的结果,而非其诉求的意旨。(2)孟德斯鸠对人的本性和道德能力的悲观与否定,构成分权学说的理论逻辑前提。(3)分权学说是为封建贵族的利益张目,不是为新兴资产阶级呐喊,即分权的本意是等级分权。当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分权的实质就演变为国家机关内部的职能分工,文本问题就切换为应用问题。(4)分权政制其实是一种混合政体,它不是权力的绝对分立,分立中的权力其实是一种交叉混合的权力。(5)分权制度对公民自由的保护不一定要以降低行政效率为代价,它还有增强政府工作能力的“积极性”作用。(6)分权学说是否具有普适价值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任何一种设计良好的政治制度,在性质上并无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之别。分权体制在中国确实存在一个适合与否的问题。但是,分权体制所折射出的一些基本原则应该具有普适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如何进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划分,合理调整其利益结构,调动和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是我国政府机构改革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论述了我国目前政府分权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合理分权和利益协调的建议,主张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法制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13.
分权制衡是近现代民主法治国家的宪政原则。分权制衡思想萌芽于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在近代社会之后,其思想体系才得以确立。作为一种政治理论,分权制衡思想确有其局限性,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它具有普遍意义。鉴于集权制政府的消极作用和影响,分权政府已成为现代政府构建的目标模式。分权政府包括非政府组织同政府的分权;政府内部的分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分权。  相似文献   

14.
孟德斯鸠分权学说得以产生的条件,是西方政治思想中的分权思想、分权理论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是在这些思想和理论的基础上进行逻辑发展、理论研究以及结合实际政治现象而得出的成果。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较洛克的分权理论有了长足的发展。其对分权理论的完善和发展的贡献,最为根本的在于明确提出了“三权”相互制衡的思想,使“三权”得以成为一个系统。孟德斯鸠将司法权独立出来,真正形成分权制衡的理论,其中包含了更高的政治理性。结合我国司法的实践,科学地认识孟德斯鸠分权学说的现代意义,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建国前后一段时期,我们继承了起源于解放战争后期的大区制,中央与地方实行分权制。后来出于稳定市场和经济重点恢复的需要,中央及时统一了财经工作。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为了既能确保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又能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中央又给地方实施了小规模分权。  相似文献   

16.
德国应急救援队伍构成体现了救援与救护相结合、综合与专业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政府与社会相结合、地方与联邦相结合等特点,其应急救援指挥呈现出联邦与地方相分权、行政与技术相分责、内部与外部相协调、指挥与支援相配合等特色,对我国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有着重要借鉴意义.借鉴德国模式,我国可采取救援和救护相结合方式,建立综合性基础救援队伍;在风险识别基础上,建立必要的专业救援队伍;划分行政权力和技术权力,避免行政部门干扰技术救援;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发挥志愿者的灾害救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政治学上,国家的权力分配一般包括两种不同的意义:一种是横向的分权,指的是行政、立法、司法等权力的划分;一种是纵向的分权,指的是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划分.中央和地方权力的划分,对于世界上各个国家来说是一个重要问题.世界上除了极个别小的国家如梵蒂冈外,一般都有一个划分中央和地方权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崔建周 《理论探索》2007,(5):115-117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影响社会政治经济平稳与否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实行权力下放,地方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和发展。但新时期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方面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有的隐性规避中央宏观调控,有的公开与中央政府"抗衡",有的预期政策、提前行动。这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的干部评价机制、中央与地方关系没完全理顺、地方政府的行为越位和错位、地方政府的理性经济人行为与约束机制弱化、中央宏观调控"一刀切"等原因导致的。要抑制地方保护主义,就必须大力维护中央权威,明确中央与地方权限,推进政府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9.
转型期我国地方政府间恶性竞争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性分权造成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财权体制的不完善扭曲了地方政府作为利益主体的竞争意识.但在同时,由于激励机制的缺陷和约束机制的孱弱,导致了地方政府间的恶性竞争,并出现了不容忽视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8月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通过的《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将地方立法权拟扩大至全部282个设区的市。至此,已经停滞21年的立法权下放议题,再度成为社会热点。毫无疑问,地方立法权限的扩大是不断深化改革、推动权力下放、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手段,必然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及公共事务运作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如何保障地方立法的必要性、科学性与有效性,是立法权进一步下放过程中民众普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