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研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探讨了心理资本对警察工作绩效的影响,并考察了工作关系在心理资本与警察工作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和职业使命感的调节作用。通过对539份样本的实证研究发现:心理资本对警察工作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同事关系、警民信任关系在心理资本对警察工作绩效的正向影响中起中介作用;职业使命感不仅正向调节上下级关系、警民信任关系对警察工作绩效的影响,还强化了警民信任关系在心理资本与警察工作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既为提升警察工作绩效提供了新的路径参考,又为加强警察个体的心理资本建设、构建良好的警察内外部工作关系和培育警察使命感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构建民族地区社会政策感知对参与行为影响的理论模型,分析政策感知对参与行为的影响机理,重点考察政府信任的中介作用以及政策满意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政策感知对参与行为的正向影响显著;政府信任在政策感知和参与行为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政策满意在政府信任和参与行为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政治信任的研究主要有理性主义和文化主义两种理论取向。基于上海市的实证调查数据,通过因果模型检验了社会经济地位和民主观念在解释政治信任来源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民主观念对政治信任的直接作用和中介作用在不同的年龄群体中有较为明显的差别。具体来说,上海居民的政治信任主要取决于对民主观念的认同程度和对社会冲突的认知状况,民主观念在政治信任和社会经济地位两个因子之间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青年群体的政治信任更多地受到社会冲突认知和民主观念的影响,而社会经济地位更能够改变中老年群体的政治信任。这反映出文化主义在青年群体中对政治信任的解释力更强。  相似文献   

4.
制度理论、文化理论是西方解释政府信任起源与影响因素的两种竞争性理论。基于亚洲民主动态调查在中国大陆的第一波、第三波数据,本文检验了两种理论在中国情境下的解释效力与发展变化。研究发现:制度理论对我国政府信任具有良好的解释效力,但是不同制度变量对政府信任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和变化,制度绩效与政府信任的线性关系趋于复杂;文化理论对政府信任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和低估,从文化视角解释政府信任应当关注公民文化的发展与转型。本文也验证了我国政府信任的结构差异和非均衡特征,有关政治代表性信任与行政执行性信任的区分,提供了分析当前我国政府信任结构分化的有效框架。结合我国实际,本文同时对人口统计学变量与政府信任的复杂关系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5.
从公共政策视角探讨政治信任,对于提升政治信任具有重要意义.在公共政策视角下,政治信任主要包括政策问题建构信任、政策规划信任、政策执行信任、政策评估信任以及政策终结信任五个方面.政治信任主要来源于公共政策动态运行的各个环节中.提升政治信任的途径主要有:建立和完善政策利益诉求表达回应机制,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政策决策机制,厘清府际关系和完善执行监督机制,培育和发展第三方评估等.  相似文献   

6.
十八大以来,中国开启了以制度建设为核心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路,正经由完善治理制度以提升治理质量。随着治理理论的演进,政府质量理论超越片面强调政府绩效的"结果导向"治理模式,提出以治理制度的设计逻辑及其制度化运行为核心的"过程导向"治理模式,为政治信任提供着关键来源。基于理论探讨和经验研究,应从国家治理角度区分执政绩效与政府质量对政治信任的不同影响机制。政府质量对中央和地方政府信任的形成发挥着独立且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与执政绩效共同构成政治信任的决定性因素。中央和地方政府信任存在不同的动力源泉,政府质量和执政绩效对二者发挥着差异化影响。治理制度的代表性和公正性是信任中央政府的关键成因,而代表性和回应性是地方政府信任形成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论语有云:质直好义,察言观色,夫达也者。在现今组织的劳动过程中,察言观色的潜质能否促进情绪劳动绩效呢?本研究以基层公务员为研究对象,在319份有效样本的基础上,运用多群组路径分析等方法,对他人情绪识别能力与情绪劳动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且检验了情绪展现规则和性别因素对上述关系的双重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1)他人情绪识别能力与表层扮演和深层扮演都具有显著正相关;(2)情绪展现规则在他人情绪识别能力与表层扮演的关系中起到了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但对他人情绪识别与深层扮演没有产生调节效应;(3)性别变量没有对情绪展现规则的调节效应发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贵州A、B两村设计问卷进行抽样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贵州农民政治信任状况总体不错,但农民普遍存在差序政治信任,对高层政府的信任比基层政府要高;政府执政水平对农民政治信任有一定作用,政府的经济绩效提升了农民政治信任,但政府工作能力、为民服务精神、工作作风都还有待提高;农村传统文化对农民政治信任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农民对不同传统文化的认同程度有显著差异,农民的国家和集体意识比较强烈,封建文化意识明显削弱;农民政治效能感能促进政治信任的形成,农民的政治效能感与农民对经济收入的公平感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农民参与公共事务可以促成政治信任提高,农民更积极参与同自身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务。  相似文献   

9.
推进基层监察体制改革是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G市百个村(居)的调查资料,对村(居)民监察认知的现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村(居)民监察认知存在关注程度不高、了解程度不深、参与积极性不足,但满意度较高的认知梗阻。其中,对关系壁垒、宣传方式、腐败生态是影响监察认知水平的关键因素。基于此,应通过重视社会资本的“感染”效应、创新廉政政策宣传内容和方式、培育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等方式克服公民参与基层反腐败的认知梗阻。  相似文献   

