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程成 《法庭内外》2013,(1):32-33
又到一年年终时,辛苦一年的你,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年终奖"吗?如果没有拿到,你不妨及时索要,千万别让自己的年终奖变成"只是个传说"。规章与合同矛盾可优先获取年终奖案例:2011年元月1日,张虹与一家公司签订了一份为期两年的劳动合同,其中约定"年终奖按每月300元,年底一次性发放。"可到了2012年元月5日公司发放工资的日子,张虹的年终奖却"泡汤"了,公司的理由很简单:公司的规章制度中并无发放年终奖的规定,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年终奖与公司的规章制度相矛盾,公司只能执行规章制度,否则其他员工有意见。  相似文献   

2.
劳动合同法正式施行后就出现了一系列大公司裁员事件,像沃尔玛、华为这样的公司都处在了漩涡中心。本文将着重从华为"辞职门"事件出发,分析劳动合同法在用人单位、劳动者、政府等各个主体间的利益平衡问题。本文最终落脚点在如何更有效地保护作为弱势群体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自2008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劳动合同法》首度承认了劳务派遣的身份,令不堪背负用工成本之重的用工单位看到了"转机",也让原有的劳务派遣市场瞬间扩张。然而,紧随其后的就是用工单位通过"逆向派遣"减负、劳务派遣公司通过违法降低成本牟利,而劳务派遣工  相似文献   

4.
请你断案     
《江淮法治》2011,(16):55
公司合并就可以炒工龄满10年员工的"鱿鱼"吗?林东进城后被一家公司聘用,从事内勤工作,这一干就是12年,总共跟公司签订了12份劳动合同,一年一次。今年,林东却意外地被公司经理通知,公司即将合并,在合并前要解除和林东的劳动合同。林东当即向经理表示反  相似文献   

5.
56岁的农村妇女李兰到城里一家单位打工,不料工作六天就身负重伤达8级工伤伤残。当她向公司索赔时,公司却说她已经过了退休年龄,不能得到工伤损害赔偿。一方是目不识丁的女民工,一方是财大气粗的大公司,而且公司的理由好像还很充足,这个弱女子"斗"得过大老板吗?  相似文献   

6.
田古  王伟 《法庭内外》2013,(1):61-61
日前,北京市通州区法院公开审理了一起劳动争议案。被告王某于2011年9月2日入职原告A公司,并与A公司签订了为期一年的劳动合同,工作期间A公司未为王某办理社会保险。至2012年4月,王某以A公司未办理社会保险为由离职并申请仲裁,仲裁委裁决A公司给付王某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2400元。现A公司认为王某属因个人原因辞职,不服裁决诉至法院,要求判令不支付王某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2400元。  相似文献   

7.
正编辑同志:没有资质的"皮包"派遣,日前个别地方仍有存在。为了减轻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等负担,某企业前不久进行了"改制",大量裁人,把人员"分离"到了其朋友在外成立的一个派遣公司。然后,通过派遣公司将名下的员工全部转回该企业的名下。据了解该公司并没有注册。请问没有资质的"皮包"派遣是否属于劳务派遣?丽艳丽艳:《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单位,有严格的法律要求,其第五十七条明确规定,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向劳动行政  相似文献   

8.
本案是一起涉外劳动争议纠纷案。争议焦点在于确认外籍高管与用人单位之间是否存在由《劳动合同法》调整的劳动关系。由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未就涉外劳动关系的法律适用问题作出规定,法官在本案中运用自由裁量权,通过还原境外公司、境内公司与外籍员工三方就合同关系的真实意思表示,认定境内公司与外籍原告不存在合同关系。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南阳市公共汽车公司以职工违纪为由,在报纸上刊登声明解除与职工签订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该职工认为单位侵犯了自己的劳动权,遂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并与公司两度对簿公堂。近日,河南省南阳市两级法院审结了一起劳动争议案件,认定该公司通过新闻媒体解除与职工劳动关系的行为违法。判令该公司恢复与职工的劳动关系,并支付职工一定的生活费用。然而,该案在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时,却遭遇了法律空白。  相似文献   

10.
周静 《法庭内外》2012,(7):31-32
自《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用人单位通过各种不规范用工形式人为设置障碍、变相复杂化劳动关系的现象比较普遍,扭曲了原本简单的劳动关系,常常形成三方、四方甚至更多牵连的复杂关系。用人单位为了规避法律,使用各种"变形计"以求脱身之法,而劳动者面对这种纷繁复杂的情况,往往很难理出头绪,给自身维权造成了极大障碍。依法应该签合同公司多隐蔽用工案例一:王某诉称,2009年3月,他到某大型超市做促销员,没有签正式合  相似文献   

