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最近,全国司法考试工作会议提出了改进和完善司法考试模式、方法的问题,特别指出了借鉴国外司法考试的成功经验,研究设计适合我国国情的二次考试模式①。这标志着自2002年成功举办首次统一司法考试以来,司法考试的科学化问题将成为我国司法考试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一、现行司法考试模式的制度价值与局限2001年,通过修改《法官法》、《检察官法》以及制定《司法考试实施办法》建立起来的统一司法考试制度对于提高法律职业素质、促进司法考试与法律职业②的互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通过统一司法考试建构了一道防止不具有法律专业知识、…  相似文献   

2.
司法研修所教育及对法学教育的期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首次全国司法考试已于2002年3月30、31日结束。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确立必然会给我国法学教育、司法官培训等制度带来一系列新问题,本文作者提出的虽然是日本司法考试、司法研修制度的问题,但其中涉及的内容对我们不无启发。希望刚刚起步的中国司法考试、司法官培训制度能吸收国外有益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建立起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司法官培训制度。  相似文献   

3.
日本的司法考试制度正处于转型期中,新司法考试自2006年度实施,而旧司法考试制度将到2011年才废除。新司法考试通过与法学教育和司法研习改革的有机结合,形成新的培养法曹体系。作为法曹培养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新司法考试由原来的选拔型考试转变为资格考试,注重确保职业法律人才的素质。在几年的实践中,新司法考试制度暴露出了许多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为我国司法考试制度提供了许多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孙笑侠 《法学》2012,(9):108-116
自实行国家司法统一考试以来,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制度衔接问题日益严峻,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从制度到实践都出现了脱节,法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司法考试等法律职业制度的诸多环节需要进一步改进、协调和完善。我国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制度的现有弊端从总体上暴露了我国法律职业的执业资格规制的缺失。在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等职业制度衔接问题上,应坚持制度改革的科学性和渐进性的原则,坚持制度衔接的双向性和连带性的原则,坚持制度创新的国情性与法理性的原则。应通过法学教育改革与法律职业制度保持衔接。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首次国家司法考试的背景入手,探讨了我国国家司法考试的基本思路,分析了我国司法官遴选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司法官遴选制度应遵循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2001年6月3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法官法》、《检察官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对初任法官、检察官和取得律师资格实行统一的司法考试制度。这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举措,它将对我国的法律职业化乃至整个法治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2008年我国国家司法考试实施已经进入了第7年,回顾这7届司法考试,国家司法考试制度的推行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我国显示出不可替代的生命力,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研讨总结的地方还有很多。笔者作为在地方具体组织实施国家司法考试的人员,拟就国家司法考试实践中的“进口”与“出口”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实施七年来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美兰 《法治研究》2009,(4):98-101
现行司法考试模式在构建之初,可以说满足了当时历史条件下社会公众对司法考试制度的期待和对法律职业准入公平公正的诉求。但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对法律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行司法考试一考定局之模式的制度缺陷日渐凸显。本文拟通过对国家司法考试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剖析,思考和探讨改革的方向及推进措施,以期加强和完善统一司法考试制度。  相似文献   

8.
目前,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关系正处于互动期。国家司法考试制度创立后的10年时间里,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制度的关系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司法考试必须适应法学教育。因为司法考试制度是个新鲜事物,相比之下,法学教育在我国已经比较成熟,因此,司法考试制度在前期必须适应法学教育。司法考试以高校14门法学主干课程为命题内容,也说明了这一点。第二阶段,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制度的互动期。  相似文献   

9.
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2001年10月31日第2号公告联合发布《国家司法考试实施办法》为标志,国家司法考试制度在我国得以正式确立。我国实行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8年来,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考试制度做了大量有益探索,取得了很多宝贵经验。但对法律职业人员的学历要求依据、素质确定标准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仍显不足。  相似文献   

10.
言论广场     
徐显明:法学教育必然要为司法考试制度服务目前,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关系正处于互动期。国家司法考试制度创立后的10年时间里,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制度的关系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司法考试必须适应法学教育。因为司法考试制度是个新鲜事物,相比之下,法学教育在我国已经比较成熟,因此,司法考试制度在前期必须适应法学教育。司法考试以高校14门法学主干课程为命题内容,也说明了这一点。第二阶段,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制度的互动期。在这个阶段,两种制度相互影响,更重要的表现是司法考试对法学教育的冲击。第三阶段,司法考试引领法学教…  相似文献   

