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王峰 《公安研究》2001,(10):50-52
文章从理论上阐述了“德法并举”的治警方针,并指出坚持“德法并举”的治警方针,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德治与法治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2.
赵黎黎  李永鑫 《传承》2007,(7):85-86
汉代董仲舒是继孔子、孟子之后儒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性有善恶"的人性观是对先秦时期人性论成果的批判和继承,提出人性包括善质和恶质两个方面,对人性要进行扬善抑恶。人性观决定着一个管理者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性有善恶"的人性观的很多内容都符合当代管理的需求,对当代管理有着很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黄萍  贾作璋 《求索》2013,(5):104-106
人性善恶是自古以来争论不休的话题.但始终不分伯仲。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可知.从人的社会属性来考量,人性无分于善恶,是社会决定了人的善恶,而不是人性善恶决定了社会。向“善”是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并非延续人性善恶的争辩.而是通过对自然灾害过程中显现的不同人性的分析.意欲让人们更清晰地认识到唯有改变社会存在不合理的状态和加强主观教育,才能改造人的“恶意”,引导人们向善。  相似文献   

4.
"性"无善恶可言,其哲学根源是"天人之分"。"性恶"非指人性之恶,其哲学根源是万物相异:万物相异生"蔽","蔽"生"陋","陋"生"性恶"。"性"属本体论范畴,"性恶"属伦理学范畴,两者相杂则人性有善恶之分,两者相区别则人性无善恶。  相似文献   

5.
试论管理的人性论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性包括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三个方面,人性是不断变化的,变化的方向是趋向人性的升华人本管理正是顺应人性变化方向的管理。人性善恶的存在在于人的行为结果的影响,根本原因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事实上的不平等,而人本管理在抑恶扬善方面应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6.
四中全会《决定》的思路,笔者概括为十二个字:正本清源、标本兼治、德法并举。正本清源,这个"本"和"源",就是回归宪法,以其为核心;标本兼治,即关注核心为法律对权力的制约,遏制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的行政腐败;德法并举,谈的是教育和人才培养机制。全民守法,需要建立在知法敬法的基础上;而知法敬法的实现,离不开教育。  相似文献   

7.
人性善恶问题历来是哲学家们争论不休的问题。孟子提出人性本善,荀子认为人性本恶,扬雄认为人性中善恶混杂,韩愈认为人性分上、中、下三品,李翱认为性善情恶……这些论断都在一定意义上对人性善恶做了思考。儒家一贯秉持性善论传统,然而真正保障人们选择向善却是更为重要的问题。儒家对向善的保障表现在三个方面:性善论为人们向善的选择提供了内在的根据;利益的鼓励和刺激是向善的积极保障;对恶的惩戒、对他人评判的敬畏是向善的消极保障。  相似文献   

8.
人性远比善恶要复杂许多,但无论多么复杂的人性,延伸到极端的,却只有善与恶。  相似文献   

9.
<正>美国丹佛大学政治系终身教授孙晶:四中全会《决定》的思路,可概括为十二个字:正本清源、标本兼治、德法并举。正本清源,就是回归宪法,以其为核心;标本兼治,即关注核心为法律对权力的制约,遏制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的行政腐败;德法并举,谈的是教育和人才培养机制。英国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学学院院长姚树洁: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内容的最突出之处,就是中国共产党建  相似文献   

10.
董仲舒所谈的人性具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从天人关系层面来看,人类总体具有天所赋予的仁贪二性,即同时具备善恶二因;从现实社会层面来看,由于禀赋的善恶因子的多寡不同,人性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一个层面是抽象的、整体的人性观,一个层面是具体的、现实的人性观,两者是统一的,不矛盾的。  相似文献   

11.
左吉洲 《前沿》2007,(1):112-113
人有善恶的两重性,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一方面尽可能开启人性善良之窗,另一方面尽可能地关闭人性罪恶之门。做好这方面的工作,道德教育引导和法律制约矫正的作用不可忽视。道德教育法律约束双管齐下,才能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2.
马国华 《人民论坛》2011,(9):220-221
董仲舒所谈的人性具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从天人关系层面来看,人类总体具有天所赋予的仁贪二性,即同时具备善恶二因;从现实社会层面来看,由于禀赋的善恶因子的多寡不同,人性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一个层面是抽象的、整体的人性观,一个层面是具体的、现实的人性观,两者是统一的,不矛盾的。  相似文献   

13.
曾竞 《理论月刊》2012,(2):114-116
法治作为一种制度实体不是强加于社会的,而是根须牢固地扎在人性的土壤中自然生长出来的。"以人为本"是深藏在法治背后并决定其发展方向和命运的最高的精神力量,法治有着深刻的人性基础,人性的社会性与理性是法治产生的前提条件,对人性持有善有恶的观点是法治实践的基本要求,法治对人性善恶在公私领域的不同态度,其重在防止人的恶,人性的实现与发展是法治实践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4.
单振生 《传承》2009,(8):50-51
高校和谐校园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建设是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基石,制度建设是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保障,德法并举是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关于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治国方略,是由法律和道德的内在联系所决定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途径。德法并举,构成一条完整的治国之道。  相似文献   

16.
高校和谐校园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建设是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基石,制度建设是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保障,德法并举是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人的本质或人性问题是哲学中的重大问题。中国传统人性论偏向善恶之争,而马克思主义人性观则认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两者审视角度不同,但仍有融合之处。本文从性善之还原、本性之劳动和思维之能动性三个方面来彰显人类思想的共通性。  相似文献   

18.
“法治之德”的人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的人性论基础是人性恶或人性善恶皆有的观点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法治还有更广泛的人性基础。法治的人性论根源在于协调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之间及其内部的冲突,法治是一种人化的道德需要和制度安排,法治之德的实践应充满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9.
在江泽民经济伦理思想中,人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成果共享是利益分配的根本原则,德法并举是经济运行的重要保障,和谐共生是经济发展的精神实质,以人为本是经济发展的价值准则。  相似文献   

20.
人性善恶能否"以利害推说"是中国传统伦理史中的主要议题之一,虽于古有诸多论述,但于今尚未得到充分研究。从先秦道、儒、墨、法四家利害观中不难看出,"利害"和"善恶"紧密相联,其联结点是"趋利避害"这一"人性"或"人情"。趋利避害尽管是人在自然和社会两个层面都具有的性质,不过,在道德世界里,自然层面的趋利避害是人的一般性,而伦理层面的趋利避害则是人的特殊性,人之所为人一定程度上就在于人能够根据"善恶"的理念和准则趋利避害,这也是先秦道、儒、墨、法四家利害观的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