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人治和法治这个提法究竟起源于何时,由谁最早提出来的呢?当时提出这一命题的含义又是什么呢?搞清这个问题,对认识人治和法治问题不是没有意义的。去年上半年,法学界在讨论人治和法治问题时,不少同志认为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针对封建专制制度首先提出来的。我认为,这个说法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2.
我认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法治的主线有四条。第一条法治主线是人治和法治。从改革开放一开始邓小平同志就特别注意这个问题。人治和法治的基本观念有两个:第一,我们不应该以人的变动来主导国家的命运。只有制度稳定,我们才可以保障党和国家的政策不因  相似文献   

3.
我认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法治的主线有四条. 第一条法治主线是人治和法治.从改革开放一开始邓小平同志就特别注意这个问题.人治和法治的基本观念有两个:第一,我们不应该以人的变动来主导国家的命运.只有制度稳定,我们才可以保障党和国家的政策不因人的变化而变化,这是人治和法治最关键的区别.一个国家的命运不应该由一个人来决定,而是应该由制度来决定,这个制度就是法律.  相似文献   

4.
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初步实践已充分揭示了社会主义法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究竟怎样实现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和过渡,逐渐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目标需要创造一些什么样的社会条件,这恰恰是我们应奋力争取、花大气力加以研究解决的问题。社会主义法治的实质是个政治现代化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领导,也是确定无疑的。所以,将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纳入民主与法制轨道,正确处理权与法、人治与法治的关系,实现领导行为的法律化,就成为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我认为,提出领导行为法律化的命题所以绝对必需,就在于它为领导制度的现代化所必然,是新时期的领导活动在政治上和法律上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5.
<正> 人治与法治的讨论正在法学界深入开展。在讨论中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意见:一是法治论,明确主张坚持法治,反对人治;二是结合论,主张兼收并蓄,熔人治与法治于一炉;三是取消论,认为人治与法治的提法不确切,应当抛弃这两个口号。虽然还没有任何一篇文章(就作者所见)主张坚持人治反对法治,但实际上持这种观点的也不少。究竟是人治好,还是法治好,二者应当结合,还是干脆取消,这不仅是名词、概念的争论,而是涉及到社会主义国家行使职能、进行管理的原则和方法的重大问题。弄清这个问题,对我们实行经济、政治体制方面的必要改革,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的“人治”观新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耘耕 《法学》1993,(12)
毛泽东的讲话中,就“人治”,“法治”问题讲话讲得最多的要数1958年8月21日下午在北戴河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这个讲话流传的版本不尽相同,意思则是一致的,那就是人治比法治好。他说: “法律这个东西没有也不行,但我们有我们这一套。还是马青天那一套好,调查研究,就地解决,调解为主。大跃进以来,都搞生产,大鸣大放大字报,就没有时间犯法了,对于盗窃犯不靠群众不行.(刘少奇插话:到底是法治还是人治?法实际靠人,法律只能作办事的参考.……)不能靠法律治多数人,多数人要靠养成习惯。……民法刑法那样多条谁记得了?宪法是我参加制定的,我也记不  相似文献   

7.
六月十一日,北京市法学会和中国法律史学会联合举行学术讨论会,继续探讨人治与法治的问题。在这一天的讨论中,有十二名同志在会上作了发言。与首都法学界以前就这个问题进行的讨论一样,大家的看法依然分歧很大,几种不同的观点还是争论激烈;有的坚决主张实行法治,反对人治,有的认为单纯的“法治”从来未曾有过,因而主张实行人治与法治相结合;也有反对使用“人治”与“法治”这类概念的,只赞成采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这样的提法。不论哪种观点,都认为自己持  相似文献   

8.
风云书签     
《检察风云》2011,(14):7
《法治是如何实现的》作者/徐运良出版社/法律出版社法治与民主之间是什么关系?建立在法治基础上的民主是什么样的?它和建立在人治基础上的民主有什么区别?如何使民主从人治的轨道上转移到法治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9.
近几个月来,全国报刊杂志就这个问题发表了不少文章,法学界还专门组织过讨论会,争论已经基本展开。现将几个争论较大的问题简介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怎样理解人治和法治一种意见认为,所谓人治,就是靠掌权者个人的意志来决定国家的大政方针,治理国家。人治并不是不要法,只不过要使这种法从属于掌权者个人的意志罢了。人治意味着掌权者个人“言出法随”,可以一言立法,一立废法。国家的安危动乱,人民的祸福  相似文献   

