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百行德为首,德为官之魂。组工干部作为管干部的干部.更要带头潜修为政之德,坚持以德立心、以德促干、以德正气,在“忠诚、务实、清正”中不断提升政德修养。  相似文献   

2.
言论短信     
《社会主义论坛》2009,(12):55-55
2009年10月22日《云南日报》三版“云岭时评”《德才兼备 以德为先》(作者 杨文江 昆峰):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德”决定着品质、形象、威信,“才”决定着能力、本领、水平。在德与才的关系上,德是基础,才是条件;德是核心,才是关键;德是本质,才是属性。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才靠德来统帅,德是才的灵魂;服人者,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谆谆告诫各级干部的"三常",是加强廉洁从政教育的重要指示,是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应成为干部廉洁从政的座右铭和必修课。"常修为政之德"的"德"包括廉政之德、勤政之德、仁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的"害"包括愚蠢之害、健忘之害、疯狂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的"心"包括畏法之心、思齐之心、探汤之心。  相似文献   

4.
核心价值观是一种"认同之德",它立足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认同。这种认同之德究竟"得"于何或如何"得",取决于它对现代性价值认同难题的回应。核心价值观的表达方式是从价值描述("国家之德")和价值规范("社会之德"、"公民之德")两个层面来回应现代性价值认同问题,以使公民之德、社会之德、国家之德各"得"其所,内在一致。而其重点则在描述中国价值观所要实现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四重引领。  相似文献   

5.
橄榄果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风行草偃。——领导干部的影响和带动作用不能小视 娶进了姑爷,气走了儿子。——在深化选人用人机制改革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引进人才与留住使用人才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2010年12月28日,全省组织工作会议在武昌召开。省委书记李鸿忠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德为才之帅,才为德之资。”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和全国组织部长会议精神,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选好干部、配强班子,为我省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7.
讲政治是国家公务员的修身之道、谋事之基、成业之本;理论是道德之魂,文化素质不强化,学养不足,就难以胜任行政工作;要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不争位、不越位,工作一定要到位;要力戒浮躁,在实践中培育敬业之德、求真之德、实干之德、创新之德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及调适能力;要树立创新意识,坚持在工作中不断开拓创新,用新思路、新机制、新办法推动工作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8.
诚信之德和法治之道是社会发展进程中两种不同的调节范式。通过对诚信之德意蕴的思考与法治之道的追寻,探寻二者的辩证关系:诚信延伸以辅法治,立法先要立信;市民社会的人际诚信,守法先要守信;用法为民提升公信力,执法者必要执信。而法制为诚信运行提供制度保障,法治诚信为诚信实践提供理念保障,法治之道为诚信践行提供人本保障。二者和谐前行需要各自独立的空间,又需要相互借鉴促发展,需要进一步明确惩罚和激励机制。疏理以明志,诚信与法治的德与道的结合化梦想促和谐。  相似文献   

9.
师音.德为先。树己之身.明己之德,正己之风,是肩负“传道授业解惑”、“塑人之魂”崇高使命的教师们的立身之本。今年9月,湖北省评选出10名“师德标兵”,其中4名“标兵”来自高校。本期《大学校园》走进高校.带您近距离感受他们的师德风采。  相似文献   

10.
三、班固《两都赋》在德不在险 首都博物馆前矗立着一块大碑,碑上镌刻着乾隆赋诗并书写的两都篇(帝都篇、皇都篇)诗。大碑四方形,四角攒尖顶,顶刻龙纹,下刻诸神像。我记得在永定门外南边不远燕墩见过它,我以为是从燕墩移过来的。某次,恰巧路过燕墩,大道西边的大碑依旧在,我奇怪怎么有两块相同的双胞大碑,后来看到《文物背后的故事》,才知道首博前的大碑是在永定门里西边地下挖出移来的。大概乾隆重视自己写的诗,想让人走到永定门的前后都看到它。这大碑的《帝都篇·序》说,“伊古以来建都之地,无如今之燕京矣。然在德不在险,则又巩金瓯之要道也”。这诗又说“金汤百二要在德”。在德不在险是这大碑的主旨。  相似文献   

