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公经济人士政治参与态度是积极与消极并存,政治参与目的是公益性与功利性并存,政治参与方式是制度化与非制度化并存,政治参与效果是喜与忧并存。非公经济人士政治参与存在问题的原因有主体局限、制度制约、机制障碍和环境困扰。积极引导非公经济人士有序政治参与要从政治参与素质提升,做到“双管齐下”;政治参与制度完善,做到“修旧立新”;政治参与机制健全,实现“三环紧扣”;政治参与环境优化,实现“两措并举”。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理解阈限和内涵界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列举了学术界关于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几种典型性定义,梳理了在参与客体、性质、本质三个方面的争议,提出厘清大学生政治参与概念,必须坚持生存空间和价值区间相结合、共时态和历时态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三个原则,在此基础之上,科学界定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法治”既是一个法学概念,更是一个政治学概念。“法治”是法与政治的关系最为集中的体现;“法治”内含政治正义等基本的政治价值;法治是政治权力运行的基本限度;法治是理性的政治、驯服的政治、有序的政治、和谐的政治;法治的实施依赖于宪政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4.
“政治文明”与“文明政治”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文明”的两分法与三分法各有其合理性.但将“政治文明”从“精神文明”中独立出来.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是“文明”背后的动力。强调“政治文明”建设,适应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政治参与需要;“政治文明”的结构包含纵向两大“板块”、横向四个“层次”(“要素”);“政治文明”是“特适性”与“普适性”的统一。对于西方政治文明的影响,我们应坚持“不照搬”与“可借鉴”。为此,似有必要对西方政治文明重新进行一次理性的解读。  相似文献   

5.
《青海人大》2007,(1):56-58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强调“公民的有序参与”。并把它作为推进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又指出:“要丰富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的实现形式,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参与愿望增强的要求,从基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扩大人民群众的有序参与”。无独有偶。被称为当代西方民主理论和实践最新发展的“协商民主”,也特别强调公民参与对民主政治的重要性,认为公民与公民、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对话、协商、讨论对于政治民主具有实质性意义。这里涉及到了不同民主制度下的一个共同话题:公民参与。  相似文献   

6.
在农民工政治参与研究中,大部分文献关注农民工的制度环境和工作环境,很少有文献关注作为参与主体的农民工自身的现状。这种强调外部世界的研究路径忽视了对作为政治参与主体的农民工自身的考察,从而导致我们无法从农民工自身角度解释农民工政治参与行为的内在逻辑。因而,有必要从实证角度考察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内部世界——政治效能感。调查数据显示,务工农民工和返乡农民工均缺乏政治效能感。这些研究发现在某种程度上回应了农民工政治参与既有的三种解释模式,即“素质论”、“城乡二元模式”和“理性选择论”。访谈记录显示,影响务工农民工和返乡农民工政治效能感的关键因素是基层政治生态。农民工普遍认为基层政治生态带有“血缘”和“关系”的成分。在农民工眼中,村民自治已经发生“内卷”,由“村民自治”变为“村干部自治”、“村委会自治”。农民工的参与期望较高,表明他们期待一种文本意义上的“村民自治”。文章基于历史的分析和现实的考量提出了长期和短期两套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网络政治参与本身是利弊兼备,喜忧参半的。应对网络政治参与的负面影响,解决网络政治参与可能导致的参与危机问题,就必须对其实施必要的治理与调适。科学设定网络政治参与的推进路径,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软件”,抓制度环境建设;一手抓“硬件”,抓网络平台和政府信息化建设。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综合治理相结合,依法治理与和谐调适相结合,以人为本与保障合法参与相结合,适度参与与有序参与相结合,文化整合与道德规范相结合,技术创新与机制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为网络政治参与的健康发展提供全面保证。  相似文献   

8.
新生代农民工网络政治参与的实质是由“政治边缘人”转变为“政治中心人”的角色转变过程,然而,面临自身素质不高、社会地位低下、网络参与平台落后、网络虚假信息泛滥等挑战与制约.为此,可以通过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素养,完善社会福利保障、加强网络政治平台建设、建立协同机制等来克服他们政治参与的障碍.  相似文献   

