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东莞公安聚焦"数据警务、智慧公安"的发展目标,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驱动的公安信息化转型升级之路。车辆信息库围绕车辆抓拍图片、车辆结构化数据、公安业务数据等多源异构数据的智能融合和管理,实现数据的按需汇聚、深度融合和智能研判,构建统一的车辆视图大数据服务系统。车辆信息库建设作为智慧新警务在东莞的实践,有力推动了警务工作由“汗水警务”向“智慧警务”转变。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以射频识别和视频识别两种机制相结合对世博园区出入车辆实施安全监管的设计理念,分析了系统的技术优势、工作原理和系统构架方案。该系统具备精细化、动态化和可视化的服务特点,能够满足区域涉车管理、大型会务活动管理的现场处置要求,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出入车辆安全监管系统中得以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利用MATLAB软件对低质车辆牌照图像进行处理,并运用数学形态学算法对低质量车辆牌照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利用MATLAB软件中数学形态学算法可以对低质量车辆牌照有较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4.
李强  朱鸣 《警察技术》2018,(1):14-17
车牌识别网是物联网技术在公安交通管理中的一项具体应用。构建一体化的基于车辆身份识别、视频监控和信号控制联动的稽查报警机制能够提高公安交通智能化水平,快速识别、追踪和抓捕违法犯罪车辆,对提高公安机关打、防、管、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赵阳  高磊  赵炫  张旭 《警察技术》2015,(3):81-84
车型识别技术在公安侦查、交通管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传统的车型识别仅能分辨出车辆的大致类型,如小型、中型和大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基于车脸特征的车型识别技术逐渐走向实用,不但可以识别车辆品牌,甚至可以识别品牌旗下的系列和年款,从而大大扩展了该技术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对车型识别技术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并着重对基于车脸特征的车型识别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其目前尚存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RFID数字防伪标答的技术原理及其特点,对世博会车辆证件应用RFID数字防伪技术的关键问题和实现方案作了详细论述,该应用方案已在世博会车辆管理系统中得到成功实施。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RFID数字防伪标答的技术原理及其特点,对世博会车辆证件应用RFID数字防伪技术的关键问题和实现方案作了详细论述,该应用方案已在世博会车辆管理系统中得到成功实施。  相似文献   

8.
数学形态学以集合运算为基础,采用特定的结构元素去度量和描述图像形态,实现对图像的正确分析和理解。针对劣质车辆牌照图像,提出相应的数学形态学识别方案,并利用MATLAB软件编制处理程序。实验结果表明,运用数学形态学识别车辆牌照不仅可以保留图像的原有特征,而且清晰地勾勒出牌照字符边缘,显著地提高车辆牌照图像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兰州市公安信息化系统建设现状及智能视图的需求分析,提出采用车脸识别和Wi-Fi并轨分析技术,构建车辆视图大数据分析的技术思路。通过对系统架构、关键技术、技术方案及特点、功能实现和应用成果的详细分析和展示,验证了车脸识别及视图大数据分析技术在公安警务实战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复杂环境下,通过车牌识别对嫌疑车辆追踪难以进行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AlexNet深度学习网络的车辆颜色自动识别技术,从而缩小排查范围,实现对嫌疑车辆的追踪寻找,提升工作效率。该方法基于AlexNet网络的基础架构,使用Adam算法代替SGD算法作为优化函数,提升网络的收敛速度,引入批量归一化算法( Batch Normalization,BN),减少网络中间层的数据波动,提升算法的稳定性,同时保留第一个Dropout层,避免过拟合现象。该方法在Vehicle_Color_Recongnition Dataset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车辆颜色识别准确率达到了 97.69%,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能够为公共交通、公安视频侦查等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基于直方图修正的图像增强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直方图修正是一种新的数字图像增强处理方法 ,能够有效地改善灰度分布集中 ,动态范围狭窄而缺少必要细节的涉案图像 ,显著地提高涉案图像的辨析程度 ,从而为侦查破案和案件审理工作服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利用MATLAB软件对模糊车辆牌照图像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处理 ,增强了车辆牌照图像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2.
射频识别技术是利用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的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门禁系统、车辆防盗、物流管理等安全防范领域中。文章在简要介绍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的基础上,针对射频识别系统面临的安全问题,提出相应的防范策略,以促进射频识别技术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针对货车车斗载人违法行为,根据公安部“减量控大”要求以及地方自身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工作需要,搭建了基于CNN卷积神经网络的货车违法载人识别模型,对实施违法载人和有违法载人历史记录的货车进行监测、预警,消除该类违法安全隐患,扎实推进重点车辆“隐患清零”,助力“减量控大”新突破。  相似文献   