11.
司法考试是律师、法官和检察官的资格考试,是职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我国法学院校,司法考试已经成为影响本科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本科阶段的法学教育有"应试教育"的趋势,课堂教学慢慢演变成"司法考试培训班",这背离了法学本科阶段的教育宗旨。法学本科阶段的教育宗旨是通识教育,职业教育应当在后本科阶段进行。因此,在本科阶段的教育中,应当尽可能减少司法考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密切结合中国实际,全面阐述了在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如何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推进司法体制和司法能力的现代化等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命题,形成了丰富、严谨的司法改革理论体系。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司法改革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邃的理论内涵,其以创新性为统领、以人民性为根本、以科学性为内涵、以实践性为导向,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理论与司法改革实践的创新发展,必将在深化司法改革、建设法治中国的道路上发挥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13.
WTO协议与司法审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传丽 《中国法学》2003,297(2):23-33
司法审查在世界贸易组织协议 (简称WTO协议 )中被多次提到 ,虽然WTO协议没有规定各国应制定统一的司法审查制度 ,但司法审查制度在各成员方履行WTO协议义务方面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首先分析WTO协议对司法审查制度的具体规定 ,然后探讨了司法审查的国内法制度的背景及其原则 ,再次 ,重点分析了我国关于司法审查的国内法制度及我国加入WTO时关于司法审查的具体承诺 ,最后作者结合司法审查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关系及司法审查的理念对我国的司法审查制度的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魏胜强 《法律科学》2011,(3):182-192
我国当前并无明确的判例制度,但实际上存在着"近似判例制度",如案件请示批复制度是有实无名的判例制度,案例选编公告制度是心照不宣的判例制度,案例指导制度是欲言又止的判例制度,这些制度有诸多不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司法实践的需要,我国应当建立判例制度。建立判例制度有利于维护法律的稳定性,树立法律的权威;有利于矫正我国的近似判例制度,树立司法的权威;有利于提高我国个案审判和判决书的质量,树立法官的威望。我国构建判例制度的基本思路应当是,使判例制度与法律方法相结合,使判例制度与司法解释制度相结合。我国应当构建一个由最高人民法院和审案的人民法院共同制作判例、由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判例的判例制度,这是构建我国判例制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Despite its rampant presence, judicial corruption in China has often been regarded as the idiosyncratically deviant behavior of a few black sheep eluding prescribed judicial conduct. This entrenched assumption has both discouraged in‐depth investigation of the phenomenon of judicial corruption and inhibited pro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functioning of China's courts. This article, based on an empirically grounded examination of the processing of court rulings tainted by corruption, showed that judicial corruption in China is an institutionalized activity systemically inherent in the particular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 guided by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instrumental rule‐by‐law ideal. In investigating what has contributed to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judicial corruption, the interplay between law and party politics in China's courts was also examined. The findings, therefore, also shed light on behind‐the‐courtroom judicial activities and on the enduring perplexity of the gap between the law in the book and the law in action.  相似文献   

16.
合格法律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是中国法治事业的基础,但我国目前的法学教育、司法考试、职前职后培训等制度无论是作为个体还是整体都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武汉市司法局的司考数据为基础,对司法考试制度进行了全面深入探讨;同时对法学教育、司法研修和入职后的继续教育进行了深入分析和一条龙式的总体规划,阐明合格法律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不仅要注重知识,更要注重技能,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和筛选出合格的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17.
公丕祥 《法律科学》2006,24(1):15-22
董必武强调,维护法律与司法权威,是加强国家法制建设的客观要求;要维护司法权威,就必须树立司法的社会公信力,缺乏公信力的司法,必然导致司法权威的丧失;要维护司法权威,就必须切实加强审判监督和社会监督,建立健全必要的内部与外部监督机制;要维护司法权威,就必须正确处理有错必纠与维护法院生效裁判的关系,既高度重视涉法信访工作,又要维护司法审判活动的严肃性;要维护司法权威,最重要的就是必须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地行使司法权。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司法改革存在着三大误区,即司法机关中心化、突破现行立法进行改革、司法机关各自为政.论文分析了三大误区在实践中的表象、成因及弊端,提出了应确立"法律至上"与"以民(人)为本"两个基本理念,同时应尽快成立全国统一的司法改革委员会.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的基本命题是:对抽象行政行为合法性的有效监督是行政法治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针对长时期以来我国抽象行政行为领域所表现出来的监督缺陷,本文认为应该寻求根本的、长效的机制来解决问题,提出和论证了在进一步开展原有立法监督和行政监督制度资源的同时,引入司法审查机制,即将我国司法审查的范围扩大至非法源性抽象行政行为的领域,并在理论上分析了引入这一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意思表示不真实诉讼行为的救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家慧 《法学研究》2002,(2):95-111
民事诉讼的当事人由于种种原因 ,在实施诉讼行为时会因意思表示不真实而受不利判决。对此 ,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有不同的对待。在英美法上 ,对于因错误、受欺诈、受胁迫、疏忽而为的诉讼行为 ,受不利判决的当事人可以请求取消。大陆法系国家原则上不对意思表示不真实的诉讼行为加以救济 ,但承认一些例外。基于追求实体正义的考虑 ,我国应当设立对意思表示不真实的诉讼行为的救济制度。但对此应设定比较严格的条件 ,以维护判决的安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