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计算机技术日益成熟和普及,同时计算机犯罪也呈高速增长的趋势,因此深入研究计算机犯罪的证据,进而研究计算机犯罪取证的原则、计算机犯罪取证的方法、取证的工具和取证的步骤等,对于有效侦破此类案件就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面对计算机犯罪类型不断增多,犯罪领域不断扩展,计算机取证已经成为打击计算机犯罪的关键步骤。电子证据具有不同于其他证据的特征,因此计算机犯罪取证也不同于传统的犯罪侦查取证。深入研究计算机犯罪手段、计算机犯罪取证手段、电子证据的法律地位及计算机取证涉及人员等,对预防和控制计算机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应用的普及,计算机犯罪取证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目前,电子证据的分析和取证主要还是依赖人工进行。为有效打击计算机犯罪,警察机构要在坚持全面、可信、准确和符合法律法规规定进行计算机取证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已有资源,通过开展现场取证、加强合作与分层培训以及改进计算机取证的手段与工具,进一步提高取证的速度与效率,加强计算机犯罪取证的工作措施。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取证技术主要指的是使用软件和工具,按照一些预先定义的程序全面地检查计算机系统,以提取和保护有关计算机犯罪的证据和数据或者重建入侵事件的过程。计算机取证技术的局限性主要包括计算机证据的局限性、取证实施过程的局限性以及取证软件的局限性。随着计算机取证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和改善,计算机取证技术将向智能化、专业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网络犯罪及其取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网络犯罪形形色色,但都会被计算机系统或网络设备“记录”下数据。计算机取证(Computerforensics)又称为数字取证或电子取证,是对计算机犯罪的证据进行获取、保存、分析和出示,它实质上是一个详细扫描计算机系统以及重建入侵事件的过程。计算机取证既需要应用数据,又需要有些软件或工具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记录运行状态和操作结果的系统数据。  相似文献   

6.
电子证据作为证实网络犯罪的重要证据已被新的《刑事诉讼法》确立了独立的证据地位,但是相关配套的电子证据法律不完善、取证人员操作不规范等因素导致电子证据在实际的应用中不尽如人意,证明力、可信度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从法律制度,取证技术、取证流程等多个方面加强和改进电子取证工作的规范化,提高电子证据的可采用性和证明力,促进电子证据取证工作的科学有效规范化开展,为司法机关的电子取证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犯罪和网络入侵事件给司法取证提出了新的要求,恢复计算机中被删除的信息成为获取证据和犯罪线索的一种重要手段。文章介绍了Unix系统中文件的存储及删除原理,着重探讨了利用系统命令、Debugfs工具、RAW文件等方式恢复数据取得证据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传染病传播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在犯罪时间上具有特殊性和突发性、犯罪地点上具有流动性和区域性、犯罪对象上具有不特定性和广泛性、犯罪行为上具有非直接接触性和传播性。取证过程中,具有主观故意难以证明、犯罪对象难以穷尽、取证时空受到限制、侦查主体取证能力受限等难点。此类犯罪侦查取证应在确保安全、遵循法治、全面及时、科学灵活等原则的基础上,既要注重技术方法的有效运用,也要重视传统取证手段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充分发挥无接触取证的优势,综合多渠道证据来源,同时注意收集间接证据以及加强取证措施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犯罪取证主要围绕证据的获取和证据的分析。主要过程包括保护和勘查现场、获取物理数据、分析数据、追踪源头、提交结果等。计算机反取证就是删除或者隐藏入侵证据,使取证工作无效。反取证技术主要有数据擦除、数据隐藏等,数据擦除是最有效的反取证方法。从取证与反取证两方面分析计算机犯罪的特征,研究反取证技术的根源,可有效地保护国家信息网络安全,打击犯罪。  相似文献   

10.
在互联网发展驶向快车道的同时,网络犯罪也伴随网络社会而产生且呈不断上升的发展趋势。网络贩毒作为传统贩毒犯罪网络化的新方式,具有网络犯罪和毒品犯罪的双重属性,已经成为高发犯罪类型。由于网络犯罪的特殊性,案件侦查越来越开始依靠电子证据定案。但是电子证据具有易删除、易篡改、易丢失等特性,这就给网络贩毒案件的侦查取证工作带来困难,应通过完善取证手段、开展警务合作、设立专业机构、完善立法等方式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我国计算机取证立法滞后:现行《刑法》规定范围过于狭窄,难以满足追诉的法律需要;电子证据定位存在争议,电子证据的证据地位尚未明确;计算机取证规范空白,计算机取证活动"无法可依"。应从以下方面解决我国计算机取证的法律问题:(1)修订现行《刑法》,适当扩大《刑法》第285条规定的客体范围;将《刑法》第286修改为"破坏计算机设备罪"或在"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中增加破坏计算机硬件设施的规定;规定计算机过失犯罪,增设计算机财产犯罪的规定和"滥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罪";(2)明确电子证据的地位;(3)创设《计算机取证法》,对取证主体、取证程序、电子证据鉴定和取证工具标准等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2.
现行刑法关于暴力取证罪的规定,犯罪对象过于狭窄,语言表述有失严谨,犯罪手段设置不合理,逼取证据的种类单一。应当在立法上对暴力取证罪予以完善,扩大其犯罪对象、犯罪手段和逼取证据的种类,将其修改为刑讯逼证罪,具体法律条文可以表述为:刑讯逼证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对证人和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外的其他案件当事人实行刑讯,以逼取证据的行为。  相似文献   