14.
针对货车车斗载人违法行为,根据公安部“减量控大”要求以及地方自身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工作需要,搭建了基于CNN卷积神经网络的货车违法载人识别模型,对实施违法载人和有违法载人历史记录的货车进行监测、预警,消除该类违法安全隐患,扎实推进重点车辆“隐患清零”,助力“减量控大”新突破。  相似文献   

15.
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车辆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亮 《警察技术》2006,(1):43-45
射频识别RFID采用识别技术、通信技术、在大规模集成电路支持下,利用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自动获取相关信息并识别目标对象,具有非接触、识别距离远,适于恶劣环境、可实现运动目标识别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公安、安防、交通、金融、税务、物流等。本文简要介绍了RFID技术,包括RFID基本组成、工作原理、技术关键、工作频率、识别距离等,主要介绍基于该技术的自动车辆识别,特别是识别系统的基站。  相似文献   

16.
浅谈假军车的现状、识别与处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保障国家长治久安,我国确定了军车免缴通行费用的特别规定,假军车正是这一规定的衍生产物。由于没有部队纪律的约束,这些车辆不仅造成国家规费的大量流失,还严重危害了交通安全和治安秩序,形成了大量不稳定因素。一、使用假军车的情形  相似文献   

17.
刮擦痕迹几乎可见于所有的交通事故现场,按照物证技术学原理,对刮擦痕迹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充分挖掘和解读痕迹的形成机理,不仅能够科学确定车辆的接触部位,分析交通事故发生状态,再现事故经过,还能认定肇事嫌疑车辆,为事故责任的认定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肇事逃逸案件提供破案线索和定案依据。车辆类型结构、车身材质、车辆装载和运行方式、车辆机械故障、车辆的修复等是车辆因素中影响痕迹形成的重要成因。  相似文献   

18.
跨区执勤中的警用车辆装备概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篇内容从特种警用车辆、勤务车辆和保障车辆三个方面,介绍了跨区域执勤中需用到的警用车辆装备,对其主要功能、适用范围及技术参数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物价局(计委)、交通厅(局)、国家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根据《国务院批转财政部、国家计委等部门<交通和车辆税费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00]34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辆购置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294号)的规定,从2001年1月1日起开征车辆购置税取代车辆购置附加费,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自开征车辆购置税之日起,车辆购置附加费同时停止征收,除国家税务总局、交通部另有规定外,过去有关车辆购置附加费的文件规定同时废止。二、开征车辆购置税后,有关部门、单位或个人欠缴、漏缴的车辆购置附加费,由车辆购置悦征收机构继续做好清缴工作,清缴收入按规定上缴中央国库。三、为确保交通和车辆税费改革的顺利进行,切实减轻车主负担,促进汽车工业发展,自开征车辆购置税  相似文献   

20.
郑凯 《当代建设》2003,(5):88-88
车辆荷载是引起路面损坏的最主要原因。作者对车路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简要分析了行车速度、车辆载重、车身后桥阻尼和轮胎刚度等因素对动荷载的影响,对于深入分析车辆动态特性与路面疲劳破坏的关系有一定价值。 一、产生车辆动态特性的原因 车辆在地面上行驶时或多或少的都会产生垂直于地面方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