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今年5月2日,欧盟正式确认11个成员国为货币联盟的首批加入国。在历尽磨难之后,欧元终于将于1999年1月1日启动,并将于2002年7月1日完全取代各成员国的货币而成为单一货币。这是世界经济史和货币史上的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它标志着欧盟货币一体化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2.
1991年欧盟公布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明确规定,在90年代分三个阶段实现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经济和货币联盟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欧洲中央银行和发行统一的欧洲货币,并指明要在第三个阶段即1999年1月1日起发行单一货币,但当时对欧洲单一货币的具体名称尚未达成一致。1995年12月,欧盟在马德里政府首脑会议上决定将欧洲货币联盟的单一货币命名为“欧元”。欧元(EURO)即欧洲一词的词根,它象征着欧洲统一后的强大,即有代表性又有概括性。  相似文献   

3.
我国刑法规定了伪造货币罪,但对货币的范围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这就导致在司法实践中产生了一些问题,应对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及规定进行完善,使有关货币的规定系统化,即货币是指具有流通性的人民币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的国家、地区发行的具有法定流通效力的货币,包括港币、澳币、台币、贵金属纪念币。  相似文献   

4.
目前,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银行危机、增长危机的交织、蔓延,根源在货币联盟非对称冲击调整机制缺失和非国家货币的内在缺陷.改善货币联盟治理,要以共同行动稳定市场预期,以货币基金稳定共同货币,以财政联盟强化风险分担,以政治联盟强化规则约束.面对欧元区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和冲击,我国宜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从强化财政自动稳定器作用、强化银行系统风险防范、强化外部风险免疫能力等方面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5.
经济与货币联盟是欧盟经济一体化的高级发展阶段。健全的货币法律制度和财政法律制度是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的两大重要支柱。欧元的启动和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的有效运作使欧盟的货币一体化顺利实现。然而,欧盟财政一体化进程却相对滞后,欧元区部分成员国负债累累的客观现实使欧盟的财政法律制度面临严峻挑战。为应对债务危机,欧盟财政法律制度有了重大变革,《经济与货币联盟稳定、协调与治理公约》或将进一步推进了欧盟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我国惩治货币犯罪的立法经历了从无到有并逐步完善的过程,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如持有、使用假币罪和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的立案标准过低;没有将"变造货币"作为犯罪对象;没有根据使用假币的不同情形规定刑事责任;没有将单位作为伪造货币等犯罪的主体等等.进一步健全、完善货币犯罪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于打击当前猖獗的货币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现行公司法第二十七条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其间并没有出现“现物出资”的概念,但是现实中和学理中一般认为公司出资财产中包括非现金的出资形式,并就现物出资的相关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本文拟就现物出资范围问题中通说认为应该予以限制甚至禁止的若干出资物种类作一理论分析,进而检讨现实法律规定的疏漏之处。  相似文献   

8.
“欧洲统一”的源流及历史遗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洲一体化现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特别令人注目的是欧洲货币联盟将于1999年1月1日正式启动,实行单一货币;同样令人注目的是欧盟成员国在涉及国家利益和国家主权的问题上所进行的激烈争论。实际上,一体化进程中始终存在着国家主权和超国家权力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9.
货币是刑法分则规定的一些犯罪的犯罪对象,但货币作为一种特殊的种类物,在所有权转移方面有其特殊性,即谁占有货币,谁就取得所有权。据此分析刑法分则规定的与货币的这一特殊性关系密切的一些犯罪,会发现货币不应成为侵占罪的犯罪对象;货币作为挪用型犯罪的犯罪对象时其犯罪客体应是货币的所有权。  相似文献   

10.
目前对贸易强度与东亚经济波动协同性关系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产业内贸易为主的贸易模式促进东亚经济波动的协同性,从而东亚地区适合成立货币联盟;二是认为东亚地区贸易的加强更多表现为产业间贸易,生产的专业化会导致经济波动的非对称性,从而东亚地区不是最优货币区。  相似文献   

