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中国司法鉴定》2011,(5):77-77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 914-2010《听力障碍的法医学评定》是由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起草,由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委员会法医检验分技术委员会归口。该标准自2010年12月1日实施以来,推动了听力障碍鉴定方法及听力实验室的标准化,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该标准主要解决听力障碍鉴定中关键技术的统一和规范化问题,  相似文献   

2.
听力减退的客观评估是法医临床鉴定中的难点之一.2017年1月1日《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实施,其听力减退伤残评定与既往标准存在一定差异.本文比较了《伤残分级》与国内外其他残疾标准中听力残疾相关内容,探讨《伤残分级》标准的优点及不足.同时回述了近年应用较多的客观听力检测方法,比较了客观听力检测方法与纯音测听阈值关联性.国内外听力减退评定均是基于WHO的听力障碍分级,但在双耳听力伤残值的计算及耳鸣、年龄对听力伤残值的影响上均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3.
应用ABR法评定外伤性耳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通过对40例外伤性耳聋的症状、病变和听力检查,重点讨论了鼓膜损伤所致的听力障碍,其损伤程度不超过50dB,给法医学鉴定中耳损伤程度提供了客观数据。进一步验证了ABR检查在判定听力损失的意义,对夸大、伪聋的识别优于其它听力检查。从临床耳聋程度分类法就《人体重伤鉴定标准(试行)》中,关于听力损伤的重伤标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统计了66例外伤性听力障碍的法医学鉴定案例,通过对致伤凶器、方式、部位,听力传导环节受损部位及鉴定结果分析,发现钝器损伤占96.7%,质量较重砍器占3.3%,因此提出外伤性听力障碍的法医学成因可归属钝器损伤范围。受伤部位以颞耳面部、鼓膜损伤最常见,听骨链、内耳损伤次之,听神经、听中枢最少。颞骨骨折在听力传导各环节受损中起直接因果关系,伴颞骨骨折的听力损伤程度均在轻伤起点之上。伤情中以轻伤最多,重伤中无一例外地伴内耳至听中枢某一环节受损。根据鉴定结果对听力损伤的鉴定提出了几点修改意见,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 本文通过对外伤性耳聋的症状,病变和听力检查的特点,就40例外伤性耳聋法医学鉴定,重点探讨了鼓膜损伤的听力障碍,其损伤程度不超过50dB,给法医学鉴定中耳损伤程度提供了客观数据。进一步验证了ABR检验在判定听力损失的意义,对夸大、伪聋的识别优于  相似文献   

6.
胡卫平 《中国司法鉴定》2012,(5):126-129,135
指纹鉴定标准是指纹鉴定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自从指纹鉴定应用于侦查破案以来,理论和实务界对指纹鉴定标准进行了长期研究探索,形成了单纯数量标准、质量—数量标准、面积—质量量化标准、拓扑学方法和标准、形态学方法和标准等.这些标准和方法虽有一定合理性,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指纹鉴定理论要从经验走向科学,必须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建立一套完善的指纹鉴定方法和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7.
由于外耳道骨部、中耳及内耳道、部分听神经等听觉传导通路均包含于颞骨内,因此颞骨损伤与听力障碍的关系极为密切。本文总结了延安地区13个县市1986年至1992年共7年间公检法部门受理并检验鉴定的18例合并听力障碍的颞骨骨折案例,结合文献对颞骨骨折与听力障碍关系进行了探讨,同时对外伤性听力障碍的法医学损伤程度鉴定提出了几点补充意见。实例资料本组18例颞骨骨折的诊断均依据颅骨X线摄片检查结果,6例还同时进行了颅骨CT检查。男性16例,女性2例,年赞18~49岁之间。经鉴定听力损失达到轻伤程度者14例,重伤4例。骨折形式与受力部…  相似文献   

