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为法医学上闭合性颅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损伤时间推断提供依据。方法 建立大鼠脑液压冲击模型。用免疫组化与图像分析技术分别检测伤后不同时间大鼠脑皮质、海马等部位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 C)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大鼠脑内CytC有微量表达,伤后15分钟表达开始增强,伤后3小时达高峰,1天后开始减弱,7天后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Cyt C表达的规律性可望为闭合性颅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损伤时间推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Pan HF  Wang Y  Chen XG  Yang J  Li L  Peng Q  Wang W  Liu M 《法医学杂志》2004,20(4):205-207,F003
目的为探讨轻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的病理诊断及损伤时间推断依据。方法通过建立大鼠脑液压冲击伤模型,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与图像分析技术分别检测大鼠轻型闭合性颅脑损伤后15,30min,1,3,6,12h,1,4,7,14d以及正常对照组与手术对照组大鼠大脑皮质、丘脑、海马等部位Fas-L的表达。结果发现伤后1hFas-L开始在大脑皮质及海马出现表达,随时间增加表达逐渐增强,伤后3hFas-L表达显著增加,伤后12h达高峰,损伤4d后Fas-L表达逐渐减弱,14d基本恢复正常。本研究证明,Fas-L介导的细胞凋亡不仅出现于脑损伤邻近,在远离损伤部位的脑组织亦有Fas-L介导的细胞凋亡发生。结论Fas-L表达可望为轻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根据Fas-L阳性表达的变化规律可作为脑损伤时间推测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Yang J  Wang Y  Chen XG  Peng QY  Li LB  Liu M 《法医学杂志》2006,22(1):1-3,F0002
目的探讨大鼠脑损伤后caspase-8表达情况,为脑损伤的诊断及损伤时间推断提供依据。方法建立大鼠脑液压冲击伤模型。用免疫组化与图像分析技术分别检测伤后15,30min和1,3,6,12h及1,4,7,14d大鼠皮质、丘脑、海马等部位caspase-8的表达。结果发现伤后30min大脑皮质和海马caspase-8开始出现表达,随时间增加其表达亦逐渐增加,伤后3h显著增加,24h达到高峰,4d后逐渐减少,14d基本恢复正常;而丘脑在伤后1h才开始出现阳性表达,伤后6h出现明显表达,24h达到高峰,4d后逐渐减少,14d基本恢复正常。同时发现损伤对侧海马及丘脑出现相应的变化规律。结论caspase-8阳性表达的变化规律可作为脑损伤诊断及损伤时间推测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大鼠脑挫伤后挫伤部位脑组织HIF-1α mRNA的表达随损伤时间变化的规律及其在脑损伤时间推断中的应用。方法以Feeney法建立大鼠闭合性脑挫伤模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脑挫伤部位HIF-1α mRNA的表达,采用2-△△Ct法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脑组织HIF-1α mRNA表达的倍数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IF-1α mRNA的表达在伤后1h即达到高峰,随后下降,伤后24h出现一次较小高峰,3~14d逐渐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结论脑挫伤后HIF-1α mRNA的表达随损伤时间的变化呈现出一定规律性,可作为推断早期脑挫伤经过时间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在实验性大鼠颅脑损伤慢性病程中BCL-2蛋白的表达变化,为颅脑损伤后经过一段时间死亡者确定损伤与死亡的关系提供依据。结果发现:BCL-2蛋白广泛表达于正常大鼠脑内,在伤后3d,其表达降低,至伤后1周降低明显,伤后4周恢复正常。提示在颅脑损伤后4周内死亡者,其死亡与颅脑外伤关系较密切。用免疫组比方法观察BCL-2蛋白在脑内的表达变化,对颅脑损伤后4周内死亡者脑损伤的确定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大鼠闭合性小脑挫伤细胞凋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Li XB  Hu Y  Xia K 《法医学杂志》2002,18(2):74-75,77,F003
