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晓安 《理论探索》2020,(4):100-110
"信用"纳入《民法典》回应了消费经济时代民事主体的权利要求。《民法典》信用规范适用主体、调适利益的规定,既回避了"信用权""入典"论证不清的诸多问题,又弥补了自然人"信用"权益保护的立法空白,显示出高超的立法水平;在面对涉信"社会评价""开放式"的"事实结构"时,运用《民法典》内在体系的自洽系统,能够对"信用"规范内涵进行价值填补与规则指引;对"信用"主体权利救济及责任承担的规范性效力,能够实现对民事主体信用利益的全面保护。  相似文献   

2.
张凯 《理论探索》2020,(1):44-5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思考探求《资本论》诠释的"文本回归"具有重要意义。"文本回归"已在新时代《资本论》诠释中凸显出来,这可从思想政治的鲜明导向、理论宣传的强烈共鸣、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迫切要求和西方世界"重读《资本论》"等得到充分证明。新时代《资本论》诠释"文本回归"的深层原因,除了社会历史的辩证运动以及由此决定的人们认识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发展规律外,主要在于《资本论》诠释背景的历史变迁、诠释主体的继往开来、诠释成果的论说叠加、诠释主题的崭新重大等原因。新时代《资本论》诠释的"文本回归"主要内容就是"回归"原本的研究写作目的、基本的范畴和结论、根本的立场和方法、最权威的实践标准等。"文本回归"提出了新时代《资本论》诠释的主体要求,如站稳价值立场、把牢科学原则和方法、聚焦时代问题、立足实践创新等。  相似文献   

3.
我国政治话语体系和《共产党宣言》中的"人民"概念,是在扬弃西方和中国古代"人民"概念原初指涉,借鉴并融合近代西方、日本的"人民"概念,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民"概念和人民主体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人民"不是一成不变或业已终结的概念,而是一个随着社会历史进程不断向前发展的范畴。要对中国政治制度和目前发展态势做出正确的解读,就必须从发展史的角度,明晰我国政治话语体系中的"人民"概念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4.
信誉、信任和信用构成了共享经济运行结构中的"软基础",成为了消费者判断共享经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基本要素。共享经济的"软基础"关系到这一新经济业态的形成、运行和发展。在我国,"包容审慎"的监管策略促进了共享经济的发展,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共享经济的信用监管通过信用评估对其相关主体的未来行动能力进行判断,具有稳定、连续、可量化的特性,有助于巩固共享经济的"软基础",稳定共享经济的信用水平,能有效消除共享经济的监管歧视,还是多元主体开展合作监管的抓手,因此信用监管与共享经济有很好的契合性。为了提升共享经济的监管效能,要加强对信用监管顶层制度的设计,推广信用监管工程,更为重要的是要消除信用信息的共享壁垒,净化信用信息数据。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飞速发展,"独角兽"企业大量出现。电子商务、科技创新使得互联网"独角兽"企业融入国民经济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与那些经营多年的传统企业相比,互联网"独角兽"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却没有跟上业绩增长的步伐,网络安全、个人信息保护、大数据"杀熟"等社会责任的履行差强人意。围绕互联网"独角兽"企业对社会责任认知、履行和表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互联网"独角兽"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构建了互联网"独角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路径,以促进互联网"独角兽"企业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4,(2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进一步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和根基。这就指明了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所必须坚持的核心和方向。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发展与理论和实践的根据,以及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思路和对策,应做到:提高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不断探索公有制的实现新形式;大力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提高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  相似文献   

7.
李泽东 《学理论》2012,(14):119-121
从1995年起互联网广泛应用于我国各行各业,技术革命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带来了深刻而全面的革命性影响。联合国颁布了关于电子商务的示范法,世界各国也相继进行了电子商务的立法,我国颁布了《电子签名法》,这些立法活动都是电子商务立法史上的重要事件。电子商务是指平等主体通过电子行为进行的民事活动,电子商务的开展必然伴随着电子合同(ElectronicContract)的大量应用。电子合同是平等主体的当事人之间通过电子法律行为达成财产性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终止的合同。电子合同由于融入了新的生产要素,其成立的要件与普通合同相比有其自身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8.
"入世"对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既是机遇,更是挑战,面对我国农业双层经营承包制的产业组织形式下农业经济主体(农户)的微小和分散,特别是农业生产者利益的代表性组织尚未形成,我国自然农业的经济基础与国际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和冲突.有鉴于此,研析我国农业产业组织战略目标及实施,对指导农业产业组织内容及组织形式科学化,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从而有效应对"入世"挑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9.
第一,体制之特.首先是所有制结构方面,海南特区在经济成份上实行多元结构,即国营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人体经济和"外资"经济并存,不人为地规定和限制各种经济成份在特区经济中的比例,允许多种经济成份在市场面前平等竞争、竞相发展.中央文件中既没有规定以公有制为主体,也没有说不以公有制为主体.其次是经济运行机制方面,中央指出:"海南省的改革可以有更大的灵活性,要在国家宏观计划指导下建立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主要是市场调节的新体制  相似文献   

