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税费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将乡村基层组织和农民双双从集体中解放出来,改变了乡村社会的基本格局。合村并组作为税费改革的"衍生政策",给乡村自治体系和治理单位带来重大影响。村民小组作为乡村基层治理体系中的最基本单元和政权肌体的最小细胞,成为连接家庭单元和行政单元的重要认同单位和治理单元。村民小组长作为一个独立的治理主体,获得村委会和村民默许的权力,在乡村治理体系中,作为"代理人"和"当家人"跟村委会和村民进行互动,具有一定的权力空间和寻租的可能。在这个意义上,村民小组不是处在乡村基层治理体系的静态空间结构之中,而是处在与村委会和村民的动态互动关系中。  相似文献   

2.
围绕"村民自治制度实行以来,国家如何塑造乡村精英"这一核心问题,本文对相关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了梳理。本文将国家对乡村精英的塑造区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作为"整体的国家"以宏观政策方式塑造乡村精英。其中,意识形态话语的变迁使乡村精英由"政治型精英"转变为"经济型精英",基层制度设计的变迁使乡村精英由"单一政治型精英"转变为"多元化精英",资源性政策的变迁则使得"新代理人"登上村庄政治舞台。二是基层政府作为与乡村精英直接互动的行动者塑造乡村精英。其中,压力型科层制使基层政府根据中心工作的性质来塑造乡村精英,使乡村精英经历了税费时期的"灰黑化"、税费改革后前几年的"老好人化",以及资源下放时期的"新代理人化";乡村关系则使得基层政府根据与乡村社会的博弈来塑造乡村精英:强乡弱村的乡村关系使乡村精英由"兼业化"走向"职业化",强村弱乡的乡村关系使得乡村精英主要由"有声望的村民"来担任。  相似文献   

3.
税费改革前,以农民负担为核心、以群体性事件增多等为表现形式的乡村治理性危机的根源在于国家汲取型体制,客观反映为乡村基层组织在压力型体制下积极行政带来的机构人员膨胀和经纪体制的复活。后税费时代的乡村治理性危机则是在国家治理转型和社会转型期村庄内部潜在矛盾凸显的新形势下,乡村基层组织悬浮于社会之上不能有效作为引发的以治理缺位为轴心的危机。以税费改革为分界点,乡村治理性危机在性质上都表现为国家与农民关系的紧张,而诱发根源则从国家汲取型体制转变为村庄内生矛盾。通过透视乡村基层组织角色与行为在税费改革前后的变异逻辑,我们认为在后税费时代保持一个强有力的维持基础性社会秩序的常规性力量,对于化解潜在的各种乡村治理性危机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税费改革之前,国家通过接点治理的形式来处理与农民的关系,接点治理是指国家利用乡村组织等体制性中介和乡村社会体制外精英进行治理的方式。接点治理的有效性在于其同时具备了国家政权赋予的合法性和地方社会赋予的认同感。接点治理经历了三种模式,集体时期的吸纳模式、税费时期的授权模式和后税费时期的结合模式。税费改革后,国家试图绕开基层组织以实现与农民直接对接,接点治理转变为直接治理,带来了混混等灰黑势力进入乡村和基层治理内卷化的危机。  相似文献   

5.
税费改革自基层的自发性实验 ,到中央在个别省份试点 ,到试点之路的停滞和犹豫 ,再到中央决定将试点扩大到大半个中国乃至取消农业税 ,这种曲折前行的历程 ,集中暴露出了中国农村的深层次矛盾。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认为 ,要解决这些矛盾 ,必须超越税费改革本身 ,进行包括公共财政制度和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等全方位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税费改革后,农村村级政权不断弱化,村级组织不同程度缺位。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又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改革并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为此,笔者在湘中地区调查发现,后税费时代,一些地区为解决村级政权弱化所带来的问题而聘请和挖掘了关心村庄公益建设和热心为村民服务的“热心人”,他们为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建设和谐农村发挥和仍将发挥重大作用。当下任务不是无谓争论诸如合村并组、取消小组长等乡村改革之利弊,而应着手解决补位问题:即寻找体制“外人”。  相似文献   

7.
对扩大基层民主以思考命题的方式进行研究和阐述,希望以全新的视角,审视扩大基层民主意义及其可能性,探索可能的发展空间,为扩大基层民主提供某些方面的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从传统时期到税费改革之前,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治理主要采取依托士绅、宗族和乡村基层政权作为中间层的间接治理模式。税改后,以保障个体权利为核心、强化基层代理人监控为目的、将国家权力直接对接农户作为组织机制的直接治理模式逐渐兴起。这一转型深刻影响着乡村基层政权的角色与行为,削弱了基层政权治理能力,造成了中间层的缺失,给乡村社会秩序的维系带来诸多负面影响。由此,欲推动国家转型、建构现代国家,就不仅需要强化对基层代理人的监控,而且要重塑乡村治理结构,增强乡村基层政权治理能力,再造中间层。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我国政府层级中的压力型体制出发,通过对乡村治理演进阶段的分析找出乡村治理的时代特点,进而探究当前乡镇主体和乡村主体是如何应对压力型体制并开展乡村治理活动的。因此需要明确基层政府定位,完善基层政府激励机制,整合村两委思想,培育村民自治文化,最终实现多主体参与共治的新乡村治理。  相似文献   