目的探讨闭合性小脑挫伤细胞凋亡发生发展过程。方法采用DNA缺口末端标记法比较SD大鼠闭合性小脑挫伤不同时间损伤区和正常对照组小脑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在伤后1h发现挫伤区少数凋亡细胞,4~6h达高峰,随后下降。在挫伤缘区域伤后1h亦发现少数散在的凋亡细胞,随着损伤时间延长,凋亡细胞数量增多,在6~8h达到高峰。结论闭合性小脑挫伤不同损伤时间细胞凋亡指数变化为法医学早期损伤时间推断提供了灵敏客观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鼠闭合性颅脑损伤后脑组织微管相关蛋门-2(MAP-2)表达变化规律。方法建立大鼠闭合性颅脯挫伤模型,6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损伤后0.5h、6h、12h、ld、3d、7d、14d7个损伤组及对照组,每组8只。应用免疫组化和蛋h印记Western blot法及图像分析技术,检测脑挫伤后各设定时间点挫伤脯组织中MAP-2的变化。结果免疫纽化染色显示:对照组大鼠脑组织中可见MAP-2阳性表达;实验组伤后0.5h,挫伤灶及周同MAP-2阳性表达下降,伤后6h阳性表达降至最低,伤后12h,阳性表达逐渐增多,伤后14d,仍保持较高水平;蛋白印记结果与免疫组化结果一致。统计学分析显爪:MAP-2的表达各损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12h、3d及14d与上…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脑挫伤后14d内,MAP-2存脑组织挫伤灶及其周同呈现先减少后逐渐增多的表达变化,可作为推断脑挫伤经过时间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鼠局灶性脑挫伤后脑中p35和p25表达变化的时间规律性,为脑损伤时间推断提供更多依据。方法5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损伤即刻(0h)组,伤后6h、12h、24h、3d、5d、7d、10d组,同时设立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每组5只,建立大鼠局灶性脑挫伤模型,运用H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印迹法等方法检测损伤不同时间后损伤周边区脑组织p35及p25的蛋白表达。结果正常组和假手术组蛋白表达较多p35和少量p25。在局部脑挫伤后,p35随时间呈现单峰变化,p25随时间呈现双峰变化。结论大鼠局灶性脑挫伤后p35和p25的表达呈现不同规律性并有较好的时间相关性,可为脑损伤时间推断提供较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用GFAP和VIM表达推断脑损伤时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用落体撞击法复制大鼠闭合性脑损伤模型 ,经免疫组化法观察脑挫伤后不同时间GFAP、VIM的相关改变 ,并对其阳性细胞面积进行图像分析及统计学处理 ,旨在得出脑挫伤后GFAP、VIM表达的动态变化规律 ,为推断脑损伤时间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结果显示 :GFAP阳性细胞在伤后 12h开始表达 ,7d达高峰 ,阳性细胞面积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1) ;VIM阳性细胞在伤后 3d开始表达 ,5d达高峰 ,阳性细胞面积较 3d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5 )。GFAP及VIM阳性细胞均为星形胶质细胞 ,在损伤部位上 ,GFAP较VIM更为广泛 ,且反应更强烈。提示可用GFAP、VIM的动态观察作为推断脑损伤时间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0.
大鼠脑震荡后GFAP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ang CB  Li YH 《法医学杂志》2006,22(2):88-89,92
目的探讨脑震荡后GFAP在脑内的时间性变化规律,为脑震荡后经过时间的法医学鉴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54只SD大鼠按不同损伤时间分成3,6,12,24h和2,4,7,10d及对照组,用单摆式机械打击装置建立大鼠脑震荡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大鼠脑震荡后GFAP在伤后不同时间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大鼠可见少量GFAP阳性细胞,脑震荡后6h后,随伤后经过时间的延长,GFAP表达逐渐增强,阳性细胞数目增多,胞体增大,突起增粗、增多,染色加深,至伤后7d达高峰。结论GFAP的检测可作为法医病理学诊断脑震荡的依据和推断脑震荡后经过时间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PDGFR-β在大鼠闭合性脑损伤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液压冲击脑损伤后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β)的表达变化。方法 复制大鼠闭合性脑损伤模型,应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并分析大鼠脑损伤后不同时间PDGFR-β的表达情况。结果 脑损伤后1h即见PDGFR-β的表达上调,于4d达到高峰,14d时接近但仍高于对照组。结论 液压冲击脑损伤后PDGFR-β表达上调及其变化,与脑损伤后经过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原癌基因c-fos蛋白的表达和脑干早期损伤的关系。方法  2 0只实验大鼠随机分为脑干损伤组和对照组 ,脑干早期损伤阶段c-fos蛋白表达采用原位杂交组化法观察。结果 对照组大鼠脑干组织未见c-fosmRNA的表达。然而 ,脑干损伤组损伤后 1 0min即可在神经元和胶质细胞观察到c-fosmRNA的表达。且在脑干损伤后 3h内 ,c-fosmRNA的表达程度出现明显的时间依存性。脑干组织死后伤c -fosmRNA的表达亦为阴性。结论 c-fos原癌基因的检测可成为诊断脑干生前损伤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3.
