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宪政的理论和实践为何最初源于西方而不是中国?从宪政的民主、法治、人权等要素出发,与中国古代的民本、人治、家族本位两相对比,探寻中国古代无法生发宪政观念的缘由,并由此论证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2.
人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人权性质中最重要的一对范畴。自人权概念产生之始,普遍性就内涵于其中。人权的普遍性这一范畴,一般认为包含了三个向度:主体的普遍性、内容的普遍性以及价值的普遍性。人权的特殊性一般被理解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历史传统、文化、宗教、价值观念、资源和经济等因素的差别,在追求人权的充分实现的过程中其具体的方法手段和模式的多样性。承认人权的特殊性并不意味着对于人权普遍性原则的否认,而是在人权普遍性的前提下,认为人权理论、人权观念与人权制度的多样性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人权"入宪表明我国人权宪法关系的完善.人权宪法关系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宪法关系,其构成要素也就包括一般宪法关系的三个要素,即主体、内容和客体.  相似文献   

4.
人权是西方的话语,中国传统文化并未能发展出人权的理论和制度。然而,过去的“未能”不可被轻易地等同于永久的“不能”。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若干思想资源,它们可以与现代“人权”概念接榫,并且在传统文化的脉络中为人权提供另一种证成方式与诠释角度。具体而言,对于第二代和第三代人权,传统中国文化具有丰富的思想资源。传统中国文化强调人的社会性和相互关联性,重视群体福祉,主张政府对人民的教化和关怀,都是传统中国文化强调积极自由、终极和谐理想的思想基础和表现,它们当然地构成了第二代和第三代人权的基础。而传统儒学中“仁”的思想,则能为人性尊严提供智识支援。  相似文献   

5.
人权是指人的权利。人权本来是—个十分广泛的概念,就人的基本权利而言,包括人的生存权利、政治权利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权利等。人权是“一种历史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47页),它是由资产阶级首先提出的,并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重要思想武器,在历史上是有进步意义的。马克思主义在肯定传统人权理论的历史进步作用的同时,揭露了以人权为掩护的资产阶级特权的实质,建立了无产阶级的人权理论。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国际社会围绕人权问题始终存在着政治上和理论上不同观点的斗争,使人权概念不断地得到充实、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自然法精神即正义具有普适性,它不因民族和国度而异。现代法治要素所包含的价值理念离不开这种自然法精神,这是现代法治国家所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在现代国家的法治建设过程中,借鉴传统自然法精神可使我们获得很多的教益,从其中引出的人权保障、法律至上、权力制约等一系列宪政装置对于现代法治的确立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一般说来,人权思想是人道主义和权利概念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古代文化、法律、思想,特别是儒家学说中存在着丰富的人道主义大同精神和人本思想,把这些思想加以引中、发扬光大,可以说就是“博爱”、“民主”、“人权”;同时表明中国的传统文化上与人权思想和人权概念内涵是相联相通的。  相似文献   

8.
妇女人权——一个来自历史和现实的崭新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妇女人权是近年来产生的一个人权新概念。本文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分析了这一概念产生的原因,考察了近代资产阶级人权观念和西方女权运动对妇女人权概念形成的影响,研究了当代人权运动和世界妇女运动以及妇女自我意识的提高,在妇女人权概念产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重点阐述了妇女人权概念的内容及其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认为,妇女人权概念第一次从人和人权的高度来概括妇女权利的内容,为妇女发展提供了指导性概念,为人权研究和实践确立了一个新的评价标准。它有助于消除大众人权观上的性别双重标准,促进男女平等和人类的和平进步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围绕参政党政党文化评价要素的构建问题,通过对参政党政党文化评价要素的概念、内容的分析,阐述了构建参政党文化评价要素的意义,并着重阐明了构建参政党政党文化评价要素的着力点,着力点即在参政党目标形象系统的构建、组织形象系统的构建、行为形象系统的构建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权利是它的所有者通过法律、道德、秩序或其他形式而获得的有利地位。实证性权利既包括制度性的经验事物如国家和契约,也包括观念性的现实事物如自由和习惯。由于无论国家还是契约,自由还是习惯,都有其不能脱离先在的权利来谈论的局限,因此,权利的来源往往被追溯到具有逻辑先在性的东西那里。传统自然法理论把自然权利看作是实证权利的前提,现代人权理论则否认有脱离制度安排的抽象权利。从地位而不是从来源出发来理解人权,是现代人权概念区别于传统自然权利概念的最大特点。  相似文献   

