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7年5月,比特币的价格首次超过黄金;2017年9月,其平均交易价格创下5000美元新高后,又猛跌至3000美元.在价格暴涨暴跌、监管政策频频出台的背景下,比特币究竟在金融市场中充当何种角色?而其风险又来源于何处?比特币在中国的未来将何去何从?这些疑问都是投资者所关注的.对于比特币的法律性质,世界范围内除了法国明确承认比特币的合法性、泰国全盘否定外,大多数国家都持观望态度.2013年12月,我国央行等五部委下发通知否认比特币的货币地位,但肯定其商品交易的合法性,也就是不具有货币的法偿性与强制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网络的迅速发展,近年来涉网络虚拟财产案件日渐增多。比特币去中心化、类货币的特征使其成为当前极具影响力的网络虚拟财产,并有演化为国际虚拟货币的态势,已成为网络空间的新宠,甚至频频被诈骗、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洗钱等犯罪利用为载体,严重威胁国家金融安全。为此,我国不得不对其作出禁止与法定货币兑付、交易的规定。但我国法律并未禁止比特币生产、持有和合法流转,在首例比特币仲裁案及杭州互联网法院对比特币案的审理中,比特币作为网络虚拟财产均被认可。但在当前国家对比特币禁止与法定货币兑付、交易的限制性规定下,涉比特币的案件如何执行,法院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本文从真实案例导入,描述了新型网络虚拟财产一比特币执行面临的司法困境,对比特币执行进行了法律适用辨析,厘清了比特币作为虚拟财产属性流转的执行申请和变相要求比特币与法定货币兑付、交易执行申请的区别,确立了比特币执行尊重、善意、审慎原则,探索了比特币执行类型化处置的程序规则,期冀能为涉比特币执行程序的完善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1月,美国警方逮捕了两名比特币交易网站运营者,指控他们为地下毒品交易网站"丝绸之路"提供洗钱服务。随着比特币涉嫌洗钱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比特币洗钱风险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一些国家对比特币进入流通采取了种种限制措施,与此同时,比特币交易平台作为比特币与法定货币兑换的枢纽,也被推到了反洗钱监管  相似文献   

4.
事件回放比特币因其"去中心化"、发行总量固定、流通无界限、涨跌幅无限制的特点,最近两年开始普及甚至被过度炒作。然而最近,比特币的交易似乎遭遇了尴尬。据媒体报道,一家名为Flexcoin的网站遭遇攻击并导致存储在该网站在线"热钱包"的所有比特币被盗一空。随即,这家网站宣布关闭,一位蒙受巨额损失的比特币用户已经发起诉讼。  相似文献   

5.
樊云慧 《法学杂志》2016,(10):116-123
世界各国对比特币的性质认识不一,对比特币的监管态度也不同.到目前为止世界上仍有个别国家禁止比特币,但多数国家正逐步将比特币纳入本国的监管体系之中.尽管比特币不符合法定货币的定义,然而我国将比特币界定为虚拟商品也是不符合其本质属性的.在以比特币开展支付应用业务时,应将其认定为小额支付手段或者转账工具;在以比特币开展投资业务时,应将其认定为金融产品.在此基础上,将比特币等数字货币平台划分为应用型和投资型平台,并分类予以监管.以数字货币平台为核心目标进行监管才是构建整个数字货币行业法律监管的正确入手点.  相似文献   

6.
比特币具有货币的基本属性,与虚拟货币不同,比特币的流通对现行货币体系产生了巨大冲击,伴随比特币交易平台的增多,目前并未被法律所认可的比特币,面临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本文将通过分析比特币的属性,研究如何定性其法律地位及处理其纠纷的法律机制,更好的保障市场经济秩序的有序、稳定.  相似文献   

7.
2013年雅安大地震之后,壹基金这一慈善基金会在国内宣布接受比特币的捐赠,并建立相关捐赠通道,让这一网络虚拟货币在中国正在逐渐变得街知巷闻,并在11月份借中国"大妈"之手变成最流行的投资手段。然而伴随着比特币的火爆,比特币的市场地位以及相关的法律监管就越来越有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8.
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去中心化"数字支付工具兴起,经济、金融等行政法律体系对比特币虚拟商品、非货币的属性定位及形式上比特币与实体经济、金融体系的风险切割,导致货币、外汇、证券、期货、税务、财产、融资等领域的经济刑法规范面临结构性失灵与适用性紊乱风险。比特币法律与经济分析从发行与交易机制"去中心化"与治理结构、资源分配、利益实现中心化等实质特征出发,深度解构比特币经济机理,能够揭示比特币货币与金融投资、投机功能,确立比特币的货币、金融商品法律属性实质解释原理,从而引入经济刑法规范调整、司法规则与执法机制优化、货币体系反思等解决经济刑法困局、控制互联网金融市场风险的制度。  相似文献   

9.
谢杰 《犯罪研究》2015,(2):52-59,67
比特币等"去中心化"互联网金融工具兴起,行政法律体系对比特币虚拟商品、非货币的属性定位及规范上比特币市场与实体经济、金融体系的风险切割,导致货币、外汇、证券、期货、税务、财产、融资等领域经济刑法规范面临结构性失灵与适用性紊乱风险。证券期货犯罪条款应适度拓展"证券"范围从而将比特币金融管制与投资者权益纳入刑事保障体系,以随之恢复定量功能的数额认定标准盘活财产、职务、税务、融资犯罪等刑法规范对比特币关联犯罪行为的可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比特币末路     
董毅智 《法人》2014,(11):34-35
正比特币价格从4000元/个跌至3000元/个用了三个月时间,但是由3000元/个跌至2000元/个却只用了一个月时间。相比比特币高达8000元/个的最高价,目前其价格已经跌去75%。比特币的末日要来临了吗?截至10月底,中国最为权威的比特币交易网站之一火币网的比特币价格为2100元左右,相较9月8日2956元的价格又下跌了30%,创下今年以来最大的月跌幅。  相似文献   

