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提高青年职业技能水平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社会服务的基本途径和方式是不断取得新的职业业绩.职业业绩的取得需要以职业技能为支撑.职业技能是青年社会服务的本领中基本的、骨干性的内容.促进青年参与职业技能培训,乃是增强其社会服务本领的极其重要的突破口和抓手.近年来,青年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不少青年缺乏必要的职业技能.要从提高高技能人才待遇、营造尊重高技能人才氛围、加强对青年的教育等方面入手,促进青年积极参与职业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2.
内容摘要:在宝钢实现二个“世界一流“战略,尤其是梅山公司实施500万吨规模的过程中,公司在技术、设备、工艺和产品等方面都要实现升级换代,现代化的设备需要高技能人才操作,先进的技术需要高技能人才掌握和使用,作为人才队伍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技能人才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他们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钢铁公司青年目前的技能等级状况和团组织新近制订的<青年技能等级登高计划>,结合团组织的主要工作阵地和载体,提出了以“两横两纵一中心“模式推进青年技能等级登高活动,顺利实现活动目标的设想,并浅析了在技能等级登高活动推进和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2006年是上海“十一五“开局之年,也是上海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的关键时期.上海共青团组织以试点推进青工技能培训学分制为契机,加速推进高技能青年职业人才的培养,实现青年技术工人队伍建设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以"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术、高技能和专门技能型应用人才"为培养目标。本文对目前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以江西青年职业学院经管系首届工商管理综合实训为便阐述实训教学改革目标,提出完善高职院校实训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体制、机制决定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要培养石油企业急需的新经济时代高技能人才,必须从健全高技能人才工作体制着手,着重完善高技能人才的使用、选拔、激励三项机制,促进高技能人才的成长;必须遵循高技能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通过技能鉴定、岗位练兵、技术比赛、人才评聘四项基础,为高技能人才成长搭建广阔的舞台和成长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的关键在于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技能操作人才是企业员工队伍的核心与骨干,在加快产业升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胜利油田主体专业仍有大量的员工属于中级工以下职业技能等级,与油田转型升级发展的形势任务需要还有一定差距。青年技能人才高级培训项目是为加快优秀青年技能人才的培养步伐,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规模,探索建立有效的青年技能人才快速成长路径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7.
《人事天地》2011,(8):11-11
最近,浙江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正式发布《浙江省高技能人才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到2013年底,全省将新增各类高技能人才30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40万人;选送海外培训高技能人才300名,培养300名具有地方特色、绝技绝活的能工巧匠,从省外引进急需型高技能人才3000名,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通讯员朱佳文 陈薇薇)近日,崇左市出台了《崇左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相关配套文件。该纲要指出,崇左市将实施人才小高地建设、重点产业人才开发、党政人才队伍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外向型综合人才开发、本地高技能人才培养、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培训、宣传文化优秀人才开发、青年人才“选苗育苗”等九大重点工程。  相似文献   

9.
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义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技能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队伍的建设对于构建创新型国家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应遵循高技能人才成长的特殊规律,从社会环境、培训机制、制度创新和评价方式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0.
《人事天地》2010,(28):9-9
高技能人才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国家要求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目前山西省高技能人才除总量不足外,还存在高技能人才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新型产业尤其是清洁生产、节能低碳等产业的人才十分匮乏;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的经费不足,社会及公共财政投入机制没有建立起来;技工院校体制不顺;部分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培养和评价的积极性不高,激励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