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针对我国现行司法鉴定法律制度缺乏应有的理念和对鉴定机构应是法院的辅助机构、鉴定人是"不着制服的法官",还是鉴定机构应是独立的鉴定机构、鉴定人应是中立的等等争论.笔者提出了应引入程序正义,并尝试运用程序正义的理念,程序正义的"本体说"和"价值说",分别对我国司法鉴定法的理念,基本原则和具体规则涉及到的主要问题作出一些反思,提出了一些设想,并进行了必要的论证.以期引起法学界和司法实际部门的讨论,推进我国司法鉴定法立法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我国现行司法鉴定法律制度缺乏应有的理念和对鉴定机构应是法院的辅助机构、鉴定人是“采着制服的法官”,还是鉴定机构应是独立的鉴定机构、鉴定人应是中立的等等争论。笔者提出了应引入程序正义,并尝试运用程序正义的理念,程序正义的“本体说”和“价值说”,分别对我国司法鉴定法的理念,基本原则和具体规则涉及到的主要问题作出一些反思,提出了一些设想,井进行了必要的论证。以期引起法学界和司法实际部门的讨论,推进我国司法鉴定法立法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程序正义理念与司法鉴定制度重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司法鉴定活动应符合一系列体现程序正义的基本诉讼理念,即当事人平等、程序公开及证据裁判等。在这些基本诉讼理念的指导下重构司法鉴定制度,主要内容是:建立中立的司法鉴定机构、采取措施确保鉴定人的专业性和独立性、明确鉴定结论的非终结性等。  相似文献   

4.
由司法部制定和发布的旨在规范社会司法鉴定机构鉴定活动的《司法鉴定程序通则》于2001年发布并实施,经历了2007年的修订.在程序正义理念、三大诉讼法修改、鉴定理论成果等因素的影响之下,2016年再次修订.本次修订增加了一些规定:对被鉴定人隐私保护、咨询专家签名、鉴定文书补正、鉴定意见常规复核、鉴定人不得违规会见当事人、鉴定人出庭.修改了一些规定:鉴定委托、鉴定材料交接与管理、鉴定机构告知与说明义务、鉴定人回避、鉴定见证、鉴定文书发放.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见证与监护的混淆、删除对女性被鉴定人做妇科检查要求、删除对检材破坏与灭失风险告知义务.总的来看,新的规定亮点多,瑕不掩瑜,相信新的规定将进一步规范司法鉴定工作,使鉴定意见更好地服务于诉讼活动.  相似文献   

5.
医疗纠纷司法鉴定的程序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医疗过错司法鉴定是医疗纠纷诉讼案件发生后常见的鉴定程序之一,其程序设计和实施是鉴定实体公正的前提和保障。司法鉴定机构有必要从委托与受理、医患双方听证会、鉴定过程和鉴定后环节等方面对司法鉴定加以规范和管理。委托与受理中,鉴定人与委托人应就鉴定事项等内容进行充分沟通,达成符合法律规定的一致意见。听证会是保障医、患双方民事权利的有效方式,同时可以减少鉴定后对鉴定程序产生争议。鉴定人应严格把握鉴定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可以提高鉴定的准确性和公信力。鉴定后琐碎的工作也值得鉴定人和鉴定机构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6.
司法鉴定是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程序合法才能保证实体正确,司法鉴定程序规则是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开展鉴定活动和实施管理的基础,也是司法机关评断鉴定意见的合法性、科学性、客观性的重要依据.以此为基础,探讨司法鉴定人在实施司法鉴定过程中如何做到程序、方法和鉴定标准等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规定.  相似文献   

