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赔偿归责原则和赔偿范围及其计算标准,是国家赔偿法的重要内容.正确理解和掌握我国国家赔偿法所确立的赔偿归责原则和赔偿范围,对国家机关和赔偿请求人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关于归责原则我国《国家赔偿法》第2条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国家赔偿法》确立的归责原则是违法责任原则.从《国家赔偿法》的上述规定分析,违法责任原则具有如下构成要素:第一,国家侵权行为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这里的国家机关包括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第二,违法是构成国家侵权赔偿责任的前提.这里的“法”应作广义的理解,包括一切作为国家法律表现形式的规范性文件.第三,违法行为必须是发生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非职权行为,即使违法也不  相似文献   

2.
行政不作为是相对于行政作为而言的一种违法行政行为。行政不作为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 ,国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我国现行《国家赔偿法》对行政不作为的国家赔偿责任没有做出明确规定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宜。因此 ,应界定行政不作为的含义 ,明确国家对行政不作为承担赔偿责任的必要性及构成要件 ,进一步完善国家立法。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作为违法行使职权造成相对人损害的,应负赔偿责任作了具体规定,但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因不作为行政行为给相对人造成损害是否应负赔偿责任,法律尚未明确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作为行政行为给相对人造成损害的是否应负赔偿责任呢?这是我国在依法治国进程中亟待解决的一问题,本文对此  相似文献   

4.
纵观世界各国的国家赔偿制度,其种类概括起来有立法赔偿、行政赔偿和司法赔偿。但在国家赔偿的立法上,我国只有行政赔偿和司法赔偿,没有立法赔偿。而在实践中,立法机关的立法行为,特别是行政机关的违法抽象行政行为也有可能给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扩大国家赔偿的范围,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国家赔偿范围。  相似文献   

5.
我国国家赔偿法规定行政赔偿范围包括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行为范围和侵权损害范围。行政赔偿职务行为范围主要包括违法拘留或违法限制公民人身自由、非法限制或剥夺公民人身自由、暴力行为、不作为等;行政侵权损害范围包括财产损害和非财产损害。其中,国家对行政侵权精神损害也应当予以适当赔偿。  相似文献   

6.
1994年 5月 1 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标志着我国因国家违法行使其权力而导致的赔偿责任制度的正式确立。然而我国至今未有一部对行政补偿制度作出专门规定的法律。因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合法行使其权力 ,而给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造成的损失补偿问题尚未解决。本文结合实情况 ,试对我国行政补偿制度加以分析与探讨。一、行政补偿的概念界定行政补偿 ,又称行政损失补偿 ,是指因行政主体 (主要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的合法行政行为造成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损失 ,依…  相似文献   

7.
我国公安机关既是具有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机关,又是具有刑事侦查权的司法机关。它的职权范围非常广泛,其执法活动涉及到公众利益、公民的人身自由和财产权利,也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关系到我国的法治建设。根据我国的宪法、国家赔偿法和人民警察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在执法过程中,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要承担赔偿责任。赔偿责任包括行政赔偿责任和刑事赔偿责任。公安机关必须严格执法,提高执法水平,维护公安机关的执法权威,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  相似文献   

8.
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于1994年5月12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这是我国法制史上的一件大事。刑事赔偿是国家赔偿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刑事赔偿是指行使国家侦查、检察、审判、监狱管理职权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违法行使职权,造成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人身权或者财产权损害而产生的国家赔偿责任。国家赔偿法中建立刑事赔偿制度.充分体现国家司法制度对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视和保护,有利于改善司法机关的工作.加强司法工作人员的责任感.是我国宪法原则精神的体现和要求.有利于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  相似文献   

9.
行政违法是行政合法的对称,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在行使法定行政职权、履行行政职责中实施的违反行政法律规定侵害受法律保护的行政关系而尚未构成犯罪的过错行为,行政违法不仅侵犯公民、法人、其他组织的私权利,而且破  相似文献   