10.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把法制与法治混为一谈,这是不正确的.笔者认为,法制就是法律制度,是从静态的角度来考察社会规范问题;而法治则是依法办事,是从动态的角度来考察法制的问题.法治有两层含义,从治国方略这样的宏观角度来看,它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从法治系统的内部来看,法治就是解决法律制度的运行的问题,它包括立法、执法、守法等环节.法律制度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而法治则是法律制度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我们强调依法治国,首先是从宏观的角度抛弃人治的传统观念,在国家运行的各个方面依法办事.  相似文献   

11.
<正>我为什么要讲"关于权力约束机制"这个问题呢?因为我有一个想法,法治的核心是治权,而过去我们一说法治,就以为说的是治老百姓,但实际上法治的核心应该是治权。十八届四中全会有一个特别的亮点,就是把治权的问题作为一个突出的重点来加以阐述,其中还包括了诸多具体的"条"和  相似文献   

12.
最近,我系教师举行了一次法治与人治的专题讨论会。到会同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就法治与人治之争的实质和现实意义,以及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法治的必要性等问题开展了热烈的讨论。现将讨论的主要观点整理如下:一、问题的提出同志们在发言中指出,在我国是实行法治还是实行人治,这是关系到人民民主权利能否得到保障和国家兴衰、乃至民族存亡的重大法学理论和政治实践问题。叶剑英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活中,把“必须进一步健全党的纪律和社会主义法  相似文献   

13.
<正> 在当前法治与人治问题的讨论中,有的同志提出,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单纯的法治,也没有过单纯的人治,任何统治阶级总是把法治与人治结合起来;有的同志甚至作了一个形象比喻:法是武器,人是战士,法治与人治的关系,好比武器同战士的关系,因而得出结论:社会主义时期,我们既要实行法治,也要实行人治,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基于绝对理性的不存在,法治与人治的优劣分析得不出必然正确的结论,只能对法治所用之法和人治所依之人的相对理性进行比较。纵观法学家的理论,法治和人治作用的发挥都要以理性为精神,道德在其中的作用虽然不容忽视但绝非核心。追求理性这个共同点和人治并不等于专政的理论为两者的结合提供了可能,在何者为主的问题上,理性的法治往往更容易实现。  相似文献   

15.
法治与人治是两种治国的方式,法治论者主张以法治国、人治论者主张以人治国。划分法治与人治的最根本的标志,应该是在法律与个人意志(或者少数执政者的意志)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是法律的权威高于个人意志?还是个人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凡是法律权威高于任何个人意志的治国方式都是法治,凡是法律权威屈从于个人意志的冶国方式都是人治。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人治与法治问题的讨论中,有的同志认为,自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从来就没有过单纯的人治,也没有过单纯的法治,任何统治阶级都是把人治与法治互相结合起来进行统治。在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里,也要既实行法治,也实行人治。  相似文献   

17.
当前,在关于法治与人治问题的讨论中,有的同志提出:“法治”这一概念“不科学”,有“片面性”,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矛盾;我们既然有法制的提法,也用不着再讲什么法治了,因此主张抛弃“法治”这个概念。  相似文献   

18.
全国各大报刊都报道了中共宿迁市委书记仇和的改革措施,社会各界对其人、其事评价不一。有人认为社会需要仇和这种大胆改革的人,有人认为仇和这种人是为了获取政绩以达到升迁的目的,也有人认为仇和的改革只会造成社会混乱。笔者从社会治理模式的角度分析认为仇和现象、仇和模式是一种人治现象、人治模式。它是和法治现象、法治模式相对而言的,是在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在特定的社会环境条件下所特有的人治现象、人治模式。  相似文献   

19.
从法理上讲,治理国家是要人治还是要法治,不能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应该是以人治与法治在其由来发展中对国家管理的作用,人治与法治的实质含义,并结合掌权者的意志、利益和要求,以及国家建设管理实践来思考、鉴别和选择取舍。  相似文献   

20.
追求一种哲学王的"人治"是柏拉图一生的愿望,在理论上,他留下了"哲学王"的政治统治方式。根据韦伯的划分标准,柏拉图所推崇的贤人政治属于魅力型统治。柏拉图向法治思想转变过程中吸收了人治思想的精华部分。先秦儒家认为人治优于法治,"人治"中包含着对法律因素的肯定与利用。在我国目前所致力的法治社会里,人治的合理因素仍应被强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