7.
司法鉴定对打官司的双方来说,都乃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自身官司的胜败与输赢.因此,如何让这个细节"硬"起来,也乃促进司法公正的重要一环.据<江南时报>12月8日报道,从2003年开始,北京市各级法院将建立司法鉴定管理办公室,实行"审鉴分离",即案件需要进行司法鉴定时,法官不再具有对鉴定机构的选择权.审鉴分离制度建立后,一旦具体案件需要进行司法鉴定,司法鉴定委托管理机构将传唤双方当事人,在司法鉴定人(机构)名册范围内,分别选择相应的鉴定人(机构).如果双方当事人的选择一致,即确定该鉴定人(机构)进行这项鉴定工作;如果双方当事人的选择不一致,则在双方选择的范围内,随机抽取.此外,高院每年还将根据鉴定人(机构)的年检的情况和所进行司法鉴定的业绩,对名册进行调整,以形成对鉴定人(机构)的动态管理.北京法院审判鉴定分离的举措,令法官不再有鉴定选择权,可以说将进一步弥补这方面存在的一些体制漏洞.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知识产权司法鉴定为视角,以技术鉴定步骤为主线,从司法鉴定机构的设立;司法鉴定人的资格;鉴定程序制度的启动、实施以及鉴定结论的质证、认证等程序的规范化、制度化、合理化。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思路,希望能对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改革有所裨益,使之完善成为统一、独立、规范、科学、公正、高效的司法鉴定制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鉴定人的资格、诉讼地位和作用、鉴定的启动程序和选任鉴定人、鉴定结论的审查程序等多个层面,分析了两大法系司法鉴定制度的异同,进而指出,随着两大法系司法鉴定制度趋于融合,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改革应主要以大陆法系国家的鉴定制度为参照,并适当吸收英美司法鉴定制度中的一些合理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鉴定人的资格、诉讼地位和作用、鉴定的启动程序和选任鉴定人、鉴定结论的审查程序等多个层面,分析了两大法系司法鉴定制度的异同,进而指出,随着两大法系司法鉴定制度趋于融合,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改革应主要以大陆法系国家的鉴定制度为参照,并适当吸收英美司法鉴定制度中的一些合理因素。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司法行政机关在司法鉴定管理工作中贯彻落实中央21号文件精神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深化鉴定体制改革,促进鉴定管理工作发展。对法医类、物证类、声像资料类"三大类"司法鉴定的鉴定机构、鉴定人、鉴定业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总结经验,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2.
聚焦司法鉴定过程生成的鉴定人民事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鉴定人民事责任的制度依据和法律渊源,分析我国司法鉴定过程中,鉴定人民事责任的现实基础和规范依据。并以此为出发点,探讨我国司法鉴定人民事责任的基本内涵和外延,指出其特殊之处。最后从当事人实现救济的角度出发.提出鉴定人民事责任追诉的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法庭语音学     
本文对法庭语音学进行了研究综述,主要介绍了该学科的核心内容:说话人鉴定。在实际办案中,当未找到嫌疑人,只有犯罪分子的检材语音时,可以使用说话人画像/说话人分类技术。若没有犯罪分子的录音证据时,可以让受害人和证人进行说话人的听觉辨认。具体的辨认形式有两种:对熟人辨认和对陌生人辨认,在对陌生人辨认时可以采用语音辨认的方法进行。当检材语音和样本语音都齐备的时候,法庭语音分析专家就可以对二者进行比对检验了。目前语音比对分析涉及到的问题和领域有:基于贝叶斯方法的法庭推理和似然比计算、共振峰频率的测量应用、非解析感知与样例理论、法庭说话人自动识别以及不同方法的综合应用等。  相似文献   

18.
法庭语音学     
本文对法庭语音学进行了研究综述,主要介绍了该学科的核心内容:说话人鉴定。在实际办案中,当未找到嫌疑人,只有犯罪分子的检材语音时,可以使用说话人画像/说话人分类技术。若没有犯罪分子的录音证据时,可以让受害人和证人进行说话人的听觉辨认。具体的辨认形式有两种:对熟人辨认和对陌生人辨认,在对陌生人辨认时可以采用语音辨认的方法进行。当检材语音和样本语音都齐备的时候,法庭语音分析专家就可以对二者进行比对检验了。目前语音比对分析涉及到的问题和领域有:基于贝叶斯方法的法庭推理和似然比计算、共振峰频率的测量应用、非解析感知与样例理论、法庭说话人自动识别以及不同方法的综合应用等。  相似文献   

19.
The lives of forensic psychiatrists are complicated and subject to stressful experiences because they have elected to interact with a social system very different from their own. This article presents discussion of these frequently troublesome areas commonly encountered by forensic psychiatrists in trying to respond to the law's requests and needs without sacrificing their medical integrity: (1) legitimate definition of expertise; (2) reasonable medical certainty; (3) generally accepted standard of care. They are explored with emphasis on the exercise of self-assessment by the involved forensic psychiatrists lest their incautious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and expertise become pitfalls of their own making.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