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共享经济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外显了三个方面的负面表征。一是共享平台内生的负面表征,包括随意定义平台、规制"自留地"、规避政府监管。二是持有经济民主主义理念引发的负面表征,包括开源表象与内核不民主、全面开放与天然垄断、进步但自利性监管等。三是依附风投逐利资本导致负面表征,包括分化和垄断。通过考察这些负面表征发现:在全球化过程中快速发展的共享经济正在分化,真正的共享经济在快速成长,虚假的共享经济也不断涌现,一些共享经济从"我的就是你的"式慷慨,变成了"你的就是我的"式自私。这就提醒理论界要帮助真正的共享经济发展,要防止虚假共享经济潜在的危险,而且首先要关注的是共享经济领域中的"数字利维坦"问题;行政监管则要包容审慎,既要切实维护真正的共享经济又要严加监管虚假的共享经济,对不同的负面表征要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才能增加行政监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共享经济正在成为“双创”的重要切入点。较之实物商品,知识技能更容易通过互联网平台分享,但也更容易因为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而引发各种纠纷,进而导致共享平台难以为继。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在于强化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基础——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对供需双方身份、交易和评价内容的信息审核机制,充分反映双方交易历史、交易能力和信用现状的信用评价体系,动态保证金、第三方资金托管和商业保险相结合的信用保障机制,有第三方参与仲裁的在线争议处理机制,及平台、政府和行业协会协调运行的三方联合监管等五个方面。这些内容,也构成了共享平台风险管理和控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正>"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共享发展理念的基础,也是共享经济的立足点和归宿。共享经济是共享发展理念在社会生产消费等实践领域的生动展示,体现了以共享发展为目的的五大发展理念的重大现实意义。共享经济本质就是信用经济,在交通出行、旅行住宿、金融理财乃至知识技能学习等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的快速推广与流行,潜移默化中提高了人们的信用意识,形成了重  相似文献   

4.
李晓安 《理论探索》2020,(4):100-110
"信用"纳入《民法典》回应了消费经济时代民事主体的权利要求。《民法典》信用规范适用主体、调适利益的规定,既回避了"信用权""入典"论证不清的诸多问题,又弥补了自然人"信用"权益保护的立法空白,显示出高超的立法水平;在面对涉信"社会评价""开放式"的"事实结构"时,运用《民法典》内在体系的自洽系统,能够对"信用"规范内涵进行价值填补与规则指引;对"信用"主体权利救济及责任承担的规范性效力,能够实现对民事主体信用利益的全面保护。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中的"公有制经济"和个体、私营、外商投资等"非公有制经济"之间客观存在并形成了"相辅相成、相互混合、相互促进、共存共生"的"生态系统"。这一"多元混合所有制生态"具有分工互补效应、竞争替代效应、混合共生效应、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全效应等"四重效应"。守护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多元混合所有制生态",要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两个不可侵犯"落到实处,大力保护产权尤其是非公有产权,彻底摒弃"所有制歧视";要自觉维护"多元混合所有制生态"的动态平衡;要加快推进国有企业分类改革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真正实现国有资本"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加大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倾斜",增强民营企业家的"精气神"。  相似文献   

6.
2010年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创新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共享经济实践和理论的发展。以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共享经济平台在商业模式上不断创新的同时,形成了新的自主治理方式,在制定治理规则、形成信任关系和对违反规则行为的惩罚上都发展出了与传统治理方式不同的机制。共享经济平台发展也存在各参与主体利益冲突、政府监管不足以及自身的自然垄断性问题。为更好地发展共享经济平台,推动治理方式创新,共享经济平台治理应进一步厘清各参与主体的利益关系及实现方式,健全政府监管体系,促进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7.
"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诠释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途径和方向,明确了和谐社会建设的主体,科学而又系统地回答了和谐社会为谁建设、靠准建设,以及如何建设等重大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8.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本质内涵是"独立自主、高水平开放"。独立自主的国内大循环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主体和基础,体现以我为主、自立自强。立足国内经济循环,补齐发展过程中的短板,有利于在更高层次推动国际循环。新发展格局意味着我国要通过国内"自转"推动国际"公转",通过中国经济"体内"循环推动全球经济"体外"循环,这种循环模式有利于维护我国经济安全,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相似文献   

9.
共享经济孕育着一种新的消费模式,这种消费模式可定义为共享消费模式。共享消费模式是共享实践催生的一项创新的理论研究课题,是对传统消费模式的创新,需要通过理论的总结提炼升华并引导其步入更为可持续的发展轨道。共享消费新模式的特征展现为消费产权分离化、消费主体多元化、消费客体分享化、消费行为信用化、消费工具智能化、消费监管社会化。由于共享消费新模式还没有完全定型,在现实中仍可能存在信用危机、质量的挑战、行为规范等问题,需要培育共享消费文化、加大推广力度、注重产品质量等多措并举加以可持续的导引。  相似文献   

