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全球公民社会话语的类型与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全球公民社会的讨论及研究已成为热点.不同权力、利益背景下的人们对全球公民社会的理解并不相同.在全球公民社会话语及行动分类方面,帕特里克·邦德认为公民社会关涉全球经济并反映出不同政治意识形态,他把全球公民社会划分为全球正义运动、第三世界民族主义、后华盛顿共识、华盛顿共识(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等类型.而作为对"自上"与"自下"全球公民社会予以全球民主、社会转型及解放的可能性探讨,全球公民社会研究一方面关注全球公民社会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作用及意义;另一方面关注全球公民社会反对国家霸权、资本霸权的行动及策略.而且,基于对全球公民社会的质疑广泛存在,每一种理论本身都在反省全球公民社会这一命题的自洽性,形成一种批判的全球公民社会话语.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通过海外研习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的世界性公民,逐渐成为美国高等教育机构优先发展的计划,并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尽管学界对海外研习项目有褒贬不一的看法,但发展海外研习项目既得到了美国政府政策法规的大力倡导,也受到了大学、研究机构以及非营利组织等社会机构的重视和支持.作为美国大学生海外研习的重要目的国之一,我国应该增强接待越来越多来华学习的海外研习生的能力;同时,借鉴美国海外研习项目的优势,提高我国大学生海外访学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恩格斯有关"世界历史"的论述提供了审视民族国家利益的新视角--"世界历史"的视角.世界历史的发展赋予国家利益新的属性,使其在原有的"地域民族性"之外又具有了新的"世界历史性",国家利益在二者的对立统一中运动发展.民族向世界历史转变过程中,形成不平等国际体系,落后国家要实现国家利益,必须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并推动国际体系向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象国家一样,国家利益作为社会共同利益形式消亡条件的形成依赖于世界历史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交往思想是其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在马克思世界历史观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思想引领作用.人类社会历史起初并不具有世界性,它是在生产力的较高发展阶段上并由于世界性交往的普遍发展得以形成的.马克思正是在对地理大发现时期的交往、工场手工业时期的交往、大工业时期的交往的不断反思中孕育、萌生并最终形成其世界历史观的.  相似文献   

5.
在地球变成了“村”的今天,在全球化趋势势不可挡的今天,在无以计数的国人梦想成为“世界公民”的今天,在我国已经成功加入WTO的今天,我们与世界的距离有多远?我们与世界公民的要求有多远?我们即使跨出了国门,就一定能成为世界公民吗?  相似文献   

6.
公民的本质在于作为一种个人权利与义务相匹配的主体存在,公民教育就是培养这样的合格公民.心灵教育既是一种目的论,又是一种方法论.心灵教育将成为提升当前公民教育有效性的重要举措,关注心灵对公民教育具有多重意义,触动人的心灵对公民教育具有行动指导.  相似文献   

7.
当前大学生缺乏公民素质的主要表现有社会公德意识淡薄,缺乏法治观念;人文素养教育缺失,公民文化素质不强;政治法律素质意识不强.帮助大学生培养起良好的现代公民意识,理解公民的深刻内涵,真正认识到作为一个公民所应有的权利和所应承担的责任,从而自觉地将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的要求内化为自身的行动,这是大学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目标.  相似文献   

8.
正从漠视到围观是一种苏醒,从围观到行动是一种担当,如今,人们开始尝试着以一个公民的身份去关注、思考、行动。青岛公民参与城市种树的行动,看似微小,但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这苏醒和担当宝贵无比、意义深远。在如今这个地球已成"村"的年代,在这个无法隐身世外、弃世独立的年代,对公共事务的关注与深入探究不仅仅是出于自然属性的好奇,它更是现代社会里摆在"公民"面前无法逃避的现实。是选择发声还是选择沉默?是选择担当还是选择麻木?  相似文献   