8.
不同听力水平听性稳态反应阈值与纯音测听阈值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Yang XP  Fan LH  Zhou XR 《法医学杂志》2008,24(5):321-324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下不同听力水平的听性稳态反应(auditory steady-state responses,ASSR)阈值与纯音测听(pure tone audiometry,PTA)阈值的关系。方法对听力正常的志愿者及不同听力水平的感音神经性聋的志愿者共86例(172耳),分别行PTA及500、1000、2000和4000Hz的ASSR,得出PTA阈值及ASSR阈值(单频刺激)。比较不同频率(500、1000、2000、4000Hz)下不同听力水平组(≤20、21~39、40~59、60~79、≥80dB)的ASSR阈值与PTA阈值之间的关系。结果各频率的ASSR阈值与PTA阈值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但各频率下不同听力水平校正后的校正值均高于PTA阈值。结论应用ASSR阈值进行听阈级评估时需要进行校正,ASSR检测技术可以用于听力障碍法医学鉴定听阈级评估。  相似文献   

9.
Liu H  Zhu GY  Fan LH  Zhou XR  Liu XW  Yang XP 《法医学杂志》2011,27(3):182-185
目的通过比较听力障碍者的颅顶慢反应(slow vertex response,SVR)阈值与纯音测听(pure toneaudiometry,PTA)阈值的关系,探讨SVR检测技术在法医学听觉功能障碍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名感音神经性听力障碍者(40耳)分别进行PTA及SVR测试,根据PTA阈值分成轻度、中度及重度听力障碍组,然后用秩和检验对各组的SVR阈值及PTA阈值比较,并对SVR阈值与PTA阈值进行相关分析,拟出根据受试者SVR阈值推导受试者行为听阈的线性回归方程。结果在各个检测频率,SVR阈值与PTA阈值均高度相关。并可拟出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其相关系数(r)在0.5、1、2和4kHz分别为0.971、0.976、0.957和0.928(P〈0.05)。回代检验结果表明,应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评估听力有望成为一个简单可行的方法。结论根据建立的应用SVR阈值推断行为听阈的线性回归方程可以较准确地评估受试者的行为听阈。  相似文献   

10.
在人身伤害案件中,参与度鉴定是量化分析致害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因果关系程度的基本方法,是确定致害行为人法律责任的关键。目前我国的参与度鉴定还存在着诸如应用不够广泛、重新鉴定比例过高、参与度认定比例过高、缺乏统一鉴定标准等问题。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参与度鉴定是法医类鉴定内容之一,制定统一的参与度鉴定标准,规范参与度鉴定的程序。在实际鉴定过程中,应注意参与度鉴定不能简单地以损伤伤情为依据,应制定独立的参与度鉴定标准;在标准制定时,应从实际出发,条款规定宜粗不宜细;鉴定机构和相关各方均应循序渐进地推动参与度鉴定工作。  相似文献   

11.
听证制度在国家立法和行政工作中已取得较为完善的构建.近些年来,在鉴定实务中,如知识产权、医疗纠纷、司法精神病鉴定、司法会计鉴定等鉴定领域,也已经试用听证来解决一些难题.学界也对司法鉴定听证进行关注、研究,主要涉及鉴定听证的制度价值、适用范围、启动、听证参与人的确定、主持人的选任、听证程序规则设计等方面,但当下仍存在诸多争议和问题.对司法鉴定听证制度进行研究,论证司法鉴定听证的法律依据、制度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司法鉴定听证在补充收集材料真实性的责任承担主体、启动、时间选择、参与人的确定等问题上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2.
叶青  周登谅 《法律科学》2004,22(4):74-81
刑事审前程序应当实现诉讼化 ,但是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 ,审前程序的诉讼化色彩相当淡薄 ,而更多地带有一种行政化的色彩。我们主张建构一个较为完整的审前司法听证制度来实现审前程序的诉讼化 ,从而实现刑事诉讼彻底的司法化  相似文献   