10.
当前,乐山市五通桥区面临集镇缺乏规划、村落基础条件较差、农业产业不强、农村环境不优等问题,这些严重制约了全面小康的进程。因此,我们要构建新型城镇体系,打造乡村振兴的骨架脉络;打造新型产业体系,提供乡村振兴的持续动力;优化要素配置,夯实乡村振兴的支撑保障;美化生态环境,明确乡村振兴的绿色之路;创新基层治理,打牢乡村振兴的基层基础;培育乡村人才,引来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1.
在税法领域,征税与避税两者永远相互对立、难以调和,但又无法避免、客观存在。如何通过立法等手段,规制避税行为的发生,维护国家税收利益、保障纳税人之间的公平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通过对避税行为性质的界定以及税收法定主义原则的分析,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期对我国的反避税立法提出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12.
利益衡量在税法中的应用——以个人所得税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益衡量是指对发生冲突的各种利益进行估量后,考虑应置重于哪一方利益的一种思考方式。在税收领域,国家与纳税人、纳税人与纳税人、追求社会利益最大化与维护私人财产权以及税法与其他法律之间冲突的协调是税法的重要课题。广泛的利益冲突为利益衡量在税法中的应用提供了契机,利益衡量为探讨税法中各利益主体之间利益的平衡协调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当前,影响二元经济结构转变的主要因素有: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生产力水平,城乡分割的市场和有差别的财税政策。应当统筹城乡税制,建立城乡统一市场,完善农村教育、医院保障制度,以促进二元经济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14.
农村垃圾已经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但是我国关于农村垃圾的回收、处理和污染防治的现行法律制度存在着诸多缺陷:法律体系上不健全、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垃圾回收与处理机制不完善、监督机制基本空白,美国、日本、中国台湾等环境公益信托的经验表明,我国可以在《信托法》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垃圾回收与处理的实际需要,围绕设立、信托财产、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监察人、管理机构、税收优惠等方面,构建农村垃圾回收与处理的公益信托制度,以解决农村环境保护的燃眉之急。  相似文献   

15.
农村个人所得税的开征,无论是从公平还是从效率的角度看,都是不合时宜的。根据权利义务的统一性,农民没有享受到跟城镇居民相同的权利,如果让他们履行同样的义务,无疑是不公平的。考虑到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开征也不符合效率原则。  相似文献   

16.
税收是国家履行其职能的前提条件,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方式之一。然而,在我国的税收征管过程中,征纳双方之间的涉税信息具有严重的不对称性,它已经成为国家税款应收尽收的最大障碍。因此,立法者必须以涉税信息共享权限规范的形式赋予税务机关共享由其他部门和机构掌握的纳税人涉税信息的权力。通过在理论上对涉税信息共享权限规范的含义、属性、特征、分类、意义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便形成圆满的涉税信息共享权限规范体系,为税务机关涉税信息共享权力的获得和行使奠定理论基础,切实保障国家税收收入。  相似文献   

17.
当前,税费改革正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税费改革的深入,尤其是取消农业税,必然引起乡镇政府改革,乡镇政府改革是农村税费改革成败的关键.乡镇是撤销、自治、强化还是改良,学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乡镇政府改革可能的出路是采用多样化的改革方式和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由于非正式财政的存在、统计技术的不成熟和统计制度的不透明,农村居民的实际负担无法从官方数据中反映出来。但是,从城乡差距入手,可以利用各类公开出版发行的统计资料,运用数理经济模型间接测算出中国农村居民每年的实际税率和政府每年从农业部门转移出去的农业剩余。测度结果表明,自1957年以来,农村居民的负担被严重低估,同时,虽然近年来,农村居民的负担略为减轻,但是,高税率的长期存在还是不可避免。因此,缩小城乡差距的政策不但要注意加大对农业部门的投入,而且还应该关注农村税负的减免。  相似文献   

19.
自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已经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村土地流转成为农村村民间进行交易的一种常态,成为一种经济形式,<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等法律的实施,为调整农村土地流转关系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依据.但是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施和发展,我国农业生产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市场化、国际...  相似文献   

20.
开征燃油税取代养路费作为我国税费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已写进了《公路法》修正案,新税种的征收将给农村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必须处理好“征”与“返”的关系,保证农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