10.
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与十年前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都是在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时刻作出的重大决定。两个“决定”一脉相承,相互呼应,都是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行动纲领。为配合学习宣传全会精神,本期特约请深圳的理论专家余文烈教授撰写了学习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的体会。 余文烈:《从“建立”到“完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阶梯》——该文认为,《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勒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路线图,明确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新《决定》在完善经济体制方面提出了很多新的观念和举措,对如何促进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推动国企改革深入发展,从而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第一期"振兴上海研究班"与上海市经济研究中心最近联合召开《上海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突破问题》研讨会.会上就上海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紧迫性、目标、措施、条件和市经济研究中心提出的产业结构外向化的基本思路等问题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探讨.现将这次研讨会的具体内容和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上海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目标、对策和措施 (一)目标学员对上海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目标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统筹推进国际社会的新型主体关系,关涉到国际社会主体地位、主体利益和主体价值等维度。马克思的"实践主体"内蕴着实现人类社会共生发展的理论旨趣,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科学的主体关系思维。"劳动的实践化"推动实践主体地位的平等化,提倡以"相互尊重、平等相处"的理念构建国际社会主体地位;主体的生产关系理论指明主体利益的生成动力,要求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逻辑构建国际社会主体利益关系;实践的人类解放性凝聚主体价值的共通性,为国际社会多元化发展确定实现和谐世界之共同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13.
电子商务是21世纪贸易活动的基本经济形态,如何在新经济下提高中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已成为政府、企业和媒体关注的焦点。发展电子商务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电子商务尚处于发展阶段,在思想认识、基础设施建设、法制建设、网络和数据安全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我国在发展电子商务中遇到的阻力,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中,明确地提出要“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份”.突出地强调了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同时,指出了我国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的、必要的补充.应当在发挥它们的积极作用的同时,限制其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消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中的"公有制经济"和个体、私营、外商投资等"非公有制经济"之间客观存在并形成了"相辅相成、相互混合、相互促进、共存共生"的"生态系统"。这一"多元混合所有制生态"具有分工互补效应、竞争替代效应、混合共生效应、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全效应等"四重效应"。守护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多元混合所有制生态",要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两个不可侵犯"落到实处,大力保护产权尤其是非公有产权,彻底摒弃"所有制歧视";要自觉维护"多元混合所有制生态"的动态平衡;要加快推进国有企业分类改革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真正实现国有资本"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加大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倾斜",增强民营企业家的"精气神"。  相似文献   

16.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规定了影响力交易罪,我国《刑法修正案(七)》增加了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是《公约》中影响力交易犯罪在我国刑法中的体现,但二者存在明显区别。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规定为贿赂型犯罪体系的科学建构提供了法律依据。应从主体、行为表现方面对不同的受贿犯罪进行界分,区分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受贿罪的共犯。法律解释对"利用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影响力"和"关系密切人"的规定还存在缺陷,应进一步明确它们的范围和含义,扩大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体范围,增加单位犯罪的规定。  相似文献   

17.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而对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决定》有力地指明了道路: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适应市场化、国际化新形势,以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  相似文献   

18.
所有制结构研究述评詹花秀《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认我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我国的非国有制经济因此获得了巨大发展,所有制结构出现较大变化。那么,我国目前的所有制结构现状究竟怎样?我们如何坚...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等经典著作中阐发的"世界历史"理论,深刻揭示了历史由"地域性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发展逻辑,从"世界历史"理论的主体维度、客观维度、历史维度、空间维度、实践维度观照当代中国的开放发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开放发展的价值、观念、战略、布局、策略。  相似文献   

20.
《瞭望》2010,(35)
<正> 深圳经济特区的成立,对于我国改革开放战略的实施、对于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对于国家强盛和人民幸福有着重要意义。《瞭望》新闻周刊第34期刊发专题报道"续写‘深圳传奇’"和特刊《先锋深圳》,从纵向和横向阐述了特区成立30年来对于我国全面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的战略意义和先河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