11.
比特币在短短几年内疯行全球,引起各国金融管理机构的关注。比特币带来的不仅是虚拟财富与现卖货币的暴增,还有一系列涉及黑客的案件,甚至法律纷争。2014年1月,李嘉诚通过旗下的创投基金维港投资公司(以下简称维港投资公司)投资了美国比特币支付企业Bitpay。就在李嘉诚做出这一动作之前不久,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联合印发《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  相似文献   

12.
正2013年12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五部委发布《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认为"比特币不是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并不是真正意义的货币,不能且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通知》还要求现阶段,各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不得以比特币为产品或服务定价,不得买卖或作  相似文献   

13.
赵炳昊 《政法论坛》2022,(2):176-191
进入21世纪后,区块链技术、加密数字货币在金融科技(Fintech)领域深受关注.加密数字货币包括传统的比特币、以太币、数字化法币以及稳定币(Stablecoin).以比特币为标志的加密数字货币是以"货币的非国家化"为目标,以颠覆传统公司融资路径、重构个体金融地位以及国家金融市场为表征,以新兴的区块链技术为手段的一场全...  相似文献   

14.
万毅 《中国检察官》2021,(14):19-22
伴随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价值认同度不断提升,非法活动以虚拟货币为通道,全球年均流转资金已达百亿美元.虚拟货币洗钱具有隐匿性强、跨境流通快、价值兑换多元化等特点.受反洗钱监管趋严影响,虚拟货币洗钱黑产链历经不断演变,逐步呈现规模化、专业化趋势.面对日益庞大的虚拟货币市场,监管机构如何破解监管难题,司法机关如何有效追诉犯罪,亟待从"法律+技术"的复合路径探索有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谢杰 《人民检察》2017,(8):63-66
比特币与各国法定货币之间能够进行低成本兑换,并可藉此实现人民币与外币的间接跨境兑换,对我国外汇犯罪刑法规制实践产生实质的冲击。利用比特币交易实施的骗购外汇、逃汇、非法经营外汇业务、隐瞒境外存款等外汇犯罪行为,在既有的货币监管规则与刑法规范解释框架下难以认定为犯罪。金融刑法有必要在立法、司法与执法层面进行全维度的制度优化,以应对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比特币等"去中心化"互联网金融工具对外汇犯罪刑事法律体系的冲击,从而有效维护我国的货币与外汇市场安全。  相似文献   

16.
唐烨 《法人》2013,(12):12
比特币是一种P2P形式的网络虚拟货币,这几天在媒体报道中挺火。有意思的是,它发端于海外,最近半年却在中国格外受追捧。比特币到底是什么玩意儿?老实说,连很多IT记者都没有搞清楚。专家们对其所持意见也不统一:赞者称其为真正不会带来通货膨胀的货币;贬者认为其背后没有实物支撑、缺少主权信用托底、除了投机一点价值都没有等等。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化和互联网所构筑的社会经济新秩序中,传统的产权框架面对消解了民族国家的世界秩序,已经无法有效解决其带来的新问题。当知识产权在新秩序中将自身权利通过登记制度和国际贸易扩散到全球,登记制度也就蜕变成了一种"霸权"力量。对于货币产权的霸权,比特币的兴起及其提出的金融"去中心化"是对这一问题的直接回应。将比特币"去中心化"的产权确立的机理延伸到知识产权的领域,也就呼唤了知识产权的"去中心化",以超越登记制度所建立起的知识产权确立框架,从而回应新秩序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化和互联网所构筑的社会经济新秩序中,传统的产权框架面对消解了民族国家的世界秩序,已经无法有效解决其带来的新问题。当知识产权在新秩序中将自身权利通过登记制度和国际贸易扩散到全球,登记制度也就蜕变成了一种“霸权”力量。对于货币产权的霸权,比特币的兴起及其提出的金融“去中心化”是对这一问题的直接回应。将比特币“去中心化”的产权确立的机理延伸到知识产权的领域,也就呼唤了知识产权的“去中心化”,以超越登记制度所建立起的知识产权确立框架,从而回应新秩序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刘亚  杨杰 《方圆》2021,(7):10-15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区块链经济概念迅速走红网络,甚至已经走进寻常投资人的视野。2008年11月1日,一位自称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人发表一篇文章《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阐述了基于区块链技术、P2P网络技术、加密技术、时间戳技术等的电子现金系统的构架理念,这标志着比特币理论的诞生。两个月后理论步入实践,2009年1月3日,第一个序号为0的创世区块诞生;6天后的1月9日,出现序号为1的区块,并与序号为0的创世区块相连接形成链,这标志着“区块链”的诞生。  相似文献   

20.
赵磊 《法学》2018,(4):150-161
货币起源于物物交换,经济发展、相关科学技术创新对货币形式的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货币形式不是谁的主观选择,而是在科学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下适应其所处时代交易方式的客观结果。货币形式的总体发展趋势是"脱实向虚",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的出现是大数据时代交易形式变革的必然结果。私人货币只在具有"货币认同"的群体内或者当事人之间,可以等同于法定货币,进而依照货币来处理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如果当事人之间对私人货币不存在"货币认同",则可视其为一种无形资产,按照财产法规则处理。在不存在虚构事实、隐瞒信息以及当事人未履行告知义务的前提下,比特币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属于私法上的自我责任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