9.
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我国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方式。“扩大”必须以“有序”为前提,“有序”重点体现为法制化、程序化和规范化。民主党派及其成员的政治参与属于体制内的参与,本身就存在并体现有序性要求。但是,新时期新阶段,民主党派的组织运作、作用发挥与制度设计、形势需要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应正确处理扩大参与和增强有序性的关系.通过差别保持和发展界别特色,通过明晰利益诉求来巩固组织基础,强化组织约束增强凝聚力。发挥应有作用推进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从而全面实现民主党派政治参与的有序性。  相似文献   

10.
“治理”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过程,“善治”是“治理”的有效状态。要实现“善”,需不断加强公众的群体基础、扩大公众政治参与权利、提高公众政治参与能力。“善治”与公众回应关系的探究,有着深刻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11.
姚琨  刘斌 《工会论坛》2004,10(1):92-94
政治参与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种实现形式 ,它的重要性正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现阶段 ,中国正在经历的改革使当代中国的利益关系、权利结构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对参与的需求扩大 ,成为参与扩大的根本动因。然而我们同时看到参与政治的动机越来越复杂 ,政治参与对政治系统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我国公民文化的缺失、市民社会发育的不健全和社会经济的制约给我国推进政治参与带来了许多困难 ,因此必须扩大“有序”的公民政治参与。要着眼于 2 1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这一伟大目标 ,在现有的社会经济历史条件基础上 ,稳步地推进公民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12.
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高职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两会”参与意识关系到祖国的未来与希望,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我们研究如何培养高职生的“两会”参与意识,目的是扩展高职生对“两会”的政治参与度,提高高职生的政治素养。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及其治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些年来,我国公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呈现增长的趋势,这给经济建设、政治发展、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都造成了消极影响。非制度化政治参与是转型期我国的特定社会环境的客观因素和公民素质及政治心理等主观因素双向作用的产物。治理非制度化政治参与需要以“民本”发展观为指导,解决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直接诱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社会经济问题,疏通、完善公民政治参与机制,进行“公民教育”,提高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意识和基本素养。  相似文献   

14.
城乡政治参与的差异性研究是政治参与研究的新视角.我国城市与乡村的政治参与,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发展状况,它们虽然在一些方面有着共性特征,但在政治参与动机和目的、参与渠道、参与类型、参与程度、参与文化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缩小城乡政治参与差异,主要应当从乡村经济建设、乡村教育、制度体系建设、大众传媒“下乡”等领域探寻路径.  相似文献   

15.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扩大参与”必须以“有序参与”为前提。民主党派参政具有法定性、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特征,符合有序性要求。增强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性,必须充分发挥参政党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政治冷漠的根源,一是大学生经济地位不独立;二是政治参与能力不足;三是政治判断力不足。大学生的政治冷漠对于其参与学校管理、建设和谐校园以及向现代公民的转化都有着消极影响。倡导由“服从型”向“参与型”过渡的学校管理方式,健全制度化的大学生参与机制,是消解大学生政治冷漠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新阶段,如何与时俱进地发挥统一战线在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中的法宝作用,是统战工作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对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概念分解,简述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现实意义,分析统一战线的资源优势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天然关系,进而基于公民政治参与利益动因的理论,提出以经济统战、文化统战、和谐统战为主线的统一战线在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中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8.
人们看待中东,往往看到的是伊斯兰行动主义的军事组织所从事的政治或破坏性的负面社会行为。但事实上,宗教在政治中的影响远远超过了这些组织的影响,特别是国内外一些学者忽视了“乌里玛”(Ulama)阶层。然而,从乌里玛参与现实政治作用的历史依据、“乌里玛”现实政治参与的社会基础、乌里玛政治参与的体现及其作用三个层面的体现,可以看到乌里玛在中东伊斯兰国家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9.
关于在校大学生政治参与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政治参与能力是现代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素质,也应是大学生群体的素质要求之一。对在校大学生政治参与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政治参与呈现出总体良性发展,表现为:良性的政治认知、积极的参与态度、鲜明的参与主体性和独立性等。但局部也存在着“政治冷漠”现象、参与动机的功利化等不良倾向。  相似文献   

20.
扩大有序政治参与和拓宽政协制度渠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的政治参与是旨在影响政府决策的行为,未必都带有政治问题。政治参与背后的动力是利益。我国公民在物质、文化需要日益增长的同时,政治参与的需要也在日益增长。通过疏通与拓宽政协制度渠道,建立“非委员”的民众提议机制和民众诉说机制。可以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