10.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区块链与农业产业链融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尚杰  陈玺名 《理论探讨》2022,(1):159-164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并强调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重要举措之一是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农业产业链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基础,区块链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前沿,二者融合既是国家的政策方向,又是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区块链与农业产业链融合可通过信息共享机制、风险管控机制、利益分配机制,有效解决农业产业链存在的内部信息交流不畅通、主体合作不稳定、利益分配不均衡等问题,并通过识别参与主体信用水平、系统化处理主体信息、溯源追踪农产品和资金流、预测产业链潜在风险、建立产业链运行反馈机制等路径,推进农业产业链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1.
我国从2013年开始逐步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增速维持在7%左右,与之前长达10年8%以上经济增速相比,目前我国处于经济增速下行阶段。在此阶段,增强金融风险防范和风险预警能力是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重要内容。我国面临经济增速下行条件下由于房地产持续低迷、不良贷款增加、股市波动以及金融开放等因素所导致的金融风险,必须构建超前、合理、信息充分、国际趋同的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和金融稳定指数,同时也应从信用评价、宏微观审慎监管、风险防范和预警信息共享等多方面提高金融市场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城市群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将行业(或集群)信息化服务的地域空间扩展到城市群体系,形成跨行业、跨地区的综合性区域网络体系,包括核心制造商、服务提供者、服务使用者以及监督管理部门四个参与主体,具有为平台成员提供海量共享信息、提供电子商务服务、提升快速反应能力等多重服务功能。发挥信息共享优势,联合成渝经济区内各城市,构建城市群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从基础设施建设、智力支持、信息监管三方面完善社会支持体系,从克服自然地理束缚、行政壁垒、心理阻碍三方面疏通信息流通瓶颈,加强宏观指导和协调,形成统一的区域经济规划,将有效避免重复建设,消除恶性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城市群的核心竞争力和整体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3.
立足于"公民"主体,有助于从"国家-公民"(权利)与"公民-国家"(义务)双向度视角对共享进行诠释。共享是平等公民权利的"应有",即公民对平等——人格尊严平等、机会平等、社会保障平等的权利的享有,以及平等权下的共享权——给付请求权的吁求。共享重在积极公民的"应责",积极公民是劳动创造的主体,担负共创责任;积极公民是共享参与主体,在参与中维护公共利益,供给公共服务;同时,共享又塑造着积极公民。共享旨归于公民利益和谐,"剩余共享"是公民利益和谐的现实基础,"合作理性"是公民利益和谐的理性前提,分配正义是公民利益和谐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4.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共享发展"新理念。学者们分别从主、客体视角以及社会目标实现的高度等方面来规约"共享发展",认为"共享发展"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实现全民共同富裕、体现党和政府宗旨、展现人民主体力量及优化社会法治环境等功能;为实现经济社会诸多方面的"共享发展"及其深度研究,必须以正视其"理论、实践和战略"等研究局限为起点,从加强"思想、方法和践行"等创新维度着手,并通过厘清其与"共同富裕"和"未来社会"的核心关系等方面来努力。  相似文献   

15.
赵园园 《理论探索》2011,(3):142-144
金融危机证明了信用评级在现代金融体系中的关键作用,它与国家金融主权和经济安全密切相关。金融危机后各国纷纷通过立法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及信用评级业的监管,我国基于金融安全的考虑,应通过立法明确评级机构的性质和监管主体,加强对外资评级公司的市场准入和业务规制,建立健全内部信用评级法律制度,强化对外部信用评级的监管与约束。  相似文献   

16.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的实践和发展,第一部集大成之作就是十五大报告,报告最突出的一个内容又是所有制问题.第一,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逐步消除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对生产力的羁绊"是立论的基础.第二,理论创新,提出"所有制结构"作为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并赋予科学的含义.第三,制度创新,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了它的法制基础,将使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制度建设步入更规范化的轨道.第四,从公有制经济的含义、主体地位、实现形式等多方面发挥和发展关于公有制的理论,使之完善化.总之,十五大报告全面突破了传统的所有制理论,构建了全新的所有制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今时代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我国内外挑战叠加的形势下,"新基建"被推到稳经济、保增长、能够撬动中国新经济、点亮未来经济的最前沿。习近平总书记4月23日在陕西考察时再次强调"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强做优,推进5G、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建投资",着力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抢抓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充分发挥好其对稳形势、促增长、调结构的引擎作用,对于推动天津应对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做好五个方面的"统筹发展",是对"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论断的贯彻和深化,集中体现了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人的全新的发展观.今后在理论上要进一步深化对"第一要务"的认识;实践上要处理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深入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前提之一,就是要对"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内涵有科学的认识.只有把握住"始终"的科学涵义,才能认清共产党的特性,提高实践"三个代表"的自觉性;只有把握住"代表"的确切涵义,才能找准代表的主体,明确和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只有把握住"发展要求",才能抓住如何代表的本质内容.  相似文献   

20.
造成社会信用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可概括为:一是社会信用管理制度不完善;二是经济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三是信用主体本身在自律管理和信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四是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助长了失信行为的滋生和蔓延。因此,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一是要从树立良好的政府信用做起;二是要强化全社会的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加大社会信用的管理、教育、宣传力度。三是要强化信用立法,使全社会信用发展置于法律监督约束之下;四是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评级服务制度,加强对自然人和企业法人的信用管理。五是要强化信用主体的内部管理,促进各经济主体自身建设,在建设完善的信用体系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