13.
中美行政行为司法审查标准的比较与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学栋 《河北法学》2004,22(11):19-23
中美行政行为司法审查的标准 ,既有相似的一面 ,又有重大区别。在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 ,应积极借鉴美国行政行为司法审查标准的有益经验 ,对我国行政行为司法审查的标准予以重构 :确立司法审查的灵活性标准 ;确立司法审查的正当程序标准 ;确立司法审查的合理性标准。  相似文献   

14.
竹怀军 《政法学刊》2005,22(5):24-27
随着形势的变化,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罪立案标准的司法解释应当进行如下修订:第一,克服与其他刑法解释之间 相冲突;第二,完善某些立案标准的具体内容,使之更加适应司法实践的需要;第三,增加对某些问题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事责任能力直接关系着案件的定性与处理。其评定有医学标准与法学标准两个要件,但法学要件的相关概念极不具体,且缺乏可借助的客观评定工具和具体的评定标准.相关评定工作一直是经验性判定。严重影响鉴定结论的科学性和一致性。我们课题组从法学要件着手。对法学要件辨认和控制能力进行量化,将医学标准和法学标准有机结合。编制出《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标准(草案)》,经有关鉴定机构试用,运行结果也较理想。  相似文献   

16.
It is thought that deaf or hard of hearing individuals are at greater risk of abuse than the hearing popula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ystematically examine and integrate existing literature to determine the prevalence rates of neglect, emotional, physical and sexual abuse and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IPV). A set of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criteria was determined. Following this a comprehensive search of numerous databases was conducted. Fourteen studies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Eight studies reviewed the prevalence of sexual abuse, seven reviewed physical abuse, five reviewed emotional abuse, four reviewed neglect and six examined IPV. This exceeds 14 as numerous studies examined multiple types of abuse. Quality assessment indicated 12 studies were of ‘moderate’ quality and the remaining two were rated ‘good’ quality. Issues with similar samples, a tendency towards young, educated women within the IPV data, and small samples suggest caution is to be used when interpreting their results. The reliance on written measures and the absence of an interpreter or translation of materials in some studies further complicates the results. All types of abuse were found to be more prevalent within the deaf and hard of hearing population compared to the hearing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17.
傅荣 《政法学刊》2000,17(1):19-23
暗示心理在司法和犯罪心理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暗示心理与人的成长环境、与法庭审讯、与刑事案件定罪、与侦查问话、与证人证言、与犯罪改造都有特定的联系,暗示催眠术也被国外司法界经常使用。  相似文献   

18.
职权探知主义转向辩论主义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民事诉讼法长期奉行职权探知主义。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推进,通过司法解释初步确立了辩论主义。但是我国当前民事诉讼中的辩论主义存在诸多缺陷。克服这些缺陷并完善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辩论主义,必须建立起辩论主义的理论体系,改变法官职业群体的传统思维,并对现有的有关辩论主义的制度进行修改、补充和重构。  相似文献   

19.
张小宁 《法医学杂志》2007,23(3):213-215
应激相关障碍的损伤程度评定,因无统一的评定标准,成为司法鉴定中的一个难点和热点。不同专家提出的评定标准中对该类伤害评定为轻微伤、轻伤、或重伤的意见不一,甚至还有对轻伤再分级的,且各家对应激相关障碍的定义亦有差别。本文对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比较、分析后,进一步进行探讨并提出见解,认为该类伤害应该属于损伤并应该评定损伤程度。评定必须严格按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进行诊断,按照已有的损伤鉴定标准的原则,根据具体的临床种类、病情程度、病程及预后等综合考量,酌情作出不评定伤情程度,或评定为轻微伤、轻伤或重伤的结论,意在对此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制度的若干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对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制度的新近发展作出了一定程度的总结,特别是确立了以追缴被非法转移的犯罪所得或收益为中心的司法协助新体系,放宽了双重犯罪原则对非强制性司法协助活动的限制作用,全面推广司法协助"中央机关"的联系机制,同时,倡导各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纳远程视频听证和联合调查的取证新方式。这些发展所涉及的一些新规则值得加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