9.
20世纪末,全球意识的培养成为美国公民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全球意识是指一种立足于人类社会共同利益,认识、分析和思考世界历史和社会问题,并以此指导行动的观念和思维方式。从全球意识培养的目的观出发,美国公民教育课程主要包含世界公民意识、交流和合作意识、国际规则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国际参与意识五个方面的内容。解析课程中全球意识教育的内容,可以更深刻地反思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特点,为我国学校的全球意识教育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公民社会”概念与中国现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丙中 《思想战线》2012,38(1):30-38
中国政治的民主发展水平与中国社会的公民性发育程度并不必然是同步的。"公民社会"的概念在翻译上逐渐从"市民社会"为主演变为以"公民社会"为主,在对象范围上逐渐从现代都市扩展到整个国家共同体,在行动主体上逐渐从城市居民的自愿结社和现代产业分工下的非营利组织,扩大到包含农民的各种结社的所有公民组织,在与国家的关系上逐渐从强调独立乃至对立转而强调非行政与非营利属性下与政府和企业的合作。社团作为组织实体是公民社会的外显方面,而公民精神则是其内在品质。公民社会已然是中国的现实,这不仅是由中国的宪法所预设的,而且是由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和广泛的公民结社很现实地代表着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公民社会与刚性社会结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靖  王成祥 《思想战线》2011,(Z1):320-322
"滇池卫士"张正祥事件曝光之后,在网络、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介人们掀起一场公民环境权的论战,"打假斗士"王海事件引发人们对消费权的讨论。公民环境权、消费权意识的觉醒都是我国公民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表现,而社会上讨论的公民社会和公民权到底是什么样的,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一些公民社会的专家的理论梳理来对公民权和公民社会理论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并结合中国"刚性社会结构"提出公民社会可作为我国刚性社会结构减压阀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王玲 《思想战线》2004,30(3):137-140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是由各国人类学和民族学领域的专家及相关研究机构组成的世界性组织,每5年举办一届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世界大会,每两届大会期间举办年会。2008年7月中国昆明将承办第16届世界大会,主题是"人性、发展与文化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美国公民教育的变革客观上已形成与公民文化的协同响应机制,在特定背景下公民文化的维系和发展要求公民教育调整教育理念、目标和方式以适应经济社会的结构调整或迎合社会思潮;而公民教育的变革则推动公民文化的延续或变迁。美国公民教育史上存在三次改革,从20世纪前注重"价值灌输"、20世纪上半叶以课程为中心的探索,发展到20世纪中期以后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重视公民参与实践的教育模式,每次变革都驱动着公民文化的变迁。揭示美国公民教育对公民文化变迁的作用和规律,可以为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转型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14.
陈兆旺  唐睿 《理论月刊》2012,(8):179-184
亚里士多德公民自治思想是对当时古希腊诸多城邦政治实践的理论回应。其公民自治的含义就是具有公民身份的城邦公民"轮番为治"。亚里士多德的公民自治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公民自治的主体是所有具有公民资格的公民;客体是城邦公共事务;实践平台是公民城邦共同体;实践方式是直接民主。而亚里士多德的公民自治的实现必然要面临以下几个理论与实践问题,公民自治的前提条件是公民财富与实力;公民自治对公民能力与公民教育的要求;公民自治所需的制度框架与公民精神基础;如何平衡公民自治与法治的张力。亚里士多德的公民自治思想也遗留下一系列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小国寡民导致"阶级立法"使得公民自治面临持续的冲击;人治与法治的张力;囿于城邦政治单一的公民自治结构;过分强调公民能力,而造成其与公民自治体制的张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公民社会与公民教育问题的研究,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在当代中国,"臣民"、"国民"、"人民"与"公民"四种社会身份或观念并存,并形成三组相关概念:臣民-公民、国民-公民、人民-公民.梳理三组公民相关概念内在的内涵冲突,并根据当代社会特点,实现概念内涵的现代转换与建构,对于公民相关问题的研究是一项具有基础性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随着美国民众的权利意识觉醒,人们为维护个体或群体利益而采取行动已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传统意义上的"被动"或"服从"公民观逐渐转向"主动"公民观,主张以一种积极和理性的态度参与社会和政治公共生活,以满足民主制度的合法性要求。"主动"公民观对美国公民教育理念与实践产生了深刻影响。"主动"公民教育理念提倡在多元化的美国社会,通过实践教育方式促使学生形成公民权责意识、养成公民品格,并掌握"对话与合作"等公民参与技能。在联邦政府推动下,美国逐渐形成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社区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17.
于浩 《中国人大》2009,(22):24-25
选举制度是当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也是公共权力获得合法性的重要依据。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世界各国的选举制度有共性的一面,但在发展过程中又呈现出各自不同的个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公民身份历史发展的梳理,进而对自由主义视野下的公民身份认同、共和主义视野下的公民身份认同、社群主义视域下的公民身份认同、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公民身份认同、女性主义视域下的公民身份认同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揭示认同问题是民族国家稳定与发展的重要议题,指认在当今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发展过程中,加强公民身份认同教育对民族国家产生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维护社会繁荣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公民身份具有法律规范的静态性,更有见诸于维护或争取公民权利各种行动的动态性。民族国家与公民个体通过观念、制度和行动三种维度来形塑两者的互动模式,互动的过程既是公民主张权利的实践,也是民族国家实施治理夯实政治合法性基础的过程,两者之间是一种互存共生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游国立 《理论月刊》2006,(6):173-175
2001年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概括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但<纲要>实施五年来,公民道德建设并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效,社会风气每况愈下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扭转.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增加了"服务人民"和"崇尚科学",在"敬业奉献"中彰显"辛勤劳动",把"团结友善"发展为"团结互助",把"勤俭自强"提升为"艰苦奋斗",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使其成为新世纪新阶段新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除了内容更加丰富之外,"八荣八耻"旗帜更鲜明,语言更犀利,更具有针对性,也更具有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