人脑挫伤后bFGF和COX2免疫组化染色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人脑损伤后bFGF和COX2的动态变化规律 ,建立推断脑挫伤经过时间新方法。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图像分析技术 ,对 3 5例重度颅脑损伤案例的脑挫伤灶周边区bFGF和COX2的表达进行观察检测。结果 bFGF阳性细胞在即刻死亡组表达强度最大 ,伤后 12h急剧下降 (P <0 0 1) ,以后逐渐缓慢下降 ;COX2阳性细胞表达于伤后 12h急剧升高 (P <0 0 1) ,伤后 1d达峰值 ,以后逐渐下降 ,在伤后 11d消失。结论 bFGF和COX2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作为推断人脑挫伤经过时间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大鼠液压冲击脑损伤后bFGF及其受体FGFR1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uang DX  Zhang L  Wu MY 《法医学杂志》2004,20(2):65-67,i009
目的观察脑损伤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其受体FGFR1的表达及其时序性变化,探讨脑损伤的分子机制及法医学脑损伤时间推断。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大鼠侧位中度液压冲击脑损伤后bFGF及FGFR1蛋白在伤后不同时间(30min,1,3,6,12h,1,3,7d)的表达情况,以正常大鼠及手术大鼠作为对照。结果正常对照组和手术对照组大鼠脑组织内有低水平的bFGF和FGFR1表达。脑冲击伤后6h,大脑皮层和脑干bFGF和FGFR1蛋白表达开始显著增加,1~3d达高峰,7d时已有所下降;海马冲击后3h即开始增加,1d达峰值,此后逐渐下降,7d时恢复正常。结论脑损伤可诱导bFGF/FGFR1的表达,提示机体对脑损伤存在自身保护机制,其表达的时序性改变可望用于法医学脑损伤时间推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大鼠脑挫伤后不同时间内HSP70蛋白表达的变化关系,探讨其与脑损伤时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自由落体撞击大鼠脑挫伤后HSP70蛋白在伤后不同时间(0.5h、6h、12h、24h、3d、7d、14d、28d)表达情况。结果0.5h伤侧皮质挫伤灶周围HSP70阳性细胞表达开始增强,12h达高峰,24h降至较低,3d又再次升高,以后逐渐下降,28d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HSP70免疫组化染色可以作为法医学推断早期脑损伤时间的敏感性指标之一;HSP70可作为判断脑损伤是否存在及区分生前和死后脑损伤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大鼠脑外伤后脑组织MMP-9的表达规律,探讨其在损伤时间推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健康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损伤组、假损伤组和正常对照组。损伤组采用自由落体方法建立脑损伤模型;致脑损伤后分10个时间点,采用HE染色观察损伤区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时间点阳性细胞的种类和比值,并与假损伤组和对照组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损伤组伤后1h可见中性粒细胞阳性着色,6h后可见神经细胞阳性染色并逐渐增强,伤后5d阳性细胞数达到峰值,而后开始减弱,14d基本消失。假损伤组和正常对照组未见阳性表达。将实验组中2h~7d阳性细胞比值与其它各时间点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各时间点与假损伤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结论损伤后MMP-9阳性表达的规律性,有望成为脑损伤时间判定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早期c-fos基因表达的法医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c-fos基因表达的规律。方法采用Marmarou的弥漫性脑损伤模型,分别于伤后15min,30min,1h,3h,6h,12h,24h取脑组织,运用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c-fos基因的表达。结果打击后15min时,即可观察到c-fos基因的表达,1h后表达明显增加,3h达到高峰,随着损伤时间的延长,阳性反应细胞逐渐减少,24h可见少量表达。表达呈弥漫性,以皮层、脑干最为明显,不同部位的变化趋势一致。对照组未见阳性反应细胞。结论c-fos基因的表达规律可用于弥漫性脑损伤的早期鉴定及损伤经过时间的推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