11.
实行行为终了与否的判断标准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中止行为类型的划分,而且还间接影响到不同类型中止犯的认定标准。在德国,关于实行行为终了与否的判断标准,存在行为计划说、个别行为说以及全部行为说等学说。在日本,则存在主观说、修正的主观说、客观说、遮断说以及折衷说等不同见解。其中,全部行为说和折衷说较为可取。在我国,对行为是否实行终了的判断也应采折衷说,即应与是否需要采取积极措施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以及行为人的主观认识内容联系起来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从整体上说就是党的先进性,因此永葆党的先进性,对强化军魂意识具有着根本性价值,包括认同价值和促进价值;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从个体上说就是党员的先进性,因此永葆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对强化军魂意识具有着主体性价值,包括中介价值、示范价值和保证价值;党的先进性和党员先进性是高度统一的,因此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是永葆共产党人先进性的现实基础,对我们强化军魂意识有着重要的发展性价值,包括基础价值和着力价值等。  相似文献   

13.
委托作品著作权归属约定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著作权归属是委托创作合同的重要条款。著作权归属约定的性质关系到委托人著作权的取得、受托人义务的履行以及双方利益的平衡。在债权形式主义的背景下,委托人通过委托创作合同取得著作权属于继受取得。由于作品的无形性和著作权登记制度的缺失,受托人移转著作权依赖法律推定。著作权从创作完成之日开始移转,委托创作合同的书面形式往往成为著作权移转的公示手段。但是委托人支付报酬的义务与受托人移转著作权的义务构成对价,并对法律推定的著作权的移转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保证地方立法机关在地方立法中更科学合理地设定法律责任 ,立法者在拟定法律责任条款时 ,首先要体现地方立法的目的 ,同时 ,其内容的设定 ,还要体现出科学精神 ,具有可操作性 ,考虑该法在施行中的要求。但从我国现行地方立法法律责任条款来看 ,仍存在法律责任条款不协调、缺乏衔接 ,法律责任条款过于原则 ,法律责任条款有明显空白漏洞等方面的问题 ,直接影响了地方立法的有效实施。针对地方立法法律责任条款存在的问题 ,应采取加强法律责任条款的衔接和协调、加强法律责任条款的量化、避免法律责任条款的空白漏洞等措施 ,完善地方立法法律责任的设定  相似文献   

15.
婚生否认之诉是人事诉讼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国大陆社会伦理观念较为相近的台湾地区,其民法亲属编经过十余次修正,其亲属法日益与世界亲属法的潮流相融合。反观我国亲属法和民事诉讼法,仅就婚生否认之诉中适格原告问题仍无法达成一致。而适格原告是成功构建婚生否认之诉的前提。借鉴德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等成功立法经验和结合我国现状,论证我国婚生否认之诉的诉讼主体不仅限于夫、妻及子女,还应有条件的包括第三人。  相似文献   

16.
道路交通事故致人损害案件中,当机动车与其所有人处于分离状态时,应当对传统责任主体认定依据进行合理反思,并应该引入控制力和收益这两个标准,对机动车与其所有人的分离状态进行类型化分析,从而得出由实际控制人承担主要责任,由所有人根据过错程度和收益承担连带责任或者补充责任,以实现机动车损害赔偿中的实质正义.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实现社会主义革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奠定社会主义的制度基础离不开中国共产党艰辛探索和坚强领导。中国共产党坚持与时俱进,适时和科学地为共和国的发展选择道路,提供理论指导,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千难万险,使共和国在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不断由胜利走向辉煌。引领共和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不断取得新的成就,需要中国共产党居安思危,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8.
公司分立无效之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分立涉及众多利害关系人的利益 ,我国应参酌国外立法例设立公司分立无效制度。公司分立无效一般只能通过诉讼途径来主张 ,法院在审理公司分立无效之诉时 ,应尽可能保持分立后法律关系的稳定。  相似文献   

19.
权利失效原则是大陆法系一项重要的司法判例原则,它有助于补充现有相关制度的不足,维护正常的社会交易秩序。权利失效原则适用的客体广泛,包括形成权、请求权和抗辩权等。适用于形成权,其法律效力是使权利本体归于消灭;适用于请求权,其法律效力是产生相对人的抗辩权。我国应在立法中体现权利失效原则。  相似文献   

20.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对永葆党的纯洁性意义重大。本文主要从党的十八大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反腐倡廉建设的部署和要求,全面分析新形势腐败的新动向,总结腐败的原因,推动新的历史条件下反腐倡廉建设与党的纯洁性建设的思考,永葆党的纯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