13.
当前,在刑事犯罪案件中,手机大量被作为犯罪工具或犯罪对象,手机中的电子数据往往成为公安机关办案或破案的重要证据,手机取证是公安机关刑事办案的重要手段。通过对G省B市C区公安分局的实证调研发现,侦查机关的手机取证存在规范层面与技术层面的问题,其原因在于基层公安机关手机取证的规范结构不完善,资源结构不合理。解决手机取证方面的问题,需要采取多元化的体系性改进措施:更新取证技术,建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规范网络运营商的协助取证机制,重视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障,强化电子数据证据保管制度,构建非法电子数据排除规则等。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侦查取证技术是计算机科学技术、法学与刑事侦查学的交叉学科。本文介绍什么是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犯罪的界定标准及特征、计算机侦查证据和线索的特点,对计算机侦查取证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方法、流程以及常用取证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家庭暴力犯罪自诉案件是由被害人或其代理人收集家庭暴力证据并提起诉讼的案件,"取证难"是其面临的最大问题。这主要是由家庭暴力犯罪自诉案件的隐蔽性、取证主体的非专业性、证据的易变性和不易保存性等特点造成。针对此问题,应该加强公安机关取证辅助力量、提升取证人的取证意识和取证能力、积极贯彻《反家庭暴力法》的告诫书制度、强化家庭暴力现场的证据固定工作,以及提升社区警务室反家庭暴力工作质量;构建以公安机关为主体的多机构联动取证辅助机制,即在加强社会其它机构单独的取证辅助力量基础上构建它们的联动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6.
强奸犯罪是一种相对隐蔽的犯罪,通常是在没有第三人在场的情况下发生,因此作为证据的法医物证尤为重要。法医学的规范正确取证及物证分析,对侦破强奸案件、识别伪造和诬陷强奸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当前毒品犯罪在我国呈上升势头,对毒品犯罪的侦破工作也越来越多,由于毒品犯罪大多数是没有固定的现场,在取证过程当中进行刑事照相较为困难,而且很多侦察员由于任务重、事务多,很难有时间去考究如何应用刑事照相技术去记录、固定、收集或表现毒品犯罪的具体罪证,所以起诉审判时,常常缺少证据有力的刑事照片,大多数照片也不符合规范,达不到证据作用,存在着不少问题,为此,必须重视毒品案件中刑事照相的技术问题,提高照相技术水平,以更好地收集证据。刑事照相是应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成果,以照相器材设备为工具,利用照相技…  相似文献   

18.
科学有效地应用计算机取证技术是侦办计算机犯罪案件的关键。计算机取证也称为计算机法医学,是把计算机运行环境看作是犯罪现场,运用相关的辨析技术,对计算机犯罪行为进行法医式的解剖,从而搜寻确认罪犯及犯罪证据,并据此提起诉讼。从理论上讲,计算机取证人员能否找到犯罪证据取决于有关犯罪证据是否被覆盖。但从海量的数据里面寻找蛛丝马迹是一件非常费时费力的工作,侦查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并按照科学合理的步骤来实施计算机犯罪现场中的取证工作。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贿赂犯罪手段日趋多样隐蔽,证据来源单一取证难度加大,出现立案难、有证难、定罪难的新态势,证据问题日益成为困扰司法实践的突出问题,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反贿赂立法经验,针对贿赂犯罪证据的特殊性,采取了一些特殊的证据规则,以适应反腐败斗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刑讯逼供罪和暴力取证罪属于酷刑罪。强力取证犯罪的对象和国际公约的规定有差距。《刑法》第247条“致人伤残、死亡”属于注意规定。为遏制刑讯逼供,应确立彻底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刑事诉讼法》第93条关于犯罪嫌疑人应如实回答的规定,应予删除。强力取证犯罪的证明责任分配和证明标准应有特别规定。强力取证犯罪不宜由同级或本检察院检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