11.
打工小伙刘凌(化名)是万琴钢琴销售公司(以下简称万琴公司)的销售经理。由于万琴公司没有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离职的时候,他申请劳动仲裁为自己争取相应损失,但公司却矢口否认刘凌是自己的员工。因为未能证明自己与公司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刘凌的申请被驳回。此后,心有不甘的刘凌"转战"法院。案件经过两审后终于在3月12日有了结果。刘凌与企业的一番博弈,到底谁胜谁败?  相似文献   

12.
话题背景 自从2001年10月离开上海非得展览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非得公司"),陈磊再也没有找到工作.现在,颇有些心灰意冷的他赋闲在家.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那个他永远看不到的档案袋里神秘的"处分"决定:  相似文献   

13.
劳动关系多元化与农民工非典型劳动者的法律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劳动力市场和企业组织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了雇佣关系进一步多元化以及非典型劳动的迅速发展。在我国,农民工大多从事非典型劳动,因其不适用于劳动法,因而如何在多元化的劳动关系下保障其权利就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以"从属性"为基准,判断农民工非典型劳动者的性质和法律地位,重新界定"劳动者"的范围,分层次对其进行法律保护是解决农民工劳动权保障问题的崭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分析当前学界关于劳动法律关系客体的各种主流观点,将"劳动行为"、"劳动力"和"劳动条件"作为劳动法律关系客体,在理论上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本文提出劳动法律关系客体应当涵盖"劳动行为"和"劳动力"的观点。确立双重客体理论,对其理论的合理性进一步的研究,将有利于理论的创新和劳动法律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5.
张昕 《法制与社会》2014,(4):239-241
"挂靠"是交通运输业常见的运营方式,对于挂靠车辆的司机和被挂靠的公司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的认定一直是司法实践中对工伤认定的难点,而民事审判和行政审判中对此的认定也有所不同,法律解释可以很好阐释此种分歧,同时利用利益衡量的方法可以给此类案件的解决提供公正判决的途径,并对此类案件规则的形成起到指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法治与社会》2006,(11):46-46
问:我与公司发生劳动纠纷,向当地劳动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经多次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公司补发我工资及加班费3457元。仲裁委制作了调解书并送这双方签收。过后公司没有按规定履行,领导称收了调解书还可反悔,要我向法院起诉解决。请问:仲裁调解书能反悔不履行吗?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出租车行业发展迅速,出租车司机的人数也迅速壮大,成为了最普遍的一种行业之一。出租车经营模式的特殊性,行业不规范等原因导致了出租车司机与公司间冲突不断,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出租车司机与出租车公司的关系不清所致。本文通过对出租车公司与出租车司机间关系的特征进行分析,将两者之间的关系界定为非标准劳动关系,并针对现阶段出租车公司与司机间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法律咨询     
用人单位末位淘汰职工合法吗编辑同志:今年初,我与某公司签订了2年期的合同。进入公司不久,公司便开始实行末位  相似文献   

19.
周长征 《现代法学》2012,34(1):103-111
《劳动法》采用了"劳动者"的概念,但并没有对"劳动者"的具体涵义作出解释。学界通常依照从属关系理论,将"劳动者"解释为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所有工资劳动者。但是,如果联系立法时的语境来分析"劳动者"的权利体系,我们可以发现,《劳动法》中"劳动者"的真正原型是国有企业职工。"劳动者"原型的选择决定了我国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机制,并且制约着劳动立法的实施效果。直到《劳动合同法》颁布,"劳动者"才开始具有农民工的某些特征。我国应当从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要求出发,以从属关系理论为指导,科学合理地确定"劳动者"的认定标准,并相应地对目前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20.
粟瑜 《法学》2021,(3):162-177
20世纪初,围绕劳动合同的法律概念建构,以洛多维科·巴莱西、菲利普·洛特马尔为代表的一批欧陆法学家通过批判近代劳务供给契约的教义原理,以劳动人格原则为价值基础、"从属性劳动-自治性劳动"为首要区分,建立了从广义到狭义的劳动合同概念体系,为整合扩建现代劳动法、更新发展传统民法奠定了理论基础。作为制度后发国家,我国应当充分吸收劳动合同概念起源蕴藏的劳动交换法制现代化经验,摆脱近代劳务供给契约的理念与体系束缚,抛弃过时的雇佣合同制度,通过劳动立法,正式确立"从属-自治"为劳动交换的首要区分,先以从属性为核心要件规定类合同层级的劳动合同概念,再以"标准-非标准"为框架,将劳动合同进一步类型化,以便形成保护措施的多元配置体系;通过民事立法,完善自治性劳动的合同体系,正视灵活就业中自由职业者的保护诉求,以劳动人格为价值理念,作出专门的制度回应,最终形成适应新就业形态发展、平衡劳动力市场灵活与安全的劳动交换合同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