11.
水权是我国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对其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却一直未有定论,这就需要我们回到“水权”概念的源头——美国,对其加以深入考察。根据美国学者和立法实践对于“水权”(waterright)的界定,水权是对流淌于天然通道的江河、湖泊、溪流、泉水、地下含水层等公共水体的权利,水权只是指水资源使用权或水使用权(包括水资源使用权和商品水使用权),而不包括水资源所有权或水所有权。这是由美国所具有的法律文化、法律思维、法律理念、法律传统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2.
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是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的主题思想.长久以来,由于受“重打击、轻保护”的司法传统、“犯罪控制论”的诉讼目的理念和我国反腐败形势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职务犯罪侦查权侵犯人权现象时有发生.现行刑诉法通过确定辩护制度、证据制度、技术侦查等制度,对职务犯罪侦查权进行了扩张和限制,为人权保障提供了立法基础.  相似文献   

13.
隐私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其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人们隐私意识的提高,其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扩展。政治上,公私领域的划分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经济上,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其存在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心理上,人们对本能、自我保护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为其存在和发展创造了动力;文化上,不同的文化传统使其存在和发展更具多样性。隐私是一种事实状态,不等同于隐私权的客体,更不等同于隐私权。  相似文献   

14.
根据人权的代际理论,受教育权先后被人们归属于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乃至于第三代人权.事实上,受教育权沟通了三代人权并具有一种综合的权利属性.可见,各类人权不仅在价值上相互依赖,而且在权利属性上相互重合.我们不宜以人权代际理论等理论上的分类方法为依据来延缓对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以及第三代人权的保护,要对之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人权是人类的共同价值,发展民主、保障人权的理念世界相通。在马克思主义视野中,人权具有权利性与义务性的统一、局限性与发展性的统一、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统一、现实性和价值性的统一四个基本特点。加强当代中国的政治认同,需要强化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坚持群众路线的基础路径,发展和改进协商民主与人民民主,并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6.
《国家赔偿法修正案》(草案)规定了国家侵权的精神损害赔偿,这是国家赔偿制度的重大突破。但精神损害赔偿不是一个简单的法律制度问题,它关系到我国对人格尊严等人格权的重视程度与保护力度,其根本实现依赖于国民关系观念的彻底转变和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的确立。分析精神损害赔偿的思想观念基础,以确立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正确理念,从而避免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空转"的命运,保障其理性实践,使得《国家赔偿法》真正成为公民权利的最后一道保障,实践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最终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7.
监狱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属于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有自己特殊的范畴体系。在"以改造人为宗旨"的语境下,监狱理论与实践以追求罪犯的改好率为其最终目标。"监管改造"属于关系性范畴,是监狱学的核心范畴。在其统领下,又以主体、客体、内容、权利和义务、目的、手段、方法为二级范畴。将二级范畴中的概念再作分解,就构成了教育改造、劳动改造等三级范畴。中国监狱学的学科特点表现在:它是一门矫正之学、特殊教育之学、行刑之学。  相似文献   

18.
湘西苗族习惯法作为不同于国家制定法的另一种文化现象和知识传统,仍然在苗族社会中普遍存在。虽然其形式和内容均发生了较大发亮,但其至今仍然影响着苗族地区国家制定法的拟订和实施。所以只有深入了解了湘西苗族习惯法及其演变,才有可能在湘西苗族地区贯彻好"以法治国"和"少数民族自治"的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19.
“义乌精神”从无到有再到向“新义乌精神”的嬗变,存有一个可资探寻的自然演绎逻辑。这个演变历程正是义乌人对自身文化传统自主自觉的过程。“新义乌精神”的生成逻辑给予我们这样一个理论启示,即文化传统是地方现代化不可或缺的独特而宝贵的资源,地方的现代化必需注入“地方性知识”元素,而社会行动者的文化自觉就是注入这种知识元素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0.
劳动法是以劳动者权利为中轴建立的法权体系,劳动者权利概念是劳动法学的核心概念。现有研究资源囿于方法论的局限,进展不尽如人意。构建内部和谐与外部稳定的劳动者权利的概念体系应遵循法律类型化的思维步骤,勾勒出作为"规定功能法概念"的劳动者权利之于劳动法律制度体系化功能的意义脉络。它必须清楚地表达原则与规范之间的关联方式。将类型化的劳动者权利的主导形象通过权利的"元形式"结构表达其规范意义,使原则与制度之间错落有致地搭配,从而将劳动法秩序的基本思想贯穿到劳动者权利规范体系的最深处,形成外部稳定的权利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