10.
本文借助分位回归模型探讨了政治效能感和社会公平感对政治信任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公平感对政治信任的正影响性随政治信任分位点的上升而下降。在政治信任水平较低的群体中,政治效能感可以提升政治信任水平。而在政治信任水平处于中等水平的群体中,政治效能感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弱社会公平感程度与政治信任之间的相关关系。在政治信任水平处于较高水平的群体中,政治效能感则会加强社会公平感和政治信任之间的相关关系。基于这些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一些提升政治信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The problem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blockings” is a hot and difficult issue for politic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search area in recent years. Based on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nd Affective Event Theroy, the authors propose the hypotheses between political trust and policy implementation performance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moderator effect of emotional contagion, and test them based on 162 valid questionnaires.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political trust has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effect on policy implementation performance, and emotional contagion plays a partial moderator effect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ical trust and policy implementation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2.
农村公共政策供给呈现出典型的功能双重性、价值多重性和技术非均衡性时代特征并呈现出体系化趋向。民生政治、制度创新、解构并重构固化的社会结构,是农村公共政策供给的价值导向、技术导向和目标导向,三者共同构成了农村公共政策供给的逻辑进路。体制性传递与“泛政策化”、选择性供给与失真性执行、政策供给与制度创新的弱耦合性,是当前农村公共政策供给面临的现实挑战。农村公共政策供给带来的政策泡沫和信任危机降低了农民的政治效能感,引发潜在的政治认同危机;涉农政策“打架”现象根源于农村公共政策供给机制失调,导致制度性成本增加;制度创新热衷于制造概念并引致制度空转现象背离农村公共政策供给的逻辑要求。推动农村公共政策供给侧改革,健全完善农村公共政策社会监督体系,优化农村公共政策内部考核评估体系,是新时代优化农村公共政策供给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新进展,公民政策参与的重要性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有效的政策参与依赖于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良好信任与合作关系,而信任与合作关系的建立以社会资本的充分发展为前提。目前我国的社会资本存在诸多缺陷,如社会诚信体系的缺失、各种规则和制度的不健全、公民政策参与组织基础的薄弱以及传统政策过程的路径依赖等,制约着我国公民政策参与。  相似文献   

14.
关于政府信任的思考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信任对于政治系统的秩序维持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一个理性的政府应该选择与公众建立良好的政治互动关系。就政府信任的生成而言,政府信任高低与否的根本原因在于公众对政府的认知与公共期望之间的落差大小;就政府信任的价值而言,政府信任具有重要的政治功效。  相似文献   

15.
公民政策参与是公民通过合法途径,以政策参与者的身份直接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行为。公民与公共政策的关系实质上是利益关系,根据这种利益关系可以对参与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公民做出界分。公民政策参与实践中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政治现实的反映,只有将公共政策体制和制度作为重要变量纳入分析视野,才能推动公民政策参与研究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16.
政治内容的确立并不在于它的自我宣称,而是取决于由发出、运作以及反馈等因素和环节构成的生成过程。这个问题对于政治学研究和政治运作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政治内容的生成同时也是一种功能实施的过程,预先设计的政治需要通过相应功能的运作和反馈才能获得、并体现出真实的或具体的内容含义;另一方面,功能实施需要相应的载体形式,不同载体承担着不同的职能或功能,并由相应的功能关系维系着政治的一般或常态运作机制。在政治内容生成的过程中,各种转换的主要根据都在于相应的实效反馈,也就是发出预设与运作效果的相互作用;然而从普遍性来讲,各种实效反馈对于政治内容生成的作用根据或运作机制,都在于专门政治与一般政治的转化。  相似文献   

17.
公共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政策问题、政策本身、人的因素及政策以外因素都会对政策的执行造成影响,导致政策执行出现偏差。为此,必须对复杂政策问题进行分解,分步实施;科学合理制定公共政策;加强对公共政策执行的监管;提高政策执行水平等。  相似文献   

18.
公共政策执行失灵:以博弈为特征的廉租房政策执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廉租房政策执行失灵,综合看来,是多元化博弈的结果。文章分析了廉租房政策执行失灵的表现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在国务院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的政策背景之下,如何准确解读告知承诺政策的理论内涵已经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学术任务。究其根本,告知承诺政策乃是一种政府给予民众的制度化信任资源。这种制度化信任资源具备实践方式的行政性、价值导向的利他性以及灵活避险的决断性等基本特征。其实践路径应当包含重视信息甄别、跟进信息追踪、倡导德法并举、关切风险补偿等方面内容。从政府给予民众的制度化信任资源层面界定告知承诺政策,建构相关理论分析框架,有助于更深刻理解和剖析告知承诺政策的内涵本质,更好地明确和把握其具体实践策略,也为扩展和深化政策科学领域信任问题的相关研究视角提供了必要且极具针对性的现实依托。  相似文献   

20.
洛伊提出的政策类型理论以"政策特征决定政治过程"的假设为基础,从公共权力运用的两个维度构建出四分的政策分类框架。这一政策类型理论一经提出即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同时也激发了诸多学者的质疑和批判,以及针对质疑和批判进行的辩护和发展。一些开拓性研究表明,该理论对于透视和分析中国背景下的公共政策过程同样具有深邃的理论洞察力。循着"政策类型视角下政策过程"的思路,可以发展出关于中国公共政策规划与决策、执行与评估等不同阶段的经验性假设,以逐渐积累关于中国政策过程的知识和认知,并发展出本土化的政策过程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