11.
由儒家主导性开辟的德位之辨,孔子为其定下基调,孟子从道义论立场加以证明。儒家揭示德位之辨及其敬位意识,并上升到义务论性质。以德居位、敬位意识内化为责任心和忧“责”意识、义务心使然、道义论立场,对知识分子从政之路提出了责任情结问题,更使儒家的德位之辨获得了独特的理论向度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大学之德     
大学是社会的道德标杆,是知识的殿堂,是思想的生发蕴藉地,大学之德昭示着大学的使命与道德底线,是大学作为特定社会组织的必须.欲实现大学之德,必须行树己之德,育人之德,广布之德.因而,就要求大学之人要有敬畏之心,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勤于自省;要有大爱,要身体力行,要培养求真之人;要弘扬德之要义,使道德理想与道德现实紧密结合,使大学始终成为社会道德的引导者.  相似文献   

13.
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坚持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内容上创新,应体现以“诚信”为内容的为人之德教育,以“爱国”为内容的为民之德教育,以“可持续发展”为内容的环境之德教育,以“勤勉”为内容的传统美德教育,以“创造”为内容的创新之德教育,以“良好生活方式”为内容的生活之德教育,以“自我完善”为内容的生存之德教育。另一方面是方法上创新,包括强化德育实践环节,开创德育新裁体,开辟德育新途径,健全科学的德育管理体系等。  相似文献   

14.
"德"是中国伦理和民族文化的核心概念,儒家与道家都讲"德"。阐述分析儒家之"德"与道家之"德"的共通性与差异性,能更好地把握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内涵和精髓。  相似文献   

15.
古今"德治"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东广 《理论前沿》2001,(10):17-17
1 .“德”的涵义。无论外延还是内延 ,古今之“德”都有差异。从外延上看 ,古代“德”的内容极其广泛 ,周公和儒家所提倡的“德”包括了一切美好的东西 ,使“德”成为了一个综合性的概念 ,融宗教、信仰、道德、行政、政策为一体。孔子在《阳货》中比较集中地提出了“德”的内涵 ,即仁、知 (智 )、信、直、勇、刚。之后 ,历代统治者根据社会的发展都提出了“德”的概念 ,但与孔子所提之“德”大同小异。不难看出 ,古代之“德”深深地打着封建社会的烙印 ,如三从四德、三纲五常、伦理道德等。但其中也包含着合理成分 ,如对国家要忠、对父母要…  相似文献   

16.
我的探索使我认识到,中国人在哲学和观念上都认为天人合一,天理、国法、人情相通。这种为中华民族所固有的法观念,正是我们从西周发展而来的中国法律文化之道。这个道用理学的话说是理,用现在的话说是道德原理。道德原理的含义是:道是事物的结构,表示万物的有序性;德是事物的属性,表示万物的生生不息;其中,道是德的存在形式,德是道的存在依据,两者合二为一构成事物的统一性,亦即统一原理。  相似文献   

17.
松滋市财政局坚持“以人为本”,以“先思、先行、先锋,公心、公道、公仆”的核心价值观,凝聚思想,增强执行力,提升品位与境界;在务实创新中寻求发展之道,在优质服务中成就理财之德。对外“以民为本”,以财政管理创新和优质服务,打造公共财政、  相似文献   

18.
在德、法两国,基本权利被认为具有“主观权利”与“客观法”的双重性质,都以自然法和自然权利作为其理论基础,并具有宪法性规范的地位;在对基本权利限制之限制的理论认识上,两国均以公共利益的法律化、具体化、明确化为目标。德、法两国的经验为我国建构基本权利效力理论体系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爱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人道精神,大爱是爱人之爱,是对人深远的爱,是发自内心的爱。作为高校,大爱精神表现为爱教育事业之心、爱学校之心、爱学生之心。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多年来一直以大爱理念引导师生.以大爱之德感染熏陶师生.以大爱之心培育学生,以大爱之举关心帮助学生.以大爱文化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大爱”品牌文化。  相似文献   

20.
英、德、法、西四种语言直陈式完成时态之用法与构成比较张万发众所周知,英、德、法、西语在当今世界的国际交往中是使用最多的语种,在现阶段我国的外国语教学中占据着突出的位置。虽说这4种语言分属西欧4个不同的国家,然而它们之间的相近之处却是随处可见。这些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