10.
对人民警察的不作为渎职行为造成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损害的,受害人能否要求国家赔偿?有关机关应否赔偿?对此,我国国家赔偿法规定的不甚明确和具体。但根据人民警察法和国家赔偿法的有关条款,结合人民警察违法行使职权的行为方式理论,可以得出肯定结论。人民警察不作为渎职行为的国家赔偿不受时间、地点和警种的制约,即它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范围内的任何一个人民警察的不作为渎职行为上。  相似文献   

11.
侵权损害赔偿责任是国家法律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除了在第一百零六条中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以外,还在第一百二十一条中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根据这一条款的规定,已经把国家赔偿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随着《中华人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行的国家赔偿制度中行政赔偿范围过窄,既不符合行政机关职权行为的实际,也不利于充分和全面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客观领域的制约因素与权利社会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性需要对行政赔偿的范围重新进行科学构建.建议采用"概括--免责"的立法模式修改<国家赔偿法>之中有关行政赔偿范围的立法,进一步扩大行政赔偿范围的有效范围,同时科学界定免除行政赔偿责任的其他情形.  相似文献   

13.
为加强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促进依法行政,切实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我国《宪法》、《民法通则》、《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行政诉讼法》对行政侵权赔偿责任作了规定。但理论上对行政侵权赔偿责任的某些问题,如行政侵权赔偿责任成立的条件,认识不一。为此,笔者拟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一、行政赔偿执行难的原因 执行难已经成为人民法院普遍存在的问题,而行政赔偿案件执行难则更为突出。难在哪里呢?笔者通过长期的司法实践,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执行难的原因之一是行政赔偿的性质、赔偿的主体、赔偿经费的来源不同于民事赔偿,具有其特殊性。 行政赔偿与民事赔偿都是一方侵犯了另一方的合法权益而予的赔偿。民事赔偿是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了国家、集体、个人的财产、人身权利应承担的民事责任。而行政赔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实行国家行政管理过程中,因违法或不当行为给相对人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15.
行政不作为与行政作为一样 ,也有合法与违法之区别。行政不作为违法同样会给公民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 ,行政不作为对此承担赔偿责任 ,无论是从理论角度还是从国内外司法实践角度分析 ,都是十分必要的。但现行《国家赔偿法》尚没有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16.
论新国家赔偿法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赔偿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因行使职权给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人身权或财产权造成损害,依法应给予的赔偿。我国的国家赔偿法自1995年施行以来,曝露出一系列问题。2010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国家赔偿法,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笔者在本文中就新旧国家赔偿法的变化,从六个方面给予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行政诉讼被告确认标准的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认为,目前我国行政诉讼被告资格的确认以行政主体为标准,这一规则给行政诉讼法的实施带来了不利影响。以行使权力时的行为是否为行政行为为标准,以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为目标,则非行政组织、行政机关的内部组织、行政人等都可成为行政诉讼被告。相应组织除了承担力所能及的责任外,行政诉讼后果则转继到行政诉讼被告所归属的行政机关或行政组织,由国家来承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8.
家行政赔偿主要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因故意给相对人造成损害、由国家行政机关承担赔偿责任的制度。一、国家行政赔偿的法律依据国家行政赔偿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宪法、基本法律和某些特别法。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1条第3款规定:“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这里所指的国家机关侵权赔偿  相似文献   

19.
一未告知具体行政行为的违法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具体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使行政职权.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就特定的具体事项,作出的有关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单方行为。具体行政行为涉及相对人的权利义务,行政主体应当承担告知的义务。这是因为,作设定、变更、消灭相对人权利义务的意思表示,是行政主体的权力。但相对人都有了解行政主体所作意思表示的权利,因此,行政主体享有这种职权的同时,也应负告知等义务。告知,包括告诉及使相对人知道…  相似文献   

20.
行政诉讼中设立特别程序之我见安孝荣七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下称相对人)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提起行政诉讼,具体行政行为包括作为的具体行政行为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